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服饰与家具都是透过客观化的外在形式对文化精神的表现。通过研究传统服饰文化对家具设计产生的影响,从传统服饰形制的变化、服饰纹样与服饰色彩三方面论述了服饰文化对家具设计的影响,从而得出服饰设计的自然理念、服饰造型以及服饰纹样等与新中式家具设计是密切相关的,在自然设计理念、形态以及纹饰等方面是可以相互借鉴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满族生活中的吉祥纹饰、服饰造型和闲暇生活中的文化元素,撷取满族吉祥纹样艺术设计手法、服饰造型和拼接、满族闲暇文化素材,以及几何纹与具象纹、传统纹、西方纹组合等纹样设计技法,探讨该艺术元素和艺术手法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并尝试将满族生活元素、拼接形式、混搭纹饰嵌入到流行时尚图案设计应用中。满族文化为现代纹样创新设计提供了丰富素材来源和设计灵感,可为当代纹样设计增加民族元素和文化精神,对图案、服饰的设计创新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女短衫是中国传统服饰品之一,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物化载体,文章从符号学的角度,以江南大学汉族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晚清五彩绣福寿如意饰边女短衫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汉族民间服饰中的符号进行了研究。结合实例分析,从造型符号、纹饰符号和色彩符号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对服饰符号进行语义解读,通过服饰符号的外部形式分析其在中华传统文化内部所发挥的物质和精神作用。其目的是运用符号学的观点与方法感受古人的造物哲学,为汉族民间服饰的研究开拓出新的空间,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资源和思考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楠  张毅 《丝绸》2019,(10)
通过收集文献资料、实物研究、设计实践等研究方法,结合历史学、设计学、解构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对传统的新疆艾德莱斯绸纹样进行分析与研究。阐述了艾德莱斯绸纹样的演变和艺术特色,介绍了其在服饰中的应用,并从图案造型、组合排列及工艺等方面探讨现代服饰品用艾德莱斯绸纹饰图案创新设计方法。研究认为,单独纹样的提取和再创作、连续纹样的排列和重组、多种纹样组合等方法,刺绣、拼接、镂空及其他综合工艺可被用于艾德莱斯绸纹饰图案的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5.
从畲族服饰纹样元素的角度切入,将民族传统服饰特色融入到现代设计中。通过纵览传统畲族服饰文化、对照畲族服饰纹样的艺术特征,对其纹样的色彩搭配、工艺技巧、构图布局和造型结构等元素进行解读,将传统工艺中独特的设计方法转化,并运用于创新设计中,以增强人们对民族服饰文化价值的认同感,促进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和创新转化。  相似文献   

6.
《丝绸》2017,(8)
台湾鲁凯族服饰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服饰纹样设计题材形式多样,朴实而精巧,粗犷而别致,形成独具特色的服饰纹样风格。通过实地调研台湾鲁凯族服饰纹样,分析其服饰纹样的装饰技法及其设计题材,从题材选取、造型设计、色彩运用、构图形式4个方面研究其纹样的特点,阐述了鲁凯族服饰纹样的等级制度、生活习俗、祖先崇拜、精神寄托、发扬传统的文化内涵,表现出鲁凯族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对鲁凯族服饰纹样的研究可推动该族服饰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为现代设计借鉴民族文化精髓进行再创作提供灵感来源。  相似文献   

7.
徐乐  丁晖 《西部皮革》2024,(8):111-113
通过文献分析和设计实践,文章深入探讨了山水画在服饰图案设计中的再现与创新。首先,文章系统地梳理了山水画的造型特征和美学价值,明确了其在服饰设计中的关键地位。随后,文章从文化传承与表达、美学享受与情感表达、以及时尚创新与个性表达三个层面,全面分析了山水画在服饰图案设计中的功能与价值。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研究了山水画在服饰图案设计中的再现与创新的路径,具体涵盖了图案造型元素应用、印花设计元素应用、刺绣元素应用和配饰设计应用等方面。此研究旨在深化对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融合的理解,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服饰图案设计领域的传承与弘扬。  相似文献   

8.
侗锦图案是侗族织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侗族文化内涵的直接体现。为了使侗锦在现代化人文进程中更好的传承,赋予侗族文化新的生命力。以侗锦作为研究对象,从纹饰艺术、造型艺术、构图艺术、配色艺术等方面分析侗锦图案的艺术特色,并结合现代工艺如纹饰艺术与3D打印技术、造型及构图与激光雕刻技术、色彩艺术与现代蜡染工艺等方面探究侗锦图案在服饰中的应用形式和创新设计方法,为侗族织锦艺术的传承和应用注入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徐强  陈东生  甘应进 《纺织学报》2016,37(12):111-116
为给设计师拓展设计空间和思路,又有效地促进传统民族服饰纹样的提升和发展,以台湾原住民族排湾族服饰纹样为研究对象,解读其服饰纹样的文化内涵。运用图案设计与民俗文化的理论研究方法进行实地调研,结合排湾族服饰典型纹样图片阐述了排湾族服饰纹样的题材式样;从素材选用、造型设计、色彩搭配、构图形式、表现技法5个方面研究了其纹样的特点。梳理出排湾族服饰纹样的等级标志、祖先敬仰、生殖崇拜、民族习俗、信仰寄托、神话传说等文化内涵。研究结果表明,排湾族服饰纹样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识和地域文化,彰显出排湾族人对美好憧憬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胡少华 《国外丝绸》2011,(4):142-144
对商周时期服饰中的云雷纹进行探究,从服饰中云雷纹的造型风格特征、结构布局、线条表现及影响其形成的文化背景等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商周时期云纹造型古朴严谨、抽象化倾向明显等结论。该特点与现代设计中追求简洁而个性化的艺术表现形式相契合。另外,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与时俱进的造型演化和渗透了几千午传统文化的吉祥意蕴,成为现代设计的灵感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1.
谢蕊 《丝绸》2020,57(7)
深入贵州省黔南地区,运用民族学中的实践调查法对贵州水族马尾绣进行调查研究,同时结合文献资料,以艺术史研究方法中的图像学研究方法对黔南地区水族马尾绣背扇图案进行解读。基于图像学的分析可知,水族马尾绣背扇图案不仅构图严谨、色彩明丽,同时具有丰富的寓意,在其寓意的背后隐含着水族人民的思想情感、水族历史的发展演变及水族社会的文化内涵。文章试图以图像学为研究方法,对传统民族手工艺服饰图案的研究提供不同的思路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丝绸》2015,(12)
针对明清帝王丝绸服饰的纹样,采用比较研究法,从纹样的造型、类型、构图、色彩及工艺等几个方面,对其纹样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揭示明清帝王服饰纹样各自拥有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研究表明,明清帝王服饰制度在传统汉族帝王服饰制度文化的基础上,纹样的造型、构图、色彩及工艺表现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和发展,显示出中国传统帝王服饰文化制度的发展性和延续性。这一研究成果有力地说明了清帝王丝绸服饰的共同性及差异性,有助于人们了解这两个不同时期帝王丝绸服饰纹样的特点和异同。  相似文献   

