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人工浮床与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有机组合,形成了以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生态系统为主体的组合生态一体化工艺,考察了其对分散式污水的处理效果。研究表明,组合一体化装置在进水氨氮、总氮和COD平均进水质量浓度为25.18、31.68和172.56 mg/L的情况下,出水氨氮、总氮和COD质量浓度分别为4.47、15.74和35.73mg/L ,出水水质稳定。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可有效处理分散式污水。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污水处理厂厌氧氨氧化(Anammox)工艺可行性,在实际生活污水处理厂中进行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小试实验.向污水厂A/O除磷工艺出水中投加亚硝酸盐作为基质,启动厌氧氨氧化滤柱.反应器启动成功后,进水改为A/O除磷和亚硝化工艺处理后的生活污水,观察厌氧氨氧化工艺实际工程应用的效果.结果表明,第106~144天,进水温度为15~20℃,最大出水氨氮和总氮质量浓度为4.1和13.4 mg/L,出水氮素满足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第168~204天,反应器运行进入冬季,进水温度为12~15℃,采用延长水力停留时间的方法实现污水处理达标;第222~240天时,水温降低到10~12℃,在进水投加125 mg/L碳酸氢钠,总氮去除负荷提高了40%,最大出水氨氮和总氮质量浓度为1.4和13.6 mg/L,冬季出水氮素达标.在整个过程中滤柱生物膜厚度持续增加,最终达113μm,单位MLSS污泥厌氧氨氧化负荷大于5 kg/(kg·d),厌氧氨氧化工艺在市政污水处理厂高效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3.
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处理生活污水时存在有机碳源不足、脱氮效率低的问题,因此新的SBR运行模式(分段进水SBR)得到越来越受到关注,该模式的优势为可以利用原水中的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和减少外加碳源,实现脱氮效果。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对比分析了传统SBR工艺及分段进水SBR运行模式下对生活污水的脱氮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常规进水总氮的平均去除率为55.19%,分段进水总氮的平均去除率为64.23%,分段进水对总氮的去除率比常规SBR工艺对总氮的去除率高9.04%;在进水NO_3~--N浓度相近的情况下:常规出水NO_3~--N的平均出水浓度为12.996 mg/L,分段出水NO_3~--N的平均出水浓度为9.982 mg/L,出水NO_3~--N的浓度分段SBR的比常规SBR工艺的低3.014 mg/L;而分段进水SBR与常规SBR工艺对NH_4~+-N、COD在去除率方面并无明显差异。以上可以得出:在相同条件下,分段进水SBR工艺可更好的实现脱氮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反应器的氮素去除率,在市政污水处理厂进行同步厌氧氨氧化反硝化(SAD)工艺小试.以A/O除磷和亚硝化工艺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为基质,启动厌氧氨氧化滤柱.反应器启动成功后,基质中投加有机碳源促进反硝化菌生长,启动SAD工艺,研究碳源质量浓度对SAD工艺的影响.由于葡萄糖对厌氧氨氧化菌抑制作用较小,成本较低,作为SAD工艺的有机碳源.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进水分别投加10,20和30 mg/L Glu,SAD工艺耦合效果良好,平均出水总氮质量浓度为9. 16,8. 10和6. 41 mg/L.相较于厌氧氨氧化工艺,SAD工艺出水总氮质量浓度降低了16%~42%,常温条件下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冬季水温为10~12℃,基质中投加30 mg/L Glu,SAD工艺稳定性受到破坏并向反硝化工艺转变,出水氨氮质量浓度由0. 5 mg/L增长至6. 2 mg/L.水温对SAD工艺有较大影响,低温条件下SAD工艺中厌氧氨氧化菌与反硝化菌的竞争中占据劣势,工艺稳定性受到破坏.将基质Glu质量浓度降低到20 mg/L,出水总氮质量浓度为6. 5~8. 5 mg/L,冬季SAD工艺出水氨氮和总氮质量浓度满足北京市地方标准的A类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以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为主体,以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不同的进水COD/N比值对生活污水脱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进水的COD不同,但是出水COD均低于30 mg/L,平均去除率高于90.05%,说明COD的去除与进水COD/N无关。而对于总氮的去除则表现出很大的波动性,COD/N比为10时总氮去除率最高达到64.20%,出水浓度为19.87 mg/L。其他3种进水的总氮去除率分别只有51.94%、43.22%、37.39%。因此,不同COD/N比的进水对脱氮效果影响较大,并且去除率随着碳氮比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在温室型MST装置中加入人工浮岛构成生态/生物一体化装置,出水经过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将此组合工艺用于分散生活污水处理中,研究其可行性。研究发现当COD、NH4+-N、TN进水浓度分别为323.46mg/L、25.98mg/L、34.57mg/L时,出水浓度分别为28.79mg/L、0.93mg/L、9.65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96%、72%,达到了《城镇污水出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的标准,证明了该工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一体化部分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反硝化(single-stage partial nitritation, anammox and denitrification, SPNAD)系统中部分短程硝化由于过曝气难以稳定维持及短程硝化出水不稳定的问题,在以氨氮质量浓度为80 mg/L、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质量浓度为150 mg/L的生活污水为进水的SPNAD系统中,通过曝气量控制进行了60 d的稳定进水负荷试验.在连续曝气控制0.3~0.5 mg/L的低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过程中,会依次出现3次明显的DO跃变点T_a、T_b、T_c.结果表明:T_b可作为COD的降解完成指示点,T_c可作为部分短程硝化停曝气的指示点,T_c时刻NH■-N、NO■-N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0.11、22.83 mg/L,NO■-N和NH■-N的质量浓度比值为0.93~1.37,适宜作为厌氧氨氧化进水;以DO变化率Δρ(DO)/Δt≥0.04 mg/(L·min)作为渐减曝气量和停止曝气量的设定值;将该梯度递减曝气控制策略应用于以实际生活污水(NH■-N质量浓度为41.4~75.5 mg/L)为进水的SPNAD系统中,稳定实现了平均96.7%的总氮去除率(nitrogen removal ratio,NRR),平均出水总氮(total nitrogen,TN)质量浓度为2.11 mg/L.通过近150 d的试验为SPNAD系统的稳定短程硝化的稳定维持提出了一种梯度递减曝气控制策略,应用该控制策略可灵活调节本系统适应低氨氮、低ρ(COD)/ρ(TN)城市生活污水的水质变化且出水远优于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通过人工配水实验对IC(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组合工艺生物脱氮效果进行研究,实验过程采用连续性进水,结果表明:进水COD 200~400 mg/L,NH4+-N 30~45 mg/L,出水COD、NH4+-N浓度分别小于60 mg/L和15 mg/L,氨氮去除率最高达95%。  相似文献   

