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以(取代苯基)-(吡啶-2-基)-甲酮类化合物为原料,二溴海因和二氯海因为溴源和氯源,1,2-二氯乙烷为溶剂,通过醋酸钯催化的卤化反应,实现了该类化合物的邻位溴代和氯代,得到18种(卤代苯基)-(吡啶-2-基)-甲酮类化合物,并采用1HNMR、13CNMR对产物进行了结构鉴定。从底物普适性研究可知,对不同取代基的苯基-(吡啶-2-基)-甲酮类化合物进行邻位溴代或氯代,得到中等或良好的产率。研究发现,二溴海因的反应活性比二氯海因高。控制实验表明该反应为碳氢活化卤代反应,并提出了一种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
孙海龙  王华  郭乙杰  孙志忠  初文毅 《化学世界》2011,52(7):423-426,400
以α,β-二溴3-(3'-硝基苯基)丙酸为原料,在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中,以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等弱碱为消除试剂进行消除反应,实验表明α,β-二溴-3-(3'-硝基苯基)丙酸经消除反应可得到3-硝基苯乙炔和3-(3'-硝基苯基)-2,3-环氧丙酸,同时采用核磁共振谱和液质联谱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其消除反应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以1,4-二乙炔基苯和4-溴邻苯二甲酸酐为原料,通过碳-碳偶合反应生成1,4-双[β-(p-邻苯二甲酸酐)乙炔基]苯,经40% HCl溶液水解成1,4-双[β-(p-邻苯二甲酸)乙炔基]苯,再经与乙酸酐回流得到目标产物.探讨原料物质的量比、芳卤试剂、溶剂、反应温度、催化剂、共催化剂等因素对目标产物产率的影响,并用元素分析、DSC、IR和1HNMR等手段对产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4.
史大昕  冯亚青  李倩 《精细化工》2003,20(7):446-448
5种N 取代 4 氨基 邻苯二甲酰亚胺(Ⅰ)分别与固体光气在N2保护下,于乙酸乙酯中,在-10~0℃反应4h,再于室温下反应8h,得到相应的N,N′ 二(2 取代 1,3 二酮 2,3 二氢 1H 5 异吲哚基)脲(Ⅱ)及(2 取代 1,3 二酮 2,3 二氢 1H 5 异吲哚基)氨基甲酸乙酯(Ⅲ)。其中,Ⅱ的产率为70%~90%,Ⅲ的产率为10%~27%。产物Ⅲ的结构经1HNMR、IR、元素分析和FABMS证实。  相似文献   

5.
以苯甲醛出发合成2,2-二溴乙烯基苯;此外,从吡啶出发,和羟胺-O-磺酸反应得到碘化-1-氨基吡啶。然后以2,2-二溴乙烯基苯和碘化-1-氨基吡啶作为原料,在乙醇钠的催化作用下,合成了3-溴-2-苯基-1氢-吡唑并[1,5-a]吡啶并加以结构表征;我们对该反应进行了条件筛选,选出最佳条件,产率达到34.6%。  相似文献   

6.
侧向二氟取代二苯乙炔类液晶的合成及热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  胡明刚  安忠维  贾林 《精细化工》2007,24(9):860-862,913
用邻二氟苯为起始原料,在-78℃经过两次选择性"邻位金属化"反应、醚化反应、氧化反应制得2,3-二氟-4-碘-1-烷氧基苯,再与4-烷基苯乙炔在氩气保护下进行Sonogash ira偶联反应,制备出6种侧向二氟取代二苯乙炔类液晶。反应的总收率为27.8%~41.9%,产物气相色谱纯度均大于99%,产物结构经IR1、HNMR确认。用DSC和POM对化合物的相变温度进行了测试,发现固定右端烷基链n=2,当左端烷基链m≥5时出现向列相;固定左端烷基链m=5,当右端烷基链n≥2时出现向列相。  相似文献   

7.
以对溴苯酚为原料,经四步反应合成一种取代苯乙炔单体4-乙炔基-(2,6)二羟甲基-1-十二烷基酚醚。利用手性的铑催化剂引发聚合,得到高分子量的螺旋聚合物,通过GPC和CD对分子量和螺旋结构进行表征。最后通过光环化反应高效合成了环状三聚体,并通过1HNMR和GPC确认其化合物结构。  相似文献   

8.
以2-溴-5-羟基苯甲醛为原料,经过羟基甲基化反应、Sonogashira偶联反应得到标题化合物。产物及中间体结构经~1HNMR、~(13)CNMR和ESI-MS确证。并对Sonogashira反应条件进行研究,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n(2-溴-5-甲氧基苯甲醛)∶n(苯乙炔)=1∶1. 2,催化剂PdCl2(PPh3)2用量为n(PdCl_2(PPh_3)_2)∶n(2-溴-5-甲氧基苯甲醛)=0. 05∶1,PPh3用量为n(PPh3)∶n(2-溴-5-甲氧基苯甲醛)=0. 3∶1,CuI用量为n(CuI)∶n(2-溴-5-甲氧基苯甲醛)=0. 1∶1,反应溶剂为DMF和TEA的混合溶剂(V(DMF)∶V(TEA)=1∶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10 h,产物收率为74. 5%。按照最佳反应条件对6种取代苯乙炔底物进行拓展,均得到较高收率的5-甲氧基-2-(取代苯乙炔基)苯甲醛产物。  相似文献   

