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冷连轧模糊反馈AGC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焱  孙一康 《控制工程》2002,9(5):42-44
设计了一种模糊控制器,该控制器结构简单,参数调整方便,快捷,将其与PI调节器结合组成智能型复合控制器,并成功应用于冷轧带钢的厚度自动控制(AGC)系统中,仿真实验表明,该控制器的控制性能远优于常规的PID控制器,为冷轧带钢厚度精度的提高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前馈与Smith预估厚度自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用于四机架冷连轧机的前馈与Smith预估厚度自动控制(AGC)系统。系统中前馈厚度控制的自对中死区和变结构PD控制器独具特色,Smith预估AGC是解决测厚仪式AGC中纯滞后问题的成功尝试。实验结果表明,该AGC系统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高精度铝薄板带材可逆冷轧机厚度的协调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研究了冷轧机AGC 的主要控制方式,并应用轧机弹跳特性对轧机辊缝进行补偿,得到高精度铝 薄板带材可逆冷轧机厚度协调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厚度协调控制策略能满足高精度铝薄板带材生产精度要求, 显著提高了控制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4.
液压轧机厚度自动控制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轧制理论的不断深入研究 ,自动检测与控制技术不断发展 ,特别是高性能电液伺服伐在轧钢工业上的应用 ,在机械、液压、电气及自动控制的密切配合下 ,使液压轧机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而液压 AGC(厚度自动控制 )是液压轧机的核心部分 ,它关系到液压轧机的产品精度和轧机的自动化水平。介绍了采用预控的方法来消除入口带材厚度对出口厚度的干扰 ,以及利用监控的方法来准确锁定成品尺寸。  相似文献   

5.
描述了在热连轧厚度控制系统中轧辊偏心干扰对于厚度精度混沌现象的存在和影响,基于混沌现象来研究探讨热连轧厚度控制系统(AGC)不规则运动,同时提出了抑制或控制混沌的方法,以提高产品精度,使用了描述函数法,相平面法对热连轧中混沌现象进行了分析,结合AGC原理图,混沌时域图,混沌相图,AGC在不同外扰时的控制效果仿真图,提出并验证了轧制过程中轧辊偏心干扰对于厚度精度具有混沌特性的新观点,为过程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人机界面的厚度预控参数在线调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在四辊液压轧机厚度预控系统中采用人机界面实现参数的在线调整 ,大大提高了预控的控制精度 ,减少了轧机产品的厚度误差 ,是厚度自动控制 (AGC)的一项创新。  相似文献   

7.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Smith预估器的反馈式AGC厚度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具有纯时间延迟特性的反馈式AGC(automatic gauge contro1)系统,利用Smith预估器对纯时间延迟具有补偿作用的原理,建立了模型参考白适应Smith预估器反馈式AGC控制系统模型,给出了控制系统结构.推导了自适应调节律和设计算法,结合预估器模型,计算得到轧件出口厚度偏差值的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模型参考自适应Smith预估器反馈式AGC系统对铝薄板带材轧制出口厚度偏差控制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解决了反馈式AGC厚度控制由于纯时间延迟特性对控制性能产生很大影响的问题,消除了出口厚度波动现象,响应速度加快,可以满足高精度铝薄板带材轧制生产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8.
从厚度控制方案的选取和实现两方面阐述了金属板材厚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通过控制算法的软、硬件设计,实现了轧钢系统板材厚度的单片机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9.
二机架冷连轧机厚度的模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为了满足冷轧板带生产对产品厚度精度的更高要求,开发研制了多种厚度控制(AGC)系统,如前馈AGC、反馈AGC、厚度计AGC等,这些控制系统都是基于冷连轧过程的线性化模型进行设计的,采用的大多是传统的PI控制器。由于轧制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过程,传统的线性控制策略难以满足更高的厚度控制要求。模糊控制(FuzzLogicControl)自从诞生20年以来,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工业过程中都得以广泛的发展,其原因在于模糊逻辑本身提供了由专家构造语言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控制策略的一种系统的推理方法[1]。由于引入了专家的知识…  相似文献   

