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FCC轻汽油临氢醚化催化剂反应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实验室以FCC汽油75℃前的轻馏分为原料,研究了负载贵金属具有二烯烃选择性加氢、双键异构化和叔碳烯烃与甲醇醚化反应三种功能的HSY型催化剂的反应性能。在反应温度60℃、氢分压1.5MPa、轻汽油与甲醇体积比10:l和混合进料的液体空速2.0h^-1的条件下,戊二烯的加氢转化率达100%,叔戊烯醚化转化率为68%左右,叔己烯醚化转化率为47%,非活性烯烃3—甲基—l—丁烯异构化为2—甲基—l—丁烯的异构化转化率达67%左右。临氢醚化后的轻汽油经催化蒸馏深度醚化,叔戊烯总转化率达到90.6%,叔己烯总转化率达61.5%,与重汽油调合后,汽油总烯烃含量降至29.6%,汽油辛烷值提高1.6—2.2个单位。  相似文献   

2.
通过优化催化裂化装置的操作参数可有效提高重油转化率和降低汽油烯烃含量。在工业催化裂化装置上优化结果表明:当系统催化剂的活性由58提到62,油浆产率降低1.14%,干气产率降低0.18%,汽油烯烃含量降低4.5%;当汽油回炼量由原料量的12%增至20%,干气产率降低0-31%,汽油烯烃含量降低6.5%;当剂油接触时间延长0.2s,汽油烯烃含量降低2%;当反应温度降低5℃、再生温度降低20℃时,汽油烯烃含量降低2.2%,干气产率降低0.28%。  相似文献   

3.
对催化裂化装置使用终止剂技术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催化裂化装置终止剂的类型、用量和注入位置等因素在催化裂化反应过程中的作用。在工业装置上考察了终止剂用量和终止剂的注入位置对产物分布、汽油的性质和气体烯烃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相近的重油转化深度下,终止剂用量占处理量1%、10%和16%时,焦炭和干气产率均先降低后增加,汽油中烯烃含量和C3中烯烃质量分数则分别降低2.0和1.2个百分点,汽油中异正构烷烃比增加,二烯值降低,诱导期增加超过100min;终止剂注入点由提升管中部移至上部而其他条件不变时,汽油中烯烃和C3中烯烃质量分数分别增加4.2和0.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金陵分公司为了能在2003年4月1日起生产出符合新标准的汽油,在1.0Mt/a的重油催化裂化装置进行了RFG—NJ型降低汽油烯烃含量催化剂的工业试验,并进行了标定。从标定结果和日常统计数据分析来看,RFG—NJ催化剂具有显著的降低汽油烯烃含量的性能。在装置掺渣率为25%左右。反应温度下降6Z;的情况下,汽油烯烃含量由48.6%下降至36.5%,下降了12.1个单位,汽油的诱导期延长,安定性得到改善,但汽油辛烷值略有下降,装置的总轻烃液收变化不大,丙烯收率下降了0.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荆门分公司在催化裂解装置上应用了降低汽油烯烃含量的新技术,该技术是将装置内及装置外的汽油馏分循环至提升管底部进行改质。在对DCC装置产品分布和柴油性质、油浆性质影响较小的条件下,通过对不同汽油馏分的再转化可以将DCC装置汽油中烯烃体积分数从72.12%降至47.6Voo~50.6%,经调合后可作为新国标93号商品汽油出厂,同时可增加丙烯产率。工业应用结果表明,不同汽油馏分再转化降低DCC装置汽油中烯烃含量的幅度为:稳定汽油〉粗汽油〉装置外焦化汽油和直馏汽油混合物。  相似文献   

6.
油库储存的原油、成品油(汽油、煤油、石脑油、轻柴油、液化丙烯)等,均属于甲乙类火灾危险性油品,甲乙类油品危险性大,因为它们具有挥发性大、闪点低的特点。汽油和柴油的爆炸极限分别为1.3%-6.0%和1.5%-4.5%。挥发和泄漏的油蒸气非常容易达到燃烧爆炸极限。原油、成品油都是储存在内浮顶罐、外浮顶罐和拱顶罐中,由于储罐不可能完全装满油品,都有一定的气体空间,  相似文献   

