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目的 在CHO细胞中高效表达HBsAg。方法 通过PCR方法扩增出S和dhfr基因片段 ,分别克隆到T载体上。然后分别将S和dhfr基因克隆到pCI载体上 ,构建pCI S dhfr真核表达载体。转染CHO(dhfr )细胞 ,并用ELISA方法检测HBsAg表达量。结果 S和dhfr基因经测序与Genbank报道一致。PCR和测序结果与预期一致。转染后检测结果呈阳性。结论 已成功构建在CHO(dhfr )细胞中高效表达的pCI S dhfr双顺反子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2.
高效表达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CHO工程细胞株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构建高效表达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CHO工程细胞株。方法从pCIneo质粒出发,构建含有改造了稀有密码子的HBsAgS基因和启动子弱化的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转录单位的新型表达载体,利用脂质体转染CHO/dhfr-细胞,经3轮氨甲喋呤(MTX)梯度加压筛选和单克隆筛选,获得高效表达HBsAg的CHO工程细胞株,并对HBsAg的分泌动态进行检测。结果所构建的新型表达载体pCI-DS经PCR及酶切鉴定,证明构建正确,转染CHO/dhfr-细胞后,经筛选得到高效表达HBsAg的CHO工程细胞株3F9,表达量达9.21μg/106个细胞·48h。单层细胞培养动态表明,3F9株细胞能在40d内稳定高效表达HBsAg。结论已成功构建稳定高效表达HBsAg的CHO工程细胞株,为提高HBsAg的产量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替换稀有密码子提高HBsAg在CHO细胞中的表达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替换S基因稀有密码子 ,提高HBsAg在CHO细胞中的表达量。方法 利用重叠PCR技术 ,将S基因上 3个稀有密码子替换成哺乳动物细胞偏爱的密码子 ,得到Sm 基因。把S和Sm 基因分别克隆到pCI载体上 ,并转染CHO(dhfr )细胞 ,利用ELISA方法检测HBsAg的表达量。结果 获得预期的Sm 基因。在CHO细胞中 ,Sm 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S基因。结论 替换S基因稀有密码子可以提高HBsAg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构建人肺癌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基因siRNA重组表达质粒,并检测其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人工合成靶向ILK基因的siRNA干扰序列,克隆至载体pGenesil-1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nesil-1-ILK,利用脂质体转染A549细胞,经G418稳定筛选后,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ILK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及蛋白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结果重组表达质粒pGenesil-1-ILK经SalⅠ单酶切及测序证明构建正确,其转染A549细胞后,细胞ILK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细胞的增殖能力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人ILK基因siRNA重组表达质粒,ILK基因沉默可显著抑制A549细胞增殖,为肺癌靶向基因治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VP2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并于CHO细胞中表达。方法 RT-PCR法扩增EMCV VP2目的基因,克隆至载体pcDNA3. 1中,构建重组质粒pcDNA3. 1-VP2,脂质体法转染CHO细胞。转染48 h后,RT-PCR法检测EMCV VP2基因mRNA的转录情况,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EMCV VP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pcDNA3. 1-VP2构建正确。EMCV VP2基因m RNA及蛋白可在CHO细胞中正常转录及表达,且EMCV VP2蛋白可与兔抗EMC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结合,主要分布于CHO细胞膜上。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cDNA3. 1-VP2,并有效地在CHO细胞中进行了表达,为EMCV VP2基因体外表达及其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克隆人CD52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在CHO细胞中稳定表达。方法提取人Hut-78细胞总RNA,采用RT-PCR法扩增CD52基因,定向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CD52,通过脂质体法转染CHO细胞,建立稳定转染的细胞系CHO-CD52。采用RT-PCR、免疫荧光组化技术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目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RT-PCR扩增得到186bp的DNA片段。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CD52经PCR、双酶切及测序证明构建正确。CHO-CD52细胞经RT-PCR分析,可见186bp的目的基因条带;经免疫荧光检测,可见绿色荧光分布;经流式细胞术分析,阳性细胞百分率及荧光平均值分别为98.18和193.56。结论已成功克隆了人CD52基因,并建立了稳定转染的CHO细胞系,为CD5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抗体药物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针对人CD147基因的siRNA真核表达质粒,并观察其对HeLa细胞中CD147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人CD147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针对CD147基因的特异性小干扰片段,并将其定向克隆至带有卡那霉素抗性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Genesil-1中,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分析和DNA序列测定。用脂质体将重组质粒转染至HeLa细胞中,观察其对HeLa细胞CD147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表明,3个表达短发夹RNA的质粒及其阴性对照质粒构建正确。3个siRNA真核表达质粒对HeLa细胞CD147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抑制率分别为32.5%、66.8%和59.1%;对CD147蛋白表达水平的抑制率分别为28.3%、63.5%和56.2%。结论已成功构建针对人CD147基因的siRNA真核表达质粒,其对HeLa细胞CD147基因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研究CD147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体外构建HBsAg缺失型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细胞模型,并探讨HBsAg对HBV复制的影响。