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研究了将RFID技术和ARM嵌入式软硬件平台以及Linux操作系统相结合的数据移动终端系统设计,应用于广义物流和资产管理等,系统以Mavell公司的XScale为核心,使用Linux操作系统,将RFID标签读写、GPS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和GPRS,ZigBee无线通讯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标签的读写和主机与移动终端以及终端中间的数据交换,并嵌入了开源嵌入式数据库SQLite,提高数据的实时性和交换能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物流发展和物联网的兴起,提出了将RFID技术和ARM嵌入式软硬件平台以及Linux操作系统相结合的数据移动终端系统设计,应用于广义物流和资产管理等,系统以Mavell公司的XScale为核心,使用Linux操作系统,将RFID标签读写,GPS地理信息数据采集模块和GPRS,ZigBee无线通讯结合在一起,实现主机与移动终端以及终端中间的数据交换,并嵌入了开源嵌入式数据库SQLite,提高数据的实时性和交换能力。  相似文献   

3.
RFID中间件技术是物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支付平台现状的分析,研究了RFID中间件技术应用到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的优势,进而设计了一个基于RFID中间件技术的第三方小额移动支付平台.  相似文献   

4.
聂洪 《网管员世界》2013,(22):58-61
BizTalk RFID为RFID应用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的驱动管理和事件处理平台,BizTalk RFID服务器是专注于固定读取器方案的平台,可为多个不同设备提供设备抽象、管理和应用程序服务。相比之下,BizTalk RFID Mobile支持运行WindowscE/WindowsMobile的手持RFlD设备。因此,部署BizTalk RFID Mobile的套件将管理和事务处理过程拓展至移动设备上,同时实现了服务器与移动平台间的通信。本文就向大家介绍BizTalk RFID Mobile上的开发与部署。  相似文献   

5.
本系统是以RFID技术为基础在PXA255嵌入式平台上开发的物流管理系统,能够及时、迅速、安全、智能地完成货品管理中一系列的流程,使仓库管理达到较高的自动化水平.系统中使用的RFID读写模块为符合UID标准的ZLG500B,与PXA255嵌入式平台通过串口相连.PXA255平台运行Linux操作系统.本文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着重讲述该系统RFID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有线射频识别( RFID)技术信息采集系统存在布线成本昂贵、节点众多时连线复杂、读写器需要预先部署且灵活性差、无法在移动载体上读取等问题,提出采用Zig Bee和ARM处理平台构建分布式RFID信息采集系统.在建立ARM最小系统基础上,结合UART,USB和LCD等外围设备构成嵌入式RFID信息处理平台,并针对...  相似文献   

7.
《电子技术应用》2013,(1):31-33
针对嵌入式系统的特点,研究了轻量级的嵌入式RFID中间件ERM的体系结构。在ERM体系结构指导下,实现了运行于嵌入式平台的RFID中间件。该中间件体积小、功耗低、占用资源少、性能高,能够满足食品溯源系统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8.
嵌入式RFID中间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波  谢胜利  苏翔 《计算机工程》2008,34(15):92-94
射频识别技术(RFID)中间件是RFID系统中前端阅读设备与后端数据处理系统之间的一个中枢环节,屏蔽阅读器差异为数据处理的客户端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开发平台。在研究EPCglobal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嵌入式RFID中间件系统,分别从硬件的框架设计与结构组成以及软件的架构与实现方法两方面对嵌入式RFID中间系统件进行讨论,并介绍了具体的实现。在实际RFID系统的应用当中取得良好的效果,证明了该中间件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代小区各种智能管理系统需要多种智能卡识别给用户带来使用不便、信息不能共享等问题,结合射频识别技术、SIM 技术和 ZigBee 技术,提出将 RFID 和 SIM 集成一卡,使用手机作为统一的小区门禁、停车场等识别卡。选用 PC 作为总控制平台,2440开发板外接RFID 模块作为身份识别,GSM 模块(内含 SIM 卡)作为信息同步、ZigBee 模块作为无线网络节点,在 C2440嵌入式开发平台上,采用 QT4模拟实现实现停车场、楼宇门禁一体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围绕单片机和嵌入式系统的基础性、普通性的应用技术,运用单片机和嵌入式管控平台,提升了光控制技术应用系统性能。采用核心技术处理器设计了一种新的嵌入式光控制系统;基于分层递阶控制的思想从不同层次的处理结构实现高运速中的较复杂运算和移动程序的实时控制;从多种环境角度就控制系统器件的感知上,运用了比较逻辑学理念实现了光的控制;围绕光控制技术应用系统构建与定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嵌入式的光控制技术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11.
采用RFID技术、WSN技术、嵌入式技术、数据融合、先进算法与控制理论、无线自愈网等主要技术研发智能停车库系统,特别是将RFID技术和WSN技术的有机结合用于智能停车系统,对WSN技术和RFID技术的应用进行创新,以WSN网络的自组性、冗余性和灵活性弥补RFID在工作范围、可靠性等方面的不足,以RFID的低成本、易用性来克服WSN网络当前的较高成本和应用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规模RFID应用环境特点,研究了具有流数据处理和语义分析功能的中间件体系结构及信息处理关键技术,在处理海量电子标签数据的基础上,融合了数据感知、事件处理和嵌入式Web服务功能。在嵌入式应用环境下提出了资源任务调度优化策略,为上层应用提供统一的标准服务和运行环境,来实现对不同硬件资源的屏蔽,有针对性地解决多层数据处理中存在的难点,以便于未来RFID业务的部署和更新。  相似文献   

