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几种减磨添加剂对钢—铜摩擦副的磨损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利用几种高性能金属减磨剂加到润滑油中,考察摩擦副中铜合金的磨损情况,结果发现,YM金属减磨剂综合性能最佳,为进一步研制高性能蜗轮蜗杆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1前言 随着汽车、拖拉机和工程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内燃机朝着结构日趋紧凑、升功率日益增大、单位面积承受载荷不断增强、热负荷不断提高等方向发展.由此带来内燃机各种运动部件的摩擦、磨损增加和润滑油温度升高等问题,使润滑条件更加苛刻.故润滑已成为提高内燃机可靠性和耐久性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润滑不良的发动机,其摩擦损失和零部件的磨损都会增大,并可能造成操作事故.而摩擦副的良好润滑对减少摩擦损失、提高机械效率、保证发动机经济、可靠地工作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改善润滑油的使用性能已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人们往往在润滑油中加入某些添加剂来提高机油的性能,降低发动机的摩擦和磨损.  相似文献   

3.
在46#润滑中加入聚合膜单体、极压剂ZDDP和硫化异丁烯不仅可以在摩擦过程中摩擦表面形成原位聚合膜,提高对磨表面的抗胶合、抗疲劳能力,而且还能明显地降低摩擦和磨损。结果表明:采用均匀设计优选聚合膜的最佳添加剂能力,PB值提高1.55倍达1666N,PD值提高1.67倍达4920N。  相似文献   

4.
王震  李亮  戚宝运  卞荣 《工具技术》2011,45(1):13-16
微织构是一种有效地改进表面摩擦性能和提高表面承载能力的措施.为了研究微织构在刀具减磨技术方面的应用,本文在WC-Co硬质合金材料表面制作出微坑阵列,与Ti6Al4V构成摩擦副,在微量润滑(MQL)条件下进行摩擦磨损试验.研究发现:红MQL条件下,微织构对WC-Co/Ti6Al4V摩擦副具有一定的减磨效果,低速高载和高速...  相似文献   

5.
添加纳米磁性微粒的润滑油摩擦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雪君  杨志伊 《润滑与密封》2007,32(3):122-124,127
用化学方法制备纳米MnZnFe2O4磁性微粒,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和立式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MnZnFe2O4纳米磁性微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抗磨减摩性能及对磨损表面的修复作用,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磨斑表面形貌。实验表明,MnZnFe2O4纳米微粒添加剂可以显著提高基础油的承载能力,减小磨斑直径;磁性颗粒有利于加强吸附在摩擦副表面上形成物理吸附膜,并在摩擦表面形成自修复膜,对磨损表面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芳  毕秦岭  王晓波 《润滑与密封》2007,32(11):102-104,164
采用SRV型微动摩擦磨损实验机分别考察了Ti6Al4V-钢摩擦副在2种碳酸酯润滑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Ti6Al4V磨斑表面形貌和典型元素的化学状态。结果表明,2种碳酸酯作为Ti6Al4V/钢摩擦副的润滑剂所表现出的减摩抗磨和承载能力优于其相对应的脂肪醇;载荷和频率明显影响Ti6Al4V/钢摩擦副在碳酸酯润滑下的摩擦磨损行为;碳酸二-2-乙基己酯所表现出的减摩抗磨和承载能力明显优于碳酸二辛酯;2种碳酸酯对Ti6Al4V/钢摩擦副的润滑机制为在Ti6Al4V磨损表面形成吸附膜,从而起到减摩抗磨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Al2O3基陶瓷材料/45#钢摩擦副的摩擦系数与45#钢/45#钢的摩擦系数作了对比滑动摩擦试验研究,观测分析了Al2O3基陶瓷材料磨痕形貌,并就干摩擦,油润滑状态下Al2O3基陶瓷材料的磨损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分别在干摩擦和20#机油润滑下,Al2O3基陶瓷材料/45#钢的摩擦系数均比45#钢自配副时的低。在干摩擦条件下,Al2O3基陶瓷材料的磨损机理是脆性微剥落和磨粒磨损,油润滑条件下,该材料的磨损机理是脆性脱落和耕犁,但磨损量小于干摩擦条件下的磨损量,说明油润滑对Al2O3基陶瓷材料有明显的减磨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矿物基650SN油作为基础油,采用复配技术制备了有机钼复合润滑剂。利用SRV微动磨损试验机和T-11滑动磨损试验机考察了该复合剂的高温摩擦学行为,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其润滑下的磨痕表面形貌和表面膜的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复合剂的减摩润滑机制。结果表明:有机钼复合剂具有良好的高温微动和滑动摩擦学行为,与基础油相比,复合剂能够使钢-钢摩擦副在高温微动和滑动过程中的摩擦因数降低28%和43%,抵抗微动和滑动磨损的能力分别提高53%和54%。这是由于有机钼复合剂通过分解、吸附和摩擦化学反应,在摩擦副金属表面形成了含磷酸盐的沉积膜和含FeS、MoS2的化学反应膜共同组成的复合边界润滑膜,从而表现出优良的减摩润滑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46#润滑油中加入聚合膜单体、极压剂ZDDP和硫化异丁烯不仅可以在摩擦过程中的摩擦表面形成原位聚合膜,提高了磨表面的抗胶合、抗疲劳能力,而且还能明显地降低摩擦和磨损。结果表明:优选聚合膜最佳添加剂配方,PB值提高1.55倍达1666N,PD值提高1.67倍达4920N。  相似文献   

