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和递归图的语音端点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Hilbert-Huang变换中的经验模态分解(EMD)和递归图(RP)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语音端点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基于语音和噪声通过经验模态分解及其多尺度特征,在不同的固有模态函数(IMF)上进行软阈值时间尺度滤波处理,然后采用非线性动力学行为中的递归图法,定量统计递归分析中的确定性进行语音端点检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强的非稳态动态变化分析能力,在低信噪比环境下较传统方法能更准确提取出语音信号的起止点,鲁棒性好。  相似文献   

2.
由于耳语音信噪比较低,采用传统的算法进行耳语音端点检测存在正确率低、抗噪性能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瞬时能频值的耳语音端点检测的算法。运用希尔伯特-黄变换,分离出耳语音的瞬时幅值与频率,提取基于时间-能量-频率的特征参数瞬时能频值,利用该特征值对耳语音和噪声进行区分,进行端点检测。对700个信噪比为2~10 dB的耳语音测试样本进行仿真实验,该算法检测的起点正确率与终点正确率均高于零能积法、熵法以及拟和特征法。实验表明,该算法适应于多种非平稳噪声环境,能较好地检测耳语音的端点。  相似文献   

3.
鲁远耀  周妮  肖珂  叶青 《计算机应用》2014,34(5):1386-1390
为了提高强噪声环境下语音端点检测的正确率,克服传统的短时能量和短时过零率双门限语音端点检测算法在低信噪比(SNR)条件下检测性能急剧下降这一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语音端点检测算法。该方法对强噪声环境下的语音信号,首先进行小波阈值去噪,提高信噪比,再采用双门限法进行端点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在强噪声环境下仍能准确地进行语音端点检测,从而该算法的有效性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4.
针对复杂噪声环境下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的端点检测算法准确率低且不能自适应环境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EMD和交叉熵的语音端点检测新算法。算法利用白噪声在各本征模态函数(IMF)中的概率分布是既定的且与幅值无关的EMD分解特性,将衡量语音帧与噪声帧概率分布差异性的交叉熵特征与EMD能量特征相结合,设置自更新检测阈值,实现复杂噪声环境下的语音端点检测。仿真实验证实了该方法在低信噪比以及非平稳噪声情况下具有显著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语音信号非平稳非线性的时变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基音周期检测法。该方法不需要对语音信号进行短时平稳假设,能自适应地对信号进行分解,具有很高的时频分辨率(不受Heisenberg不确定原理的制约)。利用短时能量对语音进行清浊音判断,再经过经验模态分解将信号分解为若干固有模态函数,然后对每个固有模态函数进行希尔伯特变换求其瞬时幅值与瞬时频率,根据基音特点对分解得到的固有模态函数加权求和突出基音周期信息,最后采用自相关平方法进行基音检测。实验表明,该方法较传统的基音检测法精度有所提高,且鲁棒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基于子带能熵比的语音端点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毅  王可佳  席兵  颜博 《计算机科学》2017,44(5):304-307, 319
准确地识别语音端点是语音识别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在低信噪比环境下,为更好地增强语音和噪声的区分度,提高语音端点检测系统的准确率,在分析了常规子带谱熵端点检测算法的基础上结合子带能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子带能熵比的语音端点检测算法。该算法将子带能量和子带谱熵的比值作为端点检测的重要参数,以此设定阈值进行语音端点的检测。实验表明,该算法快速高效,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在较低的信噪比环境下能准确地进行语音端点检测。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语音信号与噪声在高低频带的能量谱表现特征基础上,提出一种低信噪比条件下采用高低频带对数能量谱比贝叶斯决策的语音端点检测方法.首先根据样本计算语音信号和背景噪声在高低两个不同频带的对数能量谱比值,依据最大似然估计得到两类信号对数能量谱比的统计分布,并基于贝叶斯决策准则推导最佳判决阈值.信号输入时,逐帧计算高低频带对数能量谱比并与判决阈值进行比较来进行语音和背景噪声的分类判决,从而实现语音信号的端点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双门限检测法和谱熵检测法相比,提出的方法在较低信噪比条件下能更加准确地检测语音端点,明显提高了端点检测的准确率和速度.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19,(9):1534-1542
语音端点检测是语音信号处理的基础,为了提高在低信噪比及非平稳噪声下语音端点检测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长时信号功率谱变化的语音特征,利用阈值判决法验证了这一特征在语音端点检测中的应用前景。该方法首先统计信号在长时段下功率谱的变化量;然后进行阈值判决,在初始化后可依据每次的判决结果自适应更新阈值;最后通过投票决策机制来判定当前是否为语音帧。仿真结果表明,与两种经典的基于长时特征(长时段信号变化率和长时段信号谱平坦度)的语音端点检测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不同噪声环境及信噪比下,均具有更高的检测准确率,尤其在非平稳噪声条件下的检测效果提升明显,例如在机枪噪声环境下,平均检测准确率提高超过10%。  相似文献   

