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沮漳河流域是长江中游和江汉平原地区重要的战略水源地和生态屏障,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是新时期流域系统治理的重要思想。文章基于遥感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FragStats景观格局分析等技术,定量评估了沮漳河流域2000—2020年山水林田湖草空间格局与生态功能变化。结果表明近20年流域生态格局和生态功能整体向好,但局部地区有退化趋势,沮漳河和漳河水库沿岸湿地生态系统斑块呈现破碎化趋势;流域山林水源涵养功能明显下降区域占21.70%,南部农田区域土壤保持功能轻微下降。该研究为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关键区域的识别以及修复策略制定提供了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编者按:长江是一个巨大而完整的生态和社会系统,江水流淌出一路山水林田湖草和人群生息,河同水密、脉脉相通。为使母亲河一江清水浩荡东流,2018年以来,中国三峡集团与沿江各省市共同推进长江大保护工作,项目建设从试点先行拓展到全江转段、全面铺开,深刻诠释了同饮一江水的情感联系和系统思维。本期"美丽长江"将带你来到三峡集团长江大保护上游重  相似文献   

3.
基于新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全面分析平凉市地形地貌及水土资源特点的基础上,以山水林田湖草塬系统治理为目的 ,通过淤地坝"四变"改革、建设"海绵村镇"和生态科技示范型流域,精准布设水土保持措施,将系统治理与乡村产业振兴结合起来,实现从"浊水黄山"向"绿水青山"再到"秀水金山"的山水林田湖草塬生命共同体综...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治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探讨了推进生态治水工作的方略,即做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顶层设计、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设计、江河湖泊保护与生态修复、生态治水工作长效机制建设。在此基础上,提出打造以美丽河湖为底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样板,推进长江大保护、石羊河流域系统治理、华北地下水超采区治理。  相似文献   

5.
流域是由山水林田湖草等构建的生命共同体,流域综合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文章从流域综合治理顶层设计的技术体系、商业模式、实施方案、保障措施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期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6.
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的河流健康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流健康的不同认识和解读,结合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总结了河流健康的内涵,分析了山水林田湖草对河流健康的影响,从整体性、系统性角度提出了包含山水林田湖草6个子系统的河流健康评价体系及具体评价指标,形成了基于山水林田湖草共同体系统的河流健康研究思路,为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山水林田湖草隐喻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针对我国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等问题,梳理了国家颁布的山水林田湖草宏观政策,分析研究了试点工程位置分布、特点和进展情况三个方面,为相关领域的科技、工程和管理人员了解我国生态修复进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梳理黄河流域十大孔兑山水林田湖草沙的治理历程、治理成效和治理经验,分析生态安全、水土保持功能维护、防洪体系建设、综合监管能力建设及十大孔兑保护与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黄河流域十大孔兑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江西具有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典型区域特征。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典型示范区,江西省依托地貌类型系统构建山林生态区、林田生态区、田园生态区、河湖生态区四个类型区的"绿、橙、黄、蓝"四道防线,提出水生态建设科技支撑,对进一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可为长江大保护提供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10.
科技之路     
<正>黑河流域管理局围绕黑河治理保护与管理需求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开展了一系列基础性和生产应用性科研项目,谋划并实施"一库一带一湖"重点治理:"一库"即黄藏寺工程建设及上游水源涵养区保护;"一带"即黄藏寺以下生态保护带,重点抓好水资源管理和综合治理;"一湖"即尾闾东居延海,重点开展湖区生态治理修复。20年来,先后开展了黑河流域中下游生态环境动态变化情况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对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及基本特点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田、林、路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调控技术与方法,分析了长江上游水土保持综合调控的成效。经过十多年的水土保持持续调控,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面积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62.22万km2减少到1999年的53.07万km2,下降了14.7%,治理区水土流失强度下降了1~2个等级,治理区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35%提高到56%,治理区小流域拦蓄量比治理前普遍提高了30%以上,径流系数普遍降低10%~20%,削减洪峰流量15%左右。治理区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基本改善,有效解决了1 000多万群众的温饱问题,小流域经济和县城经济得到了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下游干流河道内最小环境需水量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前关于河道内环境需水量研究多集中于水资源短 缺性河流,而关于水量比较充足河流的环境需水量的研究报道较少。依据长江下游生态环境 特点提出并概算了长江下游干流河道内最小环境需水量。计算结果表明 ,长江下游干流河 道内最小环境需水量约为 2 069.2亿m3。在丰水年枯水期该环境流量对长江口的生态 环境影响不大,但在枯水年枯水期将会产生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上游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重要性评价及分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上游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开展该区的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重要性评价级及分区将为长江上游生态系统功能保护区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在长江上游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土壤侵蚀现状,滑坡泥石流的危害,以及土壤侵蚀对河流、水库等洪水调控能力的影响程度,确定土壤保持重要区域,并根据河流泥沙输移能力分布情况以及土壤保持重要性相同等级成片集中分布且地貌类型一致原则,将长江上游生态系统分为土壤保持极重要区、重要区、较重要区、中等重要区、一般重要区总共5个类型区,对科学地开发利用长江上游土地资源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长江大保护”的推进,长江流域水体中浮游生物的生长状态成为日益热门的话题。硅作为六大生源要素之一,是影响浮游生物生长繁殖的要素之一,对流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介绍了河流中硅的形态分类,讨论了对不同形态硅的研究意义。随后综述了国内外研究成果,对长江流域硅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整理分析,探讨可能影响河流、水库及河口硅含量分布的因素,对比分析了长江与国内外其他河流硅含量差异的原因,展望了长江流域硅含量当前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可为硅元素对长江流域浮游生物生长的影响等相应研究提供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tegrat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ISDDSS) for the management of flood-endangered regions in China. The ISDDSS is based on comprehensive analyses of the previous flooding events in China, especially the one that occurred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in 1998. A large number of conditions including the hydrological features and the economic losses resulting from flooding disasters are addressed. Due to the frequent floods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the management of flood-endangered regions in the middle stream area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ter-related issues in China. This is mainly because of such factors as the regions' high population density, flat alluvial plain, far-flung farmlands, and strong economic potentials. The flood-endangered regions are greatly vulnerable to flooding in rainy season due to the flat terrain and their direct connections with surface rivers and lakes. Moreover, they were often chosen to retain floodwater in order to protect major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The ISDDSS is proposed to prevent flooding disasters, to minimize flood damages, and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such regions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tegrat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ISDDSS) for the management of flood-endangered regions in China. The ISDDSS is based on comprehensive analyses of the previous flooding events in China, especially the one that occurred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in 1998. A large number of conditions including the hydrological features and the economic losses resulting from flooding disasters are addressed. Due to the frequent floods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the management of flood-endangered regions in the middle stream area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ter-related issues in China. This is mainly because of such factors as the regions' high population density, flat alluvial plain, far-flung farmlands, and strong economic potentials. The flood-endangered regions are greatly vulnerable to flooding in rainy season due to the flat terrain and their direct connections with surface rivers and lakes. Moreover, they were often chosen to retain floodwater in order to protect major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The ISDDSS is proposed to prevent flooding disasters, to minimize flood damages, and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such regions  相似文献   