9.
许晨  黄鹏程 《广州化工》2013,41(2):69-72
以间二碘苯为原料,通过Sonogashira反应,合成了一种不对称芳炔半环化合物:1-{3-溴-5-[2-(2-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苯基}乙炔基-3-{3-[(3,3-二乙基)三氮烯]-5-[2-(2-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苯基}乙炔基苯,并对合成路线的选择和反应条件进行了比较和讨论。用1H NMR,13C NMR,质谱,元素分析等表征手段确认了中间体及最终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以四氢呋喃为溶剂、三乙胺作HCl吸收剂,将4-乙炔基苯胺分别与二甲基二氯硅烷、二苯基二氯硅烷、甲基二氯硅烷进行胺解反应,合成了3种乙炔基封端的硅氮烷N,N'-双(4-乙炔基苯基)-1,1-二甲基硅烷二胺、N,N'-双(4-乙炔基苯基)-1,1-二苯基硅烷二胺、N,N'-双(4-乙炔基苯基)-1-甲基硅烷二胺。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1H NMR、13C NMR、29Si NMR)证实,得到了目标产物;差示扫描量热及热失重分析表明,硅原子上取代基明显影响硅氮烷的熔点和聚合反应的放热量,而对热聚合反应温度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多溴苯基丙烯酸酯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溴/过氧化物法和NBS法对五溴甲苯进行苄位溴化,合成了五溴苄基溴,比较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采用溴/过氧化物法时,产物的产率和溴含量都较高;进一步在乙二醇甲醚溶剂中与丙烯酸钠反应得到了新型阻燃剂单体五溴苯基丙烯酸酯。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条件和产品后处理方法等工艺参数对合成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溴与五溴甲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9∶1时,五溴苄基溴的产率为94.4%,溴含量为84.61%;丙烯酸与无水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04∶1时,五溴苯基丙烯酸酯的产率为93.5%,溴含量达72.90%。对五溴苯基丙烯酸酯进行聚合所得产物的产率为69.5%,溴含量达71.20%,与理论值相当。  相似文献   

12.
采用2-(二苯亚甲氨基)乙酸甲酯和3种2-/4-溴甲基取代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分别进行烷基化、水解反应得到了3-(1 H-苯并[d]咪唑-2-基)-2-氨基丙酸、3-(吡啶-2-基)-2-氨基丙酸及3-(噻唑-4-基)-2-氨基丙酸。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经过元素分析、1HNMR、13CNMR、IR和质谱确认,并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化合物2-(二苯亚甲氨基)-3-(1-叔丁氧羰基-1 H-苯并[d]咪唑-2-基)丙酸甲酯及2-(二苯亚甲氨基)-3-(噻唑-4-基)丙酸甲酯晶体结构。同时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及其前体化合物的荧光性质,通过测试发现上述几种化合物具有很强的荧光,增大了其作为荧光材料的应用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刘睿  黄诚 《精细化工》2015,32(1):1-5
以1-溴芘、1,6-二溴芘和9-对乙炔苯基咔唑为原料,通过Sonogashira偶联反应合成了1-[4-(9-咔唑)苯乙炔基]芘和1,6-二[4-(9-咔唑)苯乙炔基]芘两种荧光分子。经熔点、核磁共振氢谱以及元素分析等结构表征,对中间体和目标产物的紫外-可见吸收、荧光发射以及结构与性质之间的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结构修饰,可有效调节此类分子的吸收及发射性质。当芘单元作为中心电子受体,以4-苯乙炔基为桥连基,引入咔唑基团作为电子给体时,其分子共轭程度、结构刚性和分子内电荷转移能力显著提高。相对于D-π-A结构的单取代化合物,双取代D-π-A-π-D结构分子的最大发射峰由422 nm红移至446 nm,荧光量子效率由0.64提升至1.08。该类化合物可作为高效的蓝光荧光材料,应用于有机光致/电致发光材料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等领域。  相似文献   

14.
以1-溴芘、1,6-二溴芘和9-对乙炔苯基咔唑为原料,通过Sonogashira偶联反应合成了1-(4-(9-咔唑)苯乙炔基)芘和1,6-二(4-(9-咔唑)苯乙炔基)芘两种荧光分子。经熔点、核磁共振氢谱以及元素分析等结构表征,对中间体和目标产物的紫外-可见吸收、荧光发射以及结构与性质之间的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结构修饰,可有效调节此类分子的吸收及发射性质。当芘单元作为中心电子受体,以4-苯乙炔基为桥连基,引入咔唑基团作为电子给体时,其分子共轭程度、结构刚性和分子内电荷转移能力显著提高。相对于D-π-A结构的单取代化合物,双取代D-π-A-π-D结构分子的最大发射峰由422 nm红移至446 nm,荧光量子效率由0.64提升至1.08。该类化合物可作为高效的蓝光荧光材料,应用于有机光致/电致发光材料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等领域。  相似文献   

