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提高电子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使用控制图是个很好的质量控制方法.针对航空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统计过程控制方法的局限性,介绍了方差分析及控制图的概念,并考虑到不同环境下样本抽样数据之间的差异,结合方差分析原理对(x)-R控制图的构造方法及上下控制限的确定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修正后的(x)一R控制图对航空...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质量控制图的基本特点,论述了质量控制图的选择方法,对比分析了四种计量值质量控制图的应用特点,以实例详细分析了应用控制图进行工序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个自适应控制器和一个传统PID控制器相互切换的控制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PID控制方法在辨识精度、控制性能和跟踪能力等问题上可以和多模型自适应控制相媲美,从而省去了多模型自适应控制寻找大量合适模型集的不易,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DCS系统中控制回路图连接组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红  王捷 《仪器仪表学报》2003,24(Z1):469-471
在DCS系统中,控制站组态是控制方案实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中采用控制回路图连接的方法进行控制站的组态.本文分析研究了串级控制、比值控制、折线程序设定器设计在控制回路图中的连接.并对分程控制、串级分配器的控制回路图连接进行了设计.对除法运算功能块运用给出了应用实例.文中介绍的控制回路图连接组态设计,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交流伺服直线位移平台高速定位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直线位移平台的高速定位控制中,采用传统PID控制和低通滤波处理方法很难同时获得良好的指令跟踪特性和抗干扰生能.针对此不足,在建立了交流伺服电机控制模型的基础上,根据交流伺服硬件系统设计了三闭环PID控制结构.同时,为提高高速定位控制性能,设计出前馈控制和二自由度控制结构,并与传统PID控制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指令跟踪特性和抗干扰性能.最后,设计了试验系统,对直线位移平台进行了高速定位控制试验,验证了此方法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6.
方勇纯  王宁 《机电工程》1997,14(6):167-168
本文针对交流伺服系统,提出了变结构的神经元控制方法.控制实验表明:这种控制方式明显优于传统的PID控制,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及很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7.
基于专家规则的自选择式多模态控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等各种控制器对于非线性过程都各有其不足.文章提出了一种将模糊控制、PID控制和Bang-Bang控制相结合的、以专家规则为选择依据的自选择式多模态控制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多模态控制器的控制策略,并以非线性的切削加工过程为对象,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其超调量和调节时间明显优于模糊控制,超调量和控制器自身计算时间显著少于PID控制,而且此方法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纯滞后系统的鲁棒性自调整Dahlin-Smith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用Smith预估控制系统实现Dahlin控制闭环系统响应时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为了在对象参数发生变化时,仍能达到较好的调节效果,提出了鲁棒性自调整方法,实现了Dahlin控制闭环系统响应的实时调整.仿真结果表明通过鲁棒性自调整Dahlin-Smith控制可以较好地解决纯滞后系统的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9.
利用自适应控制善于处理时不变和慢时变问题以及可拓控制善于处理时变和突变问题的特点,将自适应控制与可拓控制两者结合起来,提出了用可拓自适应控制方法来研究移动机器人.构建了移动机器人可拓自适应控制动力学模型,设计了自适应控制器,并对其进行了初步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可拓自适应方法对移动机器人进行控制,相比传统的自适应控制更具有环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PID控制参数固定、不易改动的不足,提出了利用遗传算法自动构建模糊逻辑控制器方法,并应用于无刷直流电机模糊自适应控制,提高了电机的控制性能.通过对无刷直流电机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和传统PID控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模糊自适应控制方法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
一种二自由度内模控制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典型的工业过程控制对象,提出了一种二自由度内模控制方法,此方法可以使系统同时具有良好的目标值跟踪特性,干扰抑制特性和鲁棒性,改进了常规内模控制的不足,而且控制算法简单,参数调整方便,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了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预报补偿与控制技术是提高精密内圆磨削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分析轴承内圈内圆磨削质量的基础上,指出精密内圆磨削过程可视为一典型的灰色系统,灰色系统GM(1,1)模型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内圆磨削过程的本质。建模仿真结果表明,GM(1,1)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工件磨削尺寸误差序列的趋势项,基于此,就可以对内圆磨削过程实施预报补偿控制。设计了旨在提高轴承内圈内圆磨削质量和效率的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内模-Smith时滞补偿控制方法进行电动静液压主动悬架的时滞控制。对电动静液压作动器(Electro-Hydrostatic Actuator,EHA)进行了响应特性试验,采用一维线性插值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模型拟合,并得到了含纯时滞的作动器简化模型。针对作动器的惯性响应设计了内模控制器,利用一阶泰勒表达式转化成了PID控制器形式;将作动器的纯时滞视为理想主动力的时滞,设计了Smith时滞补偿控制器。搭建了EHA主动悬架的内模-Smith时滞补偿控制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内模-Smith时滞补偿控制能使作动器输出的主动力在时间上得到较好的控制,明显改善了主动悬架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4.
带积分作用的模糊内模时滞控制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Smith预估器和内模控制结构结合起来,使用模糊控制器为主控制器,并用积分环节来消除系统所存在的稳态误差,理论分析可以证明,该结构就是内模控制器,无需滤波环节就可以得到良好的鲁棒性,而模糊控制器本身的非线性和鲁棒性也可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经仿真研究发现,只要合理调整模糊比例因子和积分因子,该方法可以在一定的模型失配情况下得到比常规IMC更好的控制品质,且无稳态误差。  相似文献   

