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Fe—Ni合金电沉积过程及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庆伦  海杰等 《黄金学报》2001,3(3):176-179
采用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方法对Fe-Ni合金在不对称交流条件下电沉积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对Fe-Ni合金电沉积机理进行了的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采用不对称交流电镀可以减少Fe-Ni合金电解液的浓差极化现象,从而降低镀层中的含氢量,消除镀层的内应力,提高镀层与基体金属的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2.
沉积电流对Ni-Mo-Co合金析氢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沉积方法在Cu基体上制备出Ni-Mo-Co三元合金电极,主要研究了沉积电流对Ni-Mo-Co合金电极析氢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分别研究了Ni-Mo-Co合金镀层的表面形貌、元素组成和晶体结构,采用稳态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Ni-Mo-Co合金电极在30%KOH溶液中的析氢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电沉积Ni-Mo-Co合金外观呈银白色,表面光滑细致,为非晶态结构。合金电极的析氢催化性能随着沉积电流的增大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沉积电流密度为15 mA.cm-2时,获得合金镀层具有最低的析氢过电位η100=139 mV,显示出良好的析氢催化活性。其析氢反应为Volmer-Heyvosky反应机制,主要受电化学脱附步骤控制。  相似文献   

3.
通过电沉积的方法在钢片基体上获得Ni-W合金镀层,研究了改变镀液组成中pH值对电沉积Ni-W合金镀层的组成及其镀层形貌的影响.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pH值太高,Ni-W合金镀层变脆,而且起泡;pH值太低,镀层灰暗.当pH为6.5时,镀层质量较好,比较平整,致密,均匀,没有气泡和明显剥落现象.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电沉积镍钨合金的研究现状,分析了镀液成分和工艺条件对电沉积镍钨合金镀层的组成及其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了镍钨合金镀层的各种性能,最后指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镍基合金镀层在北方老工业城市冬季降水中的腐蚀行为,采用电沉积技术制备了Ni-P、Ni-Fe合金镀层,对其结构与耐蚀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不同镍基合金镀层在冬季降水中耐蚀性能不同,其中Ni-Fe合金镀层由于Fe掺杂增加了镍基合金与氧的亲和力,可以快速在Ni-Fe合金镀层表面形成一层连续的氧化膜,对基体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电位最正,自腐蚀电流密度值最小,耐蚀性较好,年腐蚀速率约为20号钢的1/2;而Ni-P合金镀层表面形成氧化膜的速率较缓慢,阻抗值较低,不适合在北方老工业城市的室外装饰与防护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电沉积钨基合金镀层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沉积方法在中碳钢基底上制备了Ni-W合金镀层.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制备工艺,利用极差分析了各关键因素对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获得了镀液配方及最佳工艺条件,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 射线衍射仪等分析测试手段,对镀层形貌、成分、结构、硬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显微硬度最大的因素为NaI含量,其次是电流密度Dk.制备Ni-W镀层表面未见有明显缺陷,镀层与基体的结合良好,显微硬度Hv0.3为650左右.  相似文献   

7.
在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C)离子液体中进行不同铜锡合金的电沉积研究。使用阴极极化曲线研究铜锡合金的还原行为,使用电子显微镜(SEM)及光学显微镜(OM)对不同颜色的铜锡合金镀层的微观形貌及宏观形貌进行表征,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沉积层的相组成进行研究分析,使用极化曲线对不同铜锡合金镀层及基材的耐蚀性能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电沉积体系得到不同的铜锡合金。在0.15 mol·L~(-1) CuCl_2·2H_2O+0.05 mol·L~(-1) SnCl_2·2H_2O体系中可以电沉积得到紫红色的锥状铜锡合金镀层;在0.10 mol·L~(-1) CuCl_2·2H_2O+0.10 mol·L~(-1) SnCl_2·2H_20体系中可以电沉积得到黑色的柏树枝状铜锡合金镀层;在0.05 mol·L~(-1) CuCl_2·2H_2O+0.15 mol·L~(-1) SnCl_2·2H_2O体系中可以电沉积得到灰黑色的冰晶状铜锡合金镀层。不同体系中电沉积得到的铜锡合金相组成不同,且只有在0.10 mol·L~(-1) CuCl_2·2H_2O+0.10 mol·L~(-1) SnCl_2·2H_2O体系中可以电沉积得到由Cu_(13.7)Sn单一相组成的镀层。耐蚀性测试结果显示基材表面不同铜锡合金的存在均可增加耐蚀性,且在0.10 mol·L~(-1) CuCl_2·2H_2O+0.10 mol·L~(-1) SnCl_2·2H_2O体系中得到的镀层耐蚀性最优。  相似文献   

