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病灶平均长径7.9 cm)的疗效。 方法 自2009年8月至2010年9月,对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治疗的30例原发性肝细胞大肝癌的患者的41个病灶,先行TACE治疗2 ~ 3次,2 ~ 4周后行RFA 1 ~ 3次。术后随访临床症状、B超造影或CT扫描的肿瘤大小、肝功能、AFP以及生存期。结果 30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较术前缓解。术后CT复查显示:18个(43.9%)肿瘤病灶完全坏死,内部及边缘无明显强化;23个(56.1%)肿瘤病灶部分坏死。AFP下降25例(83.3%)、不变2例(6.7%),升高3例(10.0%)。并发症中1例出现表皮灼伤,2例顽固性呃逆,3例肝内出血,1例肝脓肿,4例术后出现严重低蛋白血症。所有病例随访4.1 ~ 20.1个月,中位生存期为8.1个月,平均生存期11.1个月。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RFA是治疗不可切除的原发性大肝癌的有效方法,确切结论仍需要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血管内皮抑素(Rh endostatin)治疗兔VX2肝癌的疗效,并分析治疗前后肿瘤周边的CT灌注参数与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建立30只兔VX2肝癌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A组:单纯TACE组;B组:TACE+内皮抑素组;C组:对照组,灌注生理盐水。3组于治疗前后均行CT灌注扫描,获取灌注参数肝血流量(HBF)、血容量(HBV)、肝动脉指数(HAF)、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各组于第1次灌注扫描后分别处死1只肿瘤兔,介入治疗后10d行第2次灌注扫描,并处死所有肿瘤兔。利用免疫组化检测MVD、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前3组肿瘤周边CT灌注参数HBF、HBV、HAF、P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两组均有明显降低,B组较A组明显增高;B组中MVD、VEGF较A、C组显示减低,A组MVD、VEGF较C组稍显增高(P<0.05)。3组中肿瘤VEGF与MVD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B组中HBF、HBV、HAF、PS分别与MVD、VEGF呈正相关(P<0.05),而A、C组中HBF、HBV、HAF、PS与MVD、VEGF无相关性(P>0.05)。结论TACE联合内皮抑素治疗兔VX2肝癌与单纯TACE比较,可明显降低VEGF的表达,显著地抑制治疗后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减慢肿瘤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肝癌患者TACE术的相关问题。方法 收集5例艾滋病合并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例合并脾功能亢进。5例患者TACE术前均行肝脏CT扫描,经肝动脉注入低于常规剂量的化疗药和栓塞剂进行化疗栓塞术,并对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部分脾栓塞术(脾脏栓塞约60%)。术后1周及1个月复查CD4T淋巴细胞、肝功能及血常规,定期复查CT观察碘油沉积情况并进行随访。结果 TACE术及部分脾栓塞术均顺利进行,5例患者共行10例次TACE术。CD4 T淋巴细胞在TACE术前、后无明显变化(P > 0.05);血清ALT、AST、TBIL和外周血WBC在术后1周较术前升高(P < 0.05),术后1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P > 0.05);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术后外周血WBC、RBC、PLT较术前升高。5例患者均随访36个月,其中4例死亡,1例存活。结论 TACE术对艾滋病合并肝癌患者免疫状况无明显影响,术后肝功能变化与一般肝癌患者相一致。严格掌握TACE手术适应证,用低于常规剂量的化疗栓塞剂对肝癌进行治疗,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方瑜  龙清云  刘骏方 《工业加热》2010,(10):776-779
目的 探讨改进介入方式的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合并肝动脉 门静脉瘘(HAPF)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8例不同类型的肝癌合并HAPF患者(A组)在瘘口处用明胶海绵或(和)无水乙醇封堵瘘口,再行TACE;对43例不同类型肝癌合并HAPF(B组)利用改进的介入方法治疗,即越过瘘口后对肝段或肝亚段动脉行碘油化疗乳剂栓塞,再行与A组相同治疗。术后1 ~ 3个月内复查CT评价碘油沉积情况。结果 A组中央型HAPF(11例)碘油沉积良好5例(45.5%),周围型(27例)沉积良好19例(70.4%);B组中央型(14例)沉积良好10例(71.4%),周围型(29例)沉积良好21例(72.4%)。B组中央型HAPF较A组碘油沉积率明显提高(P = 0.041,P < 0.05);B组周围型与A组碘油沉积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 = 0.642,P > 0.05)。结论 采用改进法介入方式治疗中央型HAPF可有效增加碘油沉积率,对于周围型在增加碘油沉积率方面效果不明显,且越过瘘口的操作有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奥沙利铂(OXA)/氟尿嘧啶(5 Fu)/亚叶酸钙(CF)方案肝动脉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HCC)的可行性、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8 年7 月至2010 年12 月,经组织病理活检诊断或临床诊断为不可切除且无远处转移的HCC 50 例患者入组,TACE术后经留置导管实施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方案:OXA 60 ~ 75 mg/m2,第0 ~ 4小时泵入;CF 200 mg/m2,第4 ~ 6小时泵入;5 Fu 1 ~ 1.5 g/m2,第6 ~ 24小时泵入。