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和系统动力学(SD)构建重大工程项目治理机制框架,探索重大工程项目情境下多元治理机制的交互作用及其对治理绩效的影响机理,从而识别出最优的治理机制。研究表明,重大工程项目治理采用风险分担、关系维护、政府监督、政府协调这四个治理机制可显著提高项目治理绩效。  相似文献   

2.
片区整体开发项目涉及到利益诉求多元化的开发主体,这些主体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合作,从而影响项目绩效,作为管理者,应采用适合的治理手段和工具来应对这种新型项目中的问题。在分析项目治理研究现状及我国重大工程项目治理特殊性基础上,结合上海西岸传媒港项目开发建设案例,采用单案例探索分析的方法,提出城市片区整体开发型重大工程情境下的一种基于“政府—市场”二元视角,包含“政府—合约—关系”3 个维度的项目治理结构概念模型,并在案例中予以了验证和应用。旨在拓展重大工程情境下项目治理结构研究的内容,构建新的理论模型,并供类似的城市片区整体开发型重大工程建设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重大工程项目高度不确定性导致契约治理效力下降的背景下,关系治理能够显著降低交易成本,有效抑制机会主义,但关系治理对重大工程项目的作用机制仍未厘清。以组织间关系绩效为中介变量,信任、合作、沟通和承诺为情境变量,构建重大工程项目关系治理作用机制模型。结果表明:关系治理对重大工程项目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间关系绩效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在关系治理维度中,情感信任与合作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首先,对目前我国工程项目交易方式的变迁过程中监理制和项目管理制并存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构建了适应我国工程建设交易市场未来发展的承包式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方式和基于关键利益相关方的工程项目治理结构;其次,运用代理理论详细解释了项目治理主体“投资方一项目经理”的代理成本问题以及由信息非对称产生的代理关系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最后,结合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设计方面,提出一系列促进工程项目管理培育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结合中国重大工程项目复杂情境,深度剖析重大工程项目治理机制包括合同、关系和行政治理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构建并验证复杂情境下重大工程治理机制的动态仿真模型。 进行预测和诊断分析,得到重大工程项目治理的影响机制,并提出提升项目治理能力的策略建议。结果表明: 在重大工程项目治理过程中应尤其注重权责利明确性、信息的充足性、项目各方寻求解决方法和协调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等方面的管控。 通过实证分析,进一步证明所建立模型的可行性, 可以为重大工程项目各参与方改善治理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推动有效合作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在冲突常态化的背景下构建适宜的治理机制可以最优化承包商合作行为,从而最大化合作收益。以6个工程项目为案例,基于扎根理论,采用Nvivo 11软件作为质性分析工具进行研究,对数据编码和分析,构建任务、过程、关系三类冲突情境,并明确了承包商合作行为以及合同和关系治理的要素构成。分析结果表明,合同和关系治理对承包商合作行为的提升有直接影响,且该作用在三类冲突情境下有所不同,据此构建了研究模型,为3种冲突情境下承包商合作行为的最优化治理机制选择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建设项目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代理问题会损害项目管理绩效。选择合同治理或是关系治理,是每一个项目经理常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南海石化项目和茂名乙烯改扩建项目的深入研究,对比不同治理方式对绩效的影响,结合委托代理理论解释,建立一个合同治理和关系治理两个维度并重的项目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EPC 模式在我国工程领域得到日益广泛应用。针对 EPC 模式下如何从业主与总承包商关系治理角度改善项目管理绩效的问题,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对 309 个 EPC 项目有关数据进行检验,以关系行为中“合作”作为中介变量,探讨并验证了关系治理多因素对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程度和改善机理。研究表明,关系治理中信任、承诺、沟通和惯例4 个关键要素可有效促进双方合作,从而改善 EPC 项目管理绩效。进一步明确了 EPC 模式下“关系治理—合作—项目管理绩效”的关联路径。关系治理理论及方法在 EPC 项目中合理使用,将对我国工程领域大力推广 EPC 模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重大工程项目治理策略的形成受多种情境因素相互影响,可采用扎根理论和网络分析法( ANP)评估和识别对治理策略选择影响较大的情境因素。对我国港珠澳大桥工程、京沪高铁工程、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工程等 8 个典型重大工程案例进行扎根理论分析,识别出行政属性、交易属性和关系属性等 3 个维度的 12 个情境因素。基于 10 位重大工程项目专家的调查数据,运用 ANP 法和 Super decision 软件对治理策略情境因素进行权重比较和排序。研究结果表明,产权结构、交易对象和公众利益等因素对重大工程项目治理策略形成影响较大。将行政属性因素和传统的交易、关系属性因素共同考虑,可为重大工程项目行政、契约和关系治理策略组合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是按照2000年7月重庆市政府第36次市长办公会议决定,为贯彻项目法人责任制,对建设项目实行“投资、建设、管理、使用”适当分离的原则,对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实行代建制试点,为建设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和人民广场三期工程,于2000年8月正式成立的专门代理重庆市政府投资的重大、重要公益建设项目管理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内设工程部、计划财务部、合同管理部、前期工作部、办公室等部门,并按项目实施进展设立项目现场代表部。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项目复杂度调节作用下契约治理对 PPP 项目治理绩效的作用机理,将契约治理的衡量维度界定为契约形成的公平公正性、契约缔约的全面性、契约履约的规范性、契约变更的合理性和契约解除的明确性。以项目复杂度特征作为契约治理的 5 个维度对项目治理绩效影响路径中的调节变量,提出相应研究假设,并对收回的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契约治理的 5 个维度对项目治理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项目复杂度显著负向调节契约缔约的全面性、契约履约的规范性和契约解除的明确性与项目治理绩效的关系。研究成果为厘清契约治理对项目绩效的作用路径及进一步完善项目治理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关系治理能够有效促进建设项目绩效提升,但既有研究缺乏对组织间关系治理与项目绩效机制边界条件的探讨。在建设项目背景下,以知识共享为中介变量,项目经理领导力作为调节变量引入关系治理机制,利用文献综述做出研究假设的基础之上构建具有调节机制的中介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关系治理正向影响建设项目绩效;知识共享在关系治理对建设项目绩效的正向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项目经理领导力在关系治理与知识共享之间起调节作用,即项目经理领导力水平越高,关系治理对知识共享正向影响越强;知识共享的中介机制受项目经理领导力正向调节。研究结果提出了关系治理影响项目绩效的新路径,对促进建设项目管理高质量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咨询企业的项目管理能力是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取得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因而业主方改善项目管理绩效不单需要组织间项目治理机制的作用,还要依赖咨询企业的项目管理治理水平。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确定了以业主与咨询企业间的控制权配置、报酬机制、信任、沟通以及咨询企业项目管理治理水平等治理策略为前因变量,以项目管理绩效为结果条件的组态模型,并输出了能有效改善项目管理绩效的5 条等效路径。结果显示: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取决于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不同层级治理策略组合的实施程度。研究结果为业主方提供了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下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构建以工程项目经理授权型领导行为为自变量、项目绩效为因变量、组织承诺的 3 个维度为中介变量的理论模型, 分析工程项目经理授权型领导行为对项目绩效的影响机制。运用 SPSS、AMOS 软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 206 份有效调查 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工程项目经理授权型领导行为对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和项目绩效都具有正向影响,对持续承 诺无显著影响;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在工程项目经理授权型领导行为与项目绩效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而持续承诺的 中介效应未得到支持。建议工程项目经理采用授权型领导行为,并充分利用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的中介作用,提升项目绩效。  相似文献   