8.
电沉积法制取非晶态Ni—W合金镀层及镀层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文 《上海钢研》1997,(3):10-14
研究了络合剂加入量、镀液PH值、温度和电流密度对电沉积Ni-W合金的影响,同时对非晶态态合金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耐蚀性及热处理的影响也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电沉积都有不同程度影响,其中氨基络合物加入量为0.74-1.11mol/l时合金镀层稳定;W含量大于44%时镀层为非晶态,有优异的耐蚀性,加热后度明显增大,呈现了高硬度和高耐蚀性能,对不同材质具有良好结合力。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声辅助电沉积方法将Ni-Co/ZrO_2纳米复合镀层电镀到铜板表面。在不同纳米粒子添加量下,通过线性扫描伏安(LSV)和交流阻抗(EIS)对电沉积过程进行电化学表征,通过SEM、EDS对镀层的组成和表面形貌进行研究,并分别利用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仪对复合镀层的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超声的引入能够有效降低镀液中颗粒的团聚量,提高镀层中纳米粒子的复合量,从而改善复合电沉积过程以及镀层性能。在纳米粒子浓度为10g/L时,镀层的表面形貌、摩擦性能和硬度等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0.
泡沫镍基Ni-S-Co涂层电沉积制备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泡沫镍为基体用电沉积法制备了Ni—Srco非晶合金电极,通过测定电极在30%KOH溶液中的阴极极化曲线,研究了不同沉积条件(硫酸钴掺杂浓度、电流密度、电沉积温度、电沉积时间、镀液pH值)对镀层析氢性能的影响,并用XRD、SEM对镀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获得的镀层为非晶态结构,镀层表面颗粒分布均匀且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确定了较佳电沉积工艺条件:硫酸钴掺杂浓度为10g/L、电流密度为50mA/cm^2、镀液温度为50℃、电沉积时间为40min、镀液pH值为4。  相似文献   

11.
真空液相烧结法制备三元硼化物硬质合金覆层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液相烧结法在钢基体表面制备三元硼化物硬质合金覆层,将三元硼化物硬质合金的优异性能赋予钢基体表面,获得了耐磨抗蚀、界面结合强度高的新型硬质覆层材料。同时确定了硬质合金覆层的化学配比(B、Fe、Mo元素成分的配比)和C、Cr、Ni合金元素的添加量。对硬质合金覆层的洛氏硬度的测量结果表明,覆层的硬度明显高于钢基体的硬度,其中5Cr2Ni0.8C材料试样的硬度最大;对硬质合金覆层以及覆层与钢基体的界面结合处的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分析表明,铬加入后部分进入陶瓷硬质相,加强了其硬度,而镍元素只在铁基粘结相中存在,并且覆层与钢基体之间形成了致密的冶金结合。  相似文献   

12.
BaTiO3陶瓷表面金属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洪 《稀有金属》1999,23(6):461-465
在BaTiO3陶瓷上化学镀Ni-B合金,使其表面金属化,研究了镀液组成和工艺对沉积速度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工艺可以在陶瓷表面得到性能良好的Ni-B镀层,其镀层的结构由镍和Ni2B相组合组成,镀层与陶瓷的结合强度为5.08MP。Ni-B镀层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和导电性,其电极损耗于银电极损耗,可作为代银接触镀层。  相似文献   

13.
钕铁硼永磁体酸性化学镀Ni-P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 Nd- Fe- B永磁体耐酸、碱性特征 ,确定了适合该材料酸性化学镀 Ni- P的一套完整工艺路线 ,得到了结合力强、孔隙率低、耐蚀性能好的 Ni- P镀层。  相似文献   

