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分离指结构对膜片弹簧载荷变形特性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求解膜片弹簧的载荷变形特性和应力变化云图,发现分离指根部窗孔结构影响膜片弹簧的载荷变形特性。对不同窗孔形式的膜片弹簧几何模型进行转化,采用三个转换参数取代不同窗孔形式的分离指结构参数。利用转化模型代替不同窗孔形式的膜片弹簧分析三个转换参数对膜片弹簧载荷变形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了三个转换参数对膜片弹簧载荷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可用于膜片弹簧设计。  相似文献   

2.
膜片弹簧的应力分析和疲劳寿命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膜片弹簧工作过程中应力-变形特性的分析,确定了材料疲劳破坏的起源点。同时,根据离合器膜片簧所承受的载荷特征及载荷循环的次数,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和疲劳曲线方程,不仅描述了起源点的应力与循环次数σ-N曲线,而且计算出了膜片弹簧的应力衰减和安全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干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ry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DCT)的膜片弹簧和从动盘波形弹簧片对常开式离合器的转矩传递特性有着重要影响。在分析膜片弹簧结合性能和载荷特性的基础上,推导出了内、外膜片弹簧的载荷变形公式。通过离合器总成台架试验,得到了从动盘轴向压缩曲线。综合考虑了膜片弹簧的载荷变形特性和从动盘总成的轴向压缩特性,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箱建立了常开式膜片弹簧离合器转矩传递模型,进而仿真得到了离合器转矩与接合轴承位移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4.
膜片弹簧大端载荷变形特性多项式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这里在实验的基础上,用多项式回归分析的方法来确定膜片弹簧大端载荷变形的关系,得到其特性曲线方程。再将多项式回归分析结果与A~L公式进行比较,可对A~L公式进行修正,并用比较系数的方法确定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5.
拉式膜片弹簧结构参数的模糊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惠昕  夏秋英  罗颂荣 《机械》2001,28(3):22-24
根据汽车离合器拉式膜片弹簧载荷-变形特性和应力-变形特性分析,考虑各种模糊约束条件,建立了其模糊优化设计数学模型,采用模糊优化设计限界搜索法求解,并给出了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6.
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保证汽车平稳起步、使传动系换挡工作平稳的同时防止系统过载.膜片弹簧是膜片弹簧离合器中其重要的压紧元件,具有弯曲形状,起压紧摩擦副和分离机构作用,其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汽车离合器的工作性能.采用ANSYS/LS-DYNA软件,进行了大端预加载荷后,模拟膜片弹簧小端加载的运动仿真,较真实地模拟了膜片弹簧离合器结合与分离时的应力变化情况,验证了该膜片弹簧满足设计的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A-L膜片弹簧载荷-变形特性基础上,详细论述了膜片弹簧杠杆比与厚度对其载荷-变形特性的影响.通过实例分析,提出了优化方案;最后得出改变膜片弹簧厚度可以有效提高离合器工作压紧力,以及改变杠杆比可以有效影响离合器最大分离力和分离性能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在A—L膜片弹簧载荷一变形特性基础上,详细论述了膜片弹簧杠杆比与厚度对其载荷一变形特性的影响。通过实例分析,提出了优化方案;最后得出改变膜片弹簧厚度可以有效提高离合器工作压紧力,以及改变杠杆比可以有效影响离合器最大分离力和分离性能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强化处理后的膜片(碟形)弹簧载荷变形关系的计算方法。首先,进行样件载荷变形关系的测试,而后,采用X射线应力仪检测样件的残余应力数值及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喷丸与强压处理对弹簧载荷变形关系的影响机理,发现载荷变形关系与喷丸和强压有关。最后,基于试验数据拟合,得到了基于Almen-Laszlo公式的修正公式和采用多种材料模型有限元法求解膜片(碟形)弹簧载荷变形关系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0.
