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薄层电化学测试技术,并结合结露试验和表面粗糙度测量研究了冷轧低碳钢板的耐大气腐蚀性能.研究表明。薄层电化学测试技术可以评价冷轧低碳钢板耐大气腐蚀性能,且评价结果与钢板的实际使用情况基本一致.冷轧低碳钢板表面结露行为与钢板表面粗糙度分布有关,但与钢板的耐大气腐蚀性能并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某国产钢板的低温力学性能,将其与进口钢板在-40℃下进行疲劳对比试验,再将疲劳断裂的钢板做成标准试样进行冲击和拉伸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冲击功方面,同批次国产钢板的冲击功变化较大,而进口钢板变化相对较小.在抗拉强度方面,随着冲击功增大,国产钢板的抗拉强度有一定的下降幅度(为80 MPa);进口钢板维持在一个较稳定水平.在疲劳寿命方面,加载条件相同时,进口钢板的疲劳寿命高于国产钢板,且随着冲击功增大,国产钢板和进口钢板的疲劳寿命均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国产钢板疲劳寿命最高点对应的冲击功37J,抗拉强度1135MPa.  相似文献   

3.
国产与进口弹簧钢的组织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静宇  刘永 《金属热处理》2012,37(10):61-64
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以及拉伸试验机分别对国产和进口两种弹簧钢钢板的成分、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及夹杂物、应力应变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弹簧钢钢板组织均为铁素体+珠光体+碳化物,进口钢板的显微组织比较细小均匀;国产钢板中含有较多的SiO2、MnS及Al2O3夹杂,尺寸小于10μm,断口形貌上存在解理台阶及沿晶裂纹;国产钢板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高于进口钢板,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低于进口钢板。  相似文献   

4.
转向架构架作为动车组主要承载结构,既受复杂交变载荷,又受环境条件影响,对其可靠性要求较高,因此其选材要求较为严苛。现阶段构架均采用欧洲和日本进口的耐候耐蚀钢板,可靠性高。近些年国产耐候耐蚀钢板的研制已取得突破性成果,试验验证其可靠性已不弱于欧洲和日本进口的钢板,但还未实现批量应用。考虑成本及进货周期,未来一段时间内国产钢板是构架应用材料的主要方向。随着车辆轻量化设计需求的逐渐提升,结合工业技术和新型复合材料研究的不断突破,传统轻质材料和新型复合材料在将来将逐渐取代传统钢板成为构架的主要应用材料。  相似文献   

