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水资源多维承载要素解析的基础上,从“量-质-域-流”4个维度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单指标量化-多指标综合-多准则集成”(SMI-P)综合评价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主客组合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建立基于SMI-P法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估模型。将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应用于太原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表明:2009—2018年太原市各维度水资源承载力指数均呈上升趋势,水资源综合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未来太原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应主要集中在污水治理、湿地修复、水土流失治理等方面,即主要提高太原市水质和水域维度承载力。  相似文献   

2.
人水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体现,基于人水和谐的内涵,以河流健康和区域发展协调同步为目标,研究构建人水和谐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人水和谐度分区图直观表达指标量化测评结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城市河流特点和许昌市饮马河的实际情况,文章建立了基于综合集成赋权和物元理论的城市河流健康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了饮马河河流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了饮马河治理前后各项指标和总体健康程度。结果表明:饮马河生态治理前河流健康等级为"病危",生态治理后河流健康等级为"特别健康"。最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为饮马河河流生态治理提供依据,并对治理后管理提出建议。研究结果也为其他城市河流健康评价和生态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人水和谐评价指标及量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左其亭  张云  林平 《水利学报》2008,39(4):440-447
本文论述了人水和谐的概念和内涵,并以健康、发展、和谐三大量化准则为框架,构建了人水和谐量化指标体系.通过单指标的定量描述、多指标的综合描述以及多准则的集成方法,量化了人水和谐程度等级,提出了人水和谐度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郑州市应用实例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为综合评价区域人水和谐度,从水系统健康、人文系统发展、人水系统相互协调3个方面选取16项指标构建区域人水和谐度评价体系,确定评价指标分级标准,建立基于正态云的人水和谐度评价模型;模型采用博弈论法确定指标综合权重,利用正向云发生器确定指标隶属度,通过最大隶属度原则判断和谐度等级。采用该模型评价宿迁市2013-2017年人水和谐度,评价结果显示宿迁市历年人水和谐度总体呈上升趋势,部分不和谐指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与其实际情况相符,表明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合理可行。评价结果及相关建议有助于进一步协调宿迁市人水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客观辨识、评估河流健康状况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在传统SPA理论基础上引入灰色白化三角权函数,探索构建了改进SPA模型,建立河流健康状况评估指标体系,同时采用结合熵值法及AHP对指标权重进行组合赋权。应用实例表明,该河流健康状况等级整体处于"中"等水平,评估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同时依据评估结果提出了相关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水资源多维承载要素解析的基础上,从"量-质-域-流"4个维度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单指标量化-多指标综合-多准则集成"(SMI-P)综合评价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主客组合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建立基于SMI-P法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估模型.将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应用于太原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相似文献   

