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探讨芒果皮渣多糖纯化过程中蛋白质和色素的脱除方法。以蛋白质脱除率和多糖保留率为评价指标,比较三氯乙酸法、三氯乙酸-正丁醇法、Sevage法、HCl法、木瓜蛋白酶法、三氯乙酸+Sevage法、木瓜蛋白酶+三氯乙酸法、木瓜蛋白酶+Sevage法和木瓜蛋白酶+三氯乙酸-正丁醇法对芒果皮渣多糖的脱蛋白效果;以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活性炭对脱蛋白后多糖溶液的脱色工艺。结果表明:三氯乙酸-正丁醇法脱蛋白效果最佳,其条件为三氯乙酸-正丁醇与样液体积比2:1、三氯乙酸与正丁醇体积比1:20、振荡时间2 h,此时蛋白质脱除率为90.08%,多糖保留率率为94.40%;活性炭脱色最佳工艺条件为:样液pH3.0,活性炭添加量1.5%,脱色温度50℃,脱色时间75 min,此条件下脱色率为70.98%,多糖保留率为92.77%。本实验筛选的方法切实可行,可用于芒果皮渣多糖的脱蛋白和脱色。  相似文献   

2.
通过比较氯化钙法、盐酸法、三氯乙酸法、Sevag和酶法联用法、三氯乙酸和酶法联用法等5种方法对玉米须多糖进行脱蛋白纯化实验,以蛋白脱除率和多糖保留率及综合评分为指标,探寻玉米须多糖最佳脱蛋白质方法。结果三氯乙酸和酶联用法最佳条件为酶底比2.5(mg/L)、温度50℃、水解时间1 h、TCA浓度为25%、样液体积比为4∶1、静置时间为40 min,多糖的纯度由13.2%提高到24.2%,蛋白脱除率为60.1%,多糖保留率为87.5%。此工艺条件简便有效,适用于玉米须多糖中蛋白质的脱除。  相似文献   

3.
以蛋白质脱除率和多糖保留率为指标,在酶法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酶法脱蛋白最佳工艺条件。比较了三氯乙酸法(TCA法)、Sevage法、酶法、酶-TCA法和酶-Sevage法脱蛋白效果,并确定了最佳脱蛋白方法为酶-TCA法,即木瓜蛋白酶用量为450 U/m L,酶解温度为40℃,酶解时间为1.5 h,三氯乙酸浓度为9%,此时冬枣多糖蛋白质脱除率为91.19%,多糖保留率为89.99%。  相似文献   

4.
五味子多糖脱蛋白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建立五味子多糖脱蛋白工艺,对三氯乙酸-正丁醇法、Sevag法、酶法+三氯乙酸-正丁醇、酶法+Sevag处理脱除蛋白进行了研究,并测定处理后多糖液中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酶法+三氯乙酸-正丁醇脱蛋白效果最好,即蛋白酶用量为1%、处理温度为50℃、处理时间为140min、pH为5,酶处理后再用等体积的三氯乙酸-正丁醇溶液重复处理4次,蛋白质含量低于0.005mg/mL。  相似文献   

5.
以菠萝皮渣粗多糖为原料,对其脱蛋白和脱色工艺进行了探讨,并评价了所得精多糖的抗氧化能力。以脱蛋白率和多糖保留率为评价指标,对盐析法、三氯乙酸(trichloroacetic acid,TCA)法、Sevag法、TCA-正丁醇法、TCASevag法、聚酰胺法和酶法的脱蛋白效果进行对比,筛选最佳的脱蛋白方法;采用活性炭对脱蛋白后的多糖溶液进行脱色,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脱色工艺;利用清除DPPH·法和ABTS+法评价所得精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TCA-正丁醇法脱蛋白效果最好,蛋白质脱除率为81.47%,多糖保留率为85.91%;活性炭脱色最佳工艺条件为:活性炭添加量3.0%,脱色温度60℃,脱色时间80 min,样液pH 4.0,此条件下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分别为64.60%和83.97%。所得精多糖对DPPH·和ABTS+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清除率逐渐增大,当浓度为3.0 mg/mL时,清除率分别达到83.27%和49.12%。筛选方法可有效去除菠萝皮渣粗多糖中的蛋白质和色素,所得精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热水浸提法从油茶籽粕中提取茶籽多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茶籽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并对比了Sevage法、三氯乙酸法、聚酰胺法、酶法脱蛋白的效果。结果表明:茶籽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3 h,在最佳提取条件下茶籽多糖得率为30.31%;采用碱性蛋白酶酶法脱蛋白效果最佳,其蛋白质脱除率为74.38%,茶籽多糖保留率为75.40%。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库拉索芦荟凝胶多糖蛋白质的脱除工艺条件,本文以蛋白质脱除率和多糖保留率为指标,比较三氯乙酸(TCA)法、Sevag法、木瓜蛋白酶法、木瓜蛋白酶-TCA联用法、木瓜蛋白酶-Sevag联用法脱除芦荟凝胶多糖蛋白的效果。结果显示,木瓜蛋白酶-TCA联用法效果最好,其条件为酶用量2%、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1h、pH为6,采用5%TCA除蛋白1次,此时蛋白质去除率为83.4%,多糖保留率为74.9%。不同脱蛋白法对芦荟凝胶多糖的脱蛋白效果有较明显差异,木瓜蛋白酶-TCA联用法是一种有效的芦荟凝胶多糖脱蛋白方法。  相似文献   

