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种新型油井高温酸化缓蚀剂SYB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油井酸化作业是油田增产的主要措施。随着深井和超深井的不断出现,对于这些油井的复杂酸化作业,许多缓蚀剂表现出酸溶性不佳,抗温能力差,缓蚀性能不好等问题。如果通过增加缓蚀剂的用量来提高缓蚀剂对井下金属设备和管线的防护能力,不仅会增加酸化作业的成本,对酸化作业带来不利影响,而且有可能对地层造成伤害。所以,开发良好性能的缓蚀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试验以甲醛、苯乙酮、乙二胺为主要原料,通过曼尼希反应所得产品与氯化苄反应,得到了一种油井抗高温的酸化缓蚀剂SYB,并对缓蚀剂SYB的酸溶性、缓蚀性等性能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缓蚀剂的酸溶性较好,与其他酸化添加剂配伍性好,无毒,能抗高温,在不同酸液中均表现出了优良的缓蚀性能。  相似文献   

2.
酸化用双环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己二酸、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合成了双环咪唑啉缓蚀剂JUC,并对其季铵化后得到了适于酸化用的双环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JUCI;采用静态挂片失重法对合成的缓蚀剂在酸化条件下的缓蚀性能及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A-1复配后的缓蚀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JUC和JUCI缓蚀剂对N80钢(油管用)在盐酸和土酸体系溶液中有较好的缓蚀作用;JUC和JUCI缓蚀剂中加入少量SA-1后,可增加缓蚀效果;双环咪唑啉季铵盐JUCI缓蚀剂比双环咪唑啉JUC缓蚀剂的缓蚀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一种缓蚀性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酸、二乙烯三胺为原料,通过高温下的脱水缩合反应制得了一种油酸咪唑啉;将该油酸咪唑啉与氯乙酸、氯乙酸钠进行烷基化反应制得一种缓蚀性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其溶解性、表面张力、起泡性能、缓蚀性能、抗盐和抗温能力进行了试验评价,探讨了该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碳钢的缓蚀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该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蒸馏水、盐水以及盐酸中有较好的溶解性,表现出较高的表面活性,能大大降低水的表面张力,起泡能力好,对碳钢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在盐水(15%)或高温(90℃)下仍具有较高的缓蚀能力.良好的起泡能力和缓蚀性能使得该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可用于酸性气田的泡沫排水和酸化防腐作业.  相似文献   

4.
针对加工高酸高硫原油对常减压蒸馏塔顶冷凝冷却系统和流出线管线(材质为20钢)腐蚀严重,以油酸与二乙烯三胺合成了油酸咪唑啉缓蚀剂HS11,并与咪唑啉缓蚀剂JC-CR1138、咪唑啉高温缓蚀剂GW01进行复配,采用挂片失重法评价其对20钢在减黏顶水介质中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HS11缓蚀剂能达到理想的缓蚀效果,最佳用量为2...  相似文献   