15.
工程项目的复杂化和顶层设计的指引推动我国工程大标段发包模式加速发展,合同的不完备性及广州地铁项目的长 期性致使合同再谈判必然存在。如何设置合理的再谈判条款以提高承包商工作积极性及实现项目的改善,是研究的关键问题。 以不完全合同理论为基础,通过文献分析、文本分析等,给出了广州地铁 11 号线合同文本编制的整体思路,并以此为基础, 设计了合同框架的优化方式,以柔性条款设置的方式保障了合同再谈判机制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6.
建设指挥部是我国所特有的重大工程组织模式,从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为我国不同时期的重大工程所采用。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工程建设领域市场化改革发展,建设指挥部开始受到“政府—市场”二元作用并持续演化。通过剖析我国不同时期建设指挥部模式组织演化历程,结合对国内外项目治理研究进展的分析,结果表明:指挥部需要强化顶层治理的功能,加强与项目法人、主要市场交易方的合作互动,构建多元复合、渐进演化、自适应的多层治理系统。并结合重大工程特征和组织能力需求,提出了针对性的适应性能力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7.
The development of trust is a major challenge for the governance of public private infrastructure megaprojects. Contractual pre-arrangements should provide a blueprint for collaborative behavior and trust development but the characters of megaprojects challenge such arrangements. This longitudinal study explores practices of trust development in the collaboration of commissioner and contractor consortia in the Dutch road infrastructure megaproject ‘Schiphol, Amsterdam and Almere’ (SAA). The findings show that six different types of workshops have been used to intervene in the collaboration of project partners in order to develop trust. The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debate on governance in megaprojects showing how governance arrangement are enacted in the daily practice in megaprojects. To buffer the potential loss of trust through conflicts, project partners negotiated for a balanced reciprocal relationship, which is the simultaneous exchange of equivalent resources without delay.  相似文献   

18.
在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内,冲突问题伴随项目始终。分析了项目从发起、建设和运营等各个重要阶段冲突的来源,从4 个角度对这些冲突来源进行了分类,尤其是首次引进了按冲突动机特性对项目冲突进行分类,丰富了项目冲突研究的内容。根据项目冲突的多视角分类,深入分析了冲突影响项目绩效的主要机制和路径,揭示了冲突效应所具有的两面性对项目绩效的影响。这些成果对于研究冲突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丰富冲突理论的内涵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如何治理工程项目中的冲突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