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淬冷法制备了改性骨架镍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对硝基苯甲醛(PNB)选择性加氢制备对氨基苯甲醛(PAB)的反应,对比了该催化剂与商品Raney Ni催化剂催化PNB加氢反应的活性,考察了溶剂种类、反应温度、反应压力、PNB用量和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加氢反应的影响,得到适宜的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改性骨架镍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均较高;在反应温度40℃、反应压力0.5 MPa、PNB用量0.50 g、催化剂用量0.10 g、甲醇用量15 mL、反应时间35 min的适宜条件下,PNB转化率为100.0%,PAB选择性达到98.2%;催化剂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连续使用13次后活性和PAB选择性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2.
童孟良 《石油化工》2006,35(7):661-664
研究了以骨架镍催化剂液相催化加氢制备甲基异丁基甲醇的工艺。考察了骨架镍催化剂的活化条件、加氢反应温度、氢气压力、搅拌转速及催化剂的用量对加氢反应的影响,确定了骨架镍催化剂最适宜的活化条件(碱液质量分数20.00%,活化温度90℃,活化时间3h)和加氢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05~115℃,氢气压力1.2M Pa,搅拌转速1 000r/m in,催化剂用量30g/L)。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甲基异丁基甲酮的转化率达到100.0%,甲基异丁基甲醇的收率可达99.3%。骨架镍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反应活性,可重复使用60次。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以改性骨架Ni催化剂液相催化乙腈加氢制备乙胺的工艺. 考察了Ti改性骨架Ni催化剂中Ti/Ni摩尔比, 反应体系中NaOH助剂的加入量和加氢反应温度、H2压力、搅拌速率等因素对改性骨架Ni催化乙腈液相加氢制备乙胺反应的影响. 确定了Ni改性骨架Ni催化剂最适宜的Ti/Ni摩尔比和催化乙腈加氢制备乙胺的最佳工艺条件, 并初步探讨了Ti改性骨架Ni催化剂对乙腈催化加氢反应的影响机制. 结果表明, 在Ti/Ni摩尔比为0.012的改性骨架Ni催化剂作用下, 以水作溶剂, NaOH助剂的加入量为0.20g/l, 在反应温度333~343K、H2压力1.0MPa、搅拌速率1000r/min的反应条件下, 乙腈的转化率达到100%, 乙胺的选择性可达75.6%. 此外, 还根据Ti改性骨架Ni催化剂液相催化乙腈加氢反应中重复使用的情况考察了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石油化工》2016,45(12):1449
以活性炭和介孔碳(MC)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Pd和Ru催化剂,并通过BET,TEM,XRD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100 m L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研究了不同催化剂催化1-硝基萘加氢制甲萘胺的性能,考察了活性组分、载体、溶剂、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d/MC催化剂具有高活性和稳定性。经单因素实验考察,确定最优的工艺条件为Pd/MC催化剂用量为1-硝基萘质量的1%、溶剂为无水乙醇、反应温度为140℃、反应压力为4.0 MPa。在此条件下,1-硝基萘的转化率为100.0%、甲萘胺选择性大于99.8%,Pd/MC催化剂可重复使用30次以上,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Ni/TiO_2催化剂用于催化加氢制备邻氨基对叔丁基苯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川  梅华  高传林  张虎 《石油化工》2011,40(2):193-197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Ni/TiO_2催化剂,通过BET,XRD,TPR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Ni/TiO_2催化剂用于邻硝基对叔丁基苯酚催化加氢制备邻氨基对叔丁基苯酚反应的性能,并对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随着Ni负载量的增加,Ni/TiO_2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逐渐提高,当Ni负载量(质量分数)达到20%时,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趋于稳定,在70℃、1.0MPa、溶剂乙醇与反应物的质量比为2.0:1、搅拌转速1000 r/min的反应条件下,邻硝基对叔丁基苯酚的转化率和邻氨基对叔丁基苯酚的选择性均超过99%。Ni/TiO_2催化剂重复使用11次后仍有良好的活性和选择性,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对氟苯胺的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对氯硝基苯和活性氟化钾等为原料 ,经二步法合成对氟苯胺。氟化反应中以环丁砜代替二甲基亚砜为溶剂 ,对氯硝基苯和活性氟化钾的摩尔比为 1 .0∶ 1 .1 ,于 1 75℃下反应 1 h,收率为 91 .7%。在乙醇溶剂中 ,以Raney Ni为催化剂 ,对氟硝基苯经催化加氢制得对氟苯胺 ,收率为 95 .8%。  相似文献   

