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通常在25 t碱性电弧炉炼20Mn铸钢的工艺是:钢水中C量达0.15~0.19%时扒氧化渣,铸后加锰铁或硅锰合金、硅铁和石灰石脱氧,最后在钢包中用铝及硅钙脱氧.它不能保证S<0.025%.新工艺Ⅰ~Ⅳ可以获得低S量,特别是Ⅳ,得到的S比通常工艺低31~40%.方案  相似文献   

2.
河北某石英脉型金矿石金品位5.4 g/t,银品位6.4 g/t。针对该矿石性质,开展浮选试验,在最佳药剂制度条件下浮选闭路试验获得精矿金回收率为78.9%,银回收率35.6%,金品位44.0 g/t,银品位23.5 g/t。为提高选矿指标,开展重选与浮选工艺联合试验。与单一浮选工艺相比,重、浮联合工艺获得混合精矿金回收率提高6.8%,银回收率提高2.2%。  相似文献   

3.
采用铜铅混选富集-抑铜浮铅浮选分离的工艺,对某铜铅多金属硫化矿中的伴生金进行强化回收研究。在铜铅混选阶段,弱碱性条件(pH=9)下,用Z-200(30 g/t)做捕收剂,金在铜铅混合精矿中有效富集;在铜铅分离阶段,以硫化钠(4000 g/t)预先脱药,用乙硫氮(30 g/t)浮选铅矿物,金在铜精矿中进一步富集。工艺闭路实验获得含铜18.69%、含金42.70 g/t的含金铜精矿,铜和金的回收率分别达到92.58%和56.84%;还同时获得含铅61.45%的铅精矿。可实现铜铅多金属硫化矿中伴生金的强化回收。  相似文献   

4.
以河南煤下高硫铝土矿作为原料,研究了浮选工艺参数磨矿细度、pH、捕收剂使用量对煤下高硫铝土矿浮选脱除硫效果的影响,并对浮选脱硫的工业试验开展研究。得出如下结果:实验室中进行的浮选脱硫的适宜工艺条件为,磨矿的细度选择75%,pH为8.5,在弱碱性条件下,捕收剂使用量定为600 g/t;工业上浮选脱硫的适宜条件为,浮选入料的细度选择74%~78%,捕收剂使用量选择1000 g/t;浮选脱硫工业试验最终采用"一粗一精一扫"的闭路浮选流程,获得精矿产率93%,铝精矿中硫所占比例降到0.23%,硫的脱除率达到83.16%,尾矿(硫精矿)中的含硫为15.09%的分选指标。  相似文献   

5.
某湿法炼锌厂低酸度锌浸出渣中53.8%的银存在于难完全回收的闪锌矿上,其回收是提高浮选回收率的关键。经对比浮选和正交试验获得了浮选粗选最佳药剂制度,捕收剂为丁铵黑药(900g/t)和Z-200(50 g/t),载体活性炭(2000 g/t),起泡剂2#油(100 g/t)。一粗一精一扫开路试验表明,在非强充气和非强搅拌条件下,浮选精矿银品位为8210 g/t,较现有工艺(3000 g/t)大幅提高;银回收率为64.7%,与现有工艺(60%~64%)相当。  相似文献   

6.
李敏  刘恒飞  张传合 《轻金属》2002,26(12):46-48
确定了电缆铝箔生产中Fe、Si杂质含量和热处理工艺等参数对电缆铝箔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 :Fe在 0 .32 %~0 .38%、Si在 0 .0 9%~ 0 .14 %范围内时 ,随着Fe含量增加电缆铝箔的强度和塑性同时提高 ;中间退火工艺能改善电缆铝箔的强度指标 ,提高伸长率 ,减少各向异性 ,获得用户满意的性能指标 ;选择合理的成品退火工艺是提高电缆铝箔力学性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针对二重集团公司钢包精炼炉 (L RF)完成的十炉冶炼转子钢的工业性实验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钢水初始硫 [S]在 0 .0 2 0 %以下炉渣采用下列组成 :Ca O=5 5 %~ 6 5 % ,Si O2 =13%~ 15 % ,Mg O=4 .0 %~ 6 .0 % ,Al2 O3 =3%~ 5 % ,Fe O<0 .5 % ,Fe2 O3 <0 .3% ,Σ (Fe O) <1.0 % ,B=3.5~ 5 .5和真空搅拌功 εM·t=(70~ 10 0 )× 10 3 J/t可获得良好的脱硫效果  相似文献   

