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林燕如  谢琳洁 《广东化工》2012,39(15):103-105
以薄荷叶为原料,通过浸提得到叶绿索。经皂化、酸化、锌代等过程,制得叶绿素锌钠盐。结果表明,该产品水溶性好,耐热性、耐氧化还原性较好,但在光照条件下,稳定性差。几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及金属离子对叶绿素锌钠盐的影响小,但Cu^2+、Fe^3+对叶绿索锌钠盐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直接用碱液抽提水葫芦叶中的叶绿素,生成叶绿素盐,再经酸化,锌代,成盐等工艺制得叶绿素锌钠。本文不但研究了制备叶绿素锌钠的各个工艺的最佳条件,还对叶绿素锌钠的稳定性以及一些常用食品添加剂对叶绿素锌钠盐水溶液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以番薯叶为原料,通过浸提得到叶绿素.经皂化、酸化、锌代等过程,制得叶绿素锌钠盐.结果表明,该产品水溶性好,耐热性、耐氧化还原性较好,但在光照条件下,稳定性差.几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及金属离子对叶绿素锌钠盐的影响小,但Cu2+、Fe3+对叶绿素锌钠盐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李培尊 《广东化工》2012,39(7):58-59
以蚕沙为原料,利用溶剂从中提取得到叶绿素,经过皂化、酸化、锰代及成盐等过程,制备得到叶绿素锰钠盐,并对其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发现,叶绿素锰钠盐易溶于水,在温度低于80℃,pH为8.0~10.0范围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以85%乙醇为浸提溶剂的红薯叶绿素提取工艺条件:乙醇体积浓度85%、料液比1∶70、浸提温度60℃、时间5.0 h为最优条件,提取率达0.2103 mg/g。并对叶绿素的光、热稳定性及耐酸碱性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叶绿素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光照会影响它的稳定性;在弱碱性中,它的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以榆树叶制备叶绿素铜钠的工艺条件和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琳  张万忠  刘宁  赵洪庆 《辽宁化工》2003,32(7):277-279
由榆树叶提取叶绿素,经皂化、铜代及成盐反应制备叶绿素铜钠盐,研究探讨铜代反应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叶绿素铜钠的光稳定性、热稳定性、耐氧化性、耐还原性、耐酸碱性以及一些食品添加剂对该色素吸光度的影响等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铜代反应最佳工艺条件为:榆树叶粉与10%硫酸铜溶液质量比为1:8,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h,得率达9.67%,叶绿素铜钠耐热、耐光、耐还原性较好,耐氧化性较差。  相似文献   

7.
蚕沙制备叶绿素锌钾盐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以蚕沙为原料,经皂化、锌代、成盐等反应制备叶绿素锌钾盐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k9(3^4)正交试验考察了溶剂、温度、粒度和软化水用量等因素对蚕沙中叶绿素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45目蚕沙加入0.5倍软化水软化后,用丙酮-乙醇(1:1,体积比)在50℃浸提2h,叶绿素提取效果好,叶绿素锌钾盐的产率达到0.93%。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车前草色素的提取条件和稳定性。以水为提取剂提取车前草色素,比较了pH值、温度、食品添加剂、氧化剂和还原剂、金属离子以及光照对车前草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以水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80,在室温下浸提24h;食品添加剂(淀粉)、还原剂(抗坏血酸)、金属离子(Co^2+、Fe^3+)、光照对长春花红色素稳定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蚕沙叶绿素锌钠盐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利用蚕沙制备叶绿素锌钠盐的方法,所得成品为墨绿色结晶,易溶于水,消光比值为3.03。并探讨了叶绿素锌钠盐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苦瓜叶绿素的提取和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苦瓜中叶绿素的提取方法及温度、pH、光照、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离子等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选取丙酮:无水乙醇=1:1的混合溶剂为提取剂,浸提时间3h,液料比12:1,温度50℃作为苦瓜叶绿素的优化提取条件.该叶绿素具有较好的耐还原性,在pH=6~8的范围内稳定性较好,对常用的食品添加剂性质稳定,但热稳定性较差,只能在95℃范围内稳定,且在光照条件下会发生光降解现象.  相似文献   