13.
李可 《西部皮革》2023,(23):48-50
披帛作为中国服饰发展史中存在时间较长的服饰品类之一,其在发展演变历程中必然可见多方文脉艺术之缩影。但尽览披帛服饰相关资料,大多数均为披帛文化脉络、具体形制、工艺制造手段的文献,而缺乏从设计美学角度的研究。文章对中国传统披帛服饰造型所蕴含的美学内涵进行分析,以期为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具有中式意味的披帛类服饰产品设计提供一些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14.
对当前服装配饰市场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深入了解畲族的传统纹饰。对畲族传统会意纹饰元素进行提炼,同时对现代服装配饰的造型、材质、工艺特点等进行研究,结合消费者需求设计出符合当下审美的服装配饰作品。在使消费者感受畲族文化魅力的同时,也使畲族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并丰富了现代服装配饰设计。  相似文献   

15.
章补是古代中国官服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展示官员社会地位的图案标志,其色彩鲜明,纹样多种,造型独特,内涵丰富。对章补纹饰的现代化设计,不能完全复制,再造和简单模仿旧有图案,要有选择地提炼出传统章补纹样在造型、色彩、结构、工艺等方面的优点,运用现代设计方法进行变化设计,既赋予图案现代感、时尚感,又延续中国文化的深厚韵味。  相似文献   

16.
黄东  陈世海 《西部皮革》2024,(3):139-141
文化融合是世界文化发展大趋势,其影响涉及日常生活方方面面,在此背景下探索传统藏服创新发展路径对推进传统藏服再发展十分重要。文章从传统藏服特点、与现代服饰审美差异及传统藏族服饰现代化创新发展思路等方面展开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创新设计与技术应用、可持续发展与文化保护等方面,提出传统藏族服饰在多文化背景下创新发展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蒙古族传统服饰是中华民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其部落服饰形成的文化脉络,目的是为现代中国风的设计提供丰富的素材宝库与文化底蕴。通过文献阅读和田野调查的方法,从清朝对蒙古族的政治制度背景出发,溯源清代以前满蒙服饰特点,并从服装造型以及艺术审美特点的角度,对比分析清朝时期满蒙服饰特征。研究表明,科尔沁服饰是清朝盟旗制度与联姻政策双重作用的产物,在清朝政治制度下的满蒙民族服饰之间的文化交融,形成了两个民族服饰造型的融合与审美的共通。  相似文献   

18.
汉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汉民族穿戴的服饰体系,阐述了汉服的起源和历代演变,分析了汉服的造型与现代潮流服饰的融合创新,并将其独特的艺术元素融入现代服饰设计中,为现代服饰设计提供丰富的灵感来源。在满足当今人们对服饰审美需求的同时,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提高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9.
黔东南苗族辫绣是贵州苗绣技艺中的代表性绣法之一,其纹饰丰富多样,风格独特,是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生动体现。采用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和对比研究法,从主题、造型、设色三个方面对辫绣的纹饰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在纹饰主题方面,辫绣具有取材广泛、具象主题为主、文化内涵深刻三大特点;在纹饰造型方面,辫绣具有多样性、复合型和多表现曲面三大特点;在纹饰的设色方面,辫绣偏爱青、黄色,并使用不同深浅的同类色绣线进行搭配,形成自然柔和的色阶变化。该研究既有助于贵州苗绣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又有利于挖掘苗绣与现代设计结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水族有着本民族的语言和水书。水族水书体系保留着图画文字、象形文字、抽象文字,具有一定的形式美。另外,马尾绣也是水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作流程复杂烦琐,图案纹饰种类绚丽多彩,独特巧妙的工艺使其在我国数不胜数的刺绣种类中独占鳌头,蕴含深厚的文化艺术价值。因马尾绣和水书有着独特的形式美,所以在现代设计和文创设计中,经常有学者把它作为设计元素来创作艺术设计作品。基于此,文章对水族文化进行了认真研读,选取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马尾绣图案与具有良好寓意的水书文字进行了元素创作提取设计,将其应用在屏风设计中,使这一独特文化在现代设计中得到传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