每4 ~ 6周一疗程,直至疗效评价CR(mRECIST 1.1标准)或出现肝功能Child Pugh C级、远处转移及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术后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定期复查实验室指标及增强CT或MRI评估疗效,定期随访。结果   全部50 例患者共进行232次TACE联合OXA、5 Fu、CF方案HAIC治疗。疗效评价:CR10例;PR 21例;SD 6例;PD 13例;客观有效率(ORR )为74%;疾病控制率(DCR)为62%。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7.1个月(2.6 ~ 37.1个月),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PFS)为9.3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21.4个月,累计1年、2年生存率为76%、44%。用Log rank检验行单因素分析:肝功能Child Pugh A 级(P = 0.006)、无肿瘤血管侵犯(P = 0.003)、总胆红素值 < 34.2 μmol/L(P = 0.023)的患者预后好于对照组。Cox模型多因素分析:肿瘤血管侵犯(P = 0.045)是患者独立预后不良因素。患者Ⅲ ~ Ⅳ度不良反应少见,仅有2例发生Ⅲ度神经毒性,无留置导管相关并发症。结论 TACE联合OXA/5-Fu/CF方案HAIC治疗无远处转移且不可切除的HCC,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肝门静脉内支架植入术(PTPVS)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探索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2009年1月- 2010年10月在已临床确诊为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中,按要求筛选病例62例,采用对照、非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单接受TACE治疗;治疗组32例先接受PTPVS再行TACE治疗,其中2例病例放置门静脉支架未成功。评价指标为总生存时间和安全性。随访患者生存时间,并记录PTPVS术后并发症。用 Kaplan Meier 生存分析法分析患者生存时间,两组间生存时间比较用 Log rank法检验;用 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影响患者临床预后的因素。结果   治疗组中位总生存期为6.5个月,对照组中位总生存期为4.5个月(治疗组风险比为0.570,95%CI为0.328 ~ 0.992,P = 0.03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30例患者在3、6、12和18个月积累生存率分别为70%、56.7%、10%、3.3%。治疗组在术后1周内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远期出现的并发症有肝性脑病(2例,6.6%)、上消化道出血(呕血或黑便,3例,10%)、肝肾综合征(1例,3.3%)。结论   在肝癌合并门静脉一级分支或(和)门静脉主干不完全闭塞癌栓患者中,PTPVS联合TACE治疗组中位生存期比单独TACE治疗组延长约2个月。治疗方案的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PVE)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转移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49例无法或拒绝接受手术切除肝转移癌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6例)单纯行TACE,治疗组(23例)在此基础上联合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观察比较2种疗法对患者术后肝功能、肝脏体积、不良反应、并发症及近期疗效和累积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①术后6个月治疗组有效率65.2%(15/23)高于对照组30.8%(8/26)(P = 0.04);治疗组肿瘤最长径总和由术前(9.92 ± 2.63)cm下降为术后(7.32 ± 2.61)cm,对照组由术前(10.34 ± 3.12)cm下降为术后(9.13 ± 3.42)cm,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1个月及13个月,累积生存率比较P < 0.05。②肝脏体积变化比较:对照组术后肝脏体积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术前非栓塞叶体积为(481 ± 251)cm3,术后2,4,8周分别为(523 ± 250)cm3,(548 ± 249)cm3,(552 ± 249)cm3,分别比术前增加(10.1 ± 7.6)%,(16.1 ± 10.9)%,(17.2 ± 11.5)%。③术后肝功能:两组患者术后血浆白蛋白水平变化均不明显,治疗组术后第1,3天,ALT、AST、TB等指标较术前明显升高,至术后第7天下降(P > 0.05)。