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低浓度剩余活性污泥涡凹气浮浓缩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CAF5型涡凹气浮对低浓度剩余活性污泥浓缩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絮凝剂采用FO4440SH,最佳投加量为1kg/tDS,表面活性剂采用1227,最佳投加量0.2kg/tDS,最佳固体负荷为230kgMLSS/(m3·d),最佳水力负荷为90m3/(m2·d),出水SS为200~250mg/L,在浓缩过程中污泥中的磷不会释放。  相似文献   

2.
河道污水采取化学一级强化处理工艺所产生的污泥沉降性差,通过污泥性能的小试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投加PAM对污泥助凝有明显效果,且阳离子PAM投加效果比阴离子PAM效果好.当阳离子PAM投加量3 mg/g时效果最佳.生产试验证明,在污泥浓缩池投加PAM能有效改善污泥浓缩效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FeCl_3混凝-气浮处理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VAE)废水,考察了水力条件、pH、药剂投量及原水水质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FeCl_3混凝-气浮是一种有效的VAE废水处理方法,水力条件、pH、药剂投量及原水水质等因素对处理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最佳混凝条件为:搅拌强度为350 r/min,絮凝时间为8 min,回流比为50%,pH范围为7~9;最佳试验条件下,投加175 mg/L的FeCl_3,可使原水浊度由2 653 NTU降为26.89 NTU,COD_(Cr)由3 085 mg/L降为64.71 mg/L,去除率分别达到99%和97.5%,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标准,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反应吸附—气浮—深层过滤工艺处理油田含聚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反应吸附—多相气浮—有机粘土深层过滤组合工艺处理新疆准东采油厂的含聚废水,实现了废水中浮油、分散油、乳化油与水相的有效分离,同时浊度也明显降低。结果表明,当LPA、LPB、PAM投加量分别为150 mg/L、12 mg/L和60 mg/L,有机粘土投加量5 g/L,处理后废水CODCr、石油类、SS可分别由680 mg/L、98.6 mg/L、56.2 mg/L降至98 mg/L、5.4 mg/L、4.5 mg/L。  相似文献   

5.
该文主要介绍了广东某市自来水厂加药系统同时投加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与单一投加聚合氯化铝(PAC)对水厂出水水质的影响效果,以出水浊度及耗氧量为评价指标,通过11、12月份的出水水质连续性检测,对比研究水厂增加了PAM投加后出厂水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在PAM投加量与原水的比例为0.15 ppm,PAC投加量与原水的比例为3 ppm的条件下,水厂出水效果较好,且运行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6.
新型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优化投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小试和生产性试验对新型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的投药系统(包括回流污泥、混凝剂及助凝剂PAM的投加)进行了详细研究.小试研究表明回流污泥和混凝剂投加量的增大降低了上清液浊度,PAM的投加略微降低了上清液出水浊度,但影响不大.生产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际生产运行中可灵活利用回流污泥来提高絮凝效果,在合理的范围内回流污泥投加量越大,絮凝效果越好;沉淀池随着混凝剂投加量的增大,出水浊度逐渐降低,同时,不同的回流污泥投加量条件下混凝剂投加对沉淀池出水浊度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特性;增大PAM投加量对直接提高沉淀池的絮凝效果以及降低出水浊度的贡献不明显,PAM投加量的增大间接引起回流污泥投加量变大是导致出水浊度变小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扬子石化炼油厂原有2套含油废水预处理装置,采用隔油(平流、斜板)→部分回流溶气气浮组合工艺处理含油废水,占地面积大,动力消耗高。现采用旋流分离→聚结分离→涡凹气浮组合工艺预处理含油废水,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动力消耗低。运行结果表明,采用组合工艺处理含油废水效果好,可使出水含油量低于30mg/L。  相似文献   

8.
CAF-A/O法处理洗毛染色混合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永才  许振乾 《给水排水》2002,28(12):40-42
介绍了采用涡凹气浮 (CAF) A/O工艺处理洗毛染色混合废水的设计和运行情况。监测结果表明 ,出水效果稳定 ,各项污染物指标均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96 )二级标准。实践证明 ,该工艺技术可靠、高效低耗、投资省  相似文献   

9.
用涡凹气浮-流砂过滤法处理含油乳化液废水,经CAF涡凹气浮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再经高效流砂过滤器过滤和二氧化氯消毒杀菌后,废水可回收循环使用。既可提高水循环效率,节约水资源,又可减少废水排放,减轻纳污水体污染负荷,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对投加粉末活性炭(PAC)预处理黄河原水进行了现场中试研究,确定了PAC适宜的投加位置和投量。结果表明,PAC最佳投加点为混合池,投加PAC使气浮出水浊度提高0.4NTU左右,滤后出水浊度略有升高(<0.1NTU);在絮凝池投加会造成气浮、过滤出水浊度的明显增加;在预氧化前投加PAC较之在混合池投加其有机物去除率略有下降;在混合池投加,当PAC的投加量为10mg/L时,滤后水的CODMn去除率提高15%-20%,可取得满意的结果;滤后水的色、臭和味等指标可完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活化硅酸配制和保存的合适参数,并通过试验得到了对于江苏某湖水,活化硅酸的最佳投加量和投加时间.同时进行了生产性试验,并与PAM做了助凝效果和经济效果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活化硅酸具有良好的助凝作用,并在经济性和安全性上优于PAM.  相似文献   

