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通过对1629不饱和聚酯树脂(UPR)的合成研究确定了其合成条件:反应温度210~220℃,馏头温度105~108℃,终点酸值(30±2)mg KOH/g。利用浸泡法研究了1629不饱和聚酯树脂耐酮酸洗液的腐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1629间苯型UPR耐酮酸洗液腐蚀。  相似文献   

2.
Mn661不饱和聚酯树脂是一种乙烯基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UPR)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通过浸泡法研究了其耐啤酒腐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40℃以下Mn661UPR耐啤酒腐蚀。  相似文献   

3.
对苯二甲酸型耐热树脂的研制与性能初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阐述了用对苯二甲酸 (TPA)合成不饱和聚酯树脂 (UPR)的技术关键 ,初步探讨了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及耐化学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4.
以邻苯二甲酸酐(PA)增韧不饱和聚酯树脂(UPR),并与热塑性弹性体聚醋酸乙烯酯(PVAc)和无机增韧剂碳酸钙(CaCO_3)增韧改性的UPR样品进行比较。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红外和电镜分析对样品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UPR和PA反应生成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微观结构中裂纹偏转和裂纹扩展转变为韧窝,使得PA对UPR的增韧作用优于PVAc和CaCO_3。PA质量分数为5%的UPR固化样品的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7.91±0.1)kJ/m~2,较纯UPR固化样品的冲击强度提高了83%。  相似文献   

5.
赵桂英 《化工时刊》2007,21(12):31-33
不饱和聚酯树脂(UPR)具有优良的性能,但在固化时会出现表面发粘的现象。本文在通用型UPR的原料中加入一定配比的含有气干性基团结构的桐油,在试验中通过两步法加料并控制酸值、温度等工艺参数制得桐油改性UPR,对其凝胶时间、表干时间和电性能等进行了测试,解决了UPR固化时表面发粘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凝胶时间、固化度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等研究了石英/不饱和聚酯树脂(Si O2/UPR)复合材料微波固化的可行性,并与热固化方式作了对比。结果表明,Si O2/UPR复合材料微波固化速率比热固化快了约6倍,树脂固化度略有降低,弯曲性能提高,这表明石英/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采用微波固化可行且高效。  相似文献   

7.
采用非等温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添加抗氧化剂和抗紫外剂对不饱和聚酯树脂(UPR)体系固化反应的影响.通过Kissinger-Crane方程和Ozawa方程求解了反应的表观活化能、指前因子、反应级数等动力学参数.运用T-β外推法确定了UPR的凝胶温度(Tgel)、固化温度(Tcure)和后处理温度(Ttreat)...  相似文献   

8.
<正> 不饱和聚酯树脂(简称聚酯树脂或UPR)是一种热固性树脂,在固化剂和促进剂存在下可在常温、常压下固化成型.加工成型工艺和设备较为简单,其制品具有轻质高强,耐化学腐蚀和电气性能优良等特点,目前已被广泛用于制备各种玻璃钢制品、浇铸制品,木器涂层和工艺美术品等.1942年UPR在美国首先投入工业化生产,随后英、意、法、日等国也相继投入了工业化生产.进入八十年代后,全世界UPR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数均摩尔质量为2000~13000g/mol的活性端基聚氨酯弹性体,并与不饱和聚酯树脂进行混合、共固化以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测试了不饱和聚酯树脂/聚氨酯弹性体共聚物的物理机械性能、马丁耐热和收缩率,并探讨了增韧机理及低收缩机理。结果表明: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前,聚氨酯弹性体与不饱和聚酯树脂相容性好;树脂固化时,聚氨酯弹性体以一定粒径的胶粒析出,均匀分布在树脂中。MAPU弹性体能降低UPR的固化收缩率,MAPU摩尔质量越大,用量越多,对UPR的收缩率补偿越高:MAPU-2的总体改性效果最好,当用量为15%时,UPR的;中击强度可提高55%以上,且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以及马丁耐热温度的保持率也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不饱和聚酯/聚氨酯弹性体共聚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数均摩尔质量为2000-13000g/mol的活性端基聚氨酯弹性体,并与不饱和聚酯树脂进行混合、共固化以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测试了不饱和聚酯树脂/聚氮酯弹性体共聚物的物理机械性能、马丁耐热和收缩率,并探讨了增韧机理及低收缩机理。结果表明: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前,聚氨酯弹性体与不饱和聚酯树脂相容性好;树脂固化时,聚氨酯弹性体以一定粒径的胶粒析出,均匀分布在树脂中。MAPU弹性体能降低UPR的固化收缩率,MAPU摩尔质量越大,用量越多,对UPR的收缩率补偿越高;MAPU-2的总体改性效果最好,当用量为15%时,UPR的冲击强度可提高55%以上,且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以及马丁耐热温度的保持率也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11.
松香改性对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松香封端改性对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研究了不同催化剂对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催化剂组成及用量。对比了改性前后对苯型以及通用邻苯型不饱和聚酯浇注体的物理力学性能、热性能和耐腐蚀性。结果表明:单丁基氧化锡和辛酸亚锡按1∶1质量比复合,用量为对苯二甲酸质量的0.5%时催化效果最佳。松香改性对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在力学性能、耐酸碱腐蚀和耐水性方面均优于邻苯型树脂,较未改性对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耐水、耐碱能力增强,与苯乙烯的相容性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有机硅改性端羟基聚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催化作用下,通过有机硅预聚体与端羟基聚酯的缩聚合成了系列有机硅改性聚酯。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了改性聚酯的结构。以钛酸四正丁酯为固化剂成膜后,检测了改性聚酯涂层耐热性、耐腐蚀性及机械性能。改性聚酯涂层具有良好的性能,按端羟基聚酯和有机硅树脂质量比1∶1改性后,涂层的附着力达1级,铅笔硬度达4 H,冲击强度大于50 kg.cm,可耐400~450℃的高温;涂层阻抗由2.8×107Ω.cm2提高到1.1×108Ω.cm2,腐蚀电位由-0.671 V增至-0.536 V,腐蚀电流密度由4.562×10-5A/cm2降至6.194×10-7A/cm2,极化电阻由4.812 kΩ/cm2提高到57.019 kΩ/cm2。  相似文献   