两组相比,术后第1天、第3天ALT、AST、TB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第7、14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选择性PVE联合TACE能够有效的控制和缩小肝转移癌,改善患者累积生存率,是治疗无法手术切除肝转移癌安全有效的选择,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过继免疫治疗对中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天津肿瘤医院136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均为TACE术后, 经影像学检查显示无远处转移)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TACE联合CIK治疗67例为研究组,单纯TACE治疗69例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相同时间点取外周血,测定AFP、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计数变化;术后1个月采用增强CT、MRI或PET CT评价肿瘤坏死程度。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及AFP下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CD3+、CD4+、NK细胞比率及CD4+/CD8+分别由(50.26 ± 6.37)%、(53.20 ± 9.29)%、(21.03 ± 8.58)%、1.58 ± 0.43下降至(48.95 ± 8.83)%(P > 0.05)、(50.09 ± 9.99)%(P < 0.01)、(19.63 ± 8.42)%(P > 0.05)、1.44 ± 0.52(P < 0.01),CD8+、Treg细胞比率分别由(35.70 ± 8.71)%、(6.55 ± 1.47)%上升至(38.04 ± 10.50)%(P < 0.05)、(6.76 ± 1.67)%(P > 0.05)。研究组治疗前后比较,CD3+、CD4+、NK细胞比率及CD4+/CD8+分别由(50.51 ± 12.37)%、(52.48 ± 15.55)%、(20.67 ± 10.92)%、1.76 ± 0.90上升至(53.62 ± 11.37)%(P < 0.01)、(55.62±14.63)%(P < 0.05)、(23.23 ± 10.37)%(P < 0.01)、1.94 ± 0.84(P < 0.01),CD8+、Treg细胞比率分别由(35.61±12.90)%、(6.57 ± 4.88)%下降至(32.68 ± 10.56)%(P < 0.05)、(4.77 ± 1.99)%(P < 0.01)。结论 TACE术后联合CIK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免疫状态,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有可能降低中晚期HCC患者TACE术后的复发和转移机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初步探讨肝门静脉DSA的时间 视频密度曲线(TVDC)参数对肝功能状态评估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7年7月- 2008年10月进行介入诊疗的肝癌(HCC)患者42例,其中男35例,女7例,平均年龄56岁(28 ~ 76岁),肿块平均10.38 cm(5.5 ~ 15.5 cm)。按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将患者分成A组(24例)、B组(11例)和C组(7例)。其中35例经脾动脉插管、7例经肠系膜上动脉插管行间接性肝门静脉造影。利用DSA图像处理软件选定兴趣区(ROI),生成TVDC,取得并对比各参数值(PV、KmaxU、KmaxD、PT)。结果 随肝功能分级增加,PV、KmaxU、KmaxD逐渐降低,PT逐渐增加,但三组间P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与B组、A组与C组间的Kmax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但在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与B组及C组间的Kmax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B组与C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0.01 < P < 0.05)。结论 肝门静脉DSA的TVDC参数可以反映肝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高红华  文佳媚 《工业加热》2010,(11):843-846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ABCD2评分与责任血管狭窄的相关性,以及侧支循环对TIA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84例TIA患者入院时的ABCD2评分及脑血管DSA影像学资料,根据ABCD2评分,分为≥4分组和<4分组;根据DSA影像学结果,分为责任血管狭窄≥50%组和<50%组,评价ABCD2评分与责任血管狭窄的相关性,以及侧支循环对TIA后2d内脑卒中风险的影响。结果①责任血管狭窄率≥50%组与<50%组比较,年龄≥60岁者所占比率高[分别为52.7%和27.6%,χ2=4.87,OR值=2.928,95%CI(1.109,7.733),P=0.027],既往有缺血性卒中史者所占比率高[分别为29.1%和6.9%,χ2=5.555,OR值5.538,95%CI(1.176,26.087),P=0.018]。②责任血管狭窄率≥50%组与<50%组比较,ABCD2评分≥4分者所占比例高[分别为45.5%和20.7%,χ2=5.001,OR值=3.194,95%CI(1.125,9.070),P=0.025]。③责任血管狭窄率≥50%组TIA患者2日内卒中发生率高于狭窄率<50%组(分别为36.4%和27.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58,OR值=1.500,95%CI(0.562,4.006),P=0.417]。④责任血管狭窄率≥50%组TIA患者2d内卒中风险与持续吸烟、ABCD2评分≥4分相关,侧支循环开放使2d内脑卒中风险降低,[OR值=0.179,95%CI(0.051,0.624),P=0.005]。结论①年龄及既往缺血性卒中史与血管狭窄程度相关。②ABCD2评分≥4分与责任血管狭窄≥50%相关。③责任血管狭窄率≥50%组中,持续吸烟、ABCD2评分≥4分使TIA患者2d内脑卒中风险增加;侧支循环开放使TIA患者2d内脑卒中风险降低。