膜片弹簧的疲劳寿命对汽车离合器结构的安全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应用有限元方法分析计算了膜片弹簧的载荷-变形特性曲线,及在膜片弹簧预加载作用下,分离行程的最大应力、疲劳危险点,以及膜片弹簧的疲劳寿命.分析结果与方法为缩短产品的设计周期,优化离合器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由于常用的A-L法计算膜片弹簧载荷特性曲线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文中分析了分离指结构对膜片弹簧载荷变形特性的影响,提出了分离指影响系数概念。利用正交试验设计,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拟合得到分离指影响系数同三个转换参数的函数关系表达式。把分离指影响系数添加到碟形弹簧精确算法S-W法的计算公式中,得出了包含分离指部分影响的膜片弹簧载荷特性计算新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新方法计算膜片弹簧的载荷特性具有很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膜片弹簧载荷变形关系计算公式。首先,对膜片弹簧进行试验研究,发现载荷变形关系与工艺因素有关。采用按工艺流程分三个阶段的修正方案,对Almen-Laszlo公式进行了修正,获得了基于Almen-Laszlo公式的修正公式。试验表明,该修正公式的计算误差一般在5%以内。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从膜片弹簧受力变形后内部应力分布着手,分析了膜片弹簧早期弹力衰减的原因。根据膜片弹簧工作过程中应力分布及变化规律,得到了强压时膜片弹簧变形量数值和强压所需次数,试验结果证实了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具有对称结构的膜片弹簧的载荷特性曲线,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膜片弹簧单分离指结构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施加位移载荷模拟了膜片弹簧的压紧行程和分离行程,得到膜片弹簧的载荷-位移非线性特性曲线,并与Almen-Laszlo公式计算结果对比。结果显示,有限元计算得到特性曲线与理论公式计算结果趋势接近,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汽车离子合膜片弹簧需要强压处理,才能消除早期的弹力衰减和稳定其自由高度。但是生产实践中强压变形量大小和强压次数一直靠反复测试来确定,没有统一规定,本文从膜片弹簧受力变形后内部应力分布着手,并介绍了某汽车离合器膜片弹簧在工作过程中应力测试结果,在些基础上分析了膜片弹簧在工作过程中某些部位的应力必须超过材料屈服应力出现塑性变形,这是早期弹力衰减的原因。根据膜片弹簧工作过程中应力分布及变化规律,得到了强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汽车离合器膜片弹簧疲劳破坏的原因,依据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理论,综合考虑了零件尺寸、应力集中、表面加工等影响因素,修正了膜片弹簧的S-N曲线。利用有限元方法分别对膜片弹簧进行静结构和热-结构耦合变形应力分析,找到了疲劳破坏参考点的位置,并结合相应的S-N曲线,得到了参考点的疲劳寿命。仿真结果表明:膜片弹簧内径下表面与分离指过度圆弧切点处是疲劳破坏的根源;工作温度对膜片弹簧的变形应力具有重要影响,并且降低膜片弹簧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介绍了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并应用神经网络来处理在膜片弹簧离合器载荷分析中测量所得的数据,由此得出膜片弹簧分离力与压紧力之间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18.
金卫东 《机械传动》2012,36(5):71-73,80
以汽车离合器的膜片弹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膜片弹簧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通过静力分析得到了膜片弹簧的应力应变变化规律,通过模态分析得到了膜片弹簧的各阶固有频率、最大变形量及其振型。研究结果可以为汽车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的改进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机械科学与技术》2017,(2):207-212
基于有限元精确应力结果运用循环系数修正的疲劳积累理论对膜片弹簧寿命分析,并讨论工作位置对寿命影响。对膜片弹簧大端加载有限元分析,验证有限元算法精确性;对膜片弹簧疲劳测试工况应力分析,剔除预紧与松紧过程应力,运用基于应力控制的疲劳损伤理论,并用循环系数修法正对其修,对膜片弹簧疲劳寿命分析。借助Ncode Designlife平台Time Step模块,通过计算方法获得零件疲劳危险点位置,与以往实验一致,且与疲劳测试相符。精度较以往计算有较大提高,且该方法可用于所有周期性工作零件疲劳寿命预测。讨论了工作位置对膜片弹簧影响,当工作位置位于极大值点与拐点之间并尽量远离拐点时,膜片弹簧既能发挥其非线性弹性特性,又能保持较高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20.
自调式膜片弹簧离合器在国外市场的广泛应用证明了它的优越性能.首先介绍了自调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的特点及其自调原理,创新的将优化设计方法引入了自调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的设计过程.广泛参考了传统膜片弹簧离合器和各种典型碟簧的优化设计方法,分别就基本参数、膜片弹簧和力感应弹簧三部分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计算校核和有限元分析,证明该优化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