8.
《轻金属》2017,(12)
通过对云南某低铝硅比铝土矿进行工艺矿物学分析,查明了矿样主要矿物及其组成;采用正浮选脱硅工艺流程,对脱硅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试验流程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mm含量占80%、p H值为9.5、六偏磷酸钠用量60g/t,捕收剂HML用量800g/t的条件下,采用"一粗一精一扫,中矿顺序返回"的闭路正浮选工艺,可以获得氧化铝含量为70.76%、铝硅比为7.55和氧化铝回收率为81.27%的精矿产品。  相似文献   

9.
针对镁粉混合脱硫存在的扒渣铁损大、脱硫深度不够的问题,本文结合热力学分析,在低硫钢种的铁水中进行石灰石结合镁粉+石灰粉混合喷吹脱硫工艺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常生产过程回硫量相当的情况下,每炉扒渣量从2.5 t降低至2 t;添加的石灰石、石灰能够使镁粉的脱硫极限从0.002%~0.005%降低至0.001%;扒净渣回硫量从0.003%~0.007%降低至0.003%以下,在稳定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了吨钢成本。  相似文献   

10.
《轻金属》2020,(4)
正陕西投资集团秦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将采用东北大学开发的"一罐出清洁绿色炼镁"技术建一个生产能力120 kt/a的镁厂。此工艺在炼镁技术上有重大突破,是世界上最节能环保的炼镁法,它的还原时间由皮江法的10 h缩短到1~1. 5 h,镁的综合回收率由75%提升到大于90%,消耗标煤由5 t/t镁下降到(3~3. 5) t/t镁,CO2排放量由23 t/t镁降至(11~13) t/t镁,成本比皮江法的低30%以上。此工艺于2019年4月份以"绿色清洁炼镁技术与装备"项目通过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相似文献   

11.
某矿山选铜尾矿经浮选获得的高品位明矾石精矿富含Al、K和Ga等有价金属。为了实现明矾石中有价金属的综合回收,首先采用"焙烧-梯级浸出"工艺选择性浸出Al、K和Ga,再通过冷却结晶与蒸发结晶工艺梯级回收明矾与硫酸铝,最后采用中和法实现Ga富集。结果表明:明矾石精矿经焙烧一段酸浸后,Al、K的浸出率分别为80.31%和87.49%,Ga几乎不浸出;浸出渣经二段酸浸后,Al、Ga和K的浸出率分别为65.67%、86.17%和94.54%。一段酸浸液经冷却结晶后可获得食品级钾明矾纯度达99.65%,结晶后液经蒸发结晶可获得Al_2O_3含量为15.95%的一级硫酸铝产品;利用NaOH控制二段酸浸液的pH为2.5~2.6时,浸出液中Ga沉淀率达98%以上,沉淀物中Ga含量达4100 g/t。XRD分析结果表明,沉淀物经焙烧后,Ga主要以KGa(SO_4)_2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光学显微分析和显微硬度测试研究了冷变形对9Cr低活化马氏体钢显微组织的影响,以及冷变形后退火再结晶过程中冷变形量(5%~75%)、退火温度(700~810 ℃)和保温时间(15~150 min)对显微组织的影响,获得退火再结晶图.当变形量为5%和10%时,样品在810 ℃的高温下退火120 min只发生回复过程;当变形量大于20%时,在780 ℃下退火120 min即可获得再结晶组织;当变形量达75%时,退火再结晶组织具有带状结构.通过试验获得了最佳的冷变形及退火再结晶工艺:冷变形量20%~60%,退火温度750~780 ℃,退火时间60~120 min.  相似文献   