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讨肝动脉药物栓塞(TACE)、射频消融(RFA)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肝细胞肝癌(HC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收治15例HCC患者(共25个肿瘤灶),病灶大小1 ~ 8 cm。对所有患者均先进行TACE,然后在CT引导下进行RFA及125Ⅰ粒子植入治疗。125Ⅰ粒子植入通过TPS计划,对肝内同一病灶,在RFA结束时植入粒子进行补充治疗,或对多发病例中RFA受限的病灶直接植入粒子进行治疗。放疗剂量为60 ~ 100 Gy,随访观察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随访时间3 ~ 28个月(平均10.6个月),全组肿瘤完全坏死率为96%,除1例粒子游走外,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TACE、 RFA 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HCC,近期疗效明显,可望成为HCC更有效的治疗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赵张平  陈世沛  滕红 《工业加热》2011,(11):844-847
【摘要】 目的 探讨三维数字血管造影(3D DA)与三维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3D MS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 2010年12月41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常规DSA、3D DA及3D MSCTA影像资料,分别由2名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分析并咨询神经外科医师。评估两种方法检测动脉瘤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以常规DSA影像和手术所见作为参考。结果 41例患者经过外科手术或DSA证实颅内动脉瘤患者35例,共发现44个动脉瘤,其中单发动脉瘤28例, 2个动脉瘤5例, 3个动脉瘤2例。3D MSCTA检查发现41个动脉瘤,3D DA发现44个动脉瘤,两种方法对检测颅内动脉瘤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期值、阴性预期值分别为93.2%、85.7%、97.6%、66.7%和100%、85.7%、97.8%、100%。3D MSCTA与3D DA都能清晰显示动脉瘤的瘤体大小、瘤颈、瘤体指向、载瘤动脉及动脉瘤与邻近血管和骨性组织间的解剖关系。3D DA在多发的复杂、微小动脉瘤细节显示上更具优势。结论 3D MSCTA具有安全、快捷、无创、准确等特点,能清楚显示颅内动脉瘤的形态特征和邻近解剖关系,可作为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3D DA能够为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提供更为全面、精准的图像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比较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 )与单纯TACE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6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成两组,32例给予TACE联合PEI 治疗,32例给予单纯TACE治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资料具可比性;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肿瘤大小及AFP变化;随防1、2、3年生存期及中位生存期。结果联合治疗组和TACE组肿瘤缩小总有效率分别为84.4%、62.7%,联合组和TACE组AFP转阴率分别为77.4%、50.0%;联合治疗组患者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96.9%、71.9%和37.5%,中位生存期34.5个月;TACE组患者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1.3%、31.3%和12.5%,中位生存期19.5个月。与联合治疗组相比TACE组肿瘤缩小总有效率,AFP转阴率,1、2、3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ACE联合PEI 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评价行经导管动脉硬化栓塞(TASE)联合局部注射硬化(IS)治疗婴儿颌面部巨大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单纯动脉硬化栓塞治疗比较。方法 收治32例婴儿颌面部巨大血管瘤病例,行经股动脉插管血管瘤硬化栓塞治疗。血管瘤供血动脉插管,依次使用碘油博莱霉素乳剂及聚乙烯醇泡沫颗粒栓塞。术后2周对残余病灶行博莱霉素局部IS治疗。对照组25例仅行单纯动脉硬化栓塞治疗。结果 32例共行TASE术35次,其中3例行2次。32例术后共行博莱霉素IS治疗112次,每例行3 ~ 5次,平均3.5次。32例中达治愈标准25例(78.1%),达显效标准7例(21.9%),无效0例,显效率100%,治疗结束后平均随访13个月(6 ~ 16个月),无复发病例。单纯TASE组25例共行TASE术35次,每例行1 ~ 3次,平均1.4次。其中达治愈标准19例(76.0%),达显效标准6例(24.0%)。TASE + IS组治疗次数较单纯TASE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205)。两组间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8495)。本组未出现肺栓塞、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婴儿巨大血管瘤经导管动脉硬化栓塞治疗联合局部IS治疗具有创伤小、安全、疗效显著、大多数病例术后不留瘢痕等优点,可较单纯经导管动脉硬化栓塞治疗减少手术次数。  相似文献   

15.