13.
基于RFID和Agent技术的物品跟踪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锋 《计算机工程》2008,34(4):277-279
货物的实时状态信息是物流信息系统中管理与决策的主要信息源。文章研究如何获得运输途中货物的状态信息并回传给相应的信息需求方。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利用无线射频技术自动获取货物的实时状态信息。通过将系统构建在移动Agent平台之上,降低运输途中前方子系统与后方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量,减轻通信网络的工作负荷。原型系统在仿真平台上的测试验证了方案的技术可信性。  相似文献   

14.
RFID中间件通常被认为是RFID系统的中枢神经.本文借助于嵌入式ARM硬件平台和Linux操作系统,设计并实现了一种轻量级ALE的嵌入式RFID中间件.该中间件在保留了EPCglobalALE标准的主要功能,使之在保持与ALE标准最大程度兼容的前提下,取消和改进了ALE标准中的一些扩展性机制.所设计的中间件功能齐全、...  相似文献   

15.
The use of RFID middleware to support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for and integration of RFID hardware into information systems has become quite common in RFID applications where reader devices remain stationary, which currently represents the largest part of all RFID applications in use. Another field for applying RFID technology which is offering a huge set of novel possibilities and applications are mobile applications, where readers are no longer fixed. In order to address the specific issues of mobile RFID-enabled applications and to support developers in rapi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we present ID-Services, an architecture for an RFID middleware that is designed to support mobile applications. The ID-Services approach has been used to implement MoVIS (Mobile Visitor Information System), a mobile application which allows museum visitors to request individually adapted multimedia information about exhibits in an intuitive way.  相似文献   

16.
隐私安全问题是移动RFID众多安全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对移动RFID的隐私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个基于策略的移动RFID隐私保护系统,该系统通过建立和管理应用服务的隐私保护策略,并根据标签的隐私策略对信息进行访问控制,确保隐私安全.  相似文献   

17.
The emergence of the RFID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upply chain processes has in particular led to the creation of such standards as the EPCglobal’s model of supply networks as a tool for materializing intra- and inter-enterprise visibility of resources and products, collaboration and integration. Among other critical uses, RFID has been deployed by supply networks to improve asset utilization, effectively combat counterfeiting, and advance targeted product recalls. However, new affordable and deployable technologies and microsensors have recently appeared and keep matur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eds and the possibilities that exist for leveraging these technologies and sensors with RFID to guarantee continuous and seamless visibility of all assets (fixed and mobile resources and field personnel) of smart enterprises, thereby expanding and complementing the roles of RFID. It examines the design challenge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these technologies for advanced logistics operations at the level of product classes or their instances. It then outlines our development of an embedded microsystem that combines RFID, GPRS, GPS and environmental sensors for applications in logistics. The prototyped microsystem demonstrate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ulti-sensor integration paradigm that the paper propo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