13.
20t/h热风除尘冲天炉熔炼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熔炼灰铸铁采用的20t/h热风冲天炉的主要结构,对采用3种不同产地的焦炭熔炼时的最佳底焦量、层焦量,以及供风制度、热风温度等工艺参数进行了选择和优化,最后确定为:0号焦炭最佳底焦高度为1500mm,层焦量为15%~16%;Ⅰ号、Ⅱ号焦炭最佳底焦高度为1400mm,层焦量为12%~13%,最佳供风量为260~270m3/min;热风温度为450~550℃.20t/h热风冲天炉铁液出炉温度高(高于1500℃),化学成分稳定,且炉渣中w(FeO)少,渗C率高,Si、 Mn、 Cr的烧损率低,适合于大批量连续生产.  相似文献   

14.
《铸造技术》2019,(12):1298-1302
介绍了大型耐磨合金钢衬板的工艺优化实践。通过调整化学成分、合理设计热处理工艺,获得了各项指标优异的衬板铸件。结果表明,在整个寿命周期内,1#材质衬板的平均磨损率0.528 mm/万t,4#材质衬板的平均磨损率0.49%mm/万t。经估算,4#材质衬板处理矿量可提高6.38%。  相似文献   

15.
对GH4141高温镍基合金的扩散连接进行了工艺研究,确定了扩散连接工艺参数对室温抗剪强度的影响,确定了获得优质接头的最佳工艺参数区间,即扩散连接温度r=990~1080℃,连接时间t=15~60min,连接比压力P=5~20MPa,选用Ni箔作为中间层,厚度为25um。通过SEM、EPMA和金相技术对接头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高硅铝合金光谱标准样品在应变速率为0.01~1s-1、变形温度为350~500℃条件下的热压缩变形行为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高硅铝合金热压缩变形中发生了明显的动态回复与动态再结晶,流变应力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增加而降低;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计算出高硅铝合金材料的应变硬化指数n以及变形激活能Q,获得了高硅铝合金高温条件下的流变应力本构方程;研究工艺参数(变形温度t、应变速率ε)对晶粒尺寸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参数:t=400℃,ε=0.1s-1。  相似文献   

17.
采用坩埚扭摆振动法测量了添加少量钙的AZ91D镁合金熔体的黏度,获得了600~870 ℃温度区间内升温和降温过程中的黏度-温度关系曲线υ(t)和黏度-钙添加量关系曲线υ(w).结果表明:AZ91D镁合金熔体的曲线υ(t)发生了不可逆转变;曲线υ(t)发生转折的温度对钙元素的添加量具有强烈依赖性,钙添加量(质量分数)为0.4%时,升温和降温过程的曲线υ(t)出现多温度点的黏度值相符合现象;曲线υ(w)具有显著的区间性特征,钙添加量为0.7%~0.8%时,开始出现较多的新相.  相似文献   

18.
针对首次应用到核电上的SA508-3钢,在Gleeblei500D热模拟机上,采用膨胀法测定了SH-CCT曲线,获得了焊接工艺特征参数t8/5从3.75~20 000 s范围内的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获得全部马氏体相变的冷却时间为15 s,全部贝氏体相变的冷却时间60 8<t8/5≤3 000 s,全部铁素体和珠光体相变的冷却时间为6000 s;当t8/5≤100 s时,焊接热影响区硬度高于350 HV,存在淬硬和裂纹敏感性;当t8/5≥20 000 B时,焊接热影响区硬度小于母材硬度,易出现软化现象.  相似文献   

19.
冯延森  王兆君  张勇 《铸造技术》2004,25(12):892-893
介绍了管接头铸件立式离心铸造工艺,其中包括设计原则和工艺参数.该工艺和重力铸造相比,提高铸件工艺出品率15%~30%,极大地改善了材料性能,降低了生产成本,获得了无缺陷高质量的铸件.  相似文献   

20.
杜厚益 《钢管》2010,(6):22-22
<正>2010年10月俄罗斯的石油套管产量为5.82万t,同比增长了0.8%;石油油管的产量为3.07万t,同比增长了20.8%;钻杆的产量为0.21万t,同比增长了58%。1~10月俄罗斯的石油套管产量达到69.61万t,同比增长了26.8%;石油油管的产量达到35.78万t,同比增长了12.5%;钻杆的产量为3万t,同比增长了6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