17.
川中丘陵区资阳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忠 《中国水利》2014,(2):42-45
资阳市坡耕地多、生态脆弱、人口密度大、水土资源匮乏,加之频繁的生产建设活动扰动地貌和地表,导致水土流失、生态破坏较为严重。客观分析研究其水土流失原因和规律,采取"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策略,探索以小流域、水库集雨区和城市(镇)开发建设园区为单元,实施工程配套、植物隔离护坡(顶)、生态自然修复、农业耕作等技术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水土流失,修复生态系统,为实现长江上游沱江中游生态屏障、建设绿色资阳和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环境的支撑保障。  相似文献   

18.
河流生态需水是维持河流健康的基本条件,是按生态水文节律形成具有时空和能量特性的径流过程。从研究河流生态系统特性和河流生态水文节律入手,构建河流标准生态径流(最小生态径流、适宜生态径流、最大生态径流、生态洪水脉冲)体系并分析其内涵,组成能反映河流生态系统需水的流量管理系统等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流生态用水预警制度和流量危机管理机制,探讨保障生态用水安全的调度和管理模式。以长江流域中下游为例进行了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19.
长江治理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不协调,重开发轻保护,是长江面临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在总结70年来长江治理开发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分析了新时代长江面临的主要水安全问题,明确了长江治理开发与保护协调的总体思路,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长江治理开发与保护的主要策略:进一步加强防洪安全体系建设,提高防洪保安能力;实施生态要素调控与空间管控,修复受损生态系统;严控入河污染负荷,改善水体环境质量;科学调控长江与洞庭湖、鄱阳湖关系。  相似文献   

20.
长江流域河道生态环境需水满足程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流域的河流健康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选择健康长江评价指标之一的河道生态环境需水满足程度进行研究。将长江流域的河流分为 3 种类型,针对不同的河流(或河段)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从生态环境缺水量的角度对河道生态环境需水满足程度重新定义,以适于长江流域可能季节性缺水的特点,并利用来水和用水资料,计算了各河流(或河段)的满足程度,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对其健康状态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长江流域仍处于较为健康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