8.
山药多糖脱蛋白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蛋白脱除率和多糖保留率为指标,通过比较Sevage法、三氯乙酸(TCA)法、胰蛋白酶法、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胰蛋白酶-TCA联用法、胰蛋白酶-Sevage联用法、胰蛋白酶-CTAB联用法,对山药块茎多糖进行脱蛋白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胰蛋白酶-TCA法脱蛋白的效果最好,蛋白脱除率为87.25%,多糖保留率为92.48%,而且试验耗时短,操作简单。其最佳脱蛋白条件为:胰蛋白酶用量为0.4 mL,酶解时间为45 min,酶解pH为7.5,酶解温度为37℃,TCA浓度为6%。  相似文献   

9.
孙玉林  戴宏杰  文菁  张卫  赵娟  田丽  陈道海 《食品科学》2017,38(18):251-258
以加酶量、酶解温度、pH值、酶解时间为影响因素,以蛋白脱除率和多糖损失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拟目乌贼肌肉多糖酶法脱蛋白工艺,并与三氯乙酸法、等电点法脱蛋白效果进行比较。同时对脱蛋白多糖的体外清除自由基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拟目乌贼肌肉多糖脱蛋白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3.0 g/100 m L、酶解温度53℃、p H 8.2、酶解时间1.5 h。此条件下蛋白脱除率为89.43%,多糖损失率为1.78%,优于三氯乙酸法和等电点法。清除自由基结果显示,多糖质量浓度为10 mg/m L时,酶法、三氯乙酸法和等电点法得到的脱蛋白多糖对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45.72%、38.72%和25.18%,相应的IC_(50)值分别为12.44、16.37、34.64 mg/m L;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68.00%、30.08%和23.10%,相应的IC50值分别为7.62、16.71、28.96 mg/m L。3种脱蛋白方法所得拟目乌贼肌肉多糖清除自由基效果依次为:酶法三氯乙酸法等电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声波法辅助提取蓝莓中多糖。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得到了粗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时间40min,提取温度50℃,超声波功率80W;在此条件下,蓝莓鲜果多糖的得率为2.335%。比较了3 种脱蛋白的方法,结果表明酶解和三氯乙酸- 正丁醇法结合法蛋白脱除率较高,可达95.32%,多糖的保留也较好,接近80%,并且操作方便简单,是较好的脱蛋白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超声波法对缢蛏多糖进行了提取,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超声功率440W,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温度80℃,料液比1∶30(g/mL).在此条件下,缢蛏粗多糖提取率为8.31%.对比了Sevag法和三氯乙酸法对缢蛏粗多糖脱蛋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氯乙酸法在蛋白质脱除率和多糖损失率两个方面的综合指标较理想,三氯乙酸法处理3次后,蛋白质脱除率达到69.75%,缢蛏多糖损失率为26.68%.  相似文献   

