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京玉  王勇  陈京生  李本海  许晓东 《钢铁》2004,39(Z1):203-208
介绍了首钢高速机车制动梁用钢的连铸工艺过程;阐述了各种因素对连铸坯质量的影响及提高铸坯质量的相关措施;此外,进行了铸坯质量分析及用户使用情况介绍.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采用转炉-LF炉-连铸生产65高碳钢的生产工艺,对铸坯质量及相关工序效果进行了分析。生产实践表明,采用的65钢工艺生产是可行的,铸坯质量能满足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3.
陈永 《钢铁钒钛》2003,24(3):26-31
应用二冷区铸坯表面温度测定和连铸坯硫印、低倍检验等方法,分析评价了攀钢板坯连铸现行二冷制度对铸坯内部质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完善了连铸二冷配水制度。结果表明,采用增大二次冷却强度、增加二冷段后区铸坯冷却能力的配水制度对减轻铸坯中心偏析、扩大铸坯等轴晶率、提高铸坯内部质量有明显效果,为进一步完善连铸二冷控制制度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
结合本溪钢铁集团公司连铸板坯质量存在的问题.应用大样电解、金相分析、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检测手段,对选定典型钢种(Q235)铸坯中夹杂物的质量分数、形态及组成,铸坯中气体等进行了分析和综合评价,并提出了改善铸坯质量的具体措施,为进一步提高本钢连铸坯质量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5.
顾建国  苏世怀  龚志翔 《钢铁》2004,39(Z1):217-220
简要介绍了马钢圆坯连铸机技术特点,研究开发系列高质量圆坯连铸生产及控制技术,如无缺陷坯连铸技术开发,铸态组织优化技术开发等.所生产铸坯具有表面、内在质量优良,铸坯铸态组织均匀、致密,中心等轴晶比率高、成分偏析小的特点.采用圆坯所生产的车轮轮箍等产品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6.
连铸品质异常计算机管理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提高连铸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水平,加强铸坯品质的跟踪和管理,在过程控制计算机上建立品质异常把握模型。模型能实现对异常坯的自动判别,指导铸坯切断与精整作业,并对铸坯品质信息进行存储、统计与解析。文章主要介绍宝钢三期板坯连铸的计算机品质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张瑞芬 《包钢科技》2001,27(4):24-27
本文介绍了采用42MnMo7连铸方坯轧制N80油管用φ圆管坯的试生产工艺过程,检验分析了铸坯及轧坯的低倍质量、化学成分及显微组织等,研究结果表明包钢采用转炉连铸工艺生产的方坯表面及内部质量较好,可以轧制出质量符合用户要求的圆管坯。  相似文献   

8.
1100℃以上高温连铸板坯表面缺陷的模拟在线无损检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高温状态下连铸板坯表面缺陷的在线无损检测在现代化的连铸坯热送-直轧工艺中对于保证铸坯的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连铸坯高温探伤技术和相应的试验装置。采用涡流方法成功地模拟了1100℃以上铸坯表面缺陷的动态检测,所用探头及检测设备均可在高温状态下长时间连续工作,能检测出深度为1.5mm,宽度为0.3mm,长为10mm的表面缺陷,并能有效地抑制铸坯表面振动斑痕所产生的噪声影响。借助于计算机信号  相似文献   

9.
万建良 《江苏冶金》2004,32(6):10-12
探讨了全连续工艺对铸机拉速、连铸设备、铸坯质量的影响,介绍了高拉速对钢种设计的要求和宝钢高拉速薄板坯连铸技术特征。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湘潭钢铁公司二炼钢厂连铸生产供轧制无缝钢管用的150mm×150mm断面20#钢连铸坯的试生产及批量生产的情况,对钢水质量、温度、拉坯速度、冷却配水制度等对铸坯质量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据此提出了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连铸坯压下技术已成为控制铸坯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介绍轻压下技术、重压下技术、大压下技术三种连铸坯压下技术的发展现状、作用机理以及应用效果,分析了重压下和大压下技术在改善厚规格、大断面铸坯内部质量方面的优势。动态轻压下技术与铸坯凝固末端重压下或大压下技术相结合,将会成为未来连铸行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连铸坯缺陷的成因及防止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李延生 《炼钢》1998,14(3):55-58
连铸坯的质量不仅制约着连铸机的生产,也影响着轧机的生产率和最终产品质量。本文着重分析了铸坯产生缺陷的原因和机理,并提出了连铸坯缺陷的防止及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3.
Nb、V、Ti微合金元素对连铸坯表面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连铸坯表面温度及坯壳厚度的测试,并借鉴宝钢对含Nb、V、Ti连铸坯的热塑性研究成果,认为舞钢连铸坯在原有的工艺条件下,铸坯凝固时冷却强度较大,在矫直段正处于Nb、V、Ti、碳、氮化物析出的高峰区。通过调整工艺等措施,矫直时避开铸坯脆性区。连铸质量有较大的提高,Nb、V、Ti连铸坯比例有较大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冯捷  沈翃  郑轶荣  李建婷 《钢铁》2004,39(Z1):196-198
介绍了方坯连铸轻压下技术的主要特点、工艺及控制技术,对于提高铸坯内部质量及铸机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宣钢自行设计的矩形连铸坯自动监控系统的硬件及软件组成,叙述了自控系统实现的各种功能。生产实践证明,该系统运行稳定,有效地提高了铸坯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张海军 《宽厚板》2000,6(2):24-26
本文介绍了 S5 0 C钢连铸试验工艺及铸坯质量 ,并对所轧制钢板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舞钢目前已具备生产 S5 0 C连铸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高效连铸的主要目的是获得高的铸坯无缺陷率,连铸技术工作者一直反连铸坯质量作为连铸发展的一个方向,连铸坯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为裂纹、偏析、非金属夹杂及鼓肚变形等,这些缺陷的形成与连铸坯凝固过程中的传输现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王地君 《四川冶金》1998,20(5):60-62,74
本文简介了板坯连铸内部缺陷的形成机理和产生原因,介绍了运用硫印技术诊断铸坯质量和铸机状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引 言 连铸初期、末期和换包时,称为连铸的不稳定时期,一般说来,这个时期的铸坯质量要比连铸稳定时期的铸坯质量差,因为连铸初期中间包耐火材料吸热,而在连铸末期和换包时,热收入减少,使钢水温度下降,夹杂物难于上浮,同时结晶器保护渣熔融不充分,易被连铸坯表面捕获,影响铸坯质量。 为了改善连铸不稳定时期的铸坯质量,  相似文献   

20.
艾新港  韩东  李胜利  刘海啸  宁哲  曾红波 《钢铁》2019,54(8):132-136
 外加液态保护渣可以提高铸坯质量和可浇性。在某厂板坯连铸机上,分别采用液态保护渣和固态保护渣进行多钢种浇注试验,对比液态保护渣和固态保护渣消耗量、结晶器温度分布、拉坯摩擦力及铸坯质量,并对液态保护渣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结果显示,液态保护渣比固态保护渣消耗量增加60%左右,结晶器温度分布更均匀,连铸拉坯摩擦力降低约15%,铸坯质量有所提高。这说明在连铸过程中,液态保护渣使结晶器和铸坯间传热更均匀;液态保护渣润滑效果更好,可以提高铸坯质量。同时,有望不添加F-、Na+等有害离子,改善环保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