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12篇
轻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山西晋中地区地域文化为出发点,提炼归纳晋中地域文化,并将其运用在社区商业街景观设计中。以晋中地域文化为基础,结合现代设计语言,将凝练唯美的传统地域文化融入到社区商业街景观当中,让使用者感受到属于自己地域的传统文化,从而唤醒人们对城市记忆、历史文化的归属感及认同感,从而更好地保留城市的"乡愁"。  相似文献   
2.
精确掌握材料高温下的性能参数,对结构抗火设计的准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S30408奥氏体不锈钢为研究对象,在现有S30408不锈钢高温材料性能试验的基础上,研究发现S30408不锈钢在同种条件下,相比碳钢具有较低的升温速率,且S30408不锈钢在600℃时仍能保持50%以上的强度与刚度。但不锈钢具有更大的热膨胀率,高温给结构的稳定性带来的威胁更大。其次,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学者所提出的常温及高温下不锈钢的本构模型,根据S30408不锈钢高温下性能参数的变化规律,欧洲规范给出的建议值偏不安全,建议在不锈钢结构设计中采用Rasmussen模型,在结构抗火的数值模拟分析中采用Chen和Young的模型。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髂内动脉化疗灌注治疗难治性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采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髂内动脉化疗灌注治疗难治性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35例患者为治疗组,与单纯采用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该类患者39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近、远期疗效和临床症状改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客观有效率60.0%(21/35),获益率85.7%(30/35);对照组客观有效率53.8%(21/39),获益率84.6%(33/39),两组客观有效率及获益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94,P=0.894);治疗组疾病无进展期平均12.2个月,对照组平均8.6个月,治疗组较对照组平均间隔时间延长了3.6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治疗组复发率40.0%(12/30),对照组57.6%(19/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8)。治疗组治疗前后KPS平均值为72.4分和82.7分,对照组为68.9分和79.1分,各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P=0.039),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5)。结论 对难治性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采用125I粒子植入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但联合髂内动脉化疗灌注可以降低肿瘤复发,提高疾病无进展期。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X线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和鼻-胃营养管置入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吞咽困难患者,其中喉癌14例,食管-纵隔瘘18例,颈段食管癌35例。22例行X线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45例行X线引导下鼻-胃营养管置入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8 d、1个月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较术前明显升高(P < 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体重及生活质量较术前明显提升(P < 0.05)。术后1个月胃造瘘组的血清白蛋白和生活质量明显高于鼻-胃营养管置入组(P < 0.05)。术后两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胃造瘘组的治疗费用为鼻-胃营养管置入组的2.6倍。结论 X线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和营养管置入术均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且安全、有效,胃造瘘术的临床疗效优于营养管置入术,但费用较昂贵。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大自然进化过程中种群之间、种群与环境之间的在进化过程中的协同作用,提出一种个体之间相互竞争和协助的协同进化算法CCEA(Coexistence co-evolutionary Algorithm)。基本思想为通过优势度和责任度概念,来控制各子种群繁殖的数量,在总的种群个体数量一定的前提下,使得优势种群拥有更多的繁殖机会,达到扩大搜索空间的目的,并迫使弱势种群更多的引入其他种群的优秀基因,达到增强自身优势度的目的。通过计算表明能有效的增强算法的搜索性能。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了解ABCR评分对我国肝癌患者再次行TACE的指导意义。方法 收集连续行TACE治疗的126例肝癌患者,根据其甲胎蛋白、BCLC分期、Child- Pugh分级和影像学检查资料,计算每例患者的ABCR评分。进一步根据ABCR评分将患者分为-3~0分组,1~3分组和≥4分组,应用Log- Rank检验比较其生存期是否有差异。结果 患者的总体中位生存期为30.0个月,95%CI [21.6, 38.4];-3~0分组的中位生存期为57.0个月,95%CI[32.8~81.2], 1~3分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6.0个月,95%CI[0.4~31.6],≥4分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2.0个月,95%CI[5.6~18.5]。3组患者的生存期应用进行统计学检验对比,其卡方值为24.00,P<0.05,证明3组患者生存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BCR评分对我国肝癌患者是否再次行TACE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指导意义有待进一步设计良好的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7.
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居民储蓄余额和股市交易总额均呈上升趋势。这两者之间的变动关系也成为人们争议的焦点。我们通过对居民储蓄余额与沪深股市交易额的月度数据建立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表明我国股市的确具有分流储蓄存款的效应。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热化疗灌注联合卡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 9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热化疗灌注与化疗栓塞术联合治疗,B组常温下化疗灌注与化疗栓塞术联合治疗。比较介入前,介入术后3 d和30 d患者肝功能、肾功能变化;介入前、后免疫功能变化;治疗后30 d行CT平扫结合多期增强或MRI扫描,依据RECIST1.0标准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每间隔4 ~ 6周重复治疗1次,第3次介入治疗后进行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总生存期。结果 A、B两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治疗后3 d较治疗前均升高(P < 0.05),且B组高于A组(P < 0.01),但治疗后30 d两组较治疗前均无大变化;而A、B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无明显变化。近期疗效评价A组总有效率75.0%, B组39.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后,A组患者外周CD3,活化T细胞百分率较治疗前及B组均明显提高,而CD8百分率比治疗前及B组均明显下降;B组免疫功能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A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4.0个月, B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8.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热化疗灌注联合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可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延长生存时间,不良反应较轻微。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RFA)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完全缓解的影响因素。方法 6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TACE后1个月内在静脉麻醉下行CT引导RFA治疗,在1个月后采用多期增强CT或平扫加动态增强MRI评估肿瘤是否完全消融。结果 完全消融率为79%,肿瘤残留率21%。肿瘤最大径在30 mm以下的完全消融率为100%,30 ~ 50 mm完全消融率为92.6%,50 ~ 70 mm完全消融率为53.8%,而最大径超过70 mm的患者完全消融率仅22.2%(P < 0.01);肿瘤距离肝脏脏面 ≥ 10 mm和 < 10 mm的患者完全消融率分别为83.7%和46.2%(P = 0.01);单发肿瘤和多发肿瘤患者完全消融率分别为84.8%和50%(P = 0.014)。结论   肿瘤最大径是影响肝癌TACE后完全消融的重要因素。影响肿瘤完全消融的因素还包括肿瘤毗邻肝脏脏面,肿瘤多发等。
CT引导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暂时性颈内动脉球囊阻断试验在头颈部肿瘤切除的术前价值。方法 32例头颈部肿瘤患者术前行肿瘤侧颈内动脉暂时性球囊阻断试验,阻断30 min,观察并记录球囊阻断前后神经系统的变化。球囊阻断后监测残端动脉压力;计算残端动脉压力与患者平均动脉压比值。阻断时无神经系统相关症状或残端压 ≥ 阻断前50%为阴性,出现神经系统相关症状或残端压 < 阻断前50%为阳性。结果 32例患者中,30例阴性,2例阳性。2例阳性中,1例阻塞后患者出现神经症状,立即终止试验后患者症状消失;1例无神经相关症状,残端压40 mmHg。30例阴性患者中,2例行部分颈内动脉切除,7例结扎颈内动脉,21例保留颈内动脉,肿瘤均完整切除,患者无术后神经系统相关并发症。2例阳性患者均放弃手术切除:1例行粒子植入结合动脉内药物灌注治疗,1例行氩氦刀结合动脉药物灌注治疗。结论 暂时性球囊阻断颈内动脉试验简便易行。通过评价患者闭塞颈内动脉后有无神经系统症状及监测残端动脉压,有助于选择头颈部肿瘤治疗方式,可有效避免出现神经系统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