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艳  马万征  范行军 《广东化工》2022,49(2):164-165
基于OBE的教育理念,对《环境监测》实践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用于满足应用型高校环境类专业培养高质量社会企业需求的人才.根据市场对应用型环保类技术人才的需求,基于OBE的向导,对《环境监测》实践教学内容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2.
改性硅藻土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实验法,考察了硅藻土煅烧温度、投加量、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印染废水色度、COD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藻土的煅烧温度为500℃,pH为2,投加量为0.06 g/mL,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10 min时处理效果最好,脱色率为53.3%,COD去除率为62.1%。  相似文献   
3.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万征  李忠芳  王艳  谢越  邹海明  马万敏 《应用化工》2012,41(12):2154-2155,2159
阐述了目前印染废水治理研究中的各种吸附法、混凝法和生物法的应用现状、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染料废水具有高COD、高色度、高含盐量和低可生化性的特点。在前期研究的工艺(混凝+气浮+水解酸化+好氧)基础上,采用臭氧紫外工艺对好氧池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臭氧紫外工艺协同深度处理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要明显好于臭氧和紫外单独处理染料废水时的效果;当pH为6~8时,臭氧质量浓度为50 mg/L,紫外线照射强度为40μW/cm2,反应时间60 min情况下,COD的去除率为69.9%~72.1%,出水中COD为83.7~90.3 mg/L,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1992)(小于100mg/L)。  相似文献   
5.
阿魏酸是导致很多作物产生连作障碍的自毒物质。筛选出1株高效降解阿魏酸的细菌,初步鉴定为葡萄球菌属,命名为A WS4B ,研究了A WS4B对阿魏酸的降解特征,探讨了其降解途径。结果表明,当无机盐培养基中阿魏酸的浓度为100 mg/L 时,菌株AWS4B 72 h可降解99.97%。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反应的活化能 Ea 为19.88 kJ/mol ,降解方程常数 k0为3.26×10-4,得出了菌株AWS4B降解阿魏酸的预测模型方程。AWS4B降解阿魏酸的底物来源比较广泛。菌株AWS4B对阿魏酸降解的可能途径是非氧化脱羧形成香草醛,再氧化形成香草酸,脱甲基后形成原儿茶酸,最后原儿茶酸苯环裂解后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最终实现阿魏酸的降解。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物联网工程技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单一、缺乏校企合作、竞赛导向意识不够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措施。对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专业认证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可获得任意压边力曲线的的压边装置,其由减速步进电机、蜗轮丝杆升降机、弹簧导柱导套结构组成。通过减速比为60:1的二级减速系统使得小功率步进电机可实现较大的压力。蜗轮丝杆升降机将圆周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弹簧将步进电机的位移变量转化为需求的力变量。导柱、导套可使得压边力方向更容易控制。通过设置特定的脉冲序列得到的压力曲线标定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并根据标定曲线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与标定曲线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
王艳  周毅  汪建飞  马万征  谢越 《广东化工》2012,39(11):144-144,52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根据该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结合课程特点和教学实践经验,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以达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环保理念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马万征  周四喜  周亚锋  张瑞  陈冬 《应用化工》2013,(2):257-258,263
通过单因素变量实验研究了MAP法处理氨氮废水的处理效果,分析了反应温度、pH值、反应物投放比例和氨氮浓度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实验表明,温度为30℃,pH=9.5~10,n(Mg2+)∶n(PO34-)∶n(NH4+)=1∶1.2∶1时,氨氮去除率分别达到最佳;在相同条件下,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氨氮浓度的增加,去除效果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