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产人参发根系的建立及发根中皂苷Rb1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发根农杆菌A4菌株在2年生人参根外植体上直接诱导产生人参发根。对16个人参发根系比生长速率及人参总皂苷含量进行测定,得到3个具有较高比生长速率和人参皂苷含量的发根系。其中发根系R9923具有最高的比生长速率,在连续培养4周后生长量比最初提高了28.8倍。研究R9923发根系的生长曲线和皂苷含量变化规律发现,随着发根生物量的增加,发根中皂苷含量积累得也越多。利用HPLC法测定了R9923发根系中单体皂苷Rg1、Re、Rb1的含量。生长4周的人参发根总皂苷含量达15.2 mg/g,其中人参皂苷Rb1的含量为68.3%,比3年生栽培人参中Rb1含量高1.3倍,可以用于大规模培养。用硅胶柱层析法从人参发根总皂苷中分离提纯人参皂苷Rb1,当洗脱剂中氯仿∶甲醇=7.5∶2.5(体积比)时洗脱效果较好。用硅胶柱法提取的皂苷Rb1纯度为89.95%,得率为72.7%。  相似文献   

2.
通过RNA干扰技术(RNA interference,RNAi)调控人参发根中环阿乔醇合成酶(CS)的表达,实现了在分子水平上对人参皂苷合成途径进行调控,并获得了人参总皂苷含量提高82.17%的可遗传人参发根系。同时,证明了RNAi可成功调控植物次生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3.
利用组织分离法从党参中分离得到32种内生菌,其中菌株D19转化人参主皂苷为稀有皂苷的活性最强.在最佳发酵条件(水培养基,pH 5.0)下,稀有人参皂苷F2、C-K和Rh1的最高产率分别为30%、17%和8%.根据单体皂苷转化实验确定了稀有人参皂苷的来源和人参皂苷Rb1的转化路径,并通过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内生菌D19为藤黄色杆菌属(Dyella).  相似文献   

4.
外源调节物质对人参毛状根生长及皂苷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向人参毛状根培养基中添加植物激素类物质2,4-二氯苯氧乙酸(2,4-D)、萘乙酸(NAA)、3-吲哚丁酸(IBA)、诱导子茉莉酸甲酯(MJA)和水杨酸(SA),研究了这5种外源物质对人参毛状根的生长量、总皂苷及单体皂苷Rb1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外源激素在适宜浓度下均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总皂苷和单体皂苷Rb1的积累。其中0.5mg/L的IBA能显著促进人参毛状根的生长(月增长量为50.73g/L)和总皂苷(质量分数为3.31%)的积累,单体皂苷Rb1(质量分数为2.293%)的含量也明显增大,使其在总皂苷中所占的比例增大。另外,2种诱导子对人参毛状根的生长无明显促进作用,在适当的浓度下能够促进人参毛状根人参皂苷的积累,并且这两种诱导子对人参皂苷含量的增加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当MJA与SA浓度均为0.001mmol/L时,其对总皂苷和单体皂苷的积累比二者单独作用要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市销人参、西洋参和三七参根部中总皂苷的含量及组成。采用正丁醇萃取法提取总皂苷发现:总皂苷在人参主根、须根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0%、6.1%;在西洋参主根、须根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1%、6.3%;在三七参主根、须根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2%、1.7%。人参、西洋参须根中总皂苷的质量分数均高于主根,是其1.5倍;而三七参主根中总皂苷的质量分数高于须根,是其3倍。TLC和HPLC检测结果表明,人参中各种皂苷的质量分数差别不大,主根、须根的w(PPD)/w(PPT)分别为37∶58、66∶33,人参中含有特征皂苷Rf,其质量分数为5%~8%,人参中还含有微量R1。西洋参中Re、Rb1含量较高,占总皂苷的40%~50%,主根、须根的w(PPD)/w(PPT)分别为50∶43、58∶39,西洋参中不含有R1和Rf皂苷。三七参中Rg1、Rb1的质量分数较高,占总皂苷的70%,其主根、须根总皂苷组成相似,三七参中含有特征皂苷R1,其质量分数为9%~11%。  相似文献   

6.
从酸奶、酸菜汁、辣白菜、水果中分离得到5种乳酸菌(L1-L5),并利用分离得到的乳酸菌进行人参皂苷Rb1的生物转化.结果表明,除了菌株L2外,其他4种乳酸菌均能将人参皂苷Rb1转化为稀有人参皂苷F2或C-K.经鉴定,菌株L1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菌株L5为植物乳球菌(Lactococcus plantarum),其他3种均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相似文献   

7.
利用两步硅胶柱层析法,从三七茎叶皂苷中分离纯化人参皂苷Rb3和C-Mx1单体。30g三七茎叶皂苷,经分离得到纯度为50%~60%的粗品C-Mx1 4.66g和Rb3 8.58g;将C-Mx1和Rb3粗品皂苷进行二次硅胶柱分离,得到纯度为95%的C-Mx1单体0.92g和Rb3单体3.1g。以核磁共振法证明了分离产物为C-Mx1和Rb3皂苷。  相似文献   

8.
以人参根须为原料,采用甲醇浸提法提取人参根须中总皂苷,再用硅胶柱层析法对总皂苷进行分离,得到较纯净的人参皂苷单体Rf.结果表明,500 g人参根须中提取得到总皂苷20.5 g,提取率为4.10%.总皂苷中主要含Rg1、Re、Rf、Rb1、Rc、Rb2、Rd等成分.20.5 g人参根须总皂苷经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得到较纯人...  相似文献   