5.
邹美平  郦希  钟庆东 《腐蚀与防护》2003,24(10):438-440,454
采用电化学方法、失重法研究和评价了一种新型含醇盐酸酸洗缓蚀剂TL-3,并与同类型缓蚀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缓蚀剂TL-3在较短酸洗时间内,较少的添加量即可达到最佳酸洗效果,可显著减少盐酸酸洗后热轧钢板表面残留氯离子的量,显著提高热轧酸洗板耐大气腐蚀性能,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盐酸酸洗缓蚀剂。还探讨了缓蚀剂TL-3降低钢板试样残氯量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国产的加粉堆焊复合钢板与进口复合钢板相比,在硬度、耐磨性等质量方面存在一定差距,通过提高合金粉与焊丝比例,调整合金粉成分,改进堆焊工艺地后整形处理等措施,大幅度提高了堆焊复合钢板的耐磨性能及外观质量,基本达到进口堆焊复合钢板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比国内外钢丝样品的性能,优选出试验用国产钢丝。在此基础上,对钢丝表面处理所用的表面活性剂和酸进行了优选,最后使用优选的国产钢丝制成树脂金刚石线,并与国外钢丝基体的树脂金刚石线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国产3号钢丝成分、性能接近于进口钢丝;使用AEO-9表面活性剂和磷酸处理的钢丝表面效果较好;国产钢丝生产的树脂金刚石线性能达到进口钢丝生产的金刚线产品质量标准,完全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国产与进口GCr15轴承钢钢领在材料、热处理及表面处理等方面存在差距的现状,通过对国产与进口钢领的成分、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对比,分析了其在表面处理及热处理方面存在的差异,给出了提高国产GCr15轴承钢钢领的使用性能及寿命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不锈钢在各种压力容器中的日益广泛应用,也应不断开发,研制各种压力容器用不锈钢焊条,在分析了国产不锈钢焊条与国外名牌焊条性能存在的差距后,研制出金威牌不锈钢压力容器用新系列不锈钢焊条,通过试验,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已成功地取代进口的同类焊条而用于重要设备及重点工程中的不锈钢焊接。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本钢热镀锌无铬钝化板产生的涂装不良问题,通过现场调研、表面膜层测厚、模拟喷粉涂装以及采用扫描电镜及X射线能谱仪对涂装不良钢板表面和涂装良好钢板的表面分别进行了微观观察和元素定性分析,探讨了涂装不良缺陷的产生原因和消除措施。结果表明,本钢热镀锌无铬钝化板涂装不良缺陷主要由于表面存在大量有机污染物,使用酒精有机溶剂长时间浸泡可以去除,钢板表面的有机污染物是影响其喷粉涂装附着力的主要因素,通过涂油量的减少或可减轻或消除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11.
安成强  安恺  郝建军  魏娟 《表面技术》2015,44(8):97-102
目的提供一种提高冷轧板(普冷板)表面耐蚀性的新方法。方法在冷轧板表面闪镀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形貌,利用EDS能谱测定表面沉积的镍元素含量,测试Tafel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研究闪镀镍对冷轧板表面状态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点滴实验和湿热实验评价冷轧板表面的耐蚀性能。结果当闪镀温度为45~55℃,电流密度为3~6 A/dm2,闪镀时间为15~20 s时,沉积到基板表面的镍元素原子数分数达到40.1%以上。此时,冷轧板表面的点滴变色时间明显延长,在潮湿条件下的锈蚀面积明显减少。电化学测试也发现在冷轧板表面闪镀镍后,表面腐蚀电流明显降低,交流阻抗弧变大。结论闪镀镍可以改变冷轧板的表面状态和电化学性能,使冷轧板的表面活性和腐蚀倾向有所降低,从而提高冷轧板表面的耐蚀性能。该研究为冷轧板存储、运输、使用过程中的防锈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且方法简单有效、环保、实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不同轧制及热处理工艺制备了化学成分相同而晶粒尺寸不同的3种超低碳IF钢试样.采用浸泡腐蚀、周浸腐蚀、原子力显微镜(AFM)及扫描电镜(SEM)微观分析、电化学阻抗测试等手段对晶粒尺寸与IF钢耐大气腐蚀性能之间的规律进行了研究.AFM及SEM微观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晶粒尺寸从15μm增加到220μm,超低碳IF钢浸泡腐蚀后晶界处的局部腐蚀更加严重,腐蚀裂纹处的深度加深,裂纹宽度变宽.超低碳IF钢晶粒尺寸从15μm增加到46μm,周浸腐蚀实验后锈层中空洞和裂纹增多,锈层电阻下降,耐候性下降;晶粒尺寸进一步增大到220μm后,锈层整体致密性得到增加,锈层电阻上升,耐候性得到增加.对晶粒尺寸影响耐大气腐蚀性能的机理进行了讨论.晶粒尺寸增大后晶界能的减少使得腐蚀表面的宏观总体缺陷数量有所减少,耐候性有所提高;但是晶粒尺寸增大后晶界处因局部腐蚀电流密度增大将会在局部造成更深的腐蚀坑槽并降低耐候性;晶粒尺寸的变化对钢铁材料耐大气腐蚀性能的影响不仅要考虑其对晶界局部腐蚀电流密度的影响,而且还必须考虑对基体整体晶界能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冷轧钢表面木薯淀粉接枝共聚物自组装膜的缓蚀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合成出木薯淀粉-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CS-PE-MMA)及运用自组装技术形成在柠檬酸中对钢具有良好缓蚀性能的CS-PE-MMA分子膜。方法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IR)表征了自组装分子膜的形貌和组成;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缓蚀性能。结果CS-PE-MMA在冷轧钢表面形成球斑状稳定有序而致密的分子膜。动电位极化曲线表明工作电极阴阳极反应同时被抑制,EIS谱主要呈半圆容抗弧,电荷转移电阻随CS-PE-MMA自组装温度升高,时间增大而增大,缓蚀率最高达73.04%。结论 CS-PE-MMA属于混合抑制型缓蚀剂,自组装分子膜在H3C6H5O7溶液中对冷轧钢有良好的缓蚀作用。  相似文献   