7.
降低 FCC 汽油中烯烃含量的LGO-A 助剂工业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适应清洁汽油的要求,锦州石化股份公司与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合作,该院研制的降烯助剂LGO-A,在锦州石化公司1.40M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上进行工业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加入6%LGO-A降烯烃助剂,可使汽油中烯烃含量由原来的56.6%下降到50%左右,汽油辛烷值略有提高,产品分布趋于合理,每吨原料可增效7.528元。  相似文献   

8.
OCT-M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   总被引:40,自引:8,他引:32  
介绍了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OCT-M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及其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0.20ML/a重油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装置进行首次工业应用试验的情况。该技术将催化裂化汽油切割为轻、重馏分,采用专门的催化剂对重馏分进行选择性加氢脱硫,脱硫后再与轻馏分词合,脱硫率高,汽油烯烃含量降低不大、抗爆指数损失小。工业应用初期标定结果表明:硫质量分数为400-600μg/g、烯烃体积分数为29.6%、研究法辛烷值92.4、马达法辛烷值81.0的重油催化裂化汽油经过该技术处理后,产物汽油硫质量分数为73~89μg/g、烯烃体积分数约21.8%,研究法辛烷值约90.5,马达法辛烷值约80.3,混合汽油质量收率为99.4%,达到了攻关指标。  相似文献   

9.
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助剂的工业试验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介绍了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炼制研究所开发的LAP助剂在该公司炼油实验厂100K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ROCC-V)上进行的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当LAP助剂占装置催化剂藏量分别为2.6%,5.3%和7.4%时,催化裂化汽油烯烃体积分数由58.0%分别降低到51.7%,47.6%和45.2%;催化裂化汽油的研究法辛烷值分别增加0.3,2.2和2.0个单位。轻质油收率略有下降,但液化石油气产率有所提高,其中液化石油气中高价值组分产率明显提高。LAP助剂使用灵活,有利于解决国内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过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介绍ZX—05催化裂化强化助剂在九江分公司Ⅰ套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应用情况。使用该剂后,催化剂单耗下降14.81%,轻液收率提高1.34%以上;该剂对改善产品质量作用明显,汽油烯烃含量相对下降9.09%,汽油硫含量相对下降28.57%,汽油诱导期增加了140min;柴油硫含量相对下降3.64%。  相似文献   

11.
三种降低汽油烯烃含量裂化催化剂工业应用试验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上进行了两种进口催化剂A和B及一种国产催化剂0rhit-3600B的工业应用试验。标定结果表明,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研制的Orhit-3600B催化剂的重油转化能力强,液体收率高,辛烷值高。与进口催化剂相比,汽油收率提高2.65~3.14个百分点,辛烷值提高约1个单位,总液体收率提高3.52~4.53个百分点。三种催化剂的降低汽油烯烃含量的能力相当,催化剂A、B和Orhit-3600B的汽油烯烃含量分别由使用常规裂化催化剂时的50%~55%降为38.8%,42.3%,38.5%。  相似文献   

12.
GOR-ⅡQD降烯烃催化裂化催化剂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满足汽油烯烃体积分数低于35%的要求,青岛石油化工厂在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上试用了由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研究开发、齐鲁石化催化剂厂生产的降烯烃催化剂GOR—ⅡQD。GOR—ⅡQD采用了双元素改性氧化铝新型基质材料。工业应用标定结果表明,在原使用MLC—500催化剂系统中逐步加人GOR—ⅡQD,当其占反应再生系统催化剂藏量的45.6%时,微反活性由60%增加为63%,裂化汽油的烯烃体积分数由45.9%下降到34.6%,RON为90.8,诱导期为1000min.满足了新的汽油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3.
新型高辛烷值降烯烃助剂LBO-A在重催装置上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LBO—A助剂是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开发的用于提高裂化汽油辛烷值和降低汽油烯烃含量的催化剂助剂。哈尔滨石化公司通过在第三套催化裂化装置上进行工业应用,结果表明,以降烯烃催化剂LBO—16为基础剂,当LBO—A助剂占系统藏量的15%左右时,在不增加单耗的前提下,汽油烯烃体积分数可降低3.3个百分点,研究法辛烷值可提高0.6个单位,产品分布变化不大,轻质油收率略有下降,总液收略有提高,达到了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4.
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OCT—M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将催化汽油切割为轻、重馏分汽油,仅对硫大量存在的重馏分汽油进行加氢脱硫处理,解决了传统催化汽油加氢脱硫工艺中脱硫率和辛烷值损失存在较大矛盾的问题。该技术在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首次工业应用,处理后混合汽油的总硫约为100μg/g(经碱洗后硫含量小于100μg/g)、φ(烯烃)为21.8%,RON为90.6,混合汽油收率大于99%。  相似文献   