9.
三七提取中人参皂苷的转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三七自身含有的人参皂苷糖苷酶的作用,采用TLC和HPLC方法检测,研究了不同温度水提三七过程中人参皂苷的变化。结果表明,在80~100℃,15%以上三七中的人参皂苷Rb1、Rd、Re、Rg1转化为Rg2、Rg3、Rh2、C-K等稀有人参皂苷;提高温度到110~121℃时完全转化;而人参皂苷本身对温度很稳定,在80~121℃不发生转化。这说明三七提取中人参皂苷的变化,主要不是温度的作用,而可能是自身酶等三七内部的特殊物质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多功能改进型索氏提取器为提取工具,以人参须根粉为原料,盐酸为催化剂,分子筛辅助下高效制备了稀有人参皂苷Rg5,并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了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以30 mL的甲醇为溶剂、加入0.3 g 4 A分子筛、于65 ℃提取4 h时,人参总皂苷的提取率达到10.2%,稀有人参皂苷Rg5的得率达到3.20%,与传统索氏提取器相比可以显著提高人参皂苷Rg5的制备效率。分子筛辅助下利用多功能改进型索氏提取器从人参须根粉提取制备稀有人参皂苷Rg5,不仅得率较高,而且操作简单快捷,是一种快速制备人参皂苷Rg5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验研究从人参提取人参皂甙 ,用硅胶柱法分离人参二醇类皂甙。酶法改变人参二醇皂甙糖基 ,生产稀有人参皂甙 ,并分离提纯了其酶反应产物。结果表明 :酶反应产物中主要成分为人参皂甙Rh2 ,副产物为人参皂甙Rg3、Rg5、Rh1、Rh3、人参二醇类皂甙元 ;经硅胶柱分离酶解产物得到单体。也探讨了酶法产生各种稀有人参皂甙的机理 ,二醇类皂甙失去第 2 0碳上的糖基时 ,也会失去水分子 :Rh2生成的同时Rh2失去水分子变成Rh3皂甙 ;Rg3生成的同时 ,Rg3失去水分子变成Rg5皂甙  相似文献   

12.
酶法生产稀有人参皂甙及其产物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通过实验研究从人参提取人参皂甙,用硅胶柱法分离人参二醇类皂甙。酶法改变人参二醇皂甙糖基,生产稀有人参皂甙,并分离提纯了其酶反应产物。结果表明:酶反应产物中主要成分为人参皂甙Rh2,副产物为人参皂甙Rg3、Rg5、Rh1、Rh3、人参二醇类皂甙元;经硅胶柱分离酶解产物得到单体。也探讨了酶法产生各种稀有人参皂甙的机理,二醇类皂甙失去第20碳上的糖基时,也会失去水分子:Rh2生成的同时Rh2失去水分子变成Rh3皂甙;Rh3生成的同时,Rg3失去水分子变成Rg5皂甙。  相似文献   

13.
3种人参中的皂苷的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市销人参、西洋参和三七参根部中总皂苷的含量及组成.采用正丁醇萃取法提取总皂苷发现:总皂苷在人参主根、须根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0%、6.1%;在西洋参主根、须根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1%、6.3%;在三七参主根、须根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2%、1.7%.人参、西洋参须根中总皂苷的质量分数均高于主根,是其1.5倍;...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移山参、园参不同部位中的皂苷成分及比例关系。结果表明,移山参、园参中须根总皂苷含量最高,芦头其次,主根最低.移山参芦头、主根、须根总皂苷含量分别为9.30%、3.38%、16.63%;园参分别为7.50%、2.06%、8.64%.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显示,移山参各部位中人参皂苷Re含量最高,并检测出含有C-K、Rh1和Rh2等人参稀有皂苷;园参中Rb类皂苷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移山参、园参各部位中皂苷组成和比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移山参、园参不同部位中的皂苷成分及比例关系。结果表明,移山参、园参中须根总皂苷含量最高,芦头其次,主根最低.移山参芦头、主根、须根总皂苷含量分别为9.30%、3.38%、16.63%;园参分别为7.50%、2.06%、8.64%.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显示,移山参各部位中人参皂苷Re含量最高,并检测出含有C-K、Rh1和Rh2等人参稀有皂苷;园参中Rb类皂苷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原人参二醇类皂苷混合物经人参皂苷酶生物转化后可生成F2、C-Mc等7~10种稀有人参皂苷。天然人参中不含人参皂苷C-Mc,且F2的含量极低。在生物转化所得的人参二醇类皂苷酶反应产物中,分离纯化得到稀有人参皂苷F2与C-Mc,并进行HPLC检测。反应后得到粗产品40g,经脱糖脱色和硅胶柱分离后,成功得到稀有人参皂苷F23.49g,纯度为98.2%,得率8.72%;得到C-Mc 0.70g,纯度为82.2%,得率为1.80%。成功分离出了F2和C-Mc制品,建立了初步的分离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人参不同部位浸膏及人参茎叶总皂苷中人参皂苷Rb3的质量分数。色谱柱,Nava-Pak-C18(3.9mm×150mm,4μm);流动相,V(甲醇)∶V(水)∶V(磷酸)=65∶35∶1;检测波长,203nm;体积流量,1.0mL/min;采用外标法测定人参皂苷Rb3质量分数。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b3在0.8~20.0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