14.
在H_2,H_2+N_2及真空气氛下对Fe/2Ni合金进行了烧结,讨论了烧结气氛对合金碳含量以及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指出烧结气氛是通过H_2+N_2混合气氛中H_2脱出合金中的碳,从而影响合金的最终组织来影响合金力学性能的,因此可以通过控制烧结气氛的H_2与N_2体积比来控制合金中的碳含量,以得到所需的力学性能;并对合金脱碳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采用Ni25、Ni45、Ni60合金粉末通过烧结熔覆法在45钢表面制备出不同成分的镍基合金涂层。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对合金涂层的组织形貌、相组成和界面结构进行研究,并对涂层显微硬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通过烧结熔覆可以在45钢表面获得较为致密的镍基合金涂层。Ni25合金涂层组织主要为比较粗大的γ-(Ni, Fe)奥氏体以及少量的Cr23C6碳化物相;Ni45和Ni60合金涂层中除了γ-(Ni, Fe)奥氏体和Cr23C6碳化物之外,还出现了CrB硼化物。不同成分镍基合金涂层与45钢基体在界面处均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当烧结温度1100℃、保温时间15 min时,涂层微观组织致密,硬质相颗粒尺寸较小,分布均匀。Ni60合金涂层的硬度最高,约为HV 735;Ni45合金涂层次之,约为HV 534;Ni25合金涂层硬度最低,只有HV 236。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镍基和铁基合金粉喷熔层的耐磨性和耐热疲劳性能,在现有的Fe60E和Ni60A喷熔合金粉中加入1.5%~1.8%的V制成新型喷熔材料Fe60EV和Ni60AV.试验测定了Fe60EV和Ni60AV喷熔层的硬度、耐磨性和抗热疲劳性能,结果表明,含钒喷熔合金层的硬度比未加钒的喷熔合金层的高,其耐磨性和耐热疲劳性能也明显提高.在热轧卷取机衬板上的工业应用表明,喷熔Fe60EV和Ni60AV合金层后,其使用寿命分别比喷熔Fe60E和Ni60A提高30%以上.  相似文献   

17.
The feasibility of replacing solid chrome plating with a composite electrolytic coating based on Ni and Fe is discussed.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uch a coating are shown to be on a par with or superior to those of solid chrome plating. The proposed coating costs less than does chrome plating.  相似文献   

18.
Fe3Al基合金的高温耐冲蚀磨损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通以含高浓度SO2和SiO2细颗粒气流的专门装置,研究了Fe3Al基金属间化合物的耐高温腐蚀磨损性能。试验结果表明,Fe3Al基金属间化合物的抗高温磨损性能优于钴基合金(CoFe15Cr25Si7)、高铬镍铁基耐热合金(FeCr28Ni7)以及表面喷涂Ni60的18-8不锈钢。  相似文献   

19.
Traditional and single shielding material has not satisfied the demand for radiation protection. Shielding materials with a good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have attracted attention. W–Ni–Fe alloys with different Ni/Fe ratios have been prepared through liquid phase sintering using W, Ni and Fe elementary powders. The microstructure, morphology and fracture appearance of such prepared W–Ni–Fe alloys with different Ni/Fe ratios were analysed with the SEM and metallographic test. The effects of the Ni/Fe ratio on the density, microhardness, tensile strength and shielding efficiency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 W–Ni–Fe alloys with different Ni/Fe ratios, the alloy surfaces are composed of ellipsoidal W particles on a Ni–Fe substrate. However, when the Ni/Fe ratio is 7:3, uniform and spherical W crystals are embedded in the Ni–Fe substrate and evidently form dense boundaries, which contribute to the g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shielding effect of the alloy.  相似文献   

20.
IthasbeenverifiedthattheadditionofrareearthelementsintotheplatingsolutioncanincreasethehardnessoftheNi -basedcoatingsand ,inmostcases ,relievetheirin ternalstress.Iftheamountofrareearthaddi tionissuitable ,therareearthelementscanalsostrengthentheadhesion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