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磁致伸缩空蚀试验机研究 QA19-4铝青铜在3.5%NaCl 溶液中的空蚀行为。并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等分析测定材料空蚀表面形貌、成分、硬度和耐蚀性能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3.5%NaCl 溶液中,空蚀的最大质量损失是蒸馏水中的1.5倍;溶液中加入固相颗粒后,空蚀的质量损失将进一步增大。在空蚀与腐蚀的交互作用中,纯空蚀的质量损失占总质量损失的64.2%,腐蚀因素的作用相对较小。铝青铜的空蚀首先发生在α/β相界处,接着是β相的脱铝腐蚀和剥落并产生大量的空蚀坑;之后是α相基体的脱铝腐蚀和剥落。在空蚀的作用下,铝青铜表面发生了加工硬化;随着空蚀过程的进行,加工硬化层变厚,但最大硬度值的位置向材料的深层移动。  相似文献   

2.
利用磁致伸缩空蚀试验机研究QA19—4铝青铜在3.5%NaC1溶液中的空蚀行为,并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等分析测定材料空蚀表面形貌、成分、硬度和耐蚀性能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3.5%NaC1溶液中。空蚀的最大质量损失是蒸馏水中的1.5倍;溶液中加入固相颗粒后,空蚀的质量损失将进一步增大。在空蚀与腐蚀的交互作用中。纯空蚀的质量损失占总质量损失的64.2%,腐蚀因素的作用相对较小。铝青铜的空蚀首先发生在α/β相界处,接着是β相的脱铝腐蚀和剥落并产生大量的空蚀坑;之后是α相基体的脱铝腐蚀和剥落。在空蚀的作用下.铝青铜表面发生了加工硬化;随着空蚀过程的进行,加工硬化层变厚,但最大硬度值的位置向材料的深层移动。  相似文献   

3.
奥氏体不锈钢冲击力学性能及冲击诱发相变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了 3 0 1、3 0 4不锈钢材料实验研究了奥氏体不锈钢在不同应变率 ,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冲击力学性能及冲击诱发马氏体相变 ,测试了这两种材料受冲击后力学性能的变化 ,得到了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由马氏体相变中存在碳的扩散,说明低碳马氏体的良好韧性;引述钢中回火马氏体致脆的新机制及其在低碳马氏体组织钢中的应用;扼述GCr15轴承钢中等温马氏体的形成及其应用;以及简介郎道理论在形状记忆合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 1 绪言 形状记忆合金具有一种加热能使变形材料恢复原状的特殊性能。以往主要以Ti-Ni系、Cu系等有色金属形状记忆合金为主,进行了应用研究。然而Ti-Ni系合金材料价格昂贵,形状记忆性能和抗蚀性较好的,每公斤约十万日元。Cu系合金比Ti-Ni系便宜,每公斤1万~2万日元,但抗蚀性较差,影响其推广应用。最近,价廉的铁系形状记忆合金的研制很活跃。以往有SUS 304和高锰钢等形状记忆材料,最近又推出Fe-Ni-Co-Ti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我们近几年来在低碳马氏体及低碳马氏体型钢研究开发中若干新进展:包括低碳马氏体自回火及稀土元素的影响;低碳马氏体型超高强度钢的显微结构与疲劳性能的关系;低碳马氏体型钢中疲劳塑性区内的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低碳马氏体型钢中的回火马氏体脆性及稀土元素的影响以及通过成分和显微结构控制实现钢的强韧性优化设计的准则。  相似文献   