14.
300M钢表面冷喷涂锌镍复合涂层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300M高强钢表面的冷喷涂锌镍复合涂层的涂层性能.方法 采用机械混合的方式将锌粉和镍粉进行混合,利用低温气动喷涂技术在300M高强钢表面制备锌镍复合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和显微硬度测试仪研究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采用普通中性盐雾加速实验、涂层破损盐雾加速试验及户外暴晒试验,对冷喷涂锌镍涂层的抗腐蚀性能进行综合评价.考核冷喷涂对300M钢基材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 根据SEM的表面及截面图片分析,冷啧涂锌镍复合涂层十分致密,且无孔隙及裂纹,涂层的孔隙率平均为0.4%,结合强度40 MPa左右.根据EDS结果分析,锌镍复合涂层中锌的质量分数为85%左右,镍的质量分数为15%左右.锌镍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为70.8HV0.49.锌镍复合涂层中镍粒子的强化作用,提高了涂层的硬度.冷喷涂锌镍复合涂层具有非常好的抗腐蚀性能,盐雾实验超过770h,即使涂层破损也可以达到600h.户外暴晒实验12个月表面无明显腐蚀,并且冷喷涂对300M钢基材的疲劳性能没有影响.结论 冷喷涂锌镍复合涂层作为抗腐蚀涂层,可以对300M高强钢提供保护.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冷轧钢板在高温、高湿大气环境中锈蚀原因 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利用油-气两相缓蚀的方案解决钢板表面防锈油涂覆不均造成的腐蚀 问题.阐述了气相防锈油DZL的设计方案,通过静态湿热腐蚀试验和气相防锈性能试验评价了 接触缓蚀和气相缓蚀性能,并用电化学方法对其气相缓蚀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电化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冷轧IF钢板表面状态对其磷化膜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夹杂物及析出相对冷轧IF钢板表面磷化膜具有明显影响;通过铸坯机清处理以及降低板坯加热温度,可降低冷轧IF钢板表面夹杂物及析出相含量,有效控制有害元素在表面的富集,有利于提高钢板表面均匀性,控制冷轧板材表面活性,从而改善磷化膜质量,并提高磷化膜致密性及耐蚀性。  相似文献   

17.
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法研究了在0.5 mol/L HCl中Na2MoO4和EDTA对冷轧钢的缓蚀协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单独的Na2MoO4和EDTA对冷轧钢具有一定的缓蚀作用,为阳极型缓蚀剂,且在钢表面的吸附符合Temkin吸附模型。当两者复配后产生了明显的缓蚀协同效应,为一抑制阳极为主的混合抑制型缓蚀剂,并讨论了产生缓蚀协同效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实验室化学浸泡、电化学腐蚀试验及维氏硬度测量技术研究了DSS2205爆炸及热轧复合板复层性能,利用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分析了复层组织,并与复合前的DSS2205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复合前的DSS2205不锈钢,轧制和爆炸复合板复层腐蚀性能略有下降,硬度增加,但轧制复合板复层腐蚀性能优于爆炸复合板复层;轧制...  相似文献   

19.
用不同轧制及热处理工艺制备了化学成分相同而晶粒尺寸不同的3种普碳钢试样。采周浸、锈层横截面微观分析、交流阻抗测试等手段对晶粒尺寸与普碳钢耐工业环境下大气腐蚀性能之间的规律进行了研究,同时测定了不同晶粒尺寸的普碳钢在10%硫酸溶液中的极化曲线。结果表明,普碳钢晶粒尺寸从50um减小到4um,周浸加速腐蚀试验后锈层中裂纹和空洞的数量也相应减少,耐蚀性能提高;但极化曲线试验表明,晶粒细化可加速普碳钢在10%H2SO4溶液中的腐蚀速度。分析了晶粒尺寸对晶界局部阳极腐蚀电流密度的影响,对其影响耐蚀性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