10.
在46#润滑油中加入聚合膜单体、极压剂仿6044B不仅可以在摩擦过程中的摩擦表面形成原位聚合膜,提高对磨表面的抗胶合、抗疲劳能力,而且还能明显地降低摩擦和磨损,FRLIR表明,生成物中有S=0键。实验结果表明:优选极压剂仿6044B的最佳添加剂配方,以3%仿6044B与聚合添加剂复配为最佳,PB值提高1.73倍达1244.8N,PD值提高1.88倍达2940N。  相似文献   

11.
自补偿的磨损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本文以钢厂轧机压下系统的丝杆螺母副为例,考虑了金属直接接触,流体膜和磨损自补偿膜的减磨作用,在理论分析和试验综合的基础上,建立了磨损自补偿润滑下钢-铜摩擦副的磨损模型,该模型能较好地解释一系列摩擦学试验和分析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
以有机钼作为自修复添加剂的主要功能成分,加入抗氧剂和适量的极压抗磨剂,制备一种摩擦副自修复功能添加剂;通过四球摩擦试验、齿轮台架试验考察其性能,使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该添加剂具有优良的减磨和摩擦副自修复性能;在中低负载下该自修复添加剂主要通过在摩擦副表面生成物理、化学吸附膜发挥减摩作用;随着负载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添加剂中的有机钼和硫磷系极压抗磨剂组分发生分解并与摩擦副表面的金属反应生成二硫化钼、磷酸铁、硫化亚铁、三氧化钼等沉积物,从而发挥良好的润滑与抗磨作用;在高负载下,该自修复添加剂主要通过微流变作用实现磨损表面的平整与自修复。  相似文献   

13.
在轧机压下装置中的齿轮传动钢-钢摩擦副上,考察了所研制的磨损自补偿添加剂SW4对润滑油承载能力及钢-钢摩擦副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磨损自补偿剂SW4加入所试验的4种润滑油中,都不同程度地提高钢-钢摩擦副的最大无卡咬负荷和烧结负荷,其中最大无卡咬负荷提高程度较大;同时钢-钢摩擦副的耐磨性也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通过SKL8NVD-36A船用柴油机的台架试验,研究了金属磨损自修复剂对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以及缸套-活塞环摩擦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磨损自修复剂对缸套-活塞环摩擦副具有良好的减磨效果,可自动修复缸套表面。柴油机润滑油中添加金属磨损自修复剂运行60h后,缸套表面形成了无色透明、光滑的覆盖层,缸套表面粗糙度降低,缸套推力面磨损尺寸平均修复了0.06mm,柴油机各气缸的压缩压力提高了50~150kPa,各负荷工况点的燃油消耗率降低了1.8~7.2g/(kW.h)。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几种选型的发动机润滑油添加剂的专用摩擦磨损试验机试验和发动机呆性能对比试验,证实了此类机油添加剂的减磨作用效果。分析了两种志用摩擦磨损试验机的试验结果与发动机性能试验结果的对应关系,从而提出了进一步试验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对比研究菜籽油为原料制取的生物柴油与石化柴油混合后组成的混合燃料与纯石化柴油的润滑性能。在摩擦磨损测试机上,考察2种燃料作为润滑剂时摩擦副的磨损失重;采用体式显微镜观察摩擦副表面纹理;采用铁谱显微镜分析润滑油油样。结果表明:生物柴油的加入使混合燃料中含有较多的氧和极性团,表现出较好的油性和湿润性,有利于裸露金属表面氧化膜和物理吸附膜的生成,使得混合燃料具有优于石化柴油的润滑性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多种发动机减磨型机油添加剂在专用摩擦磨损试验机和发动机台架上进行对比试验,筛选出一种减磨效果最好的,进行了在发动机无水状态下,添加剂作用效果的试验研究,验证和分析了其作用效果,为正确使用此类添加剂提供了理论与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从分子设计的观点出发,合成了一种新型含氮、硫杂环有机硼酸酯润滑油添加剂2-硫酮苯并噻唑啉-3-甲基二异辛基硼酸酯(ITTB)。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其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在菜籽油(RO)中加入添加剂以后,其承载能力明显提高,磨斑直径和摩擦因数均显著降低。从磨斑表面SEM,XPS分析结果可以推断,添加剂在摩擦过程中发生了摩擦化学降解反应,硫元素在钢球的表面形成了一层含Fe2(SO4)3和FeS2的反应膜,氮、硼元素则以吸附膜的形式存在于摩擦表面,2种膜的共同作用提高了菜籽油的减摩抗磨性能及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内燃机摩擦磨损机理和铁谱技术。通过利用铁谱加热分析法对内燃机的摩擦磨损进行分析与研究。这一分析方法对于分析和鉴别多摩擦副工况下的油液中各类磨粒的材质成分是一种极为有效方法,并且为内燃机摩擦磨损的故障诊断提供了有利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水压马达仿生非光滑表面配流副摩擦磨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低速大扭矩水压马达仿生非光滑表面配流副摩擦磨损性能,采用精密加工技术在碳纤维增强PEEK试样表面加工出不同形状的仿生非光滑凹坑,与316L不锈钢形成摩擦副,利用MMD-5A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在海水润滑条件下,对其在不同面积占有率下的摩擦因数、磨损率等参数进行测试,考察其凹坑面积占有率对摩擦副摩擦磨损的影响,利用OLYMPUS OLS3100激光共焦显微镜对磨损表面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海水润滑条件下,下试样CF/PEEK在磨擦过程中主要发生了犁沟效应和磨粒磨损,仿生非光滑表面的凹坑可以有效存储磨粒,减轻磨粒磨损,进而起到减摩效果。面积占有率为15%的圆锥形凹坑仿生非光滑表面更利于存储磨屑,因而摩擦因数最低,减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