7.
形变能能够诱发马氏体相变。形变马氏体由于形成温度高,产生滑移分切应力小,可以实现形态控制,具有高的强韧性。 钢在渗碳和碳氮共渗时其渗层的诱发相变特征不同,前者表层及次层均发生了马氏体相变,使渗层脆化;后者,由于氮的渗入,次层相变减弱,保留了残留奥氏体松弛应力和延缓裂纹扩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具有热弹性马氏体相变的形状记忆合金,在逆相变中必定会选择相变前母相的晶格位向,表现出完全的形状记忆效应.目前,记忆合金有Ti-Ni基、铜基、铁基等.敏感温度的保险机构,例如隔爆装置、保险开关等,可以用形状记忆合金这种功能材料来实现.在JG01隔爆装置和JK01保险开关2种整件中,均利用圆柱螺旋状丝材形状记忆合金作为保险机构中的敏感元件,配置偏置弹簧构成偏压式结构,实现双向行程,以感受飞行体飞行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该文分析了影响天线罩雨蚀程度的各项因素和描述雨蚀的方法,以及雨蚀对天线罩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了一些近几年来国外常采用的雨蚀试验的方法。最后提出了3~5马赫情况下导弹天线罩抗雨蚀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定不同热处理条件下Cr12钢的断裂韧度KIC值和残余奥氏体量以及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在外加应力作用下会发生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应变诱马氏体相变可以提高钢的断裂韧度KIC值,其效果随着残余奥氏体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的转变量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1.
镍基、铜基喷焊覆层的耐气蚀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选择NiCrSiB及其加入不同量Mo元素的NiCrMoSiB(1)、NiCrMoSiB(2)自熔合金粉末和CuNiSiB自熔合金粉末,采用氧乙炔焰粉末喷焊工艺制备覆层,用超声波振动气蚀仪对覆层进行耐气蚀性能研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覆层表面气蚀破坏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含Mo的镍基覆层有较好的耐气蚀性,且随着Mo元素加入量的增加,耐气蚀性增大; CuNiSiB比NiCrSiB覆层耐气蚀能力强.还探讨了覆层气蚀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12.
不锈钢与碳钢在液固两相流中冲刷腐蚀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锈钢与碳钢在液固两相流中的冲刷腐蚀特性和冲刷腐蚀交互作用。实验表明 :( 1)提高冲刷速度和浆料温度都大大加剧了材料的损伤和破坏 ,T8钢冲刷腐蚀失重率远大于 18- 8不锈钢。两者均在冲击角度为 4 5°时出现极大值 ,表明冲击角度在 4 5°时 ,对材料产生的损伤强度最大 ,因此在设计管道时应尽量避免 4 5°冲击角结构 ;( 2 ) 18- 8不锈钢以冲刷失重为主 ,T8钢以腐蚀失重为主 ,两者的冲刷腐蚀交互作用失重率占其总失重率的 6 0 %以上 ,表明耐蚀不耐磨的 18- 8不锈钢和耐磨不耐蚀的T8钢在冲刷腐蚀工况中均难以胜任 ;( 3)T8钢的冲刷腐蚀失重率和交互作用失重率均是 18- 8不锈钢的 6倍以上 ,表明在液固两相流冲刷腐蚀工况中 ,材料必须首先具有一定的耐蚀性 ,然后再考虑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 ,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材料的耐冲刷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3.
常见金属材料浆体冲蚀腐蚀形貌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几种常见金属材料的浆体冲蚀、腐蚀形貌进行了低倍和高倍的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碳钢和铸铁试样表面不仅存在典型的磨粒冲蚀磨损形貌──微切削和变形磨损,而且还出现了浆体冲蚀剥落坑。不锈钢和高铬铸铁等耐蚀性较好的材料表面只出现了微切削和变形磨损。浆体中磨粒的冲饱和浆体中腐蚀性因素的相互作用,是导致耐蚀性差的试样表面出现大量冲蚀剥落坑的主要原因,同时冲蚀剥落坑的出现也是造成试样表面材料加速流失的主要原因。抑制腐蚀性因素的作用,使得试样表面只出现磨料粒子的微切削和变形磨损,因而材料流失速度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国内外形状记忆不锈钢的研究和应用情况,综述了近年来形状记忆不锈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这种材料应用的发展和关键技术,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杨东青  张建  范霁康  周赵  王克鸿 《兵工学报》2022,43(8):1990-1997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与603马氏体高强钢因优越的力学性能在装甲防护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根据“低强匹配”原则,采用ER307Mo奥氏体不锈钢焊丝对30 mm厚的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和603马氏体高强钢脉冲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对接焊接,并分析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得到了表面成形良好、内部无裂纹、未熔合等缺陷的焊接接头;焊缝组织主要为奥氏体以及被奥氏体基体包围的铁素体树枝晶,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熔合线附近组织主要为奥氏体,603钢熔合线附近组织主要为条片状马氏体、贝氏体以及回火马氏体;接头的断裂形式以韧性断裂为主,存在少量的解理断裂特征,能谱仪点扫描结果表明,韧窝中心的第2相粒子为富Fe的碳化物;焊接接头的平均抗拉强度达722 MPa,平均断后延伸率达20.2%;焊缝金属的动态屈服强度为913 MPa,最大工程应力为2 045 MPa,抗冲击性能优于603钢母材。  相似文献   

16.
用钢-镍磷合金替代2Cr13不锈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钢-镍磷合金替代闸阀材料2Cr13不锈钢,研究了该合金和有关闸阀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35CrMo钢-Ni(P)合金结合牢固,拉伸、冲击性能均能保持正常值,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能,符合静压寿命试验要求,可以替代2Cr13不锈钢材料  相似文献   

17.
对钨丝增强非晶复合材料和93钨合金进行模拟靶试对比试验,通过对弹坑头部附近靶板进行微观组织观察和显微硬度测试,研究高速侵彻后不同弹芯材料对靶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弹芯材料高速侵彻后的钢靶板,弹坑附近的靶板硬度都较侵彻前的原始靶板有很大提高,且非晶复合材料弹芯侵彻形成的弹坑附近高硬度层更宽,其宽度是93钨合金弹芯侵彻形成的高硬度层的2.5倍左右;弹坑附近组织存在很大差异,钨合金弹芯的弹坑附近是形变织构组织,而复合材料弹芯靠近弹坑处的靶板发生了马氏体转变。  相似文献   

18.
某型火箭炮增程改进设计中,在增加身管长度的基础上,为控制身管质量并满足刚度要求,提出玻璃钢身管内衬金属材料的设计方案。分析影响身管刚度的因素并进行理论计算,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并进行弹道炮射击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玻璃钢内衬金属材料的身管设计方案取2种材料所长,能够同时满足质量小、刚度大、抗烧蚀和耐腐蚀的要求,且弹道炮立靶射击精度和射程均达到了改进设计目标,为火箭炮身管的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9.
国外新型金属材料及焊接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潜艇的隐蔽性,增强其自身的防护力、战斗力与生存力,提高机动性,减少维修,降低成本,延长使用寿命,各国海军都在积极开展新型金属材料以及焊接技术的研发。文中介绍并分析了美国HY系列高屈服强度高韧性结构钢及其配套铸锻钢、非耐压壳体用HSLA-80和HSLA-100结构钢以及新型焊接材料与工艺;日本NS系列耐压壳体结构钢;法、俄、英、德、澳等国的潜艇用高屈服强度高韧性结构钢及其新型焊接材料与工艺。重点介绍了美海军舰艇使用的低匹配强度焊缝,高强度耐腐蚀紧固件以及正在使用的具有高韧性、可焊性、耐海水应力腐蚀的低成本Ti-5111钛合金,这些新型材料与技术将对潜艇的作战性能带来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