9.
一种基于自适应谱熵的端点检测改进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信噪比的环境下,为增强与噪声的区分度,提出了一种适应于低信噪比环境的语音端点检测方法.通过改进语音端点检测的特征参数,更好地区分语音信号与噪声信号,提高在低信噪比环境下的端点检测正确率.基于子带谱熵,引入正值常量对基本谱熵参数进行算法改进,得到改良的负谱熵特征,并结合自适应子带选择方法,得到一种新颖的特征参数--自适应子带常量负谱熵.特征在低信噪比的情况下有较强的抗噪能力,并能够准确地检测出语音端点.实验结果表明,不仅快速有效,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而且适合低信噪比的语音端点检测.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的基于信息熵的带噪语音端点检测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严剑峰  付宇卓 《计算机仿真》2005,22(11):117-120
在自动语音识别和变速率语音编码技术中,语音端点检测是前端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在实际的噪声环境下,一些传统的端点检测方法已不适用.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信息熵的语音端点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对语音信号的短时功率谱进行谱分析,由此构造熵函数作为端点检测的特征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噪声环境下性能优于传统的基于能量的端点检测方法.而且相对于基于频谱谱熵的算法,在低信噪比(SNR〈0dB)情况下,该文方法有更好的鲁棒性,可使平均检测精确度进一步提高约5%.  相似文献   

11.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EEMD域统计模型的话音激活检测算法。算法首先利用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对带噪语音进行分解,得到信号的本征模式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分量,选择与原信号的相关性最高的两个分量相加组成主分量;然后对主分量进行频域分解,引入统计模型,求出EEMD域特征参数;最后利用噪声与语音的EEMD域特征参数的不同来进行语音激活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信噪比情况下,本文算法性能优于目前常用的 VAD算法,特别在噪声强度大时体现出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语音端点检测算法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在不同信噪比下采用不同语音特征参数的端点检测算法.对含噪语音进行基于背景噪声能量估计的信噪比估计,根据估计的信噪比大小选择不同的特征参数来进行端点检测,在高信噪比下采用传统的语音短时能量和过零率,在低信噪比下采用基音周期、高频与全频带能量比和谱失真,即算法能根据信噪比的大小来自适应调整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在不同的信噪比下检测的准确率都很高.  相似文献   

13.
针对脉冲涡流信号夹杂着较多的高频噪声,提出了一种新的经验模态分解阈值消噪算法。首先将信号分解为多个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对信噪比低的高频IMF进行减小噪声能量处理后得到重组信号;再对重组信号进行EMD分解后根据白噪声统计特性对IMF筛选,对噪声含量多的IMF进行小波阈值消噪;最后将处理过的IMF与噪声含量少的IMF重构得到消噪后的信号。实验仿真的结果和数据表明,该方法可以减少失真,获得更高的信噪比,能够较好地消除噪声的干扰恢复出原始的信号。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语音信号的信噪比,提出一种经验模态分解与自适应滤波相结合的语音增强法。对带噪语音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得到有限个固有模态函数,把所有的固有模态函数按顺序分成三组,将每一组所包含的固有模态函数叠加,得到三个子信号;对三个子信号进行自适应滤波,消除噪声;将降噪后的子信号重构得到增强后的语音。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的语音增强效果优于自适应滤波。  相似文献   

