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化工原理实验课的教学重点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化工原理》是一门技术基础课,是学生进入专业课程时所接触的第一批工程性课程。因此《化工原理》教学必须使学生在树立工程观点、掌握处理工程问题的方法与技能上下功夫。在这方面,化工原理实验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从学生方面分析,他们在一、二年级的基础课程中已经做了许多实验。因此,对实验课的新鲜感和重视程度已有所下降;化工原理实验课只有抓住本课程的工程性特点,强调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相似文献   

2.
按照《化工原理实验》教学目的,基于"问题导向"理念,通过建立启发问题库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实验训练,达到更好理解化工原理课程的原理,提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农林院校《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学时数少、学生工程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对《化工原理》的教学进行了改革,包括教学内容的适当删减与拓宽,实验及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另外,在考核方式上提高了平时成绩所占比重,同时新增两项考核项目。实践表明,课程改革在提高课堂效率、促使学生牢固掌握化工原理知识、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会知识,而是学会一种思维。翻转课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化工原理》是重要的工程基础课,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本文以《化工原理》为载体,通过翻转课堂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借助互联网平台,增强教师的动态跟踪和过程性指导,进行化工原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的创新探索打造金课,培养学生工程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化工原理实验》课程特点入手,针对应用型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从实验课内容设置、考核方式、开设形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增加综合型实验,引入化工仿真实验,改革考核方式,积极尝试开放式实验教学,以期达到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贾冬梅  刘元伟 《广东化工》2014,(9):242+257-242
化工原理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我校化工原理实验实际教学情况对化工原理实验在实验方案设计、工程设备操作、实际工程问题处理、分工协作及实验报告撰写等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蹇建  周虎  袁正求  刘国清  曾坚贤 《广州化工》2022,(11):217-218+221
化工原理实验是应用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工程实验方法来解决化工及相关领域的工程实际问题,是培养化工专业专门人才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程。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和要求,从教学大纲、教学条件、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及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等方面对化工原理实验进行了探索,目的是使学生巩固、深化和应用化工原理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化工原理》项目化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化工原理》及相关课程的特点,对《化工原理》进行了项目化教学改革探讨,即课程体系按模块化构建,课程内容以任务驱动模式设计。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形成整体,培养学生的工程概念和工程意识,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倡导多学科交叉和特色教学的大背景下,在林业院校开展建设《化工原理实验》课程特色教学对于林业院校学生学习化工专业知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叙述和分析了《化工原理实验》的教学现状,列举了目前林业院校与之相关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并且在此基础上探讨、分析林业院校学科专业对化工原理以及实验知识的需求,最终对《化工原理实验》面向林业院校的特色教学给出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艳花  乔军  方应国 《广州化工》2014,(7):178-179,189
根据教育部对应用型人才模式培养的要求,本文结合《化工原理》课程的工程学科特点,从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强化工程观念、训练实操技术、激发责任意识四个方面对化工原理应用性课程改革进行了改革和实践,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1.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自主创新、重点突破、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16字方针应当成为我们未来创新活动的指南。建设创新型国家把自主创新放在首位,并提出了引领未来的高标准要求。钢铁科技创新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创新成果产业化这个关键,支撑起行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相比已经完善丰富的开采和勘探技术,油气的运输以及储存却仍然存在不足之处。我国对能源安全提出更加严格要求的同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也有足够重视。因此,保障油气管道的安全则成为了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重中之重。在阐释油气管道现阶段在储运安全保障技术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现存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手段,并指出未来可能使用的目标策略,为今后研究者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3.
Solid solutions of diphosphates of zinc and copper and of zinc and cobalt were synthesized from mixtures of pure diphosphates at temperatures up to 1000°C. Their X-ray diffractometry patterns varied continuously from one end member to the other. Solid solutions of orthophosphates of composition Zn3−xCox(PO4)2, with x = 0.4–1.6, were formed at temperatures up to 950°C; all exhibited the structure of γ-Zn3(PO4)2. Solid solutions of orthophosphates of composition Zn3−xCux(PO4)2 exhibited more-complex behavior. At 1000°C and copper contents of 20–80 mol%, a phase that is related to Cu3(PO4)2, termed here the "ε-phase," predominated. At 850°–950°C and in the region from 20 mol% to ∼33 mol% of copper, the solid solutions (the "η-phase") adopted the structure of graftonite. At 800°–900°C and 10–15 mol% of copper, the solid solutions exhibited a new structure (the "δ-phase"), which we found to be related to the mineral sarcopside. At temperatures 950°C, the solutions that contained 5–15 mol% of copper (the "β-phase") had the structure of β-Zn3(PO4)2, whereas at 800°–850°C, solutions with 5 mol% of copper (the "-phase") exhibited the structure of γ-Zn3(PO4)2. Attempts to synthesize Cu+ZnPO4 and Cu+Cu2+Zn3(PO4)3 were unsuccessful.  相似文献   