13.
新型耐腐蚀不饱和树脂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用PET废料制备新型耐腐蚀不饱和树脂工艺,确定了配料及反应温度.对该不饱和树脂的热稳定性及耐腐蚀性进行了实验,其性能优于通用型不饱和树脂.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二步熔融缩聚法制得了固体不饱和聚酯树脂(UP),研究了UP的不饱和酸含量、醇酸比及合成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并通过物理力学性能测试及耐热性测试研究了不同原料配比的UP产物对粉末涂料涂膜和粘结永磁塑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用于粉末涂料和粘结永磁塑料的UP树脂原料乙二醇、对苯二甲酸与反丁烯二酸的物质的量配比分别为2.1∶1∶1和2.42∶1∶1.3。适合的反应温度为210~220℃,反应时间8 h。  相似文献   

15.
紫外光固化松香基聚酯丙烯酸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两步法合成了涂料用紫外光固化(UV)松香基聚酯丙烯酸酯(APAPEA)预聚物。对产物结构进行了红外表征,并采用DSC分析研究了其光固化行为。考察了酸醇物质的量比、合成工艺、反应温度及催化剂用量对APAPEA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合成条件为:醇酸物质的量比1.1∶1,慢速升温,反应温度120℃,催化剂用量0.8%~1.2%。合成的APAPEA涂膜固化速度67 s,硬度3H,柔韧性2 mm,附着力1级,耐冲击性50 cm,较市售聚酯丙烯酸酯(PEA400)固化速度快,涂膜硬度高,柔韧性及附着力相当,可作为UV固化涂料用低聚物。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反应过程中和涂膜酸值和粘度测定以及涂膜性能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聚氨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醇酸比、TDI用量、饱和酸与不饱和酸配比、交联剂聚苯乙烯用量等对涂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反应温度170℃,反应时间3 h,乙二醇、邻苯二甲酸酐与顺丁烯二酸酐物质的量比为1.4:3:7,—NCO与—OH物质的量比为1:1,每15 g树脂中加入交联剂苯乙烯5 g,固化体系0.3 g,填料10 g,可制得物理力学性能较好的聚氨酯型不饱和聚酯涂料,涂膜硬度为5 H,附着力1级,柔韧性0.5 mm,抗冲击性50 cm。  相似文献   

17.
用聚酯废料合成气干性不饱和树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俊  丁文  于洁  郭焱  卢凤纪  郑茂盛 《现代化工》2002,22(12):23-25
探讨了聚酯 (PET)废料的解聚机理 ,确定其合理解聚方法为醇解。深入研究了温度、催化剂和醇解剂等对PET醇解反应的影响 ,确定了醇解工艺条件及配方。研究了PET用量对所合成的不饱和聚酯与苯乙烯相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要使合成产物与苯乙烯有较好的相容性 ,PET废料用量不能超过 35 %。此外还研究了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用量对不饱和树脂气干性的影响 ,并确定使不饱和树脂有较好气干性的烯丙基缩水甘油醚最低用量为 30 %。  相似文献   

18.
含钛有机硅树脂改性端羟基饱和聚酯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缩聚反应,用含钛有机硅预聚体对端羟基饱和聚酯树脂进行化学改性,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改性聚酯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以封闭型聚异氰酸酯为固化剂将其固化成膜,检测了涂膜的物理机械性能、耐热性以及耐蚀性.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聚酯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按质量比1:1改性后的聚酯树脂其耐热、耐蚀性能显著提高,开始分解温度从改...  相似文献   

19.
以萜烯马来酸酐(TMA)、DCPD、顺酐(MA)、乙二醇(EG)、丙二醇(PG)、丙烯酸(AA)为主要原料,通过三步法合成了聚酯丙烯酸酯。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仪、动态机械分析仪和TG研究了不同原料配比、缩聚反应时间、阻聚剂用量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光固化涂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化学性能和耐热性,且固化速度快,可单独作为UV固化的预聚物使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聚酯二醇(JW2503),甲苯二异氰酸酯(TDI),N-甲基二乙醇胺(MDEA)为基本原料,用丙酮法合成了聚酯型阳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讨论了NCO/OH比值、MDEA的加入方式及其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NCO/OH比值为2.7,MDEA的用量占树脂的6%-7%,且采用饥饿加料的方式滴加MDEA,初聚体合成温度为65℃,引入亲水扩链基团的扩链反应温度为40℃,中和度为90%-100%时合成的聚酯型阳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具有较好的贮存稳定性,且涂膜的耐水性和机械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