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压榨法制油是一种常用的制油方法,我国众多花生产区也多用此方法进行加工。压榨制油主要是利用压力使油料细胞壁破损,令油脂得以渗出。从操作方法上可将其分为冷榨法及热榨法。用冷榨法制油,出油少且油中含有较多的水和蛋白质,难以长期保存,所以压榨花生油时多使用热榨法。花生压榨之前的处理清理花生。未经处理的花生时常带有诸多杂质,如不清除,不仅会使油脂质量下降,也会影响出油率。如若花生果中夹带绳、沙子等物,则会使机器磨损,产生安全隐患。因此,为确保顺利生产,杂质清除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2.
采用低温压榨、溶剂浸出、炒籽后高温压榨及预榨-浸出几种不同工艺制备花生油,对得到的花生毛油及花生饼粕的品质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不同制油工艺对花生油及饼粕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冷榨花生毛油的香味清淡,色泽最浅,酸值和过氧化值最低;压榨毛油的甾醇含量普遍高于浸出毛油,热榨油甾醇含量小于冷榨油;热榨毛油和热榨饼浸出毛油的白藜芦醇含量高于冷榨毛油和浸出毛油,冷榨毛油白藜芦醇含量高于浸出毛油,冷榨浸出毛油白藜芦醇含量最低(0.42 μg/mL);不同制油工艺所得花生毛油VE 含量有很大差别,冷榨花生油含量最高(25.2 mg/100g);不同制油工艺所得花生毛油的主要脂肪酸组成相差不大;冷榨饼的氮溶解指数最高(50.75%),其它几种制油工艺得到的饼粕的氮溶解指数相对较低(12.25%~22.60%);热榨饼浸出毛油的AFB1含量高于其它工艺制取的花生毛油中的含量,并且随着炒籽温度升高,AFB1 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冷榨(60℃以下)、低温压榨(80℃~90℃)、次高温压榨(100℃~110℃)及高温压榨(120℃以上)工艺对花生出油率及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采用碱溶酸沉法、复合多糖酶+碱溶酸沉法、Alcalase蛋白酶水解法及复合多糖酶+Alcalase蛋白酶水解法等蛋白质提取技术提取低温压榨花生饼粕蛋白质,对吸油性、吸水性、溶解性、发泡性和乳化性等功能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种压榨工艺中,综合效果最好的是低温压榨技术,采用低温压榨技术既能提高出油率(94.9%),又能使花生压榨饼粕用碱溶酸沉法得到较高的花生蛋白得率(60.3%);4种蛋白质提取工艺中,最佳工艺为复合多糖酶+Alcalase蛋白酶水解法,在低温压榨饼粕中蛋白质提取率为74.8%,功能性质稍逊于与天然花生蛋白。  相似文献   

4.
田田 《粮油加工》2006,(11):20-21
尽管螺旋榨油机用于制油工业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至今仍然是油脂加工行业中最主要的机械之一,被广泛地应用于各大油脂生产企业。然而,随着油脂工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螺旋榨油机凸现越来越多的缺陷,特别是对于一些易挥发的特种油料。为了防止油料中营养物质的损耗,要求采用低温压榨工艺,即冷榨工艺,也就是入榨料不经轧坯和蒸炒等工序,直接进入螺旋榨油机中压榨制油。由于没有轧坯和蒸炒,油料细胞破坏不完全,细胞中的脂类体和蛋白结合紧密。同时低温压榨蛋白变性小,油脂黏度较高,流动性较差。因此,采用普通的螺旋榨油机(如ZX10或18型等)或螺旋预榨机(ZX24型)难以建立适宜的压力和有效的疏通油路。无法满足工艺要求。为此,许多国家的油脂科技工作者都在致力于一种高效新型螺旋榨油机的研究。于是,低温螺旋冷榨机便应运而生,其具有榨取的毛油色泽浅,饼粕蛋白变性小,以及能耗低等优点.特别适合于易挥发的特种油的制取。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微胚乳超高油玉米整颗压榨饼粕的综合利用,以微胚乳超高油玉米热榨粕、冷榨粕为研究对象,微胚乳超高油玉米为对照,探讨不同压榨方式对饼粕蛋白的特性及氨基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压榨制油过程使饼粕蛋白质在持水性、持油性、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及氨基酸含量方面均有所改善;在设定离子浓度范围内,热榨粕分离蛋白的持水性、持油性、乳化性及起泡性均为3种分离蛋白中最高;在设定的离子浓度范围内,冷榨粕分离蛋白的溶解性为三者中最佳。此外,冷榨粕分离蛋白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1.209%(干基),为3种分离蛋白中最高,说明该油玉米冷榨法制油可以得到更高质量的玉米粕。  相似文献   