14.
膜的污染和劣化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膜污染和劣化的定义和特点,因膜污染和劣化而造成的膜性能变化,以及如何预防、减少或清除膜污染和劣化的一些通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The composition and solubility properties of eight ammonium and potassium orthophosphites and hypophosphites were determined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of these classes of materials for increasing the plant nutrient content of liquid fertilizers. Phase relationships for the systems (NH4)2O-P2O3-H2O, K2O-P2O3-H2O, (NH4)2O-P2O-H2O, and K2O-P2O-H2O were determined along with the crystallographic properties (X-ray and optical) of the solid phases. Toxicity and phosphite response was tested in greenhouse experiments for the compounds.  相似文献   

16.
通过引用Excel对象实例和ADO对象,解决VB中的数据与Excel数据导入、导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Tetra(arylalkynyl)pyridines and tetra(arylalkenyl)pyridines and their benzene analogues were prepared by palladium‐catalyzed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from th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chlorinated substrates in good to excellent yields. The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of selected compounds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to each other. Very good fluorescence quantum yields were observed, especially for the pyridine derivatives.  相似文献   

18.
防水透气聚氨酯薄膜及涂层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几种防水透气聚氨酯薄膜及涂层的结构、防水透气原理及其成型加工工艺。阐述防水透气聚氨酯薄膜及涂层在衣物及医用制品如高档服装、运动服、手术服、伤口敷料及手术巾等方面的应用。指出防水透气聚氨酯薄膜及涂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绿色火炸药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王昕 《火炸药学报》2006,29(5):67-71
综述了绿色火炸药及其生产工艺、销毁以及回收利用方面具有“绿色”特征的改进和应用研究成果。绿色火炸药包括洁净固体推进剂、无铅双基推进剂、TPE发射药、无毒发射药、无铅点火药和起爆药。绿色制造技术包括N2O5作硝化剂的含能硝基化合物化学合成,过硝酸盐作硝化剂、微生物作催化剂的生物合成技术,连续化柔性制造技术,基于双螺杆混合成型火炸药生产技术,火炸药生产中挥发性污染物的安全消除技术和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的Sol-Gel制备技术。绿色销毁和回收利用技术包括销毁产品的熔盐氧化技术、摧毁含含能化合物废水的光催化技术以及火炸药的回收再利用(R^3)技术。评述了上述火炸药及相关技术的最新状况和发展方向,附参考文献25篇。  相似文献   

20.
陈勇  谢洪泉 《弹性体》2005,15(2):67-72
SBS是(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是含有聚苯乙烯玻璃化微区及聚丁二烯连续相的多相聚合物,具有热塑性橡胶的性质。它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耐湿性、透气性、溶解性及抗滑性,而被大量用于橡胶制品、粘舍剂及沥青和树脂的改性剂等。其缺点是耐油性差,与极性物质不相容,不粘接等。用环氧化及顺酐化改性可改进这方面的缺点。SBS的环氧化改性多半使用过甲酸或过乙酸在溶液中进行。产物可作为压敏胶、热熔胶、密封胶等,用于粘接极性材料,也可作为耐油热塑性橡胶。SBS的顺酐化改性可在熔融态进行,也可在溶液中进行。产物可用作极性聚合物与非极性聚合物的共混增容剂、胶粘剂及进一步合成离聚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