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硝基氯苯是重要化工原料,但常常是三种异构体的混合物,在生产和使用中往往要求控制和测定各异构体的含量。气相色谱法是分离和测定三种异构体的较好方法。在文献中对这三种异构体的分离已有一些报道。南京化工厂用己二酸乙二醇聚酯分离和测定这三种异构体,但分析周期较长。我们曾用芳羧酸酯液晶成功地分离和测定了一硝基甲苯的三个异构体和二叔丁基二茂铢的  相似文献   

2.
闵成勇 《泸天化科技》2005,(4):289-291,293
粗甲醇中含有近百种有机化合物杂质,经过精馏后的产品甲醇含有机化合物杂质(除水外)已是10-6级,如需准确确定各种化合物一般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分析,但是十分复杂、费时且不适用于化工生产中间控制分析;或分别采用氢焰和热导气相色谱法分析,但比较麻烦;或用内装GDX502高分子多孔微球作固定相的色谱柱且用氢焰检测器同时分析,但是甲醇峰处于色谱图峰序的前面且峰存在较大拖尾,对后面的微量峰的积分有较大干扰。现为适应新的甲醇产品AA级标准,采用另一种气相色谱法分析,即为一根内装山梨醇作固定液6201红色担体为固定相的色谱柱且用氢焰检测器分析甲醇产品中的乙醇、丙酮,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快捷。  相似文献   

3.
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是一种油酯抗氧化剂,由对苯二酚与叔丁醇制得。本文采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定性分析了其所含有的对苯二酚、2,5—二叔丁基对苯二酚、叔丁基对苯醌和2,5—二叔丁基对苯二醌等杂质;用气相色谱(GC)归一化法定量测定了叔丁基对苯二酚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环氧丙烷丁基醚是一种活性稀释剂。树脂中稀释剂的含量是一项很重要的检验指标。因为它对漆膜的厚度以及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多年来,其测定一直是按部颁HG2—502—67标准进行的。这种方法费时长,手续繁杂,且精确度低。为寻找一种快速准确的方法,我们探讨了用气液色谱法进行测定。实践证明,采用癸二酸乙二醇聚酯作固定液,乙酸乙二醇乙醚作内标物的内标法,对环氧树脂中稀释剂——环氧丙烷丁基醚进行了快速气相色谱测定。所得的结果能满足该稀释剂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5.
菲、蒽、咔唑是重要的染料中间体,其含量的测定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菲、蒽、咔唑工业产品的经典化学分析分别用五氧化二碘法、顺丁烯二酸酐法、定氮法来进行测定,但耗时太长无法用于常规分析。虽然菲、蒽、咔唑各类物质的气相色谱法已有报道,但大都是研究同类化合物或同系物的分析,欲对诸类共存的混合物中各组份进行定量分析,则比较困难,笔者也未见报道。本文采用毛细管气相色  相似文献   

6.
苯酚中含水量通常用卡尔费休法测定。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份具有简单、快速,不需用价格比较贵而有毒性的试剂(如吡啶等)。1969年,E.M.KaziNiK等用聚氧乙烯基乙二醇——4000固定液和酸洗INZ——600耐火砖担体,作苯酚催化加氢所得混合物中水分的气相色谱分析;目前,用GDX为固定相的气相色谱法应用到苯酚中含水量的测定,尚未看到报导。  相似文献   

7.
自1952年气相色谱法问世以来,由于其分离效率和灵敏度都高,分析速度快,气、液、固三类物质均能分离分析,易于自动化以及能定性定量同时完成等一系列优点,因此在近30年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目前气相色谱法已成为分析领域中的一项很重要而不可缺少的技术。色谱柱是气相色谱仪的“心脏”部分,而固定相又是色谱柱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对一特定欲分析混合物来说,恰当地选择固定相是决定该混合物能否分离开的成败关键。对于一般固定相的要求是:操作温度时蒸汽压和粘度要低,使用温度范围要宽,对担体表面和柱壁的浸润性要好,对被分离组分要有相当的选择性和溶解能力以及在挥发性溶剂中要有适当的溶解度等,而其中的使用温度,对大多数化合物来说则更具有特别的重要性。气相色谱法虽在60年代前已得到多方面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少氯乙烯装置乙烯氧氯化过程中乙烯消耗系数,必须对生产尾气中乙烯和二氯乙烷含量进行操作检测。分析混合物有着复杂的组分,最适宜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可以直接测出混合物中的必需组份。采用氢焰式工业气相色谱仪测定尾气中的乙烯和二氯乙烷。色谱仪自动取样,把样品送进色谱柱,以及在必要时进行重组份吹除。分析混合物中含有乙烯、甲烷、乙烷、氯乙烯、二氧化碳、氧、氢、氮、二氯乙烷。用一种吸附剂是很难分离这种气体混合物的。因此,采用填充不同吸附剂的两根柱子进行分离。  相似文献   