12.
刘瑀  方志强  刘宇馨  娄亚迪 《食品科学》2017,38(18):208-213
以青岛虾夷扇贝为原料,利用单因素试验以及正交试验,对水提、酶提醇沉法结合超声波辅助提取扇贝柱多糖工艺及多糖脱蛋白进行研究,并对三氯乙酸(trichloroacetic acid,TCA)和D-葡萄糖酸-δ-内酯(D-glucono-δ-lactone,GDL)的脱蛋白效果进行对比,其中利用GDL对多糖中的蛋白质进行脱除尚属首次。结果显示,多糖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40∶1(m L/g)、加酶量2.5%、60℃提取3 h,在此条件下虾夷扇贝多糖得率可达10.90%;TCA法脱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脱蛋白时间5 h、TCA质量分数5%、脱蛋白次数3次;GDL法脱蛋白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时间1 h、反应温度45℃、GDL质量分数0.3%。在两者最佳条件下,分别进行3次平行实验,TCA蛋白脱除率为88.654%,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0.905%;GDL蛋白脱除率为99.062%,RSD为0.679%;对比两种脱蛋白方法,GDL法脱蛋白效率更高,实验效果也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13.
以蛋白去除率和多糖损失率为指标,比较Sevag法、三氯乙酸(trichloroacetic acid,TCA)法、木瓜蛋白酶法、木瓜蛋白酶-Sevag联用法和木瓜蛋白酶-TCA联用法脱除蚕蛹多糖蛋白的效果。结果显示:木瓜蛋白酶-TCA联用效果最好,其脱蛋白的最佳条件为木瓜蛋白酶用量[E]/[S] 2.0%、酶解温度50℃、酶解反应1.5h、采用TCA法除蛋白1次,此时蛋白去除率为97.98%,多糖损失率为18.76%;紫外光谱扫描定性实验显示脱蛋白的多糖在260~280nm处只有少量吸收,表明大多数蛋白已去除。木瓜蛋白酶-TCA联用法是一种有效的多糖脱蛋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芡茎多糖脱蛋白最优工艺。方法:以芡茎多糖蛋白脱除率和多糖损失率为指标,考察沙维积(Sevag)法、三氯乙酸(trichloroacetic acid,TCA)法、木瓜蛋白酶法、木瓜蛋白酶-TCA法4种方法对芡茎多糖脱蛋白的效果,从而筛选得木瓜蛋白酶-TCA法为较优方法。利用响应面法对木瓜蛋白酶法脱蛋白工艺进行优化,并将最优工艺与TCA法结合处理1次。结果:木瓜蛋白酶-TCA法最优工艺为加酶量580 U·mL-1,酶解温度30 ℃,酶解时间2.0 h,pH7.0,TCA体积分数8.0%,在此条件下,芡茎多糖蛋白脱除率为85.1%,多糖损失率为16.3%。结论:木瓜蛋白酶-TCA法是一种较优的芡茎多糖脱蛋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末水坛紫菜多糖的除蛋白方法及所制备多糖在细胞内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响应面法优化末水坛紫菜多糖酶法除蛋白工艺条件;建立H2O2诱导HeLa细胞氧化损伤模型,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结果:样品液中末水坛紫菜多糖酶法除蛋白最佳工艺条件为木瓜蛋白酶用量0.7 mg/mL、酶解温度50 ℃、酶解时间55 min,此时蛋白清除率为61.28%;在此基础上,用4%三氯乙酸继续除蛋白,蛋白清除率可达80.73%,多糖保留率为79.7%。与模型组相比,经末水坛紫菜多糖处理的损伤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P<0.01),且细胞内活性氧含量显著下降(P<0.01)。结论:木瓜蛋白酶-三氯乙酸联用可有效除去末水坛紫菜多糖中的蛋白。末水坛紫菜多糖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能清除细胞内过剩的活性氧,修复H2O2对HeLa细胞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6.
魏杰  吕磊  金莉莉  王秋雨 《食品科学》2015,36(4):168-171
研究茄枝多糖的提取工艺和主要单糖组分。通过水提工艺,比较三氯乙酸(trichloroacetic acid,TCA)、Sevag、TCA与木瓜蛋白酶结合、Sevag与木瓜蛋白酶结合4 种脱除蛋白方法,使用DEAE-D22纤维素柱与SephadexG-100柱层析精制获得茄枝多糖ESP1-1,并对其进行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与组分分析。木瓜蛋白酶与TCA法结合脱除蛋白效果最佳,蛋白清除率达到93%,多糖损失率为45.3%;TLC、HPLC检测与分析证明ESP1-1具有多糖的理化性质,主要由甘露糖、葡萄糖、果糖、木糖4 种单糖组成。研究结果可为茄枝多糖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陈涛  张健  王茂剑 《食品科学》2010,31(20):226-229
采用酶解法提取仿刺参消化道多糖并进行初步性质测定。方法:通过木瓜蛋白酶酶解获得粗多糖,并综合考虑酶解时间、温度、加酶量的影响,获得优化的酶解条件;采用三氯醋酸法除蛋白,Sephacryl S-400 凝胶柱层析进行纯化,并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和硫酸基含量。结果:酶解最佳条件为加酶量10400U/g,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6h,多糖得率8.11‰;纯化多糖为组分单一的酸性多糖,分子质量约25kD,硫酸基含量约为9.29%。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芦笋多糖的提取纯化方法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等因素对芦笋粗多糖浸提效果的影响。进一步以酶法除蛋白纯化粗多糖,探索3种蛋白酶作用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除蛋白效果,用硫酸-苯酚法和DNS法定量分析粗多糖;并研究芦笋多糖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对红细胞溶血、肝线粒体肿大的抑制作用。结果:在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3h、料液比1:20(g/mL),提取1次条件下,芦笋粗多糖的得率最高,为(8.50±1.07)%,经碱性蛋白酶纯化后,纯度可达(52.40±0.47)%。芦笋多糖在体外体系中可显著清除DPPH自由基、 ·OH、O2- ·,并具有抑制红细胞溶血,抑制肝线粒体肿大的作用。结论:芦笋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