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茶情茶趣     
对茶情有独钟的中国人,在饮茶中极重情外,还讲究一个“趣”字。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中国茶情茶趣。 说到茶情,最突出的是以茶祭祖,以茶敬客,以茶为媒。 德昂族有“茶叶创世”之说,该族史诗称:人类是由茶叶变成的。该族十分崇敬茶树,每户每家盖房起屋时都要在房后的菜园边栽几棵茶树,居住的时间越长,茶树长的越高大,以此不忘创世的茶叶。藏族古谚说:“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回族谚语:“早茶一盅,一天威风;午茶一盅,劳动轻松;晚茶一盅,提神去痛;一日三盅,雷  相似文献   

2.
云南普洱茶,名扬四海,深受爱茶者的追捧。在云南的普洱古茶树上面,尤其是茶树树龄在上百年乃至上千年的老茶树上面,会寄生一种植物,它的形状像小仙人掌,外观为绿色,采摘晒干后呈棕黄色,因为酷似螃蟹的爪,所以又名螃蟹脚。  相似文献   

3.
茶疗小史     
中国是茶的"祖国",茶的"故乡"。中国人把茶列为"一日开门七件大事"之一,曰"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叶的药用是如何被发现的?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论及:"茶之为饮,发乎神农",并说:神农遇毒,得茶而解之。传说有一日神农在野外煮水,偶有茶树叶飘落锅中,因而发现茶叶之煎汁可以治病。另外还有一种传说称"神农尝百草",有一日忽然中毒,倒于茶树下,茶树叶上的水珠滴入他的口中,使他解毒得救,因而知茶叶有药效。据《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到了后汉两晋时茶风兴起,唐代开始普及,北宋极盛。在唐宋时期,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已达到日日不离的地步,正如唐代《膳夫经手录》所述:"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也。"尤其是诸多文人骚客与茶结下不解之缘,如唐代白居易自称为"别茶人",宋代苏东坡宣称:"不可一日无此君"。  相似文献   

4.
六朝烟水气     
正喝茶是件风雅事。在民间,种茶、采茶、喊茶,也颇风雅。三年前,我们当地一个茶女子将南茶北引,在太行山脚下的桐花村,成功培植出杭州龙井的雏苗,我才有缘得见"喊茶"的场景。惊蛰那天,晨曦初染,草木还在酣睡,喊茶者摆齐锣鼓,润好喉咙。嗵,一槌下来,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似声声春雷。"茶发芽!茶发芽!"喊茶者,喊天喊地喊醒茶树。  相似文献   

5.
L-茶氨酸是茶树体内特征性非蛋白氨基酸,是影响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L-茶氨酸具有抗疾病、保护神经和镇定安神等保健功效。大部分白化茶树拥有高含量的游离氨基酸和L-茶氨酸,引领着茶树资源的选育方向,因此研究白化茶树L-茶氨酸的高累积机理至关重要。该文主要对白化茶树L-茶氨酸的差异累积、L-茶氨酸在茶树体内的含量及分布、合成代谢途径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旨在为白化茶树种质资源的选育及其L-茶氨酸的高累积机理研究提供参考,并对L-茶氨酸在保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抹茶饼干     
抹茶,是日本茶道中使用的一种绿茶粉末儿,在日本被称为"茶中翡翠"。虽然是粉末儿,但质量好的抹茶价格要比茶叶更昂贵。抹茶的准备工作要在采茶之前的几个星期就开始,茶树要先遮盖,用防止阳光直晒的办法延缓茶的生长,使叶子颜色变得更深些,促使氨基酸的产生,这样制出的茶会更甜一些。将收获的茶树叶子摊平干燥之后粉碎称为点  相似文献   

7.
被誉为茶中珍品的龙井茶,清新醇厚、甘泽润喉,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特点,深受中外品茗者的喜爱。新中国建立后,西湖龙井茶被列为"国宾礼仪茶",作为和平友好的使者走向世界。西湖龙井茶,因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山区的龙井而得名,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具有1200多年历史,在明代时期,被列为上品,在清朝被顺治帝列为贡品。清乾隆帝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龙井茶,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  相似文献   

8.
正茶起源于中国,不仅可作药用、食用、祭用,还被人们作为天然染料使用,并代代相传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据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的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逐渐普及全国,并传播至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对于饮茶的叙述《茶经》中早已有之:"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源远流长,同时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所独有的历史名片,誉为"中国国饮"。时至现代,随着茶文化更加便捷的传播和交流,不同的新茶品层出不穷,尤其是乌龙茶。我们就从"茶中明珠"安溪铁观音说起。赵黎明博士介绍,茶叶主要有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黄茶、白茶等几类,也可根据制作工艺归类为发酵茶(红茶)、半发酵茶(乌龙茶)和非发酵茶(绿茶)。铁观音属于乌龙茶类,既是一种茶名,又是一种茶树品种名称。铁观音又称安溪铁观音,为福建安溪所特有,现已注册商标。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安吉白茶"等白化品种的培育与推广,白化茶发展势头迅猛,其茶树种质资源类群分类日渐完善,如根据白化表达是否依赖外界生态将白化茶分为生态敏感型、生态不敏型和复合型。相较于一般茶树品种,白化茶的生化成分含量与常规茶树品种有较大差别,其主要生化特征为氨基酸含量高,叶绿素、茶多酚含量低,酚氨比较低,使其具有饮用、食用、药用、榨油、园林设计等广阔新颖的开发空间。本文介绍了白化茶的种质类群分类、部分有代表性的白化茶树品种、生化成分的总体特征以及开发应用前景,为系统了解各白化茶的品种特性,深入开发利用白化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顾渚访紫笋     
顾渚是个小村庄,在长兴北边,地处江、浙交界,离太湖不远。由于附近山岭形成太师椅似的屏障,润湿的空气在山谷中凝成云雾,适宜茶树生长。早在唐代,茶圣陆羽在此考察,正是他的推荐,才让紫笋茶作为贡茶的。唐代诗人陆龟蒙曾在那儿隐居并辟园课茶,有诗咏曰:“天赋识灵草,自然钟野姿。间年北山下,似与东风期。”唐代大历年间,在顾渚山麓钦命设贡茶院,  相似文献   