10.
西马克公司的TCS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一套独立、精确的产品尺寸控制系统。本文主要介绍了莱钢大H型钢轧机工艺参数和轧机检测仪表、过程计算机系统和网络通信系统、TCS系统的分类,说明了轧机基础自动化系统的液压位置自动控制(HAPC)和轧制力自动控制(AFC)原理,阐述了辊缝自动控制原理最后介绍了厚度自动控制(AGC)的控制方式、投入条件、TCS系统的运行情况以及自投入以来所产生的效益。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自行研制的轧机计算机厚度控制系统,应用动态规划、随机最优控制理论与自适应 算法,在轧制规程和厚度分配的最优化计算、轧制规程在线修正与自动厚度控制的改进算法几 方面进行了研究,使轧机的厚度控制精度有了显著的提高.应用结果表明,普碳钢卷板的纵向 同板差精度≤80μm,命中目标厚度精度为士0.1mm.  相似文献   

12.
基于KPLS和TD的热连轧精轧末架微调AG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连轧传统的厚度控制方式主要依靠精轧机组下游机架的监控AGC(automatic gauge control)来消除厚差,易造成末架调节量过大,对板形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为此提出一种基于KPLS(kernel partial least squares)和TD(tracking differentiator)的热连轧精轧末架微调AGC,通过对前一卷带钢轧制信息进行非线性特征抽取,找出F5,F6机架间过程变量的关系,从而可以在F6机架保持辊缝和压力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仅通过调节F5机架的辊缝而使厚度精度达到控制要求.现场实验证明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3.
桑森 《自动化应用》2014,(5):12-14,28
针对莱钢集团4300mm宽厚板生产过程中自动厚度控制模型(AGC)在厚度控制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可调高能X射线测厚仪的原理、系统组成和实验结果。在管电压50kV、管电流0.5mA条件下,对冷轧薄钢板进行现场对比试验,标准误差为±1.12道,相对误差小于1%。  相似文献   

15.
常规PID控制在对象变化时,控制器的参数不能自动修改适应,无法很好地满足轧机厚度控制精度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利用模糊推理方法实现对PID参数在线自适应,来实现AGC系统的稳定,提高厚度控制系统的精度。通过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自适应能力更强、响应快、稳定性好,同时也有更强的鲁棒性,能够使厚度控制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快速监控FMN在热连轧上的应用,提高头部命中率是投入绝对AGC所要求的,它的重要手段是靠提高设定模型精度、模型自学习的收敛速度。为进一步提高带坯全长厚控精度及控制品质,依靠液压压下快速移动特性及利用快速监控FMN功能。以热连轧模型增量方程为核心,对不同轧制规程,给出了兼顾板厚与板形FMN动作表。在鞍钢1700ASP热轧现场中的实际应用表明,此算法是正确的,它可大幅度地改善板卷头部的厚度精度。  相似文献   

17.
铝板带材板形和厚度解耦自适应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铝板带材轧制生产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控制对象, 其中自动板形控制(AFC)和自动板厚控制(AGC)又是一个相互耦合的复杂系统, 其参数在运行过程中会随时发生变化. 针对铝板带材轧制的特点提出了将自适应控制与板形板厚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相结合, 自动调整解耦网络和控制器的参数. 现场实际数据的仿真结果表明, 该方法的应用消除了参数变化产生的影响, 使板形板厚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自适应跟随参数变化和抗干扰性能, 解耦控制效果良好, 提高了板形板厚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8.
精轧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控制:主速度控制、活套控制、厚度控制和板型控制。液压AGC控制系统对带钢生产线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厚度精度。文章介绍了精轧机组液压AGC软件包控制思想的实现,对轧钢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A new method of controlling springback in small-radius pressbrake bending operations has been developed. This method provides a more accurate bending process, necessary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precision, small-lot sheet metal assembly manufacture. The pursuit of this research has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expensive, high-resolution, on-line angle sensor. In addition, a simplified analytic model of the bending process was developed to predict springback in terms of material and tooling geometry variables. Finally, a springback control system has been developed with demonstrated accuracy of one-third of a degree in right-angle bends for cold-rolled steel samples covering a range of material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