杜鲲  管生  胡小波  刘朝  李明省  陈振  彭强 《工业加热》2011,(11):867-871
【摘要】 目的 评估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完全缓解病灶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测量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21个完全缓解病灶在术后第1、3、6个月时由同一名医师同一序列测量ADC值、不同医师间隔1周测量病灶的ADC 值,通过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值及绘制Bland Altman图表确定ADC值测量的可重复性及一致性。ICC值大于0.75表示信度良好,可重复性高,75%的位点位于Bland Altman图95%的置信区间的参考线内,其一致性高。结果 A医师术后1、3、6个月测量ICC值分别为0.928、0.878、0.934;B医师术后1、3、6个月测量ICC值分别为0.873、0.940、0.871,1周前不同时间A、B医师1、3、6个月测量ICC值分别为0.854、0.940、0.960;1周后不同时间A、B医师术后1、3、6个月测量ICC值分别为:0.788、0.945、0.858,均大于0.75,提示可信度较高,可重复性强。90%的位点Bland Altman图95%的置信区间的参考线内,数值测量的可重复性高。结论 HCC完全缓解病灶的ADC值稳定,测量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可以动态观察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病灶的稳定程度,可及时有效的评估巩固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C臂 CT成像技术在乏血供原发性肝癌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乏血供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系统,在TACE前进行常规DSA造影和C臂CT成像,比较TACE治疗前CT/MRI、DSA造影和C臂 CT成像对肝脏肿瘤的检出率。 结果 TACE后CT扫描共发现97个乏血供肿瘤,CT/MRI、DSA造影、C臂 CT成像3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分别为71.1%(69/97)、 78.4%(76/97)、 89.7%(87/97)(P < 0.05)。其中,39个肿瘤直径 < 10 mm,3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分别为61.5%(24/39)、 76.9%(30/39)、 87.2%(34/39)(P < 0.05); 58个肿瘤直径≥ 10 mm,3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分别为77.6%(45/58)、 79.3%(46/58)、 87.9%(51/58)(P > 0.05)。结论 C臂 CT成像能更准确、更敏感地检测出乏血供肝脏肿瘤,尤其对于直径 < 10 mm的肿瘤,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综合应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多种重建方法对腹主动脉瘤(AAA)进行术前影像学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共75例AAA患者的MSCTA资料,并对比分析其中61例成功实施血管腔内修复(EVAR)术患者的MSCTA及术中DSA资料。应用容积再现(VRT)、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建(CPR)分别测量EVAR术相关各解剖学数据,并对照DSA测量数据,比较各测量值之间的差异。 结果 ①12例(12/75,16.0%)行外科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2例(2/75,2.7%)临床定期随诊,未行手术治疗,61例(61/75,81.3%)行EVAR术治疗。②行EVAR术治疗的61例患者中,Ⅰ型仅2例(3.2%,2/61);Ⅱ型44例(72.3%,44/61),其中Ⅱa型27例、Ⅱb型11例、Ⅱc型6例;Ⅲ型15例(24.5%,15/61)。③对比61例行EVAR术病例的术中DSA数据和MSCTA数据,近端瘤颈长度、内径,瘤体长度,远端瘤颈长度、内径,髂总动脉长度、内径等各测量值差异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0.006 ~ 0.427,P = 0.653 ~ 0.999),以DSA测量值为参考标准,应用Bland And Altman方法计算3种重建方法测量数值的偏倚在0.00 ~ 1.70。