5.
以油酸与三乙烯四胺或四乙烯五胺为原料、甲苯为携水剂,控制不同的酸胺摩尔比,合成出一系列单环或双环油酸基咪唑啉类缓蚀剂,通过元素分析法和红外光谱法对产品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利用静态失重法考察了咪唑啉环数对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酸胺摩尔比为1.0:1.1时,反应产物为单环咪唑啉衍生物;当酸胺摩尔比为2.0:1.1时,形成双环咪唑啉衍生物;用油酸与四乙烯五胺摩尔比为1.0:1.1合成的单环油酸基咪唑啉作缓蚀剂,当其添加量为6 mg/L时,缓蚀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6.
高温酸化缓蚀剂的合成与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德新  邱广敏  赵修太 《钻采工艺》2007,30(4):119-120,124
根据高温油藏的特点,室内合成了咪唑啉类和曼尼希碱两种缓蚀剂,通过失重法分别评价了两种缓蚀剂在15%盐酸溶液中的缓蚀性能。室内进行了130℃条件下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咪唑啉类缓蚀剂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缓蚀效果急剧变差,而曼尼希碱在高温时表现出优良的缓蚀性能。曼尼希碱缓蚀剂与炔醇复配使用时,缓蚀效果更佳,实验确定了复配的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7.
2-氨乙基十七烯基咪唑啉缓蚀性能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以二乙烯三胺和油酸为原料,经升温脱水合成咪唑啉缓蚀剂。以正交试验法和静态失重法研究了以油酸和二乙烯三胺为反应物、二甲苯为携水剂合成咪唑啉缓蚀剂时在模拟采出水中其反应物配比、合成温度、合成反应时间对咪唑啉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影响。经红外光谱、咪唑啉缓蚀性能实验表明,其最佳合成反应条件为:n(油酸):n(二乙烯三胺)=1.0:1.0、合成温度为170℃,反应时间为8 h,此时缓蚀效率最佳达95%;实验室评价结果表明:该种缓蚀剂的最佳使用温度为50℃,当质量浓度为250 mg/L时缓蚀率可达96%;腐蚀试片腐蚀形貌分析可知,该种缓蚀剂能抑制点蚀;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缓蚀剂电化学曲线实验表明,该种缓蚀剂为混合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 合成含有两个双键的亚油酸咪唑啉,与传统的含有单个双键油酸咪唑啉对比,研究其结构对其缓蚀性能的影响。方法 在60℃下将Q235钢浸泡于饱和CO2的3%(w)NaCl溶液中,通过失重、电化学测试和缓蚀效率测试,并通过表面分析方法观察腐蚀后钢片形貌变化,最后通过理论计算对合成缓蚀剂进行性能研究。结果 电化学与失重结果显示在加入质量浓度为200 mg/L的亚油酸咪唑啉后,缓蚀效率能达到90%,缓蚀性能优于常见的油酸咪唑啉。在结构上,由于亚油酸咪唑啉分子比油酸咪唑啉多了一个双键,增加了咪唑啉缓蚀剂的吸附位点,使其能更好地吸附于金属的表面。结论 亚油酸咪唑啉对碳钢有很好的缓蚀性能;在同等实验条件下,缓蚀性能优于油酸咪唑啉;其吸附满足Langmuir吸附等温线;吸附过程中主要通过N—Fe键吸附在Fe表面。  相似文献   

9.
从分析缓蚀剂的合成机理及缓蚀机理出发,利用醛、酮、胺的缩合反应首先合成出一种曼尼希碱,并将它与活性剂、增效剂、其他缓蚀剂等组分复配,研制出适用于120℃以下地层的低伤害高温酸化缓蚀剂。性能评价试验表明,该缓蚀剂具有良好的溶解分数性,与酸液中其他添加剂配伍性好,在乏酸中具有较好的防点蚀能力,对地层伤害程度低,缓蚀性能明显优于其他厂家产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填补了江汉油田高温酸化缓蚀剂化工产品的空白。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二乙烯三胺、苯甲酸、油酸为原料,合成两种咪唑啉酰胺,加入氯化苄进行季铵化反应,合成两种酰胺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采用红外光谱扫描,通过对特征峰的分析,验证了合成产物为酰胺咪唑啉季铵盐。通过挂片质量损失试验,测试了两种咪唑啉酰胺季铵盐药剂的缓蚀性能;通过电化学研究了这两种缓蚀剂复配增效剂后随加药浓度变化腐蚀速率及缓蚀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油酸酰胺苯甲酸咪唑啉季铵盐缓蚀效果优于苯甲酸酰胺油酸咪唑啉季铵盐;硫脲、丙炔醇对该油酸酰胺苯甲酸咪唑啉季铵盐的缓蚀性能具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1.
油田用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油酸、二乙烯三胺及季铵化试剂为主要原料,合成了适用于油田的眯唑啉季铵盐缓蚀剂。确定了该缓蚀剂的最佳合成条件:油酸和二乙烯三胺摩尔比为1:1.2,酰胺化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1.5h,环化反应温度220℃、反应时间6.5h,季铵化试剂为硫酸二甲酯,其与咪唑啉中间体摩尔比为1:1,季铵化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5h。性能评价表明,该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在模拟油田现场盐水中具有良好的缓蚀性,当与OP-10、SDS、K1分别复配时,均显示良好的协同效应,并且具有较好的水溶性。  相似文献   