7.
张培毅  陶全保 《石油化工》2005,34(9):863-865
以对硝基苯酚和三氯硫磷合成反应制得的三(4-硝基苯基)硫代磷酸酯为原料,催化加氢还原制备三(4-氨基苯基)硫代磷酸酯。通过对溶剂种类、催化剂型号及用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等工艺条件的研究,得出如下较佳的工艺条件:以甲醇为溶剂,Raney-N i为催化剂,反应温度70℃、反应压力2.0~3.0M Pa。所得成品纯度大于94%。通过补加少量新鲜催化剂,催化剂能够重复使用并且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8.
以间氨基苯酚为原料,通过两步催化加氢合成3-氨基环己醇,考察了催化剂、溶剂、反应压力、反应温度等对原料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优化了反应工艺条件:第一步,原料间氨基苯酚质量浓度10g/100mL,5%Pd/MC催化剂用量为原料质量的10%~15%,反应压力0.1MPa,反应温度60~80℃,反应时间2~6h;第二步,Raney Ni催化剂用量为间氨基苯酚质量的10%,5.0mol/L NaOH溶液加入量为间氨基苯酚质量的25%,反应压力4.0~6.0MPa,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16h。两步总收率为95%。各步产物的结构用~1H NMR,~(13)C NMR,GC-MS进行了确证。  相似文献   

9.
对十八胺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硬脂酸加氨生成十八腈 ,十八腈在乙醇溶剂中 ,经 Raney Ni催化 ,在加压下加氢生成十八胺。对氨化和氢化的反应温度、压力、催化剂用量等进行讨论。确定了最佳氨化温度是 3 3 0℃ ,氢化反应温度为 1 40℃ ,氢化压力 3 .0 MPa,催化剂 1 5%~ 2 0 %,制得十八胺质量与进口产品一致  相似文献   

10.
以KT-02型Ni/Si O2为催化剂,催化间二硝基苯加氢制备间苯二胺,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催化剂用量及反应物浓度等因素对加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甲醇为溶剂,加入适量催化剂在100~110℃、1.5 MPa氢气条件下反应45 min,间二硝基苯转化率大于99%,间苯二胺选择性大于98%。  相似文献   

11.
采用非晶态镍催化剂、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在高压反应釜中进行了戊二腈催化加氢制备戊二胺的实验,考察了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用量(均为质量分数,基于戊二腈)、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加入液氨等因素对该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非晶态Fe-Mo-Ni-Al催化剂用量15%、NaOH助催化剂用量0.25%、戊二腈与乙醇的体积比1:5、反应压力3MPa、反应温度70℃的优化反应条件下,戊二腈的转化率达100.0%,戊二胺的选择性达66.8%。非晶态镍催化剂上戊二腈催化加氢制备戊二胺的反应历程为:首先戊二腈催化加氢生成5-氨基戊腈,然后5-氨基戊腈催化加氢生成目标产物戊二胺和副产物六氢吡啶。  相似文献   

12.
使用纳米镍催化剂进行树脂酸的氢化反应。对影响枞酸氢化反应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纳米镍催化下松香氢化适宜的反应条件为:搅拌转速600r/min,反应温度160℃,反应压力4.0MPa,催化剂用量为枞酸质量的2.0%,200#溶剂油的质量分数为50%,反应时间60min。在此条件下,所得产品质量优良,收率达97.3%。  相似文献   