12.
采用响应面法和神经网络优化方法,对污泥板框脱水调理剂水平(次氯酸钠投加量、聚硫酸铁投加量、PAM投加量)进行优化,并对这2种方法的优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当NaClO投加污泥干泥基的1.28%、PFS投加污泥干泥基的9.17%、PAM投加污泥干泥基的1.09‰时CST预测最小值为24.06s,实测值为24.13s;采用基于神经网络的遗传算法优化,NaClO投加污泥干泥基的1.3%、PFS投加污泥干泥基的11.7%、PAM投加污泥干泥基的1.02‰时CST预测最小值为22.9s,实测值为23.15s,脱水效果最优。通过RSM和ANN优化方法所拟合的数据的R2值分别是0.995 2和0.985 6,都具有较高的拟合度,均可用于污泥调理药剂的配比优化。  相似文献   

13.
沼液预处理最优混凝搅拌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混凝法对沼液进行预处理最优条件的研究,为沼液预处理提供参考。在实验室条件下,对COD、TN、TP、色度和SS的去除率综合评价混凝工艺效果。实验中依次进行混凝剂投加量、助凝剂投加量、pH和搅拌强度的单因素实验,进而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沼液预处理最优的混凝搅拌条件。试验结果表明:PAC投加量为4 g/L、PAM投加量为50 mg/L、搅拌速度为200 r/min、混凝阶段同时投加PAC和PAM,处理后的水样COD、TN、TP、色度和SS分别为216.20、181.99、0.18、11.77和71.67 mg/L,去除率分别达到92.51%、88.85%、99.75%、98.37%和89.46%,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减轻了后续污水处理的负荷,为沼液实际处理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采用聚硅硫酸铁(PFSiS)和聚丙烯酰胺(PAM)混凝剂混凝处理,应用响应面(RSM)法进行混凝条件优化,以PFSiS和PAM投加量为主要影响因素,建立这两个因素与CODCr和油的去除率关系模型。结果表明,采用RSM法得到的模型在其适用范围内可以准确预测CODCr和油的去除率;两个因素对CODCr和油的去除率均存在一定交互作用,但显著性不同;在PFSiS投加量16.3 mg/L,PAM投加量3.1 mg/L条件下,CODCr和油的去除率分别为97.1%和83.8%。  相似文献   

15.
沉淀—气浮联用技术在高藻水处理中的工程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市给水厂的原水水质随季节交替变化为低温低浊水、高温高浊水和高藻低浊水,给水厂原有处理工艺在高藻期间无法满足现有的生活饮用水标准.为了解决高藻低浊水处理效果差的问题,采用溶气气浮工艺对原有平流沉淀池进行改造,实现沉淀-气浮联用技术.对原水、沉淀出水、气浮出水以及出厂水的长期监测结果表明,沉淀-气浮联用技术对水中有机物、藻类、浊度、臭味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并且解决了改造前出现的混凝剂投加量大幅增加、余铝超标、滤池运行周期短、反冲洗频繁、出水臭味严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邓军  唐友尧  陶涛  曾卓  邱文心 《给水排水》2006,32(12):17-21
给水厂排泥水的小试和现场中试研究结果表明,投加PAM后快速搅拌排泥水(不小于300r/min)30s左右,矾花出现早,絮凝颗粒大,泥水分离效果好。斜板浓缩池的斜板间距5~8.6cm对出水效果的影响不显著,浓缩效果相差不大。最佳斜板间距为5.5~8cm。当投加PAM出水效果不佳时采用快速机械搅拌装置能较好地提高排泥水的浓缩效果。  相似文献   

17.
史玲  黄廷林  马采莲  苏刚 《给水排水》2012,48(3):141-144
在常温常压下,对Fe2O3/γ—A12O3+H2O2和ClO2+TiO2两种催化氧化体系处理铬黑T废水的效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处理甲基橙废水效果较好的Fe2O3/γ—Al2O3+H2O2组合对铬黑T的降解效果非常有限,而ClO2+TiO2组合的处理效果较好:以500 mg/L的铬黑T溶液为模拟废水,当pH为4,C102投加量为200 mg/L,TiO2投加量为500 mg/L,反应时间为90 min时,脱色率达89.96%,CODCr的去除率可达45.36%。  相似文献   

18.
响应面法优化混凝处理黄河兰州段低温低浊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进一步提高混凝法对冬季黄河兰州段低温低浊水中浊度、有机物、氨氮的去除效果,采用响应面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混凝剂(PFAC)投加量、助凝剂(PAM)投加量、絮凝转速与絮凝时间及其交互作用对浊度、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法的最佳控制参数为混凝剂投加量7. 87 m L、助凝剂投加量6. 06 m L、絮凝时间37 min、絮凝转速90 r/min。在此最佳反应条件下,浊度、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去除率分别为16. 3%、19. 7%、14. 7%。混凝出水再经砂滤后,出水浊度为0. 76 NTU、CODMn为2. 72 mg/L、氨氮为0. 44 mg/L,达到了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2006)。研究结果为兰州城市供水(集团)有限公司处理工艺升级改造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沥青厂废水处理工程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邹茂荣 《给水排水》2001,27(1):43-44
沥青厂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石油类、固体悬浮物、硫化物及其它有机污染物 ,采用隔油、涡凹气浮 (CAF)、推流曝气、沉淀、过滤等工艺处理后 ,出水达到循环水回用标准。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上海南汇周浦水质净化有限公司生物处理出水色度问题,开展新型双氰胺甲醛缩聚物、臭氧脱色工艺比选试验。结果表明:臭氧脱色与新型双氰胺甲醛脱色运行费用接近,色度去除率降低12.5%,出水COD的去除率提高8.6%,不产生化学污泥,能避免新型双氰胺甲醛、聚氯化铝铁及PAM投加配比不当产生矾花难以沉降的现象,但臭氧设施设备投资额高。因此,城镇污水处理厂可根据资金状况选择合适的脱色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