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浩  袁进  解磊  司雷霆  刘澎 《橡胶工业》2019,66(10):0790-0794
对再生橡胶生产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再生橡胶生产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组分多,本研究检测到质量浓度占比大于1%的组分有23种;有害苯系物是VOCs的主要组分,其质量浓度占比为46.6%;脱硫工序是VOCs主要排放工序,其排放的VOCs质量浓度为37.4 mg·m~(-3);建议选择颗粒物、苯系物、非甲烷总烃、二硫化碳质量浓度作为再生橡胶行业大气污染物管控指标。  相似文献   

2.
刘凯  陈龙 《山西化工》2023,(11):254-256+270
按照挥发性有机物手工采样要求,于2021年5月和2022年3月分别在贵州省某城市两标准站点楼顶进行为期5 d的VOCs苏玛罐手工采样,分析了采样城市臭氧主要污染季的VOCs变化特征、主要来源、臭氧生成潜势。结果表明,该城市VOCs平均质量浓度为106.17μg/m3,总VOCs臭氧生成潜势(OFP)为282.50μg/m3,排放高值时段主要集中在每日6:00—18:00;通过来源分析,表明该城市占比较大及臭氧生成潜势较高的VOCs组分来源分别为OVOCs(工业排放、汽修喷涂、外墙喷涂)、烷烃(加油站、汽车尾气)和烯烃(天然植被)。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对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来源及其造成的危害进行简要的分析;然后对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监测技术和治理技术分别开展探讨,并介绍了我国目前针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研究现状,期望可以为相关的从业人员带来些许借鉴意义,以推动我国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4.
焦化厂化产区域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无组织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VOCs是一种大气污染物,这些尾气不仅直接危害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而且还污染环境,不符合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了达到尾气排放标准,需要对尾气进行收集治理,尾气治理的方法多种多样,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尾气治理技术。因此,本文从VOCs尾气来源、VOCs的治理方法、主要VOCs的收集治理措施、工艺流程简述、VOCs治理指标、结束语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挥发性有机物(VOCs)为一类重大的大气污染物,尤其所诱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已得到全世界的重视。加强VOCs治理手段的研究,是环保领域重要的一项工作任务,文章提出用活性炭吸附法治理VOCs的建议。首先浅谈VOCs的主要来源,其次对VOCs的治理技术做出阐述,最后对活性炭吸附法在其治理中的具体应用做出探究。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将衣服送到干洗店洗,但是干洗过程中,会释放出很多挥发性有机物(VOCs),从而从大气造成污染。为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效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切实改善空气质量,本文探讨了干洗店VOCs的产生来源,调查方式,以及VOCs的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水阁工业园区为例,将区域排放清单数据作为排放源数据,利用AERMOD模型对水阁工业园区排放的VOCs和DMF质量浓度分布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并探讨了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合成革行业排放引起的区域挥发性有机物的质量浓度分布呈现由东向西逐渐下降的形态,最高点出现在区域的东南侧;模拟得到的挥发性有机物和DMF1小时均值均出现超过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的区块,需要该行业进一步提高VOCs收集治理水平,合理设置生产规模。  相似文献   

8.
基于O_3浓度高值期6月份的VOCs监测数据,分析了长治市主城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组成及相应的O_3生成潜势(OFP)。结果表明,在O_3污染较重的6月,非甲烷烃类浓度较高的化合物包括异戊烷、乙烷、乙炔、苯、丙烷、乙烯等,主要来源是汽油挥发、机动车尾气排放、LPG/NG的使用;含氧VOCs中浓度较高的化合物包括甲醛、乙醛、丙酮、丙醛、2-丁酮等,与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排放和光化学反应二次生成相关;异戊烷、甲醛等10种物质对OFP贡献达到85.25%,烷烃类和含氧VOCs类物质是对总OFP贡献最大的VOCs化合物类别。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投资7亿多元,立项66项,全力打响"蓝天保卫战"。经过一年的努力,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大幅下降,空气中异味明显减少,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提升。严控大气排放遏制VOCs(挥发性有机物)排  相似文献   

10.
《粘接》2021,45(3)
挥发性有机物具有毒性,而且在大气中会和其他物质进行反应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光化学烟雾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有着较为严重的危害,必须使用相关控制技术降低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文章将主要研究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技术。首先分析了挥发性污染物的来源,发现该污染物的来源广泛,且随着工业和建筑业快速发展,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将会越多。然后分析了挥发性有机物对自然环境的危害,主要从挥发性有机物的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当然挥发性有机物还会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威胁。通过分析挥发性有机物的危害,让人类更加意识到丞需降低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最后分析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技术,比如吸附技术、光催化技术、生物技术、低温等离子技术等,这些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技术主要的应用范围存在差异,需要综合考虑挥发性有机物的成分、浓度、体积分数、气流量等因素,从而选择最为合适的污染控制技术,提高挥发性有机物的去除率和回收率。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气污染物排放国家标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如何处理PET工厂排放的不达标乙二醇挥发性有机物(VOCs)问题急需解决。介绍了乙二醇储罐VOCs排放浓度的计算方法,就利用PET工厂的气提装置处理乙二醇罐区VOCs的可行性及安全设计要点进行了相应论述。  相似文献   