13.
采用浸渍法制备己二腈加氢合成己二胺催化剂Ni-MgO/Al2O3,通过BET,XRD,H2-TPR对不同MgO负载量催化剂进行表征与测试,探讨MgO负载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Ni-MgO/Al2O3催化剂中MgO-NiO固溶体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碱性活性位数量,能有效抑制加氢过程脱氨副反应的发生。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不同实验条件对己二腈加氢制备己二胺反应收率和选择性的影响,确定最优实验条件为:以乙醇为溶剂,催化剂中MgO负载量(w)6%、、反应温度70 ℃、氢气分压1.5 MPa、m(乙醇)/m(己二腈)=2.0︰1、搅拌速率1 000 r/min、催化剂用量为原料质量的5%。在此条件下,己二腈的转化率达到99.9%,己二胺的选择性达到98.4%以上。  相似文献   

14.
镍/三氧化二铝催化对硝基苯乙醚加氢制备对氨基苯乙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以浸渍法制备Ni/Al_2O_3催化剂,用于对硝基苯乙醚加氢制备对氨基苯乙醚。考察了不同镍负载量的Ni/Al_2O_3催化剂以及反应温度、溶剂用量、搅拌速度等工艺条件对催化加氢法制备对氨基苯乙醚的影响。结果表明:镍负载量30%,反应温度控制在359~368 K,溶剂与对硝基苯乙醚体积比为1:1,搅拌速率800 r/min时,对硝基苯乙醚的转化率和对氨基苯乙醚的选择性高于99.3%。分析表明,影响Ni/Al_2O_3催化剂活性及选择性的主要因素是催化剂的活性比表面积及载体Al_2O_3与金属镍之间的强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将改性骨架镍催化剂、贵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用于"一锅法"水相顺酐催化加氢合成丁二酸,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反应温度、反应压力、顺酐用量及催化剂用量对该反应的影响,并用XRD和TEM法对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由胶体溶液法制备的负载型纳米Pd/AC(AC为活性炭)催化剂的性能最好。在353 K、1.0 MPa、顺酐1.96 g、水20mL、2%(w)Pd/AC催化剂0.020 g的优化条件下反应177 min时,顺酐转化率达100.0%,丁二酸选择性达99.8%。Pd/AC催化剂的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该催化剂连续使用10次后仍能维持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新鲜Pd/AC催化剂中Pd颗粒分散均匀,粒径为1~4 nm;连续使用10次后Pd/AC催化剂部分发生团聚,但仍存在大量的纳米级Pd晶粒,使反应稳定进行。  相似文献   

16.
刘新梅  陈骏如  周亚芬  李贤均 《石油化工》2007,36(10):1042-1045
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Ir/γ-Al2O3催化剂,以对氯硝基苯为底物,考察了催化剂的活化温度、反应温度、氢气压力、反应时间等条件对对氯硝基苯加氢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120℃下活化1.0h得到的Ir/γ-Al2O3催化活性最高,在n(对氯硝基苯)∶n(Ir)=3 000、反应温度50℃、氢气压力0.5MPa、乙醇为溶剂的条件下反应2.5h,对氯硝基苯的转化率和对氯苯胺的选择性均达到100.0%。用该催化剂催化邻、间氯硝基苯加氢,当底物全部转化时,生成邻、间氯苯胺的选择性分别达到99.2%和100.0%,均没有检测到脱氯产物的生成。用该催化剂催化对氯硝基苯加氢反应,催化剂循环使用8次,反应时间延长至5h,对氯硝基苯完全转化,对氯苯胺的选择性仍高达98.2%。  相似文献   

17.
温和条件下非晶态NiAl合金催化苯甲腈加氢制苄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张鹏  杜文强  荣泽明  王越  吕连海 《石油化工》2007,36(10):1037-1041
由铜鼓快速淬冷法制备的非晶态NiAl合金催化剂经活化后用于催化苯甲腈加氢制苄胺的反应,考察了溶剂种类、苯甲腈初始浓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并测定了该催化加氢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为苯甲腈质量的6%、乙醇为溶剂、NaOH添加量为苯甲腈质量的10%、苯甲腈初始浓度2.0mol/L、反应压力2.0MPa、反应温度40℃的温和条件下反应60min,苯甲腈的转化率达到99.9%,苄胺的选择性达到95.2%。在上述条件下,苯甲腈催化加氢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20.4kJ/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