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每年因粮食霉变等原因造成的损失巨大,粮食干燥是实现安全储藏的重要环节之一。另外,随着对粮食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低温通风除湿干燥成为一个主要发展方向。溶液除湿技术相比于冷凝法去湿,具有除湿效果好、温湿度控制精确、节能等优势,应用日益广泛。该设计以“绿色、健康、生态”粮食储藏为理念,开发了基于溶液除湿的新型粮食干燥设备,并通过实验,对机组性能进行了分析。实验证明,不同环境空气工况下,机组出口空气参数达到了设计要求。该系统以电能驱动,并利用冷凝废热驱动溶液循环,系统制冷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refrigeration performance, COPC)可达4.20以上、除湿性能系数(dehumidification coefficient, COPD)不低于3.1,与冷凝法低温干燥机相比可节能50%以上,与烘干机相比可节能20%左右,节能效果显著。从环保、储粮品质的提升、系统节能考虑,该设备具有较大优势,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为了降低粮食干燥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对粮食烘干机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通过采取尾部干燥段和冷却段废气回收、烟气余热利用、设备保温处理和更换高效换热器、增设脱硫除尘设备等措施达到了节能减排目标。经过多年粮食干燥运行表明:该技术可使玉米烘干机系统平均节煤10%以上,废气中的含硫率和粉尘率可降低90%。  相似文献   

3.
我国北方地区收纳粮库和大农户高水分玉米储藏问题突出,主要是储藏装具和技术工艺落后,造成玉米数量损失严重,玉米霉变率高,储粮质量品质也达不到国家标准,玉米产后经济效益低。新型组挂式粮食干燥仓为大小可调的组合式钢网结构仓,能有效通过自然通风、机械翻倒的干燥工艺,安全保质储藏高水分玉米;并且在外温20℃左右时,机械倒粮3~4次,可以将高水分玉米水分降低到14%的安全水分;能耗低,费用少,确保农户粮食产后收益,保障储粮质量、数量安全。  相似文献   

4.
玉米果穗就仓干燥的试验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东北地区"玉米果穗就仓自然通风干燥与脱粒后就仓强制通风干燥组合"或"玉米果穗就仓自然通风干燥与脱粒后烘干机干燥组合"的新型干燥方式,从而保持玉米的自然品质,可以大幅度降低破碎率,是玉米保质干燥与节能减排的新途经,实现绿色干燥,绿色储粮.  相似文献   

5.
利用粮食烘干机烘干粮食,是近年来我省粮食收储企业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减少 由于恶劣气候所造成的收购损失,加快收购速度,保证储粮安全。KDMF500型粮食烘干塔是 黑龙江省科达公司1999年底在我库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经过实践表明,此烘干塔性能优良, 便于操作,劳动强度低,降水均匀,降水时间短,而且此塔是全封闭的,不受外界温度风力 影响,并且应用了计算机监控管理,可使干燥过程调节到最佳状态,在保持出粮品质的前提 下,可提高生产率,降低能耗,降低设备损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1 烘干原理原料(玉米)由提升机送到滚…  相似文献   

6.
农户玉米穗储藏特性及其储藏损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辽宁东部地区,以农户储藏的玉米穗为研究对象,选择原始储粮方式和示范储粮技术2种仓型,开展玉米穗储藏特性及储粮损失研究。定期测定玉米穗储藏期间的玉米粒、玉米芯的水分及玉米粒的脂肪酸值、不完善粒、容重指标,研究和分析玉米穗储藏期间霉变指标、鼠害损失、品质变化等情况。并首次提出利用玉米出籽率计量玉米穗鼠害损失的测量方法。经对比试验验证,传统储粮仓鼠害损失为10%~20%,示范储粮仓型可有效避免鼠害带来的储粮损失,同时避免因鼠害而引起的粮食霉变以及品质的劣变。对农户科学储粮试验研究,新型农户科学储粮装备研究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20 0 4年3月1 6日,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在京主持召开了由国家粮食局粮食行政管理司组织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粮食储藏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项目可行性论证会。该项目针对我国粮油储藏数量大、周期长、品质保持难,缺乏粮油品质快速检测技术和仪器等行业重大共性基础性问题,以储粮生态理论为基础,绿色环保为基本要求,科技创新为支撑,重点开展玉米低温真空保质干燥新技术、太阳能低温储藏稻谷综合技术、无公害储粮杀虫技术、储粮微生物测控技术、粮食杂质检测及自动滴定技术、油脂质量快速检测技术、新粮判别和油脂储藏稳定…  相似文献   