15.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油气两相流流型状态监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技术,采用能量评估和阈值概率统计手段,提出了一种油气两相流流型状态监测的新方法.油气两相流差压信号是一典型的非平稳多组分信号,经验模态分解首先将差压信号分解成9阶本征模函数,按照频率范围可以划分为3个子带:高频带(30~50 Hz),中频带(5~30 Hz)和低频带(0~5 Hz).在不同流型下,中频带的能量变化很显著,跟踪捕捉中频带能量变化可以监测两相流流型的跃迁.首先确定不同流型下对应的归一化能量阈值,阈值概率统计技术通过移动时间窗扫描中频带子信号的方式来监测流型状态变化.油气两相流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为两相流流型状态监测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针对低信噪比(SNR)环境下传统方法对声信号降噪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联合自适应阈值活动语音检测(VAD)算法和最小均方误差对数谱幅度估计(MMSE-LSA)的实时降噪算法。首先,在VAD算法中通过基于能量概率最大值的概率统计来对背景噪声进行估计,对得到的背景噪声进行实时更新并保存;然后,将实时更新的背景噪声作为MMSE-LSA的参考噪声,并对噪声幅度谱进行自适应更新,最后进行降噪处理。通过在真实场景中对四类声信号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证对低SNR声信号的实时处理的情况下,相较于传统MMSE-LSA算法,降噪信号的SNR能够提高10~15 dB,且不存在信号过减的情况,可应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EEMD域统计模型的话音激活检测算法。算法首先利用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对带噪语音进行分解,得到信号的本征模式函数(Intrinsicmode function,IMF)分量,选择与原信号的相关性最高的两个分量相加组成主分量;然后对主分量进行频域分解,引入统计模型,求出EEMD域特征参数;最后利用噪声与语音的EEMD域特征参数的不同来进行语音激活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信噪比情况下,本文算法性能优于目前常用的VAD算法,特别在噪声强度大时体现出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脉冲星辐射信号的信噪比,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的脉冲星信号去噪算法。利用经验模态分解将信号分解为一组固有模态函数(IMF)。针对EMD阈值消噪算法性能不稳定这一问题,该算法滤除固有模态函数噪声时,利用相邻信号标准差作为噪声水平的判断准则,并采用自适应阈值,对于噪声含量较高的信号采用低通滤波器消噪。实验结果表明,与EMD阈值消噪方法相比,该算法能获得更高的信噪比,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几种无语音检测噪音估计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噪音谱的估计是谱相减方法中关键的一环。传统的噪声谱的估计是通过对输入语音作语音检测,区分出纯噪声段,根据噪声段的频谱估计出噪声谱。该方法的准确性局限于语音检测算法的性能,在信噪比较低时,性能下降很快。近年来人们提出了多种不用语音检测的噪声估计方法,这些方法不区分语音和非语音段,在每一帧都进行噪声谱的更新。评估了几种无语音检测的噪音估计方法,比较了它们用于谱相减时在语音识别中的性能,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能量聚类的无语音检测噪音估计方法,通过实验验证了它的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20.
针对噪声环境下常规算法检测准确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滑动滤波器差分能量输出的稳健语音信号活动性检测方法。利用历史帧信息,使用滑动滤波器对多帧能量进行滤波,根据滤波输出进行闽值决策,设计了一个三态有限状态机,将语音信号分成有声、无声与过渡三种状态,其中过渡态由三个子状态构成,各个子状态之间可以依条件相互跳转,达到吸收高能量平稳噪声和突发噪声的目的。此外,算法在输出判决中引入了滤波器输出能量的一阶差分成分,提高了算法的动态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论文算法的活动性检测结果明显优于传统帧能量判决方法,并对不同水平的噪声干扰具有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