9.
采用UASB+A/O组合工艺处理养殖废水。在进水COD为6120 mg/L、BOD5为3850 mg/L、NH3-N为450 mg/L、SS为8300 mg/L时,出水COD为82 mg/L、BOD5为17 mg/L、SS为41 mg/L、氨氮为13 mg/L,去除率分别达到98.7%、99.56%、97.11%和99.51%,出水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8978-96)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采用SBR法(反应期缺氧/好氧相结合)处理屠宰废水。考察了SBR工艺的运行方式、曝气时间、污泥负荷等对COD、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COD质量浓度为750-2100mg/L,氨氮质量浓度为35-75mg/L,去除率分别达到87%和72%。  相似文献   

11.
在常温下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低C/N比废水.结果显示:在填料填充比为40%、进水氨氮质量浓度为25 mg/L条件下,出水氨氮质量浓度基本稳定在4 mg/L左右,氨氮去除率在80%以上,硝化效果突出;进水C/N不足1时,TN及COD去除率分别能达到55%、60%以上,说明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用于处理极低C/N废水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考察COD、硝态氮及后置曝气对反硝化除磷系统的影响,采用A2SBR工艺进行长期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COD质量浓度为200~250 mg/L和磷酸盐质量浓度为4~6 mg/L时,厌氧段出水COD去除率达80%,缺氧段磷酸盐去除率达92%;在缺氧段,硝态氮进水质量浓度为35 mg/L时,磷酸盐出水质量浓度最低为0...  相似文献   

