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纳米粒子,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和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仪对TiO2纳米粒子的形貌、结构和尺寸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O2纳米粒子为近球形,粒径为12~15nm左右的锐钛矿型纳米晶;TiO2溶胶薄膜中粒子均匀分散,有较好的均一性;TiO2纳米粒子表面富氧,含有较多的TiOH基团;TiO2纳米粒子尺寸对反应体系的pH值很敏感;不同尺寸的纳米粒子在紫外区均有较强吸收,并表现出吸收带边蓝移效应。  相似文献   

2.
王世平 《涂料工业》2006,36(8):36-39
采用水解-均相沉淀法,在常温下即可制得纯锐钛型纳米TiO2粉末,对所制得的粉末进行了TEM、XRD、EDS、XPS和UV-VIS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水解-均相沉淀法,通过添加NH4C l和H2SO4可在室温下制得粒径为32nm的纯锐钛型纳米TiO2粉末,并且粉末粒径均匀,尺寸分布较窄;纳米TiO2粉末对波长200~360 nm范围内的紫外线有较好的吸收作用,且吸收较均匀。  相似文献   

3.
以SnCl4·5H2O为原料、三重蒸馏水为溶剂,结合溶胶凝胶法与水热法合成了9种不同粒径的SnO2量子点胶体及其对应的粉末颗粒。分析了不同合成条件对量子点的影响,用XRD和TEM对其粉末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对SnO2纳米粒子的Uv-Vis光谱以及光致发光光谱进行了分析,计算了量子点粒径大小以及禁带宽度,并对其荧光发光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合成的Sn02量子点的粒径为3.2~4.6nm,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较好。SnO2纳米粒子光致发光在430nm、530nm和600nm处有发光峰,分别是由锡间隙、单电子氧缺陷以及表面态引起的深能级跃迁所致。  相似文献   

4.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CdS包覆TiO2(CdS/TiO2)复合纳米粒子,利用XRD、TEM、SEM、UV-vis吸收光谱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分析,并以可见光分解水制氢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复合纳米粒子的活性。结果表明,CdS/TiO2 复合纳米粒子的颗粒大小约为40nm,TiO2 以锐钛矿型存在,CdS以六方相存在;复合纳米粒子的吸收光谱较TiO2 发生“红移”,大幅拓宽了对可见光区的吸收范围。光解水制氢实验表明,CdS/TiO2 复合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可见光释氢活性和光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制备了3种不同粒径的Ag纳米颗粒,将它们分别掺入二氧化钛溶胶,制备成复合二氧化钛薄膜,利用TEM测定了Ag粒子的大小,测量TiO2复合膜的光电流,以亚甲基蓝降解反应评价了Ag/TiO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负载不同粒径Ag纳米粒子后,TiO2薄膜的光电流和光催化活性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当负载平均粒径6.9nm的Ag粒子后,薄膜具有最高的光电流和最强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TiCl4低温水解法,添加TiO2溶胶制备了纳米TiO2粉体.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激光粒度仪研究了制备的纳米TiO2粉体的晶型、形貌、晶粒尺寸及粒径分布.结果表明:所得纳米TiO2粉体原始沉淀为金红石型,其粒径为10 nm左右的棒状粒子,经500℃煅烧2h,获得结晶完整、球形、粒径分布很窄的纳米TiO2粉体,其平均粒径为34 nm,粒径分布范围为20~50 nm.  相似文献   

7.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后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松  王平 《涂料工业》2003,33(7):1-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锐钛型纳米TiO2,并用水热法等不同方法对其进行后处理。采用XRD、XPS和TEM对所得的TiO2粉体的晶型、粒径大小、表面组成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制备一定粒径的锐钛型纳米TiO2的后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分别通过溶胶-凝胶法和硬脂酸凝胶法制得TiO2前驱体,在450℃煅烧后分别得到粒径在42.4,9.4 nm的混晶纳米TiO2。运用XRD和TEM等方法对TiO2进行表征,探讨了两种合成方式对纳米TiO2粒径大小及TiO2晶型转变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硬脂酸凝胶法合成的纳米TiO2纯度高、粒径小,且晶型转变温度低,这是由于晶粒细化后晶型转变温度降低的缘故。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溶胶,通过XRD、TEM和FT-Raman对制得的溶胶中纳米粒子的晶形、大小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该溶胶对小鼠肺脏以及对原代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所得溶胶中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均为梭形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粒子的平均宽度约为15 nm、平均长度约为60 nm.随着染毒...  相似文献   

10.
纳米TiO_2复合载体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分别在γ Al2O3和ZRP 5分子筛上负载纳米TiO2制得复合载体,通过不同的方法在载体上负载纳米V2O5,运用XRD、TEM、IR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O2在载体上分散良好,粒子颗粒均匀,粒径大小在25~35nm之间,TiO2在ZRP 5上粒径比在γ Al2O3小,且Ti Al、Ti Si间存在相互作用,有利于产生新的性能。V2O5粒径大小在8~9nm。  相似文献   