9.
引言本文目的在于研究改性双基推进剂中间苯二酚、三醋精、硝化甘油、中定剂和黑索今等五种组分的气液色谱定量分析方法。目前,尚未看到上述五种组分混合物的气相色谱定量分析的报导,关于黑索今的气液色谱分析的报导所使用的固定液多为聚硅氧烷系列,如SE-30,DC-550等。在环境保护方面,报导了用高温固定相Dexsil 300(聚碳硼烷硅氧烷),并用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微量的RDX。在这些弱极性固定液上,RDX的峰形良好,但是  相似文献   

10.
<正> 气相色谱法是利用被分析物质在色谱中气相和固定相分配系数的差别,物质在两相作反复多次的分配,从而使各组分分离,而这一过程是在内装固定相的色谱柱中进行,因此选择好的固定相是色谱分离的关键。一般固定相是由载体加固定液而组成,这样由于载体是固定液的支持物,就成为色谱固定相的一个重要部分,大多为多孔性固体颗粒。一种理想而适用的载体应满足下列要求:表面积大,孔径分布较均匀;表面无(或很弱)催化或吸附性能;与固定液或被分析的物质不起反应;热稳定性好;有较好的机械强度.  相似文献   

11.
张静  许绍东 《沈阳化工》1997,(2):34-36,56
用商品十八烷基聚氧乙烯醚经电渗析制备了气相色谱固定液,用该固定液对环戊酮及环戊醇混合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该固定液使用寿命可达12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2.
用商品十八烷基聚氧乙烯醚经电渗析制备了气相色谱固定液,用该固定液对环戊酮及环戊醇混合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该固定液使用寿命可达12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3.
聚乙二醇600油酸酯作为气相色谱固定液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聚乙二醇600和油酸合成了聚乙二醇600油酸酯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精制后作为气相色谱固定液,制备成色谱柱。测定此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相对极性。对一些混合物组分的分离效果表明了此固定液具有良好的应用性能,是一种新型的气相色谱固定液。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环己烷氧化液中丁基环己基醚、环己醇、环己酮含量测定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载体用红色硅藻土代替白色硅藻土,改变了固定液配比,优化了分析条件。该方法中的固定液:载体质量比为25:75,柱温150℃,汽化温度180℃,检测温度200℃,氮气流速30 mL/min,其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08%~0.49%,回收率为99.3%~99.5%。  相似文献   

15.
气相色谱法测定气相中的氨含量,资料上介绍的几种方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我们选择Supelco作固定相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分析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气相色谱法测定气相中的氨含量,资料上介绍的几种方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我们选择Supelco作固定相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分析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常规样品种一般含有乙醇、石油醚、甲苯等易挥发的有机杂质,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杂质含量。以氯苯为溶剂,用大口径毛细管柱,溶解样品后直接进样检测。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度高,适于常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正> 由乙烯与合成气制丙醛,再氧化制丙酸,其反应的付产物有醛、醇、酯、酸等十几个组分。本方法利用气相色谱法直接分析,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关于脂肪酸的分析,文献报导一般是把酸酯化后,注入色谱分析,但是氧化液中含有几种酯类物质,酯化方法难以实现。本方法采用改性的国产高分子微球为固定相,用间苯二甲酸,磷酸处理,可以准确地定量分析氧化液十几个组分,方法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19.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的甲醇、杂醇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法和国家标准比色法分别测定白酒中的甲醇、杂醇油及其它高级醇类的的含量,通过两种测定结果比较,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小于比色法,用气相色谱法还同时可测定白酒中的正丙醇、仲丁醇、正丁醇、异戊醇、异丁醇及乙酸乙酯的含量。结果表明,气相色谱法虽然是一种新方法,但测定结果准确、快速,因此,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应是测定白酒中的甲醇、杂醇油及各种高级醇类的首选方法,已应用于实际检测中。  相似文献   

20.
两相法是合成5-羟甲基糠醛的一种重要工艺,正丁醇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正丁醇-5-羟甲基糠醛-水三元体系的液液平衡是重要的热力学数据。针对此三元体系,开发了一套完整的分析方法,用液相色谱法分析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气相色谱法分析正丁醇的含量,利用质量守恒计算水分的含量。结果表明,此分析方法具有非常高的准确性和精密度,为两相法工艺中的液液平衡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