13.
体积比对分段进水工艺处理低浓度废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良A2/O四点分段进水工艺处理低浓度、低碳氮比城市生活污水.在HRT为8.7 h、SRT为15 d、污泥回流比为75%、进水流量分配比为20∶35∶35∶10、好氧段ρ(DO)为1~1.5 mg/L条件下,通过调整不同的厌氧/缺氧/好氧体积比,分析体积比对污染物去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体积比对COD、氨氮的去除基本无影响,但对TN、TP去除影响较大.当厌氧/缺氧/好氧体积比为4∶8∶10时,对污染物去除效果最佳,出水COD、氨氮、总氮、总磷质量浓度分别为28.12、0.58、9.26、0.43 mg/L,进水碳源有效利用率达72.4%.通过逐步减少好氧段体积以提高缺氧段体积的策略,可使进水碳源在各缺氧段或厌氧段被充分利用,同时有利于反硝化除磷菌的富集,DPAOs最高比例为20.9%.  相似文献   

14.
水解——生物膜处理汽提后含硫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汽提后的炼油厂含硫废水进行了水解-两级好氧生物膜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总停留时间为17h,进水COD平均为1000-2000mg/L时,处理后出水COD小于200mg/L,氨氮小于40mg/L,酚、硫化物也都低于国家排放标准。对工艺特点分析表明:各段生物膜中含有不同的优势菌种,使整个工艺处理负荷 高,出水水质稳定。  相似文献   

15.
UASB-A/O-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处理聚丙烯酰胺高浓度有机废水,设计规模为120m3/d。在进水COD、BOD、SS、NH3-N的质量浓度分别为4140、1420、238、78mg/l时,处理后出水COD、BOD、SS、NH3-N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12、17、13、11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标准。工程实践表明,该组合工艺具有投资少,占地面积小、运行效果稳定、运行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用SBR工艺处理城镇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了不同操作方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出在特定水质条件下的最佳运行参数:在温度25 ℃下,进水方式为快速进水,曝气时间为3 h,曝气量为40 L/min,进水COD浓度为250~500 mg/L之间,DO维持在2 mg/L时,去除效果最佳,出水水质均能达到允许排放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针对发酵甘油生产过程中的淀粉质原料浸泡废水固体悬浮物质量浓度高和提取废水难以生物降解的特性,分别采用沉淀法和Fenton试剂法对其进行预处理,再与发酵废水混合后,采用UASB-SBR组合工艺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6800~7360mg/L时,处理后出水COD可降到100mg/L以下,出水NH3-N降到15mg/L以下,系统出水可以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8.
采用IC-ALR的新型工艺处理含有大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去油脂泔水。结果表明,在适应期采用快速提升负荷的方式有利于提高污泥的活性,加速污泥颗粒化;稳定运行期,当进水有机浓度达到22.4 g/L时,COD去除率高达91.7%,出水中9.2~10.1 mmol/L的VFA含量不会影响IC的稳定运行。利用ALR处理IC厌氧消化液,当进水COD和NH3-N浓度分别达到1 850和420 mg/L时,ALR反应器能够去除进水中75%的COD和91%的氨氮,出水COD和NH3-N浓度分别为420和40 mg/L。  相似文献   

19.
混凝沉淀工艺处理酚、氰废水工程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一焦化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分析.该系统采用后继混凝沉淀的A/O工艺处理含酚、氰的焦化废水,当进水COD在3 677.5~6 980 mg/L,出水COD可降至291.6~384.2 mg/L,平均去除率为93.1%,可满足排入城市下水道的要求;当进水氨氮在116.5~139.72 mg/L,出水氨氮可降至11.64~25.26 mg/L,平均去除率为85.44%,只有少数的几个监测点没有满足排放标准;出水酚与氰化物含量分别在1.0 mg/L和0.5 mg/L以下,完全达到GB 8978-1996中二级排放标准.最后对该工艺的运行成本及实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电控反冲SMBR处理中药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简单的水解酸化预处理与自行研发的好氧电控反冲SMBR相结合的工艺,进行了处理富含甙类物质的中药废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1 090.1 mg/L,反冲时间为5m in,平均HRT为5.97h时,工艺系统COD平均去除率为89.4%,出水COD浓度达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医药原料药工业污水二级排放标准,证明该工艺用于处理中等浓度的中药废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