11.
锐钛矿型F-TiO2溶胶光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冬根  廖世军  党志 《化工学报》2006,57(11):2778-2784
引言 二氧化钛溶胶光催化剂由于具有粒子颗粒度小、催化活性高、容易固载到基质材料上等优点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以无水FeCl3为氧化剂,在CHCl3中采用原位氧化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噻吩与TiO2摩尔比〔n(Th)/n(TiO2)〕的聚噻吩敏化TiO2(PTh/TiO2)复合材料。用TEM、FTIR、XRD、DRS和PL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用苯酚的光催化降解反应研究了复合材料在紫外光和太阳光下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PTh的修饰减轻了复合纳米粒子之间的团聚,但对TiO2的晶体结构无影响,复合材料粒径25~30nm。PTh的敏化作用可使复合材料吸收200~800nm的光。两种光源下,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均优于纯TiO2,当n(Th)/n(TiO2)=0.04时达最佳。紫外光下,200min时苯酚降解率达76.39%,太阳光下,120min时苯酚降解率达88.27%,较纯TiO2光催化活性分别提高了19.7%和31.53%。  相似文献   

13.
共轭高分子PF/T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与催化性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用糠醇单体在TiO2纳米粒子表面的原位酸催化聚合,经适当的热活化处理,制备了共轭高分子PF/TiO2纳米复合催化材料,用TEM、FTIR、UV-V is等技术对其尺寸、结构和光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在自然光、室温条件下,以亚甲基蓝(MB)的脱色、降解为模型反应,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该方法合成的PF/TiO2复合材料尺寸在80~140 nm,其中PF为具有极性基团(OH,C O)和不同长度共轭链的高分子,且与TiO2以C O Ti相键合;由于PF的复合使该复合材料的吸收波长拓宽至整个紫外-可见光区。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在自然光、室温条件下,该复合材料在5~10 m in可使MB的脱色率、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7%、75.2%以上。  相似文献   

14.
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表面包覆的若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金红石型纳米TiO2进行表面处理是钛白粉工业化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处理的方法和包覆的程度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应用范围。介绍了金红石型纳米TiO2表面包覆的机理、包覆的方式以及对包覆效果进行表征的一些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利用低温合成法制备了分散有锐钛矿纳米颗粒的二氧化钛(TiO2)溶胶,该溶胶均一、透明。利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对该溶胶内纳米颗粒的结构和形貌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颗粒呈梭形,分散性良好,其尺寸小于50nm,晶型为锐钛矿型。通过对TiO2溶胶光催化活性和老鼠内皮细胞毒性进行研究,发现该溶胶在日光照射下光催化活性较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TiO_2超细粒子的微乳法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祖鹓  张凤宝  夏宝林 《精细化工》2004,21(4):253-256,268
采用表面活性剂OP-7、正庚烷、水和异戊醇形成的微乳体系制备TiO2超细粒子,并考察水和异戊醇含量对TiO2超细粒子平均粒径的影响。所得产物易于分离,溶剂可回收,产率达80%。结果表明,500℃灼烧2h所制备的TiO2超细粒子为锐钛型。采用FTIR、XRD、BET、DSC、TEM对TiO2超细粒子进行表征,由FTIR分析可知,表面无残留有机物;由DSC分析可得晶型转变温度为437 3℃;根据XRD分析计算的平均粒径为9 7nm,颗粒分散度较高;采用BET法测定比表面积为85 8m2/g。以苯酚的光催化氧化作为目标反应来评价TiO2超细粒子的光催化活性。苯酚光催化降解反应2 5h,降解率可达85%。  相似文献   

17.
不同晶型纳米二氧化钛的水热合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热法合成了不同晶型、形貌和大小的纳米二氧化钛。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对所得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H值、水热反应温度和水热反应时间对纳米二氧化钛晶型、形貌和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驱体pH值是决定产品晶型、晶粒尺寸和形貌的主要因素。随着水热反应温度的升高,纳米二氧化钛的晶粒尺寸逐渐变大,但pH=3.0时所形成的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的晶粒尺寸却几乎不变;随着水热反应时间的延长,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晶粒的生长速度最快,而锐钛矿型的纳米二氧化钛的晶粒生长速度则最慢。  相似文献   

18.
无模板剂超声波辐射法快速合成纳米复合型微孔分子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朝圣  余林  李永峰  孙明  余倩 《精细化工》2008,25(6):541-544
在60℃、无模板剂条件下,采用超声波辐射法快速合成了纳米复合型A/X微孔分子筛。对合成的样品进行了XRD、BET、TEM、FTIR表征。XRD结果表明,在低温、无模板剂条件下,超声波辐射20 min就能合成纳米复合型A/X分子筛。BET结果表明,合成样品的外比表面为121.14 m2/g,微孔的比表面为257.70 m2/g。TEM结果表明,晶粒呈球型且均匀,粒径约为10 nm。证明样品的孔结构规整,骨架结构完善,晶粒小且分散性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Ti(SO4)2为原料,用水热沉淀法制备纳米TiO2光催化剂,用XRD、TEM、BET、DRS对水热法和Sol-gel法制备的TiO2粒子进行表征,以光催化降解水溶液中罗丹明B为模型反应,对水热法制备的TiO2光催化剂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热法制备的TiO2粒子粒径小(d101=7.5nm),比表面积大(SBET=102.8m^2/g)吸光能力强,光催化活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