8.
根据毛祁河实际情况和城市河流特点,从防洪排涝、河流景观、生态环境、社会服务、河道管理5个方面构建毛祁河河流健康评价体系,并对毛祁河治理前后各指标和总体康复程度利用综合集成赋权-物元可拓模型科学评价。研究表明:生态治理前、后毛祁河健康程度为"病危"和"特别健康"等级,通过总结和分析评价结果提出了治理后管理建议措施;研究成果可为毛祁河生态治理及其它城市河流健康评价提供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社会对生态环境关注度的提高,而河流在生态环境中又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准确构建河流健康评价模型成为了河流治理的关键内容。研究首先建立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随机森林gini指数计算出每个指标的权重,再构建指标相对隶属度函数,最后进行模糊识别综合计算,并将其应用到某市6条主要河流的健康评价中。试验结果表明:编号为1~5的河流评价结果均在[0. 70,0. 85]之间,评价等级为良;编号为6的河流评价结果在0. 70以下,评价等级为差,说明本文方法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河流评价情况基本一致。因此,本文提出的随机森林与模糊识别耦合方法合理、可行,不仅科学合理地确定了河流健康评价指标的权重,也提高了模型评价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混凝土坝长期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基于混凝土坝长期运行监测数据对混凝土坝的安全度进行量化;通过分析影响混凝土坝安全的关键因素,建立混凝土坝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主观赋权与独立信息波动赋权法客观赋权确定各个指标的组合权重,构建了基于理想点法的混凝土坝长期运行安全评价模型。工程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求得的各指标权重和混凝土坝的安全度与工程实际运行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1.
水贫困指数在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贫困指数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水资源评价方法,它通过资源、途径、能力、利用和环境5个方面来定量评价区域水资源的相对水平。运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确定各分指标的权重,对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域的水贫困指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石羊河流域的水贫困指数分别为39.4、66.0、36.6,评价结果与客观情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2.
为了合理评估河流健康状况,选取了10个评价指标,建立河流健康评价3层指标体系。针对权重分配中难以权衡的问题,运用主客观综合赋权法计算指标权重,既可充分考虑专家群体对各指标的主观权重信息,又可包含方案集自身所隐含的决策信息。先利用层次分析法、改进熵值法和超标倍数法3种赋权方法分别得到3种指标权重,再构造一种基于博弈论思想的组合赋权法得到最终综合权重。以江苏南部某河流为例,对建立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进行验证应用,结果表明了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以河流健康评价理论为基础,针对东苕溪流域实际特点,提出建立东苕溪流域水动力学模型、水质模型,计算河流纳污能力;建立河流健康评价模型,在两者基础上构建河流健康预警耦合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得到定量化的评价指数,为后续的河流健康建设与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河流健康评价理论为理论基础,针对东苕溪流域实际特点,提出建立东苕溪流域水动力学模型、水质模型,计算河流纳污能力;建立河流健康评价模型,在二者基础上构建河流健康预警耦合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得到定量化的评价指数,为后续的河流健康建设与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河流健康评价中诸多评价方法在指标权重确定方面存在困难的问题,应用组合赋权模糊评价方法,实现河流健康等级评价。该方法将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相结合来确定指标权重,并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河流健康评价,克服了单纯主观赋权的人为干扰,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真实。以滦河下游唐山地区8个河段为计算实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得到所研究区段河流健康状况均为亚健康偏于不健康状况,与改进主成分分析评价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对其承载力进行评估可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的依据。针对水资源的自然、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多重属性,选取了6类26项描述指标,通过粗糙集理论(RS)对指标进行约简,筛选出了产水模数、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万元GDP用水量、人口密度、河流水质Ⅰ~Ⅲ比例和生物丰度指数6个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和熵权法对指标进行赋权,采用集对分析(SPA)构建评价样本与评价标准的联系度,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RS-SPA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北方地区基本属于不可承载或准不可承载,南方地区基本属于可承载或良好可承载。  相似文献   

17.
结合理论研究和水文测验成果,构建了水沙数学模型多目标可量化评价体系,甄选了经典实验室数据和多沙河流实测原型资料,集成了模型测试案例题库;基于建模原理和水文观测数据,遴选了模型评估的单项指标;借助层次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法研究了单项指标的无量纲方法、单项赋权及合成模型。建立水沙数学模型评价体系,可以实现水沙数值模拟量化评价,改变我国目前数学模型评价以主观评审为主导的现状,促进水利行业数值模拟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论述人水和谐概念的基础上,结合西安市实际情况,构建了人水和谐量化指标体系.应用可变模糊评价方法和属性识别法,进行了西安市2000-2005年人水和谐程度评价.结果表明,两种评价方法评价结果一致,西安市人水关系处于较不和谐范围,有趋近较为和谐的趋势,可变模糊评价是一种可行的人水和谐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
河流演变是河流形态、功能等要素在自然和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发展变化的过程,对区域社会经济有直接影响。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剖析河流演变内涵;针对现阶段河流演变研究多集中于单要素、单因子的问题,提出了河流综合演变度概念,耦合河道形态、水文、水生态3方面特征建立河流演变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方法及模型,并以辽宁省浑河干流为例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指标、方法及模型可对河流演变程度进行科学定量评价,其结果对河道治理等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从水文完整性、化学完整性、形态结构完整性、生物完整性及社会服务功能5个准则层出发,构建了渭河流域甘肃段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和Critic法的组合赋权法和模糊物元可拓模型计算河流健康状况评价等级,对渭河流域甘肃段河流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并结合障碍诊断模型,分析了该研究区域河流健康突出问题。结果表明:2017—2019年渭河流域甘肃段干流河流健康等级均为亚健康状态,且呈现小幅好转趋势;5个准则层中化学完整性表现最差,流域治理应重点关注河流水质治理;评价河段的敏感度指标与水文、化学、生物完整性相关,是提高河流健康水平最有效的敏感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