12.
茶叶籽油     
茶,是人们非常熟悉的饮料,它的学名是Camellia sinensisL,在植物分类学中与油茶同属茶科(Theaceae),在我国南方广为栽培。茶树的叶子经加工制作后就成为商品茶叶。茶树的种籽近似球形,含仁率约50~65%,茶叶籽仁的化学组成如下: 含油率:30.13% 蛋白质:13.28% 粗纤维:1.47% 非氮物质:51.67% 灰份:3.45% 茶叶籽出油率约为10~12%(压榨法)。 由于茶和油茶同属一科,故茶叶籽油和茶油的性质和组成十分相似(见表):  相似文献   

13.
范凡 《美食》2006,(5):50-51
远播世界的中华茶是全球三大饮品之一。中国的茶化根深叶茂,源远流长,成为中外化的瑰宝和化交流的使。古今的茶诗,又是茶化的精华,百吟不厌,它将茶升华为意境、精神、思想、灵魂和明,茶诗的香味、趣味、意味源于茶又浓于茶。  相似文献   

14.
茶是一种日常消费品 ,以买卖方式进行的茶钱交换自然是主要的 ,但茶物交换的例子也不少见。在茶诗中就有茶与蔬、米、酒、纸、墨、马等等交换的描述 ,而这种交换并不都是量价而为的 ,有的只是临时的调剂余缺 ,而更多的则是友朋之间的互赠性质的交换。下面就茶物交换诗作一分类与浅注。1 茶蔬交换南宋葛长庚《茶歌》诗 :“君不见孟谏议送茶惊起卢仝睡 ,又不见白居易馈茶唤醒禹锡醉。”诗的后一句典出《蛮瓯志》 ,说的是刘禹锡用“菊苗齑”、“芦菔”换取白居易“六班茶”醒酒的故事。菊苗齑 :细碎的菊苗。菊苗、芦菔都是美味的野菜。即…  相似文献   

15.
<正>"丛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一首诗,道尽了天下茶人之心。第一次知道"东方美人茶"是在一次与朋友的偶然邂逅,在那次的会面中我喝到了东方美人茶,也见到了这位多年来致力于推广两岸茶文化的台湾茶人黄明富先生。当时只是无意中的结缘,没有深入交谈,但他那幽默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有行茶礼的婚俗。男女结亲,在订婚时,男方必须给女方家送茶叶作为聘礼。若女方家接受了送来的茶叶,就算答应了婚事。所以把受聘叫做“受茶”或“接茶”。下聘叫做“下茶”或“过茶”;把双方订婚前男方非正式送给女方的婚礼叫“下小茶”。明·郎英《七修类稿》云:“女子受聘,其礼曰‘下茶’,亦曰‘吃茶’。”说的就是这种习俗。为什么男女结亲必须以茶为聘礼呢?据有关资料表明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与茶树有关。陈耀文的《天中记》至解释说:“凡种茶林必下子,移植则不复生,故俗聘妇必以茶为礼,义固有所取也。”我国古代在栽培茶树过程中得出:凡种茶树必下籽,茶树移植不可复活的结论。故男女婚事以茶为聘礼,意为说定了的事不能更改。用茶树象征着坚贞的爱情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是茶树的原生地和古老的茶区之一。1980年发现的晴隆茶籽化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唯一茶籽化石,标志着贵州的茶历史至少在100万年以上。全省现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资源600余种,是我国保存茶树品种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听说过"月饼茶"吗?很新鲜吧!可别误会了,这不是用面粉包裹茶叶馅做的月饼,而是将普洱叶压制成月饼的形状,成为"普洱月饼茶"。这种极具创新的茶品可以长期保存、具有收藏价值。近年来倍受追捧,逐渐成为中秋礼品的新宠。月饼茶选用的普洱茶:产自世界茶树发源地之一的云南西双版纳,精选上等古乔木晒青毛茶为原料,传统高温蒸压,不添加任何添加剂。  相似文献   

19.
沈栖 《美食》2012,(2):27
去年年底《世界博览》刊出的《云南普洱:砍掉茶树种咖啡》一文,着实令我瞠目,且引发一番感慨。普洱茶产于云南的普洱市。该地区的海拔800多米,气候恒暖,湿度适宜,很适合种植普洱茶这一热带作物。尤其是那里有一片高大的樟树林,这些樟树多数高达一二十丈,在大樟树底下的空间是最为适合普洱茶的生长,除了可以提供茶树适当的遮荫,也减少了病虫的  相似文献   

20.
普洱茶主要产于我国的云南地区,制作普洱茶的原料主要是云南思茅等地高山上的大叶种高大乔木型茶树。传统的普洱茶制作工艺是将采摘的茶叶经过渥堆发酵,使茶中成分发酵,产生陈香并分解有害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