6.
响应面法优化火麻仁油冷榨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得到高品质、纯天然火麻仁油及保留饼粕中蛋白质的天然生物活性。方法:采用冷榨法提取火麻仁油,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建立入榨水分含量、入榨温度、压榨压力、压榨时间与火麻仁油提取率之间的数学模型。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面积归一化法分析所提取火麻仁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通过典型性分析得出最优工艺条件为入榨水分含量4.5%、入榨温度59℃、压榨压力40MPa、压榨时间36min,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火麻仁油提取率可达82.74%。脂肪酸测定表明火麻仁冷榨油富含亚油酸、亚麻酸、油酸、花生四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其总含量高达89.80%。结论:将响应面分析法应用于冷榨提取火麻仁油工艺条件优化,获得良好效果。火麻仁冷榨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保健价值的功能性油脂。  相似文献   

7.
采用低温压榨、溶剂浸出、炒籽后高温压榨及预榨-浸出4种不同工艺制备花生油,对得到的花生毛油及花生饼粕的品质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不同制油工艺对花生油及饼粕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冷榨花生毛油的香味清淡,色泽最浅,酸值和过氧化值最低;压榨毛油的甾醇含量普遍高于浸出毛油;冷榨浸出毛油白藜芦醇含量最低(0.42μg/mL);冷榨花生油VE含量最高(25.2 mg/100 g);不同制油工艺所得花生毛油的主要脂肪酸组成相差不大;冷榨饼的氮溶解指数最高(50.75%),其他几种制油工艺得到的饼粕的氮溶解指数相对较低(12.25%~22.60%);热榨饼浸出毛油的AFB_1含量高于其他工艺制取的花生毛油中的含量,并且随着炒籽温度升高,AFB_1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8.
以芝麻、花生、油茶籽、油菜籽为原料,通过热榨工艺与冷榨工艺制取油脂,比较分析不同工艺制取油脂的基本理化指标、主要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总酚含量、生育酚含量、甾醇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制油工艺对4种原料制取的油脂的基本理化指标及主要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没有明显影响;热榨菜籽油、热榨芝麻油、热榨花生油、热榨油茶籽油的总酚含量分别是冷榨工艺的4.76、2.08、2.99、1.17倍;冷榨花生油、冷榨油茶籽油、冷榨芝麻油、冷榨菜籽油的生育酚含量分别是热榨工艺的1.19、1.17、1.12、1.07倍;冷榨芝麻油、冷榨花生油、冷榨油茶籽油、冷榨菜籽油中甾醇含量分别是热榨工艺的1.21、1.29、1.27、1.20倍。  相似文献   

9.
食用植物油中维生素E在加工中的损耗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营养与健康研究的结果,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1],可美肌肤、抗衰老并防癌症,维生素E缺乏可出现肌萎缩、不育及流产等反应,长期不足有可能诱发巨细胞溶血性贫血。食用植物油含有极其丰富的维生素E,是人体维生素E最主要来源之一,由于油脂加工需经过若干处理过程,我们对其中各类型维生素E的变化情况作了实验观察。1原料与工艺通常植物油的制取工艺可分为热榨和冷榨两种。热榨先将油料种子经过筛选清除种子内夹杂物,脱壳和去壳,粉碎种子,湿润蒸胚熔炒后再进行压榨,可以破坏种子内的酶类。抗营养因素和有毒物质,并且油脂容易分离,故出油率较高,而且杂质较少。冷榨时,种子不经加热直接压一般出油率低,杂质也较少,但对油饼......  相似文献   

10.
日前,山东省农科院花生所完成的"冷榨花生蛋白粉生产及高值化利用技术"项目通过专家鉴定。该项目建立了同步制取冷榨原香花生油、低残油与低变性花生蛋白粉、花生酱和花生蛋白饮料的技术工艺,实现了花生产业高效增值。花生中蛋白质质量分数高达24%~32%,是世界第三大蛋白质来源,脱脂花生粕是油脂压榨的副产物,其中蛋白质质量分数接近50%。但是,高温压榨后花生粕中蛋白质严重变性,营养与物化特性降低,通常只用作饲料或肥料,无法开发花生蛋白粉、花生奶、分离蛋白等高附加值的产品。该项目采用分级、烘干、调质、压榨等技术制备低温压榨花生油,明确了提高预榨出油率的最优参数,制备的花生油达到我国一  相似文献   

