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M40J/E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湿法缠绕技术制作了M40J/EC预浸料,对热压罐固化的M40J/EC复合材料的室温、高温干态和湿态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与M40/4211复合材料相比,M40J/EC复合材料的各项力这性能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并具有优异的耐湿热性能,在130℃干态和湿态下,其弯曲强度、模量和层剪剪切强度的保持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氰酸酯树脂及其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E5 1环氧树脂改性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 (BADCy)体系的力学和热性能的研究表明 ,5 % (质量分数 ,下同 )的E5 1环氧树脂可使BADCy的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由原来的 95 .6MPa和 9.2 4kJ/m2 提高到 117.8MPa和12 .5 8kJ/m2 ,热变形温度仅下降 8℃。碳纤维 /BADCy复合材料的扫描电镜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纤维的表面形态对界面粘结效果有较大影响 ,三种复合材料界面的粘结强弱顺序是T3 0 0 /BADCy >M 40 /BADCy >M 40J/BAD Cy。水煮 10 0h对三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影响不大 ,但对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明显 ,其中M 40J/BADCy的层间剪切强度保持率只有 84.2 % ,而T3 0 0 /BADCy的强度保持率高达 92 .5 %。热冲击和紫外线辐照实验研究表明 ,-3 0℃ / 11h~ 15 0℃ / 11h的 2 0次热交变及总剂量为 1× 10 9J/m2 的紫外线照射对BADCy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很小 ,三种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层间剪切强度的保持率均大于 90 %。  相似文献   

3.
采用低熔体粘度适用于液态成型的聚酰亚胺树脂研究了树脂传递模塑(RTM)工艺中树脂注射压力、注射流速、固化温度对碳纤维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成型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随着注射压力增大,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下降,层间剪切强度提高,弯曲强度略有提升。随着注射流速增加,复合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不变,层间剪切强度和弯曲强度降低。随着固化温度升高,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但固化温度达到400℃时,层间剪切强度和弯曲强度明显降低。根据树脂工艺性,综合考虑复合材料内部质量、耐热性和力学性能,采用注射压力1.2 MPa,注射流速15 mL/min以及固化温度380℃的成型工艺较优。  相似文献   

4.
采用E-51环氧树脂改性聚碳酸酯,研究其单向E-玻璃纤维、单向碳纤维T300、M40复合材料。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PCCM)的层间剪切强度等性能明显提高,玻纤复合材料提高幅度最大。纤维-基体界面粘接良好。  相似文献   

5.
根据碱催化阴离子聚合原理,用液态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尼龙/三维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PA/C3D),介绍其成型工艺过程,测试并分析了PA/C3D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PA/C3D复合材料具有比长碳纤维增强尼龙(PA/CL)复合材料高的冲击强度和剪切强度,其弯曲性能低于PA/CL复合材料。碳纤维空气氧化处理后制备的PA/C3D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及平面剪切强度均有所提高,但冲击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6.
利用芳纶纤维对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进行缝合,研究了缝合密度、缝合方向和缝合线直径等缝合参数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和层间剪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缝合密度和缝合方向对材料性能影响较大,材料经缝合后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下降,层间剪切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用烯丙基双酚A改性的双马来酰亚胺型树脂X4502的后处理工艺。考察了不同后处理温度和时间对X4502浇铸体的热变形温度、玻璃化温度及T-300/X4502单向板的高温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确定了X4502树脂浇铸体及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后处理工艺为:200℃/2h+240℃/6h。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高模量碳/环氧树脂、碳/双马树脂和高强度碳/环氧3种复合材料抗拉伸、压缩、弯曲、层间剪切等力学性能的测试情况,用微观和宏观照片对比了不同强度、模量和不同树脂的失效模式差异,包括失效部位、失效的层次和类型。指出现行复合材料测试标准在测试高强度和高模量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时存在的问题。同时用测试数据对比了高模量碳纤维分别与双马来西亚胺5405和环氧树脂5224匹配后的性能,以及高强度碳纤维与环氧BA9913匹配后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一种体育用品用弹性固化EP(环氧树脂)体系,并着重探讨了其与碳纤维制成的复合材料的相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弹性固化EP体系的相对最佳固化温度为113.5~147.0℃,95~110℃时固化度超过90%;复合材料的横向拉伸强度60.00 MPa、拉伸弹性模量≥8.20 GPa、弯曲强度≥1.50 GPa、弯曲弹性模量110.00 GPa和层间剪切强度82.00 MPa,经98℃水煮48 h后,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和层间剪切强度与国内外同类产品(150℃固化40 min)的性能相当;纤维表面有树脂附着,并且有部分树脂浸润纤维,说明该弹性固化EP体系与碳纤维之间的浸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YSZ涂覆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郝艳霞  杨绪杰  陆路德  汪信 《塑料工业》2004,32(8):20-22,57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碳纤维的表面涂覆了一层钇稳定氧化锆(YSZ)涂层,并研究了用其制备的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涂层中粒子的粒经约为10nm,YSZ涂覆后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ILSS)、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52.0%、6.5%和6.3%;YSZ涂覆后的碳纤维与环氧树脂基体的结合更加紧密,且在碳纤维表面形成的YSZ涂层在450~700℃能有效地减缓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氧化失重速率。  相似文献   