15.
LAP降烯烃助剂在大港石化公司ⅠFCC装置上显示出优良的降烯烃效果。工业试验表明,LAP助剂具有一定的汽油降烯烃活性和稳定性,当LAP助剂占系统催化剂藏量7%(ω)时,汽油烯烃含量降低了6个百分点,轻质油收率下降了3.6个百分点,而液化气收率上升了3.7个百分点。LAP助剂的加入使催化裂化汽油的诱导期延长,辛烷值MON上升0.6个单位,RON上升1.8个单位,而对柴油的质量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Ź��񴫵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轻烃通过添加万分之二的油公核磁共振传递剂,即可适合车用。但轻烃的密度不同,使用方法也有区别:对于密度在0.67kg/m^3以上的轻烃,通过添加油公万分之二后可直接供汽油车使用;对于密度在0.64—0.65kg/m^3的轻烃,添加油公万分之二后按轻烃30%、汽油70%比例混合使用;对于密度为0.62—0.63kg/m^3的轻烃,则要在汽油车上另外加装一套由液态轻烃转化成气态轻烃进入发动机作功的转化系统。车用轻烃油与汽油相比:动力不下降,与汽油相当,单耗比汽油下降3%-5%,尾气中有害物质含量下降90%以上,排放指标达欧Ⅱ、欧Ⅲ标准。成品车用轻烃油零售价比汽油便宜0.50元/价以上,与车用液化气价格相当,具有优异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并使石油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油公核磁共振传递剂是一种新型的物理性燃油、燃气添加剂,添加后能提高热值、降低尾气排放量、增大动力、改善油品质量,适用于一切液体和气体燃料。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去加油站加油会闻到一股汽油味。这些挥发出来的物质叫”油气”,不仅污染环境,浪费也资源。油品在储运过程中蒸发损耗量约为原油加工量的0.26%~0.34%,而汽油在这些过程中蒸发的损失最大。汽油蒸发损失量国外通常小于5%.而我国高达6%-10%。  相似文献   

18.
考察了飞天牌汽油清净剂对汽车能耗及尾气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该汽油清净剂以后,汽车尾气中的CO含量下降51%-98%,HC含量下降47%-92%,汽油消耗降低6.8%-38.1%。经发动机台架试验表明其平均节油率为2.2%。  相似文献   

19.
要闻概览     
1.日本国际银行公司(JBIC)计划投资约5.6亿美元用于在巴西进行乙醇和生物柴油的生产和研究。日本和巴西两国政府将在10月签订合同,并于2006年4月开始投资。日本在汽油中掺入3%的乙醇,但政府打算将其提高到10%,这将需要36亿L/a的乙醇。2005年日本从巴西进口了3.15亿L/a的乙醇。  相似文献   

20.
利用拉格朗日插值法在FCC主分馏塔的汽油干点调整后,对汽油和柴油恩氏蒸馏数据、密度和流量等的相应变化进行预测。以某炼油厂的一套FCC数据为例,预测结果与AFSPENPLUS软件的模拟计算结果接近,在汽油干点增加5℃时,汽油和柴油的恩氏蒸馏数据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32%和0.53%,流量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11%和0.60%;在汽油干点减小5℃时,汽油和柴油的恩氏蒸馏数据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