11.
陈瑶  王进  许杰  刘海  郭少海 《中国粮油学报》2022,37(11):169-173
使用液压冷榨法制取的茶油品质好,但出油率较低。为提高液压冷榨的出油率,该试验以油茶籽液压饼为原料,采用液压冷榨法对其进行二次压榨,并对液压冷榨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着重探讨蒸制时间、保压时间、粒径等因素对油茶饼残油率的影响,并使用正交试验以确定最佳液压冷榨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二次压榨所得茶油在品质上与油茶籽直接压榨所制油相同,蒸制再压榨处理具有安全性;液压冷榨法提取油茶饼残油的最佳压榨工艺条件为最蒸制时间为60 min,保压时间120 min,粒径4 mm,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油茶饼残油率为4.07%,使油茶籽仁的压榨出油率从80%左右提高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YGPH175型高含油油料膨化机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YGPH175型高含油油料膨化机的研制与应用表明:高含油油料采用膨化浸出工艺能达到缩短工艺线路、降低加工成本、提高饼粕及毛油质量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为提取紫苏饼粕残油,减少有毒有机溶剂残留和污染,同时获得低脂、高蛋白紫苏饼粕,采用95%乙醇浸提法提取紫苏饼粕残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出最优浸提温度、浸提次数、液固比、浸提时间。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获得的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75℃、浸提次数5次、液固比3.50:1、时间3 h。在该工艺下对紫苏饼粕残油的提取率可达96.04%,紫苏饼粕含油率降至0.51%,蛋白富集率提升至57.90%。对紫苏籽压榨油、紫苏饼粕乙醇浸提油及石油醚浸提油进行理化性质比较,结果表明三种油在酸值、过氧化值、碘值、皂化值方面均符合国家标准,其中石油醚浸提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较大分别为3.65 KOH/(mg/g)和5.96 mmol/kg,乙醇浸提油次之,低温压榨油较小为3.30 KOH/(mg/g)和5.22 mmol/kg。碘值无显著差异,而浸提油的皂化值要大于低温压榨油。通过气相色谱(GC)分析,乙醇浸提油的亚麻酸相对含量及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比例分别为59.60%和89.31%,略低于低温压榨油的61.09%和90.33%,高于石油醚浸提油的57.29%和86.10%。综合来看乙醇浸提油品质高于石油醚浸提油,略低于低温压榨油。  相似文献   

14.
95%乙醇浸出棉仁低温压榨饼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95%的乙醇为溶剂对棉仁低温压榨饼进行浸出,同时浸出饼中油脂和脱除所含游离棉酚.探讨了原料粒度、原料水分、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和固液比等因素对粕中残油率和游离棉酚含量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浸出工艺条件为:原料粒度7.5 mm,原料水分小于9%,浸出温度78 ℃,浸出次数12次(每次15 min),固液比1∶ 3.在此条件下,浸出棉粕中残油率为0.91%,游离棉酚含量为0.012 9%,粗蛋白含量为51.81%(N×6.25,干基).  相似文献   

15.
低温萃取葡萄籽油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号溶剂低温浸出葡萄籽油的方法及其工艺过程进行了介绍,并将4号溶剂浸出粕和毛油与6号溶剂浸出粕和毛油质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4号溶剂低温萃取葡萄籽油,其浸出产品残溶低,产品质量好,而且可节约大量溶剂和蒸汽,降低了油脂加工成本.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以小米糠为原料,采用液压榨取的方法制取小米糠油,以小米糠的饼残油为考察指标,研究不同的原料水分、压榨时间、压榨温度对小米糠饼残油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在原料水分8%、压榨温度50℃、压榨时间1 h的条件下,小米糠饼残油低至11.68%;精炼后的小米糠油的酸价、过氧化值分别降为0.27 mgKOH/kg、0.22 mmol/kg,符合食用油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菜籽仁冷榨饼膨化浸出的工艺、操作方法及生产应用情况。通过膨化处理破坏了菜籽仁冷榨饼的细胞组织结构,提高了物料的容重,显著改善了物料的浸出性能。膨化加工不仅解决了菜籽仁冷榨饼的浸出难题,还可提高菜籽粕和浸出毛油质量、扩大浸出器生产能力、降低浸出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8.
饼粕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重点对大豆豆粕、菜籽饼粕和花生饼粕的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不同预处理方法分别对双低油菜品种、双高油菜品种菜籽中油脂的萃取动力学进行比较研究 ,建立未破碎菜籽的萃取动力学模型 ,以确定其油脂的萃取参数和预处理方法对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平板模型对未破碎油菜籽所建立的指数数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其油脂的萃取过程。菜籽品种对油脂的萃取特性有较大影响。 6 0 2油菜籽品种的原料含油率稍高 ,萃取过程的油脂扩散系数较大 ,萃取后的残油量较低。蒸炒和轧片都可以提高油脂的扩散系数 ,降低残油量。其中以轧片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大豆脱皮工艺及其对大豆取油工艺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大豆脱皮不仅是大豆浸出取油工艺中生产低温豆粕必要的前处理工序,也应在生产高温饲用豆粕的大豆浸出取油工艺中推广应用。其目的是,提高豆粕的蛋白质含量,增加浸出设备的处理量,降低湿粕的含溶量和残油量,减少生产过程的能量消耗,改善油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