12.
正日前,环保部下发《挥发性有机物(VOCs)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征求意见稿),就相关物品的排放标准向有关单位征求意见。其中,上海华谊集团公司和上海米其林回力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两家轮胎企业,被列入征求意见单位名单。这个规定的主要起草单位,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和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该征求意见稿要求,新建企业自今年7月1日起,现有企业自2019年1月1日起,厂区内大气污染物监控点挥发性有机物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某烯烃联合生产装置区污水处理场挥发性有机物废气(VOCs)的主要来源、废气中污染物的类别及排放浓度。通过不同废气处理工艺的比选,有不同的优缺点。本水场采用生物洗涤预处理及两级生物处理工艺迚行治理,运行效果明显,对其它污水处理场废气治理工作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刚 《辽宁化工》2012,41(2):184-186
在沈阳市区铁西区监测点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监测,采用对比方法定性并定量分析了沈阳市铁西区VOCs气体7种主要组分,系统研究了该地区大气VOCs的组成特征及其时空分布规律.铁西区具有较高的VOCs浓度水平,VOCs各组分表现出并不相同的日变化和月变化特征;城市近地面VOCs主要受机动车排放的影响,工业废气是区大气中VOCs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5.
周金辉 《山东化工》2023,(11):248-250
在石油炼制、储存和运输中,会产生大量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这些挥发性有机物会对大气、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针对这些挥发性有机物,衍生出了许多的VOCs治理技术。而如何选好合理的VOCs治理技术,如何运行好一套VOCs装置,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陆杰  张玲 《化工科技》2001,9(6):51-54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ds,VOCs)是仅次于颗粒污染物的第二大气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本文介绍了真空薄膜蒸发和分子蒸发的原理,特点和应用,并介绍了真空薄膜蒸发-冷凝工艺在分离HDI缩二脲中游离单体中的应用,最后并提出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可形成光化学烟雾、雾霾,危害人体健康。所以,去除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的研究得到广泛关注。目前,光催化降解和催化燃烧是去除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的主要方法,而去除方法中都涉及到催化剂的选择及改性。因此,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对VOCs的去除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汤奔  苏惠旋 《广东化工》2023,(9):150-153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源和化石能源的消耗量不断增大,大气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也呈现逐年上升,特别是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量呈上升趋势。挥发性有机物(简称VOCs)是细微颗粒物和近地面臭氧产生的重要前体物,大部分VOCs本身具有毒性、刺激性、致畸性,严重的还有致癌性,可以直接危害到人体健康。另外,臭氧、甲醛等二次污染物易与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发生反应,引发诸如光化学烟雾等的大型空气污染事件,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并且对我国的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目前在VOCs治理领域应用比较广泛且有效的技术是复合型技术吸附-催化氧化技术该技术净化效率高、二次污染少而且成本相对较低,技术关键高性能的催化剂,在未来在这方面深入研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9.
餐饮油烟主要由颗粒物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两类污染物组成,是城市大气PM2.5及其前体物VOCs的主要来源之一。现有的油烟净化技术主要针对油烟中大颗粒物,对于细颗粒物和VOCs没有好的净化效果。本篇论文考察了负载MnO_2的蜂窝活性炭对VOCs特征污染物和油烟细颗粒物的去除效果,并对去除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究。探究发现,负载MnO_2的蜂窝活性炭对油烟VOCs特征污染物乙醇具有吸附缓冲和催化氧化分解的作用,且臭氧浓度对去除率有较大的影响,并非臭氧浓度越高处理效果越好。细颗粒物的去除率开始随荷电电压的增加而增加,最后保持不变,并且在较低的荷电电压下就可以得到较高的去除效率。风速的增加导致停留时间的减少,从而使细颗粒物的去除效率明显降低。还可通过增加活性炭的尺寸来提高荷电颗粒物的停留时间,进而提升净化效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将挥发性有机物(VOCs)防控作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重点工作,随后各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控的地方规章并制定相应污染控制标准。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及民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引起的异味投诉也日益增多,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环评项目相应提出了更加严格的审批要求。在此大背景下,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环评报告,其编制水平需进一步提高。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源强核算作为环评编制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其作用至关重要,不仅可为建设单位进一步降低大气环境影响、合理设计污染防治措施提供有力基础,也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在污染物排放和总量控制方面提供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