11.
M40/5228复合材料的温湿效应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用湿法缠绕技术制作了M40/5228预浸料,对热压罐固化的M40/5228复合材料的室温、高温十态和湿态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与M40/4211复合材料相比,M40/5228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M40/5228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湿热性能,在130℃干态和湿态下,其弯曲强度、模量和层间剪切强度的保持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T700/3234层合板力学性能,T700/3234层合板铺层45°/-45°/0°/90°/0°/0°/90°/0°/-45°/45°.T700/3234中温固化环氧碳纤维单向预浸料适应于热压罐成型工艺方法.测试了23℃、60℃、80℃、100%下,T700/3234层合板拉伸性能、压缩性能、弯曲性能、层间剪切强度及层合板的拉伸剪切强度,得出不同温度下层合板各项力学性能的保持率,表明:T700/3234复合材料使用温度不大于80℃.  相似文献   

13.
以^60Co γ-射线为辐照源对碳纤维(CF)表面进行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经辐照处理后的碳纤维单丝表面及其与环氧树脂制备的复合材料试样的层间剪切断付;通过层间剪切强度比较了吸收剂量对其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ILSS)的影响,并根据GB/T 3362—1982标准比较了辐照前后碳纤维复照拉伸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辐照处理后的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界面明显得到改善,在一定的吸收剂量范围内能够有效地提高复合材料的ILSS,但是过大的辐照剂量和接枝率不利于复合材料的界面改性;当辐照剂量小于250kGy时,碳纤维的复丝拉伸强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碳纤维的电化学氧化表面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综述了关于碳纤维电化学氧化表面处理的研究现状,碳纤维表面的化学表征,以及处理对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同时也总结了碳纤维表面处理对于提高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的解释机理。  相似文献   

15.
碳纤维增强碳(C/C)复合材料是由沥青基碳纤维粗纱纺织的多层织物和煤沥青基体构成的,本次实验研究了两种C/C多层织物复合材料和一种平纹编织C/C布复合材料,测试了弯曲、剪切和压缩强度。根据不同跨距--高度比下的三点弯曲试验结果,表明C/C1多层织物复合材料具有高的剪切性能,多层织物复合材料的分层断裂比平纹编织C/C布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层间断裂韧性。  相似文献   

16.
双马来酰亚胺改性芳香胺固化环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环氧树脂(EP)耐湿热性差和韧性不足的缺点,用双马来酰亚胺(BMI)对常用的芳香族二元胺(DA)固化剂进行扩链改性。研究了改性4,4′-二氨基二苯砜(DDS)固化剂对7种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工艺性能的影响,优化出一种BMI改性环氧树脂基体。改性树脂浇铸体韧性好、耐热性高,断裂韧性GIC195J/m2,断裂延伸率3.37%,Tg218℃,135℃弯曲强度保持率72.2%,沸水饱和吸湿率3.3%;其碳纤维复合材料综合性能良好、断裂韧性高、耐湿热性好,横向拉伸强度75.5MPa,层间断裂韧性GIC267J/m2,135℃湿态弯曲强度保持率70.5%,132℃湿态层间剪切强度保持率49.5%。  相似文献   

17.
考查了不同表面处理工艺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及层面、断面形貌的影响。通过材料实验机测得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并通过扫描电镜分析评价不同电导率对复合材料ILSS的影响。结果表明,12ms/cm是表面处理工艺中电导率的较优选择;碳纤维的层间剪切强度随电量的变化符合"层进式物化双效模型";制备高层间剪切强度碳纤维和复合材料时,较优的电解质是NaOH,较优的电解液浓度为2%,较优的电量为10C/g;本工艺条件下制得的SYT49碳纤维层面形貌与东丽T700G碳纤维相似。  相似文献   

18.
改性双马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体系耐湿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5428/T700复合材料的吸湿率、不同吸湿条件下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及高温湿态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428/T700体系具有较低的吸湿率,经70℃去离子水水煮72 h,吸湿率为0.5%,饱和吸湿率(水煮360 h)为0.8%。而且随着复合材料吸湿量的增加,其Tg下降缓慢;5428/T700复合材料在干态170℃下的弯曲性能和层间剪切性能保持率在70%以上,在湿态150℃下的弯曲性能和层间剪切性能保持率在50%以上;5428/T700复合材料在湿态150℃下的开孔压缩强度保持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9.
采用真空辅助成型的方法制备运动训练器材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研究了40℃和60℃的湿热老化环境下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吸湿率、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压缩强度和剪切强度变化,并观察了不同老化条件下的拉伸断口形貌。结果表明,温度越高,运动训练器材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平衡吸湿率、线性段斜率和扩散系数越大。当湿热老化温度为40℃和60℃时,随着老化时间延长,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都先增后减,分别在老化时间为14d和7d时取得最大值。当湿热老化温度为40℃和60℃时,随着老化时间延长,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老化时间为35d时取得最大值。当湿热老化温度为40℃时,随着老化时间延长,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剪切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老化时间为7d时取得最大值;当湿热老化温度为60℃时,随着老化时间延长,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剪切强度逐渐减小。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湿热环境下的力学性能变化,主要与温度和湿度共同作用下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增塑和固化有关。  相似文献   

20.
用湿法缠绕技术制作了高模量,高强度石墨纤维增强高韧性低吸湿环氧树脂(M40J/EC)预浸料,对热压罐固化的M40J/EC复合材料的室温,高温干态和湿态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与高模量石墨纤维/酚醛环氧树脂(40/4211)得合材料相比,M40J/EC复合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且有优异的耐湿热性能,在130℃干,湿态下,其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和层间剪切强度的保持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