11.
用水煮法提取了天然茶叶染料,研究了茶叶色素的吸收光谱。对固液比、提取温度、浸提剂酸度、反应时间等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色素在不同pH、温度等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提取茶叶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20,在沸煮(100℃)的条件下提取50分钟。该色素受pH影响较明显,对氧化剂、还原剂较敏感,但耐热稳定性较好。金属离子Ca2+、Cu2+、Zn2+、Mg2+、Na+、K+、Pb2+、Sn2+、Ni2+的存在对色素色泽基本无影响,Al3+、Fe2+、Fe3+的存在对色素有不良影响。茶叶色素易溶于水、乙醇、低浓度乙酸等极性溶液,不溶于苯、丙酮、氯仿、乙醚等非极性溶剂,属水溶性色素。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微波提取法从牛蒡中提取绿色素,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以无水乙醇为提取剂,料液比为20:1,微波功率为500W,微波作用时间为90s,提取温度75℃,在此条件下绿色素提取效果最佳。各因素对牛蒡中绿色素提取率的影响为: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微波功率〉微波作用时间。对牛蒡中绿色素的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温度对牛蒡中的绿色素影响不大;不同pH对牛蒡中绿色素稳定性几乎无影响;A1^3+、Cu^2+、Mg^2+、Zn^2+对牛蒡中绿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而Fe^3+对牛蒡中绿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小;氧化剂对牛蒡绿色素的稳定性基本无影响,还原剂对牛蒡绿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蚕沙制备糊状叶绿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L9(34)正交试验法研究了蚕沙中叶绿素的提取工艺,通过分光光度计对各提取液中叶绿素的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以蚕沙质量4倍的95%丙酮为提取剂﹑在45℃下提取3.5h为最佳提取工艺,所得到的叶绿素含量最高。制备的糊状叶绿素,检验结果合格。  相似文献   

14.
钒铅锌矿含有多种有价金属,V品位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本工作采用硫酸浸出法从该矿中提取钒锌,对浸出过程热力学进行分析,通过条件实验研究硫酸浓度、液固比、浸出时间、搅拌速率、浸出温度等条件对钒、铅、锌等主要有价金属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高pH值及较高温度下,浸出液中V会出现水解,含V的水解产物留在浸出渣中影响V浸出率。得到最优浸出条件为:硫酸浓度200 g/L,液固比3:1,浸出时间30 min,搅拌速率200 r/min,浸出温度为30℃。最优条件下V浸出率可达97.90%,Zn浸出率为97.11%,Fe浸出率<1%,Pb浸出率<0.01%。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浸出过程的反应速率受扩散过程控制。酸浸过程使V和Zn进入浸出液,Pb和Fe留在浸出渣中,所得浸出液可使用离子交换或萃取法分离V和Zn。浸出渣中含钒0.41wt%、锌0.61wt%、铁15.50wt%、铅47.70wt%,主要成分为PbSO4和FeO(OH),可返回火法炼铅系统。  相似文献   

15.
月季花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月季花为原料提取月季花色素,并对影响它提取率的因素:提取剂、提取温度、提取pH值、提取剂用量、提取次数等方面进行大量实验研究,进行分析得出提取月季花色素的最佳条件为40℃水浴下,用pH=4.0的95%乙醇溶液以1:10的料液比回流提取1.0h(3—4次)得到产率较高的色素,从而设计出月季花色素提取工艺;对色素的耐酸碱性、耐热性、耐光性、耐氧化、耐还原性、及对食品添加剂食盐、蔗糖、柠檬酸等方面进行测定分析得出:月季花色素具有较好的耐热耐酸碱耐氧化能力,而耐光性及对还原剂适应的能力较差,对食品添加剂适应能力较强;最后通过各种金属离子对该色素色泽的影响实验,得出大多数金属离子(除Fe^3+、Cu^2+、Al^3+)对该色素色泽无影响,从而得出该色素在食品、饮料、糖果及酒类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开发应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16.
权静 《广州化工》2012,40(16):113-115
采用乙醇提取蓝莓花色苷,对提取剂浓度,料液比,pH值和提取温度及时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为:60%乙醇浓度,料液比为1 g∶10 mL,pH 4.0,50℃下提取60 min。研究了K+、Ca2+、Al3+、Fe2+对蓝莓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其中K+、Ca2+对蓝莓花色苷稳定性无明显影响,Al3+对蓝莓花色苷有增色作用,Fe2+对蓝莓花色苷稳定性有破坏作用,使吸光值急剧下降,过氧化氢对蓝莓花色苷稳定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MSPD-GC法测定苹果和蔬菜中腐霉利农药残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鹏  唐莉  顾德宇  王建芸  杨月倩  史君 《广州化工》2012,40(12):129-130,155
建立了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气相色谱法(MSPD-GC)测定农产品中腐霉利农药残留的方法。研究了萃取及色谱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萃取条件:以弗罗里硅土作分散剂,样品与佛罗里硅土的比例为1∶4,以8 mL正己烷+丙酮(1∶1)作为洗脱剂。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2%~6.8%;最低检出限为0.05μg/g;加标回收率为87.3%~104.3%。该法简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能满足农产品中腐霉利残留的分析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交实验优化异甘草素超声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声法提取乌拉尔甘草中异甘草素,通过乙醇体积分数、液固质量体积比(g/mL)、超声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异甘草素提取率的影响进行了正交实验,确定超声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体积分数80%乙醇,液固质量体积比(g/mL)10∶1,超声20 m in,提取3次,异甘草素的提取率为0.37‰,是乙醇热回流提取的2.06倍,是索氏提取的1.54倍。超声提取浸膏中异甘草素的质量分数为0.55%,是乙醇热回流提取的3.24倍,是索氏提取的1.45倍。结果表明:超声提取甘草中异甘草素具有提取温度低、速度快、提取率高、纯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