结论 采用VRT重建图像观察AAA与腹主动脉及其分支的解剖关系,MPR重建图像测量血管内径,MIP重建图像测量血管长度和血管走行角度,CPR重建图像观察血管及分支管腔内及管壁情况,合理应用MSCTA多种重建方法可以准确、直观显示AAA的形态学变异、腔内精确结构及分支血管关系,精确测量AAA与治疗相关的主要径线,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有力依据,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程序性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动脉及肝总动脉造影在TACE发现肝癌非常规供血动脉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所有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首次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管造影资料及介入手术治疗报告。根据造影程序将其分为两组:A组526例患者常规行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动脉及肝总动脉造影,B组850例只行肝总动脉的造影,均在明确病灶的供血动脉后进行TACE治疗。两组患者动脉造影时均在肿瘤染色不佳或无染色时寻找异位肝癌供血动脉,对肿瘤的供血动脉为腹腔干 肝总动脉之外的血管分别根据其起源进行分类及统计,并就两组的发现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发现率的高低并分析产生此统计学差异的原因。结果两组肝癌的肠系膜上动脉分支供血的发现率为A组14.1%(74/526)、B组8.9%(76/850);胃左动脉分支供血的发现率为A组6.7%(35/526)、B组3.3%(28/850);膈动脉供血的发现率分别为A组4.6%(24/526)、B组2.6%(22/850);腹腔干供血的发现率分别为0.5%(3/526)、0(0/850)。此4组侧支血管的发现率A组均高于B组(P<0.05)。而对于胃十二指肠动脉、右肾动脉、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及脾动脉的肝癌异常供血的发现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序性造影可以提高肝癌侧支供血动脉的发现率,特别是提高副肝动脉对肝癌供血的发现率,在提高肝癌的早期完全栓塞率,控制肿瘤的复发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糖尿病合并周围动脉阻塞性病变(PAOD)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09年期间为治疗糖尿病伴发跛行患者及下肢严重缺血患者而进行的63次介入治疗。治疗手段包括:单纯PTA及PTA加支架置入。介入治疗的病变血管共85支,包括髂动脉15支(17.6%)、股动脉36支(42.4%)、腘动脉20支(23.5%)、胫动脉14支(16.5%)。采用Kaplan Meier曲线法确定通畅率(根据超声复查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21.9个月(6 ~ 36月);结果 63例患者中合并高血压37例(占58.7%)、合并冠心病19例(占30.2%)、吸烟史占52.2%。介入操作技术成功率97.8%,术后30 d无死亡病例。ABI值明显升高(由术前0.397 ± 0.136 升至术后0.783 ± 0.134;P < 0.01)。6、12、24和36个月的初次通畅率分别为84.4%、57.9%、49.8%及40.7%,相应的二次通畅率分别为91.1%、79.1%、65.7%及54.1%(P < 0.01)。相应的肢体保存率分别为93.3%、86%、83.3%及83.3%;结论   经皮血管再通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及死亡率低的优点,同时还不阻挠必要时外科血管重建手术,深受众多患者的认同并逐渐成为治疗慢性下肢缺血患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杜猛  张锦生 《工业加热》2011,(11):858-861
【摘要】 目的 比较导管介入直接溶栓和系统性溶栓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方法 自2008年8月- 2010年8月采用导管介入直接溶栓和系统溶栓治疗44例DVT患者,患者平均年龄(42.3 ± 8.7)岁,其中23例接受导管直接溶栓治疗,21例接受系统溶栓治疗。所有病例患DVT的平均时间为(5.9 ± 4.5)d。通过外周静脉或介入导管输注尿激酶进行治疗。溶栓后残留静脉狭窄用经皮球囊血管成形和(或)支架置入治疗。结果 导管直接溶栓组中 20例(86.9%)栓塞静脉段复通,3例(13.0%)行PTA治疗,残留狭窄以支架成形治疗。系统溶栓组21例中,4例(20%)栓塞静脉段复通,1例并发肺栓塞死亡。结论 在治疗急性DVT中,导管直接溶栓法疗效优于系统溶栓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