15.
混合二乙炔基苯在药物合成,液晶材料,航天航空材料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用途,因而较大规模地合成二乙炔基苯受到广泛的关注.今从工业级二乙烯基苯(含间二乙烯基苯59.5%,对二乙烯基苯21.8%,间乙基苯乙烯11.3%,对乙基苯乙烯7.4%)出发,经溴化加成反应得到二(α,β-二溴乙基)苯(或相应的溴化物),冷却后分离出部分对二(α,β-二溴乙基)苯,残余物经减压蒸馏分离出沸点小于160℃ / 1~2 mmHg的间/对乙基-α,β-二溴乙基苯,使间/对二(α,β-二溴乙基)苯的含量达到98%以上.后者在乙醇钠/乙醇介质中脱去溴化氢,经纯化处理后得到含量98%的间/对混合二乙炔基苯.讨论了影响各步反应及分离的因素,给出了较佳的反应参数,使用上述条件实现了50kg/批规模的生产.  相似文献   

16.
以对溴苯酚为起始原料,通过取代、酯化反应生成2,6-二(甲基酯)-4-溴-苯基乙酸酯,其与TMSA经由Sonogashira偶联反应制得2,6-二(羟甲基)-4-三甲基硅乙炔-苯酚,最后碱性环境下,脱硅制得3,5-二(羟甲基)-4-羟基苯乙炔(THPA),收率达65.72%。通过1H NMR、13C NMR核磁表征手段,确认得到含多羟基单取代乙炔类有机化合物THPA。  相似文献   

17.
1,4二-氢-3H-2,3苯-并口恶嗪-3甲-酸乙酯经过硝化、还原和重氮化溴代得到了7溴--1,4二-氢-3H-2,3苯-并口恶嗪-3甲-酸乙酯(C)。以Pd(OAc)2/R(+)B INAP(2,2′-二苯膦-1,1′-联萘)为催化体系,C与苯胺、N-甲基苯胺、对氟苯胺、对乙氧基苯胺、环己胺、吗啡、四氢吡咯及六氢吡啶等8种有机胺类化合物(Am ine1~8),在氮气保护下,以碳酸铯为碱于干燥的甲苯中100℃反应16~24 h,生成了相应的8种新的7胺-基取代的1,4二-氢-3H-2,3苯-并口恶嗪-3甲-酸乙酯类化合物(D1~8),反应收率分别为83%、85%、71%、90%、72%、63%、75%和83%。通过1HNMR、质谱和元素分析对这些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8.
叶爱英  杨小林  左银虎 《陕西化工》2012,(9):1579-1581,1584
以二苯乙炔和不同取代基的硅烷为原料,通过1,1-位取代反应,合成噻咯衍生物,并对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原料摩尔比为1∶0.5和改变加料顺序,产物产率有较大提高,能达70%。硅烷取代基官能团越大,产物越易合成,产率越高,能达75%以上。对合成产物用氢核磁共振、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并通过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其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19.
邻溴苄醇经取代反应得邻溴苄氯,再与叠氮化钠取代得邻溴苄基叠氮,邻溴苄基叠氮与苯乙炔经Sonogashira交叉偶联反应得邻苯乙炔基苄基叠氮,然后以selectfluor为催化剂,在Me CN溶剂中通过环加成反应合成了3个3-苯基-8H-[1,2,3]三唑并[5,1-a]异吲哚类衍生物,总收率58%~85%,其结构通过GC-MS和NMR等手段进行表征。该方法采用非金属氟试剂催化叠氮与炔烃的环加成反应,为异吲哚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3-溴丙酸是有机合成常用的化合物 ,将氢溴酸直接和丙烯酸反应 ,就可得到 3-溴丙酸 ,其反应条件简单易行 ,时间短 ,产率高。在 2 5 0 m L的三颈瓶中 ,加入 40 %的氢溴酸45 .0 g( 0 .2 3mol) ,加热 ,回流下滴加 1 1 .0 g( 0 .1 5 mol)的丙烯酸 ,加完后继续回流反应 1 h。停止加热 ,待温度稍稍下降后 ,常压蒸馏 ,当馏出液温度达到 1 2 0℃时停止蒸馏。用四氯化碳 ( 30 m L× 3)萃取产物 ,合并有机相 ,常压蒸馏至无四氯化碳流出 ,蒸馏瓶中剩余物即为 3-溴丙酸 ,冷却后为白色固体。产量 2 1 .0 g,产率 91 %。 mp61~64℃。进一步提纯可用四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