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本文简单介绍了紫外吸收光谱的原理以及紫外光谱仪的组成,介绍了紫外吸收光谱在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中应用的一些实例,通过这些实例可以理解紫外吸收光谱在有机化合物结构解析中应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中,它可以确定分子中共轭体系的基本情况。紫外分光仪以其价廉、快速、方便等优点,深受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喜爱。本文将简单介绍紫外光谱在有机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张迪  曹阳  王晓斌  史大华 《广州化工》2023,(15):180-182
《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的教学内容抽象,难以理解,研究生学习兴趣不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各章节教学内容的主次性和学时分配)、教学方式(多媒体加软件教学)、案例教学(学生实际解谱角度)、文献教学(学生分组讨论结构解析)四个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探讨,激发研究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研究生解析有机化合物结构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波谱分析主要指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分析。波谱分析是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重要手段。近二十年来各种波谱仪迅速发展,尤其紫外、红外、核磁、质谱已普遍应用。如今一个未知物的发现或者合成,反应进行的程度,甚至对已知物的验证等,都少不了利用波谱  相似文献   

5.
紫外—可见光谱(ultraviolet—Visiblespeetroseopy,UV—Vis),也简称为紫外光谱(UV),属于吸收光谱的一种。由于紫外光谱本身有许多特点:测量灵敏和准确度高,应用范围广,对很多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都能进行测定,也能定性或定量的测定大部分有机化合物;此外,仪器的价格比较便宜,操作简便、快速,易于普及推广,至今仍是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的重要工具。因此,本文首先介绍紫外光谱用于定性分析的依据和一般规律,然后归纳了影响紫外—可见光谱的一些因素,最后举例说明紫外光谱在化合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波谱分析课程是化学化工类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必修课,涉及到有机化合物结构表征的方法(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质谱),其中各种测试方法的基本理论及应用不同.紫外光谱针对共轭有机化合物,对其紫外吸收的波长及强度进行表征.在紫外光谱这章的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除了加强基础知识及基本理论外,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的...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软件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教学过程中将Chem~3D和Chemsketch结合,利用3D可视化技术展示有机化合物的空间结构。利用Chemsketch绘制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利用Chem~3D的三维空间的显示功能展示有机化合物的空间结构、构象和构型,增加了学生的直观效果,使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了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刘鸿 《广东化工》2016,(15):262-263
Chemoffice是一款化学绘图软件,它能将有机化合物分子以二维平面结构或3D立体模型在多媒体教学中展现出来;在有机化学教学中,一些抽象概念的解析可以通过Chemoffice软件的运用,使其变得立体、直观、易懂,大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9.
翁艳军  温静  康艳晶 《化学工程师》2014,28(11):65-67,81
TDA是合成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钠及头孢西酮钠的重要中间体。本文采用紫外吸收光谱(UV)、红外吸收光谱(IR)、核磁共振谱(NMR)以及质谱(MS)等波谱分析方法对待测样品进行化学结构确证,通过实验数据和图谱解析证实样品结构与TDA结构一致。  相似文献   

10.
吴强  唐晓琳  田建袅 《广州化工》2011,39(13):179-180
结合实例介绍了核磁共振谱实验在仪器分析教学中的应用,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对核磁共振氢谱进行解析。使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试剂和络合物吸收光谱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颜色的变化研究反应的进行情况是应用广泛、简便而直观的方法,是有机试剂研究的重要内容。除分析化学外,对络合物化学、染料化学、结构化学以至生物化学都有重要意义,例如对吸收光谱的探讨就是从叶绿素提取物的研究开始的(D.Brewter,1834)。为了深入探究试剂的结构与络合物的显色性能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有必要对吸收光谱进行解析。本文试对紫外-可见光谱概念、吸收光谱的解析方法及吸光系数的计算作一简介,并  相似文献   

12.
吕慧丹  刘峥  刘勇平 《广州化工》2013,(20):166-167,186
把布卢姆认知领域分类法引入《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在回顾基本化学原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与机理联系起来,使学生达到有机化学学习的高级认知水平一分析、综合应用阶段,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波谱分析是化学、化工、材料、药学和食品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有机化合物结构解析及确证的重要方法。在波谱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针对应用化学专业的特点,切合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就业的需求,加强基础,注重应用,探索研究性教学模式,改革评价体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解谱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就业、研发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以一种具有偶氮基团的棒状液晶分子——甲基苯酰氧基偶氮苯甲酸为待测样品,通过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该化合物在不同极性溶剂中完成反式-顺式异构化过程的紫外光照时间和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结果表明,该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强度以及最大吸收波长与溶剂的极性有关,在极性较强的溶剂中,样品的反式结构及顺式结构的吸收向长波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5.
现代仪器分析是一门学科基础课,旨在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相关分析仪器的基本原理,仪器构造,具有根据相关分析图谱进行综合解析确定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能力。本文研究微助教辅助现代分析仪器教学的新方法,探讨了构建基于微助教的考核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药学和化学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鉴于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课程的特点,本文以核磁共振章节的内容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与实践。应用多媒体技术与板书相结合,采用基于案例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药学和化学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鉴于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课程的特点,本文以核磁共振章节的内容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与实践。应用多媒体技术与板书相结合,采用基于案例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二氯二茂钛是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金属有机化合物。通过二氯二茂钛和水杨酸或甲硫氨酸反应合成了两种二茂钛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方法表征了它们的结构。其结果表明:水杨酸配合物为单分子双齿配位的二茂钛配合物,而甲硫氨酸配合物为双分子单齿配位的二茂钛配合物。甲硫氨酸配合物的离子性结构使其具有很好的水溶性,有利于其在生物体系和临床上的使用,同时甲硫氨酸配合物的两个亲脂性的茂环对其渗透进入细胞膜也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它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计算机辅助有机化合物结构解析的三种方法:波谱数据库、波谱模拟和人工智能,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点,指出计算机辅助结构解析专家系统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20.
有机化合物命名方法多且复杂,是有机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多年教学工作经验表明,先将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从结构的角度进行分类,然后再加以归纳、总结,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有机化合物命名法。具体做法是通过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结合起来进行分类,把化合物名称分为构造名、构型名、构象名来组织教学。教学实践表明,教学效果提升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