15.
为了降低响应时间对基于电动静液压作动器(Electro Hydrostatic Actuator,EHA)的主动悬架动态性能的影响,设计了EHA主动悬架的内模PID控制器。建立了EHA作动器的动态数学模型,在对作动器高阶模型进行一阶简化的基础上,设计了内模控制器;通过对该控制器进行泰勒级数一阶展开,导出了PID控制器的参数表达式,并整定了PID参数。搭建了EHA主动悬架的内模PID控制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内模PID控制能使EHA作动器输出的主动力在响应时间上得到较好的控制,明显改善了主动悬架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航空相机摆扫成像过程中存在的像旋问题,采用四通道双向控制系统对像旋进行补偿。在系统中,基于鲁棒内环补偿器结构进行了内环补偿器设计。首先利用H∞混合灵敏度优化方法求解鲁棒内环补偿器中的鲁棒控制器,再结合参考模型确定系统的滤波器,进而得到系统化设计的内环补偿器。保证系统鲁棒稳定性的同时尽可能提高干扰抑制性能,进而在两者间折衷提高双向控制像旋补偿精度。实验结果显示,本方法能够有效抑制等效干扰的影响,提高消旋补偿的精度。动态扫描下位置补偿误差的最大值和均方根分别为(1.81×10~(-3))°、(5.224 74×10~(-4))°,与传统设计相比,补偿误差分别减小了41.99%、41.73%,提高了四通道双向控制系统的像旋补偿精度。  相似文献   

17.
Although many methods about the control of irregular external noise have been introduced and implemented, it is still necessary to design a controller that will be more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methods to exclude for various noises. Accumulation of errors due to model tracking, internal noises (thermal noise, shot noise and 1/f noise) that come from elements such as resistor, diode and transistor etc. in the circuit system and numerical errors due to digital process often destabilize the system and reduce the system performance. New stochastic controller is adopted to remove those noises using conventional controller simultaneously. Design method of a model tracking dual controller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system while removing external and internal noises. In the study, design process of the model tracking dual stochastic controller is introduced that improves system performance and guarantees robustness under irregular internal noises which can be created internally. The model tracking dual stochastic controller utilizing F-P-K stochastic control technique developed earlier is implemented to reveal its performance via simulation.  相似文献   

18.
田恬  康瑾 《机械与电子》2023,41(3):30-33
步进电机的控制精度会对电机位移和数字脉冲产生影响,为了提高步进电机最优机械控制数据的准确性,确保步进电机最优机械控制效果,提出机器人步进电机的最优机械控制数据建模与仿真方法。该方法优先分析了机器人步进电机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并利用数学模型推导出传递函数,以此达到简化步进电机的目的。基于分析结果建立控制模型,实现最优控制机器人步进电机,并依据仿真分析结果验证最终控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机器人步进电机最优机械控制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提高机器人步进电机最优机械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9.
大时滞不稳定对象的PID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一阶大时滞不稳定对象的控制,普通的PID控制器很难满足要求,有时甚至无法实现系统的稳定。采用了双环控制结构,先构造内环状态反馈以改善对象动态特性,然后按照内模控制原理设计外环的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SVM的内模控制,采用SVM回归理论建立系统的内部模型和设计逆模控制器。首先简要介绍了SVMR的原理,然后将其应用于内摸控制问题.并建立了SVMR模型。其次,在控制过程可逆的条件下设计了SVMR控制器。最后将该控制方法用于具有大时滞性、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船舶航向控制中,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