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莱钢特钢厂通过50 t EAF冶炼终点控制技术(TPC)的应用,稳定了电弧炉钢水终点成分和温度,减轻或消除了钢水过氧化,稳定合金回收率,为LF提供了符合要求的钢水。通过LF前期、中期和后期的模式化操作,实现钢水的窄成分控制(NCC),使C控制偏差±0.01%炉数达到80%,Mn、Cr控制偏差±0.02%和Si控制偏差±0.05%达91%;齿轮钢S≤0.015%、P≤0.025%、氧含量≤20×10-6分别达到96%、97%和95%;轴承钢S≤0.005%、P≤0.020%、氧含量≤12×10-6分别达到95%、97%和100%。  相似文献   

2.
对TPC技术在50吨电弧炉上的应用与实践进行了介绍,TPC技术的应用解决了电弧炉高铁水比例冶炼存在的水冷炉盖粘钢、冶炼周期长等工艺问题,使终点成分和温度同时命中率由67%达到91%,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提升明显。  相似文献   

3.
50%     
摩根士丹利、煤林和麦格理银行等金融机构预测,2008年度铁矿石长期合同价格将上涨50%,这是目前媒体上所能看到的涨幅的最高预测。摩根大通则认为2008年铁矿石价格将上涨30%,  相似文献   

4.
《中国金属通报》2010,(47):10-10
财政部、科技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能源局四部门近日在京召开会议,联合部署推进国内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工作,力争2012年以后每年国内应用规模不低于1000兆瓦,中央财政对关键设备中标给予50%价格补贴。  相似文献   

5.
1995年连铸比≥50%的省(市、自治区)共有14个:云南82.43%天津75.54%甘肃75.47%北京74.70%吉林73.38%河北69.01%福建64.43%新疆63.92%广东63.25%上海59.25%河南57.71%浙江53.87%山东52.29%江苏51.20%1995年连铸比≥50%地区排序  相似文献   

6.
莱钢特殊钢厂采用50tUHP(EBT)50tLF精炼工艺生产的轴承钢,其高、低倍组织达到YB968标准要求,一次检验合格率100%,其中点状夹杂物出现率为零,钢中氧含量小于20×10-3%;为执行更高级别的标准打下了基础。低碱度精炼渣可有效地消除钢中点状夹杂物,实践证明,碱度控制在20~25范围内,渣量为2%时,脱硫率可达70%。钢中酸溶铝含量最佳值为0028%~0040%。50tLF精炼轴承钢的吹氩量为6000~8500L/炉。50tUHP(EBT)50tLF精炼工艺生产轴承钢@刘力力…  相似文献   

7.
中厚板组织性能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厚板生产的控制轧制、控制冷却及其相结合的TMCP技术,以及直接淬火和离线热处理技术是控制钢板组织和力学性能的重要手段。近些年新发展的性能控制技术还有IC、RPC、HOP和NCC技术,介绍了这些新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和对钢板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控制效果,并对各技术在生产应用中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扼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介绍闪速炼铜METSIM工艺计算模型的建立过程和技术特点,METSIM模型计算结果与NCC软件计算结果、以往工程实际运行数据的比较及应用该模型的工厂实践均表明:METSIM模型是一款成功的模型。并且,对METSIM软件存在的缺陷也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简要分析了淮钢AV50风机运行状况,描述了EPU控制软件的技术性能及其特点,总结了EPU控制软件的在该风机上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南钢2台50 MW汽轮发电机组利用氮气作为冷却介质,对汽轮机的停运后进行快速冷却,阐述了热应力的计算以及应用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1.
史晓容  王承宽 《特殊钢》2003,24(1):36-38
近10年来,我国电炉钢生产的发展趋势是建造50t以上的超高功率电弧炉和发展相关的炼钢工艺和技术。大容量电弧炉是应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简要分析了AV50风机运行状况,描述了EPU控制软件的技术性能及其特点,总结了EPU控制软件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1.钢产量不断增长。主要是我国和发展中国家大幅增加,我国的钢产量已经从1950年的60.6万吨上升到2000年的12850万吨,产量居世界第一,50年内产量增加212倍,预计近几年适当调整后,产量还要增加。2.钢的品种增多,质量提高,特别是钢纯度显著提高。常用的超低碳钢、深冲钢和IF钢等,其硫磷含量分别为<0.005%,而以往为<0.05%。3.炼钢工艺发生两大变革。即氧气转炉取代平炉,连铸取代模铸和钢水处理技术的普遍采用。1950年以前平炉是主要产钢设备,占世界钢产量的80%以上,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转炉后,到1985年转炉钢已占56.2…  相似文献   

14.
张淑兴 《天津冶金》2006,(5):14-15,18
为提高烧结矿产质量,选择科学、合理的改造方案对50m^2烧结机进行扩容改造,将50m^2烧结机改造为60m^2烧结机,改造后使单机烧结矿产量提高20%,质量指标也有大幅提升,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根据50t电炉能量和物料平衡分析,遵循冶金原理,进行了电炉节能技术集成创新研究和应用,通过改进电炉电气设备、研究采用集束氧枪供氧技术、提高电能利用率技术、电炉高铁水比例冶炼技术、第四孔除尘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等节能技术。在50t电炉主体设备不变的条件下,电炉冶炼周期缩短到44min,综合电耗、电极消耗等消耗指标大幅降低,实现了50t电炉高效节能、环境友好和清洁生产,年直接经济效益过亿元。  相似文献   

16.
Fe-50%Ni合金是一种典型的高磁导率和低矫顽力的软磁材料。作者采用注射成形方法制取Fe-50%Ni,研究了在注射成形工艺中烧结工艺对最终产品性能及微观组织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产品磁性能的一些主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提高烧结温度和延长烧结时间能够较好地改善产品的力学性能;密度是影响产品磁性能的主要因素,杂质(主要指C,O,N)的含量和晶粒尺寸对剩磁、磁导率和矫顽力也有较大的影响;通过注射成形方法制取的Fe-50%Ni,其性能要优于采用传统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的Fe-50%Ni。  相似文献   

17.
回顾了武钢投产50年炼钢生产的技术进步,包括炼钢生产技术发展概况、含铜钢的研究、开发创新和应用、平炉-模铸工艺生产的设备改造和工艺技术改进、转炉-连铸工艺生产的技术进歩、炼钢系统主要科技进步项目获奖简况;展望了武钢(集团)公司炼钢系统的发展前景;总结了50年来炼钢生产技术进步给予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蓄热式烧嘴装置是集燃烧器与蓄热器于一体的燃烧装置。它通过蓄热器将烟气中的热量储存起来,在换向后利用储存的热量加热助燃空气,比用室温空气助燃,可节约能源50%以上。这种装置在70年代已在工业发达国家开始应用,现在已获得普遍采用,特别是在冶金企业。  相似文献   

19.
焦化发展5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柳钢焦化厂50年的技术发展概况,特别是在“十五“期间的技术改造、技术进步等情况,并展望焦化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1领域:有色金属制造业信息化技术2主要内容:本项目是计算机软件技术在闪速冶金中的应用研究,旨在提高我国铜冶金工程设计咨询与闪速冶金工厂管理决策的信息化水平。该软件是由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自主开发研究完成的。南昌院于1982年在最初的121型纸带穿孔计算机上用A语言研发了NCC软件的雏型软件—闪速冶金FSCC软件,这是世界有色冶金领域首例工程设计咨询专用软件。曾于1987年获国家优秀工程计算机软件三等奖。2000年该院采用VB语言对于FSCC软件进行重要的升级和扩展,改名为NCC软件。2001年列入江西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编号200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