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路锋  郭永刚  赵琳 《当代化工》2007,36(6):557-560
在抚顺石油一厂以减五线馏分为原料生产微晶蜡过程中,对蒸馏装置操作条件进行了研究及工业应用,生产结果表明:减压炉出口温度由(380±1) ℃提高到(385±1) ℃,净洗油量由原来的35 t/h 提高到45 t/h,减五线馏分出口温度由352 ℃提高到355 ℃,同时将减压塔、减五线汽提塔吹汽量做略微调整后,减五线馏分质量达到控制指标,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70#食品级微晶蜡.  相似文献   

2.
邹京伦  张双双  贾雯雯  田跃儒  安蓉 《应用化工》2012,41(4):649-651,655
采用粉煤灰制备聚合氯化铝铁。该方法共分为酸浸、盐基度调整、干燥3个阶段。最佳工艺条件为:酸浸阶段酸溶温度95℃,盐酸浓度20%,反应时间2 h,料液比(酸/粉煤灰)3 mL/g;盐基度调整阶段铝酸钙加量0.20 g/mL,反应温度85℃。在此条件下,测得固体产品中Al3+含量为28.4%,Fe3+含量为3.0%。  相似文献   

3.
为弄清贵州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烧砖、发电)过程中汞的释放特征,对贵州水城、兴义、麦坪等地典型矿区煤矸石进行了灰化实验,测定了煤矸石在不同灰化温度下的烧失量以及汞含量,研究了煤矸石在灰化过程中汞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所有煤矸石烧失量在300℃~500℃时随温度的增加与温度呈正相关性,500℃以后烧失量的增长趋势平缓;水城、麦坪、兴义等地煤矸石可燃有机成分高达20%~40%,可作为能源适用于发电、烧砖等;煤矸石中的汞很容易灰化释放,400℃时煤矸石中的汞大部分都可以释放出来,500℃时的灰化产物中汞含量基本趋向零,汞挥发率达到95%左右。  相似文献   

4.
O_3/H_2O_2法处理印染废水二级出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炜 《应用化工》2010,39(8):1194-1197
H2O2协同臭氧氧化实验中,对于初始pH值为6.8的500 mL废水,在臭氧投加量为48 mg,0.1 mL H2O2在反应前加注到反应器的条件下,O3/H2O2工艺的COD cr去除率比臭氧单独氧化提高了7.9%。对于O3/H2O2工艺,其最佳H2O2投加量随废水pH值的增加而减少;一次投加H2O2方式的COD cr去除率在大部分时间内都好于间歇投加H2O2方式。  相似文献   

5.
采用半封闭体系对神府煤以50℃为一温阶,从250℃~500℃进行了生烃热模拟实验,探讨了生烃热模拟过程中气态产物、液体油以及固体产物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生油高峰在400℃~450℃之间,最高生油率为41.2mg/g.生气高峰在500℃,最高生气率为99.4mL/g.气态烃以CH4为主要成分,占总生气量的33.6%~61.2%.非烃气体以H2为主,占总生气量的18.5%~58.1%.非烃气体主要形成于早期阶段,含有部分CO2以及少量CO.固体产物中的碳元素含量增加,氢和氧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6.
通过操作条件的优化和调整,降低常压中段回流量,提高塔顶回流量,改变常四线馏出口位置,提高汽提蒸汽量,以改善分馏效果,使常压塔柴油收率提高;降低常四线量,提高减顶温度,降低减一线量,以提高减顶柴油收率,使减一线由馏出蜡油改为馏出柴油。减压各侧线产品方案也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7.
闫立芳  高宇 《河北化工》2008,31(4):73-74
二氧化钛与焦硫酸钾置于铂坩锅中,在温度不高于500℃,时间不超过30 min条件下,直接用小火熔融,大火烧至透明,用18 mol/L的硫酸40 mL分次转移到500 mL容量瓶中.定容、滴定得到二氧化钛含量为95%以上.  相似文献   

8.
项本平 《天津化工》2006,20(6):53-54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检测工业级氰乙酸甲酯的含量,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气相色谱仪的柱温、检测器温度、进样量、我气流速等因素,确立气相色谱法对氰乙酸甲酯含量检测条件为:柱温90℃,进样量0.2μL,载气流速35mL/min,检测器温度260℃。回收率达到99.92%。  相似文献   

9.
以500 mL鸡胆汁为基本原料,采用沉淀、过滤、减压蒸馏、真空干燥、抽提、重结晶法,制得了7.2 g结合型的牛磺鹅去氧胆酸钠(TCDCANa),以TLC及IR法确定其结构。并将其与鹅去氧胆酸钠(CDCANa)进行镇咳、平喘和祛痰作用对比实验。药理实验结果为:TCDCANa和CDCANa的镇咳作用减咳率分别为(29.1±5.6)%和(18.2±6.8)%;平喘作用解痉率分别为(79.9±22.8)%和(73.3±22.7)%,祛痰作用酚红排泌量分别为(1.601±0.391)μg/mL和(1.029±0.308)μg/mL,TCDCANa与CDCANa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药理实验结果表明,TCDCANa具有明显的镇咳、平喘、祛痰和抗炎作用,其作用强于CDCANa。  相似文献   

