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提出一种频率抽取(DIF)矢量基二维离散余弦变换(2D DCT)快速算法。该算法将H.S.HOU的一维离散余弦变换(ID DCT)递归快速算法推广到二维,利用三角恒等式cos(α+β)=2cosαcosβ—cos(α—β),得出数值稳定的二维离散余弦变换快速矢量基算法。其数值稳定性比Haque提出的矢量基2D DCT算法要好,和常用的行列算法相比节省25%乘法运算量。文中给出了算法流图。  相似文献   

2.
一种基于Loeffler算法的快速实现2D DCT/IDCT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Loeffler[8]算法的快速实现二维离散余弦变换/反离散余弦变换(2D DCT/IDCT)的方法。采用行列分解的方式,仅使用一个1D DCT/IDCT处理核快速完成8×8的2D DCT/IDCT变换。通过合理安排时钟周期数和简化各周期内的操作,使1D DCT/IDCT模块能在八个时钟周期内快速完成一次变换。仿真试验表明,与目前使用相同FPGA芯片的商业IP核相比,所使用的资源减少了10%,而速度却提高了10%。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学报》2001,24(8):819-824
离散余弦变换(DCT)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的许多领域,多维DCT(MD-DCT)是图像处理和视频信号处理的重要工具.通常,多维DCT采用行列法用一维算法实现,实现效率较低.近年来虽然出现了一些多维DCT直接实现算法,但大多要求变换为2n×2n,限制了适用范围.该文研究较一般的二维DCT快速算法,将ql1×ql2(q为奇素数;l1,l2分别为两个不同的整数)二维DCT转化为多项式变换和一维简化余弦变换,通过特别设计的快速多项式变换算法和1D-RDCT递归分解算法,提出了一种计算复杂性较低且具有规则运算结构的ql1×ql2二维DCT算法.本算法的设计方法可以方便地推广到多维(>2)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离散余弦变换 (DCT)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的许多领域 ,多维 DCT(MD- DCT)是图像处理和视频信号处理的重要工具 .通常 ,多维 DCT采用行列法用一维算法实现 ,实现效率较低 .近年来虽然出现了一些多维 DCT直接实现算法 ,但大多要求变换为 2 n× 2 n,限制了适用范围 .该文研究较一般的二维 DCT快速算法 ,将 ql1 × ql2 (q为奇素数 ;l1 ,l2 分别为两个不同的整数 )二维 DCT转化为多项式变换和一维简化余弦变换 ,通过特别设计的快速多项式变换算法和 1D- RDCT递归分解算法 ,提出了一种计算复杂性较低且具有规则运算结构的 ql1 × ql2 二维 DCT算法 .本算法的设计方法可以方便地推广到多维 (>2 )的情况 .  相似文献   

5.
摘 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临界抽样条件下基于2D DCT的二维实值离散Gabor变换(2D RDGT),介绍了其快速算法。并比较了该变换与二维复值离散Gabor变换(2D CDGT)的算法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李艳辉  李军 《计算机应用》2006,26(7):1620-1622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项式变换的二维整型离散余弦变换(DCT)快速算法,利用多项式变换将二维DCT变换的计算转化为一系列一维DCT变换及其变换系数的求和运算,减少了乘法和加法的计算量;利用提升矩阵,实现了整型DCT变换,进一步提高了运算效率的同时,使信号可精确重构。  相似文献   

7.
自从1965年Cooley-Tukey提出快速富氏变换(FFT)算法以后,离散富氏变换(DFT)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处理大型数据时,FFT算法的计算量仍然很大。因此,人们对DFT不断提出一些新的快速算法,其中以R.D.Preuss在[5]中提出的算法的计算量较小,仅为其它新算法计算量的三分之二。但是,Preuss算法需要将  相似文献   

8.
不确定时间序列的每个时间点上对应一个可能取值的集合,无法给出其确定值,这种不确定性给时间序列降维处理和相似性匹配带来巨大挑战,现有的时间序列降维方法和相似性匹配算法已经无法适用。针对此问题,提出了描述统计模型,将不确定时间序列归约为3条确定时间序列,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离散小波变换(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DWT)对模型下不确定时间序列降维;根据模型特点,提出了以观察值区间和区间集中趋势为核心的相似性匹配算法。经过实验验证,描述统计模型下DCT和DWT有良好的降维效果,提出的相似匹配算法与现有算法相比提高了匹配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适于低码率图像编码的DCT快速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 8× 8二维离散余弦变换 (DCT)的快速算法 该算法可独立地计算每一变换系数 ,并运用于图像变换编码中 ,在只计算需要被编码和传输的低频变换系数并且不增加运算量的前提下 ,将量化过程与DCT计算融为一步 ,有效地提高了编码速度  相似文献   

10.
并行格型结构实现基于DCT的2D实值离散Gabor变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虽然2D Gabor变换在图像处理等很多领域认为是非常有用的时频分析的方法,然而实时应用却因其很高的计算复杂性而受到限制.文中回顾了基于DCT的2D的实值离散Gabor变换,为了有效地和快速地计算实值离散Gabor变换,提出了在临界抽样条件下,二维实值Gabor变换系数求解的块时间递归算法以及由变换系数重建原信号的块时间递归算法,研究了该算法使用并行格型结构的实现方法,并讨论和比较了算法的计算复杂性和优越性,证明了基于DCT的2D实值离散Gabor变换块时间递归算法并行格结构在计算复杂性的高性能.  相似文献   