12.
新型咪唑啉缓蚀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油酸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硫酸二甲酯为季铵化试剂,二甲苯为携水剂,合成了一种新型咪唑啉缓蚀剂。考察了合成条件对目标产物缓蚀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该缓蚀剂的最佳合成条件:油酸和二乙烯三胺摩尔比1:1.2,第一步反应温度220℃、反应时间8h;第一步反应中间体与硫酸二甲酯摩尔比1:1.5,第二步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h。利用静态挂片失重法,测定了该缓蚀剂及其与无水亚硫酸钠复配体系在人工模拟盐水中对A3钢的缓蚀效果,并评价了该缓蚀剂的各项性能。结果表明,该缓蚀剂稳定性高、乳化倾向小、溶解分散性好、能有效阻止盐水介质中的腐蚀,与无水亚硫酸钠的复配体系对A3钢具有较强的缓蚀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一种酸化缓蚀剂的合成及缓蚀效果评价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志平  陈林  陈俊斌 《钻采工艺》2012,35(2):87-89,13
以苯乙酮、甲醛、对苯二胺为原料,通过对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原料配比的筛选,合成了一种酸化缓蚀液剂—曼尼希碱(Mannich)。研究实验表明,该酸化缓蚀剂在酸液中具有良好的溶解分散性和稳定性,能在金属表面形成较为牢固的多分子吸附膜,在常压、90℃温度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缓蚀性能。该酸化缓蚀剂还可与六次甲基四铵、碘化钾、丙炔醇复配使用,进一步提高缓蚀率,并通过实验确定了酸化缓蚀体系的配方。  相似文献   

14.
我国碳酸岩油气藏储量大,非均质性强、埋藏深,常规酸化技术改造不理想。近年来研发的黏弹性表面活性剂自转向酸技术显示良好的改造效果,缓蚀剂是该技术安全实施的重要保障。黏弹性表面活性剂与常规盐酸缓蚀剂存在相互作用,缓蚀效果受到影响。目前,已研发出中低温条件下的缓蚀剂产品,高温缓蚀剂产品仍处于研发中。以水溶性良好的缓蚀剂作为黏弹性表面性活性剂自转向酸缓蚀剂的主剂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YZ-1酸化缓蚀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甲醛、丙酮和乙二胺为原料,经过Mannieh反应合成了曼尼希碱酸化缓蚀剂YZ-1。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4h,酮醛胺摩尔比为2:2:1,HCl加量1.0%。用静态失重法在不同温度、不同加量以及不同酸液类型及酸液浓度下,对其缓蚀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缓蚀剂YZ-1在盐酸、氢氟酸和土酸中均有良好的缓蚀效果,其耐温性高达150℃,是一种很好的高温酸化缓蚀剂。  相似文献   

16.
油酸咪唑啉缓蚀剂合成条件的优选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酸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合成了油酸咪唑啉,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催化剂对油酸咪唑啉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合成条件为:油酸和二乙烯三胺摩尔比为1:1.2,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8h,催化剂为活性氧化铝,合成的油酸咪唑啉产品的缓蚀率达到89.3%。  相似文献   

17.
以苄胺、苯乙酮、甲醛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曼尼希碱,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合成条件:苯乙酮、甲醛、苄胺物质的量比1:1.5:1.5,反应时间10h,反应体系pH值2—3,反应温度90℃。最佳条件下合成的曼尼希碱与增效剂丙炔醇、碘化钾以质量比1:0.2:0.5复配,得到曼尼希碱型盐酸酸化缓蚀剂。缓蚀性能考察实验结果表明,研制的曼尼希碱型盐酸酸化缓蚀剂具有良好的缓蚀效果。在15%的盐酸介质中,90℃下,缓蚀剂用量为1.O%时,钢片腐蚀速率仅为2.987g/(m^2·h);当温度升高到150℃时,增加缓蚀剂用量到1.5%,腐蚀速率仅为3.646g/(^2·h);含量低于20%的盐酸介质中,缓蚀剂用量为1.0%时,腐蚀速率低于4g/(m^2·h)。采用红外光谱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8.
以乙二胺、丙烯酸甲酯、二乙烯三胺、油酸为原料,合成了树状咪唑啉化合物。考察了原料配比、成环反应温度、成环反应时间对树状咪唑啉化合物缓蚀性能的影响,最佳合成条件为:n(油酸):n(1.0G PAMAM)=1:1.2,成环温度190℃,成环反应时间3 h,产物在1.0 mol/L盐酸溶液中的缓蚀率达90%以上,同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溶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