10.
改性腐植酸合成油基钻井液降滤失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有机胺对腐植酸进行改性,用作油基钻井液降滤失剂,以替代沥青类产品,有利于提高机械钻速和保护环境。探索了合成产物性能的影响因素,并评价了其在油基钻井液中的性能。结果表明,改性腐植酸降滤失剂合成条件为:腐植酸与有机胺H60B配比15∶6,反应温度190℃,反应时间8~9 h。改性腐植酸降滤失剂具有良好的降滤失效果,在加量为3%时,150℃高温高压滤失量为6.8 mL,好于沥青类降滤失剂,并且对钻井液流变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m掺杂TiO2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TEM等技术表征了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的煅烧温度、催化剂用量以及掺杂量对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煅烧温度为500℃,最佳用量为100mg/mL,钐的最佳掺杂量为Sm/Ti摩尔比1%。  相似文献   

12.
使用经过钙化改性的D61大孔离子交换树脂对发酵法制造的低聚糖进行分离提纯,对操作条件进行了优 化。实验结果显示,在树脂柱规格为Φ9mm×7000 mm、进样量35 mL,工作温度70℃,用水作洗脱剂,控制洗脱速度在 6 mL·min-1的条件下,可以基本祛除低聚糖中的葡萄糖,使低聚糖含量由60%提高到90%以上,葡萄糖含量少于2%。  相似文献   

13.
乳链菌肽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于乳链菌工艺,考察了发酵温度、接种量、发酵液初始pH值、发酵过程pH值变化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发酵温度30℃,接种量5%~6%(vol),发酵液初始pH值7.5时,乳链菌肽发酵液效价较高。采用流加浓度为5 mol/L的NaOH溶液,将发酵液pH值控制在6.20~6.25,发酵液效价可稳定于6 500~7 500 IU/mL,是没有流加碱液发酵的2.5倍。  相似文献   

14.
采用热重法测试了滴灌带中炭黑含量,分析了滴灌带中各原材料的热重情况,对比热失重法测试结果,得出了热重法优选的试验参数及条件为:试样量约为10 mg,惰性气氛下30 mL/min的气体流速由室温以20 ℃/min的速率升温至500 ℃,并在该温度下恒温10 min,再以20 ℃/min的速率升温至900 ℃;热重法具有方法可操作性强,节能环保的优点,但热重法相对于热失重法测试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大,测试结果离散性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5.
翟爱霞  蔡雄辉 《工业催化》2005,13(12):27-29
研究了正戊烷异构化催化剂的制备,对离子交换、残钠量、焙烧温度和金属含量等进行了考察,尤其是单金属活性组分正戊烷异构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酸性、金属含量及其焙烧温度的优化方法。铵盐交换次数3次,铵焙烧温度为500 ℃;Ni金属含量4%,焙烧温度450 ℃。此方法及条件适合于优化轻质烷烃气固相异构化催化剂的制备及其酸性能的优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六西格玛方法探讨了制氢装置提高制氢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正和集团焦化干气制氢装置转化出口温度在755~762℃、原料气量在3 360~3 400 Nm~3/h范围内,可以满足制氢量≥9 500 Nm~3/h,氢气纯度≥99%,产品氢CO含量10×10~(-6),产品氢CO_2含量10×10-6要求。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微库仑仪测定车用乙醇汽油中S含量的方法.测定的最佳仪器条件是:O2流量40mL·min-1、N2流量60mL·min-1,裂解炉气化端温度750℃、稳定端温度800℃,偏压140~170mV,增益为150,进样量为4-6μL.方法的精密度小于1%、相对误差绝对值低于1.5%.实验结果表明,微库仑法测试车用乙醇汽油中S含量具有重复性好、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以含量81%的曲克芦丁为原料,采用优先结晶法纯化曲克芦丁。利用正交实验研究了溶剂种类,静置时间和析晶温度对纯化结果的影响。实验说明,150 g曲克芦丁粗品,在高于65℃的条件下,溶解到500 mL体积比为27∶1的甲醇与异丙醇的混合溶剂中,撒入三羟乙基芦丁晶种后降温到20~25℃,静置3 h后抽滤晶体,曲克芦丁的含量提高到95%以上,收率不低于75%。  相似文献   

19.
改性硅藻土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实验法,考察了硅藻土煅烧温度、投加量、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印染废水色度、COD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藻土的煅烧温度为500℃,pH为2,投加量为0.06 g/mL,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10 min时处理效果最好,脱色率为53.3%,COD去除率为62.1%。  相似文献   

20.
建立HPLC-ELSD同时测定甲壳素降解发酵液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离心分离过滤膜。Prevail Carbohydrate ES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83∶17),流速0.8 mL·min~(-1)。ELSD漂移管温度:90℃;载气流量:1.5 L/min;进量样10μL,柱温30℃的条件测定。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151.152 mg/mL(r0.9995)、0.1511.51mg/mL,(r0.9998)。13个批次的发酵液果糖含量为32.18135.68 mg/mL,葡萄糖含量为31.66119.84 mg/mL。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甲壳素降解发酵液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