11.
全相位处理有效地改善了信号吉布斯现象,为了在数据压缩、谱分析和多分辨率分析等领域 内充分利用全相位方法,本文设计了各种正交变换下全相位信号处理算法的一般形式,即全 相位变换等于信号准2倍延拓的全相位核加权,推导出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和DCT正交基下的全相 位核的数学表达式及反变换公式。为进一步改善算法效果,给出了加窗的变换域全相位处理 算法的系统实现框图,对满足线性的窗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DCT、离散小波变换(Discre te wavelet transform,DWT)的传输特性和信号子带分解实验证实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可实 现性。  相似文献   

12.
二维离散余弦变换(DCT)在图像处理和视频编码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发展速度也很快。介绍DCT的各种快速算法,根据图象处理的特点和易于硬件实现的目标选择基于分布算法(distributed arithmetic—DA)的DCT结构来实现FPGA设计。  相似文献   

13.
离散余弦变换(DCT)具有图像信号处理后对图像显示效果影响不明显的优点。本文针对离散余弦变换(DCT)系数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研究不同的DCT块进行编码后其系数对图像质量和识别结果的影响,提出利用快速2D-DCT(二维离散余弦变换)代替普通DCT的人脸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可以使得在对人脸进行平均分割后的图像块处理时间大大减少,从而能够在同样的时间内提取更多的DCT系数用于人脸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而且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在JPEG标准中,基于图像压缩的有损压缩算法中的离散余弦变换(DCT),应用于很多图像压缩场合,并且在实际操作中,能获得较高的压缩比,同时压缩后的图像与原始图像的视觉效果基本相同,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达到提高图像质量的目的,文中提出了一个基于二维离散余弦变换(DCT)的图像压缩改进算法,该算法通过设置量化系数来控制图像压缩数组的大小。同时,在图像压缩部分利用DCT快速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进一步提高了图像的峰值信噪比(PSNR)和主观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5.
基于DCT的时序数据相似性搜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据的高维度是造成时序数据相似性搜索困难的主要原因。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对时序数据进行维归约,然后对压缩后的数据建立空间索引。目前维归约的方法主要是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和离散小波变换(DWT)。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利用离散余弦变换(DCT)进行维归约,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对时序数据进行范围查询和近邻查询的相似性搜索方法。与基于DFT、DWT的搜索方法相比,该方法在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上都显示出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视频文字大小自适应提取算法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DFT)特征、多分辨率处理及支持向量机分类技术。算法在不同分辨率下结合梯度信息、文字边界定位技术提取出文字候选区域,然后用支持向量机对于候选图像块DFT特征作进一步分类。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提取出视频图像中不同大小的文字,识别率优于以小波、灰度、离散余弦变换系数(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DCT)等为纹理特征的算法。  相似文献   

17.
OFDM系统中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信道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两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信道估计方法,适用于多径衰落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利用DCT的能量压缩特性,能有效消除传统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DFT)估计算法在信道延时不是采样周期整数倍,或系统子栽波数不等于有用于载波数时产生的频谱泄漏。根据DCT与DFT的等效关系,通过构造不同的对称数据序列,推出两种相应的基于DCT信道估计,其中一种具有更好的性能,另一种更利于实现。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多径衰落信道下,两种基于DCT的方法能有效降低频谱泄漏造成的信道估计误差,具有比基于DFT方法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史济刚  金宁  金小萍 《计算机仿真》2007,24(12):309-311
信道估计技术是OFDM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信道估计的基本算法,重点研究了离散余弦变换(DCT)理论,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的新的插值方法,并将其运用到信道估计算法中.该算法实现简单,不仅能降低干扰误差,而且能减少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信道估计算法在多径衰落信道中的高频失真,估计效果也优于基于DFT的算法.文章最后对两种算法做了仿真,给出了均方误差和误码率的比较曲线图,得出了较理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基于FPGA的二维DCT IP核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行列分解法实现了二维DCT变换,其一维DCT采用Loeffler算法结构,结合位宽优化与CSD乘法优化,在FPGA芯片上无内嵌硬件乘法器情况下,一维DCT计算模块仅需要1504LUTs;有内嵌硬件乘法器情况下,仅需要688LUTs与22个内嵌9*9乘法器。将二维DCT计算模块封装为wishbone接口的IP核,在AlteraDE2-70开发板上实测二维DCT计算速度是软件快速DCT算法的296倍,可应用于JPEG图像处理、音频处理等场合。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简单、快速的二维DCT算法,即将二维DCT的变换系数和图像的像素值事先 乘好,形成查找表,在实现直接二维DCT变换时,把表调入内存,乘积的结果就能通过寻址的方式得 到而无需乘法器,速度很快,非常适合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在设计查找表时,优化了其结构,减小了存 储空间。实验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