8.
赣西地区高温高湿气候,储藏玉米极易吸潮、生霉、生虫、发热,采用低温干燥气候通风降温后,进行低温压盖密闭储藏,利用玉米呼吸强度大进行自然降氧,实现低氧储藏。结合敌敌畏等措施防治害虫,抑制储粮生物体活动,取得安全稳定的储藏效果。  相似文献   

9.
我国东北地区农村的玉米普遍使用穗储的方式,储藏期多数在3~6个月,由于种植面积大,收获数量多,采取地趴散堆或简易栈子的方式储存,存在霉变及鼠害损失严重的普遍问题,损失量在8%左右。因此,研制开发容量大、使用方便,能够防霉变和鼠害的大储量农用储粮装具是减少农村储粮损失、保持粮食质量的必要手段。研究针对JSWZ系列大型钢网储粮仓储存的玉米穗的品质指标检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玉米穗水分与容重和脂肪酸值的变化预测模型,探讨利用常规水分检测结果来预测储藏期间玉米穗品质的变化趋势。玉米水分与脂肪酸值的线性模拟更趋近实测值,而玉米的容重不随水分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10.
温度、湿度和气体浓度是影响储粮稳定性的三个物理因素,其中温度是影响粮食品质的最重要的因素。低温储藏可以有效降低粮食的呼吸代谢,延缓粮食品质劣变,防虫抑霉,是粮食储藏行业一直在持续研究、不断完善的绿色、保质储粮技术,是未来粮食储藏技术发展的中、长期目标。本文综述了低温储粮相关技术的应用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技术研究重点,旨在为同行研究低温储粮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雪燕  巫若子  郭燕 《印染助剂》2005,22(9):36-38,41
确定自制LAD低温染色助剂在羊毛织物染色中应用的较佳工艺,评定LAD低温染色助剂在羊毛织物染色中应用的效果.结果表明,LAD低温染色助剂显著改善羊毛纤维在80℃条件下对酸性染料和活性染料的染色性能,染色中可以不使用盐和酸,而且该低温染色工艺特别适合酸性染料染中深色,上染百分率能达到95%以上.该助剂的缺点是染色织物耐洗色牢度有所降低,但对于弱酸浴酸性染料的耐洗色牢度仍然较好,活性染料上染后还必须在适当条件下固色,否则耐洗色牢度差,此缺陷有待进一步研究改进.总之,羊毛染色中应用LAD低温染色助剂,可节约能量,减少羊毛纤维损伤,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且LAD低温染色助剂价格便宜,使用方便,是1种优良的羊毛低温染色助剂.  相似文献   

12.
热榨是一种传统的制油工艺,在国内植物油厂被普遍采用。冷榨是近几年国内新研究的一种制油工艺。热榨工艺出油率较高,但因高温高压作用降低了饼粕蛋白质量,造成营养损失;冷榨工艺虽然保证了饼粕质量,但因设备产量低、不稳定,无法满足大型油脂加工厂的需要。鉴于此原因,我们提出了低温压榨,即在保证饼粕蛋白质量及出油率的前提下,以适宜的较低温度进行油料压榨。DZY338型螺旋低温预榨机实现了油菜籽的低温压榨,既保证了饼粕中蛋白的低变性,又保证了出油率,提高了单机处理量,为大型油脂加工厂提供了理想的设备。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42~62 ℃的极端高温、10~25 ℃的常规温度和-5~-15 ℃的极端低温对三种扁谷盗属害虫的致死作用,研究了极端低温下锈赤扁谷盗、长角扁谷盗和土耳其扁谷盗对温度的敏感差异性,评估了控温储粮技术防治扁谷盗害虫的可行性。在极端高温下, 54 ℃处理75 min、58 ℃处理60 min、62 ℃处理45 min能够完全杀灭锈赤扁谷盗成虫。在常规温度下,锈赤扁谷盗幼虫12 d死亡率低于30%,其死亡数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在极端低温下,长角扁谷盗对极端低温较为敏感,其次为土耳其扁谷盗、锈赤扁谷盗。极端温度防治害虫的有效性取决于有效的温度、足够的暴漏时间和处理物料的安全性。极端低温通常比极端高温需要更长的暴露时间,但长时间暴露在极端温度下被处理商品受损的风险将进一步增大。  相似文献   

14.
羊毛低温染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帆  黄秀宝 《印染助剂》2006,23(1):8-12
众所周知,羊毛常规沸染会使羊毛损伤,而低温染色可减少损伤,介绍了各种羊毛低温染色法,如助剂低温染色、改性后的低温染色、超声波低温染色等方法.  相似文献   

15.
辉光和电晕低温等离子处理对羊毛表面性能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等离子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在羊毛纤维表面处理上的应用,采用低温辉光等离子处理和低温射频单电极大气压放电处理2种不同的方法分别对羊毛纤维进行了处理,比较了不同的等离子体处理条件下处理后的羊毛纤维拉伸断裂强度、摩擦性能.应用拉曼光谱、扫描电镜(SEM)对等离子体处理后羊毛纤维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经不同条件的等离子体处理后,羊毛纤维表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物理与化学刻蚀作用,纤维的表面性能得到了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6.
建议开发的印染助剂新品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文献介绍,从提高染色牢度、节能节水以及多道工序合一工艺等方面,阐述了国外已经研制开发的新型助剂品种,为国内的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很大,特别是极限温度表现更为明显。通过超低温控制,来达到对肉制品灭菌的目的。并探讨了制冷温度与灭菌时间关系,制冷温度梯度的控制与灭菌效果,解冻温度梯度的控制与灭菌效果。  相似文献   

18.
糙米的储藏技术及品质变化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较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近20年糙米储藏的研究概况以及糙米在储藏期间品质变化,为启动我国糙米储藏工程提供依据。常规储藏的糙米在储藏期间脂肪酸含量变化明显,水溶性酸的总酸度变化也较明显,糙米的过氧化氢酶活性、糙米发芽率会储藏时间的延长而明显降低。糙米的菌相在常规储藏期间会有明显变化,其中霉菌增加明显,带菌量也有明显增加。害虫感染也易发生,主要感染的害虫有米象和玉米象等。低温储粮法是糙米的最佳储藏法,气调储藏法也是较好的方法,但糙米储藏的保质期要比低温法短得多。文中阐述了糙米储藏的优越性,提出随着我国低温粮仓的逐渐增加,以糙米为储藏方式应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探讨了不同辣椒素剂量在低温低湿条件下对小鼠胃肠道炎症缓解作用。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低温低湿模型组、辣椒素处理组(10、15、20 mg/kg),试验周期7天。记录小鼠体重,观察胃和十二指肠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含量,检测胃组织和十二指肠组织中NF-κBp65、IκB-α、IL-1β、TNF-α等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研究发现低温低湿环境会显著降低小鼠体重,显著增加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含量,胃组织中炎症因子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十二指肠组织NF-κBp65蛋白水平显著下调。辣椒素剂量15 mg/kg处理后会显著增加小鼠体重,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显著下降,辣椒素处理适当下调胃组织中炎症因子的基因表达,显著上调十二指肠组织中关键通路的蛋白表达以恢复正常水平。意味着在低温低湿(10 ℃,30%)的环境下食用辣椒素剂量为10~20 mg/kg可以缓解胃黏膜损伤,并且能恢复十二指肠绒毛断裂,对在低温低湿条件下健康食用辣椒的量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20.
羊绒低温染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羊绒常用的酸性媒介染料和活性染料入手,对羊绒进行多种方法的预处理,再辅以低温助剂,达到降低染色温度的目的.采用在线染色机模拟大生产工艺,检测不同条件下的染色指标(上染率、固着率);采用数理统计和方差分析方法进行实验优化,确定出不同染料情况下的低温染色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