方法定点突变pch9质粒上HBV 1.1倍体基因S蛋白表达区,构建HBV1.1倍体HBsAg突变质粒,并进行测序鉴定;将鉴定正确的突变质粒瞬时转染HepG2细胞,设未突变pch9质粒转染细胞作为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转染72 h的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的表达;Southern blot及Real-time PCR法检测转染72 h的细胞内HBV DNA的复制水平。结果定点突变质粒经测序证实构建正确;突变质粒转染72 h的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 A450值为(0.06±0.003),表达呈阴性,对照细胞A450值为(1.82±0.010),表达呈阳性,转染突变质粒72 h的细胞内HBV DNA条带浓度明显高于转染未突变质粒的细胞;转染突变质粒的细胞内HBV DNA绝对拷贝数分别为9.33×106、5.26×106,约为转染未突变质粒(6.91×105)的7.6~13.5倍。结论已成功构建了HBsAg缺失型HBV复制细胞模型,为HBV DNA复制及相关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推测HBsAg是HBV DNA形成的自限性因素,能够负调控HBVDNA复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克隆狂犬病毒aG株糖蛋白(Glycoprotein)基因,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在CHO细胞中表达aG株糖蛋白。方法采用RTPCR,从狂犬病毒aG株基因组RNA中扩增GP基因,并将该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Idhfr上,以脂质体介导法转染CHOdhfr-细胞。用MTX筛选的抗性克隆经ELISA、免疫荧光及Westernblot检测GP蛋白的表达。结果克隆到狂犬病毒aG株糖蛋白全长基因,并在CHO细胞中进行表达。结论成功地在CHO细胞中表达了狂犬病毒aG株的糖蛋白,为进一步开发狂犬病毒基因工程疫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人Makorin环指蛋白1(MKRN1)基因shRNA真核表达质粒,并检测其对HEK293细胞MKRN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特异性针对人MKRN1基因的小干扰片段,定向克隆至带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Genesil-1中,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鉴定及DNA序列分析,并用脂质体将其转染到HEK293细胞中,观察其对细胞MKRN1基因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经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证明,3个人MKRN1基因shRNA真核表达质粒及其阴性对照质粒构建正确,转染HEK293细胞后,3个shRNA真核表达质粒在mRNA水平对细胞MKRN1基因的抑制率分别为52.4%、26.2%和42.9%,在蛋白水平对细胞MKRN1基因的抑制率分别为69.1%、27.9%和50.0%。结论已成功构建了人MKRN1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质粒,为进一步研究MKRN1基因的功能及其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表达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重组CHO细胞的无血清培养基,并进行生物反应器高密度培养。方法通过对现有重组CHO细胞无血清培养基SFMB的氨基酸、蛋白类激素、蛋白水解物等的优化,建立针对表达HBsAg的重组CHO细胞无血清低蛋白(<10mg/L)培养基SFMC。并利用此培养基在生物反应器中分批、流加、灌注悬浮培养重组CHO细胞,通过最大细胞密度和HBsAg产率评价不同的培养模式。结果 SFMC与原培养基SFMB相比,使重组CHO细胞的最大细胞密度提高了20%,HBsAg表达量提高了25%。在生物反应器培养过程中,灌注培养的重组CHO细胞表达的HBsAg产率为0.70mg/(L·d),较分批和流加培养的0.30mg/(L·d)提高了约133%。结论通过无血清培养基优化及生物反应器高密度培养,可显著提高重组CHO细胞表达HBsAg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IgG全抗体杆状病毒表达载体。方法用PCR方法扩增抗HBsAg抗体Fab片段的轻链(L)及重链Fd段(VH+CH1)基因片段,将杆状病毒载体pAC-k-Fc与L基因连接,重组为过渡表达载体pAC-k-L-Fc,再与Fd基因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AC-HBs-Fc,并进行酶切鉴定及DNA测序分析。确定正确后,转染昆虫细胞sf9,用免疫荧光检测IgG的表达。结果PCR扩增的片段约650bp,与预期值一致。载体pAC-k-L-Fc和pAC-HBs-Fc的酶切片段和DNA序列与预期结果一致。转染sf9细胞呈阳性荧光反应,未转染细胞呈阴性荧光反应。结论已成功构建表达载体pAC-HBs-Fc,为表达抗人HBsAg的IgG全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人源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工程IgG全抗体进行表达、纯化及初步鉴定。方法用含Fc片段抗-HBsAg Fab抗体基因的载体pAC-HBs-Fc,与杆状病毒线性DNA共转染昆虫细胞sf9,产生重组抗-HBsAg的全抗体。以不同浓度的HBsAg包被酶标板孔,用间接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抗体的表达及特异性;用蛋白G亲和层析柱进行抗体的纯化,并对纯化的抗体进行SDS-PAGE、Western blot和竞争性ELISA分析。结果上清中表达的重组IgG抗体仅与HBsAg呈阳性反应,特异性良好,纯化后其纯度达97.1%。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可见,IgG抗体轻链和重链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约为27000和55000,为人源IgG抗体。CHO表达的HBsAg和血源性HBsAg能竞争性抑制该重组IgG抗体与E.coli表达的HBsAg反应,其抑制率分别为55.9%和81.9%。结论人源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工程IgG全抗体可在杆状病毒载体表达系统中成功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基因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表达质粒,并观察其对结肠癌细胞SW480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2对靶向TGF-β1基因的RNA干扰序列和1对阴性对照序列,并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shRNA-TGF-β1a、pshRNA-TGF-β1b和pshRNA-TGF-β1c(阴性对照),以脂质体介导转染SW480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情况;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细胞中TGF-β1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和蛋白的表达水平;Transwell侵袭试验检测沉默TGF-β1基因表达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TGF-β1基因shRNA重组表达质粒经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证明构建正确。与空白对照组相比,3种质粒转染的细胞均有较强的荧光表达;pshRNA-TGF-β1a和pshRNA-TGF-β1b组细胞TGF-β1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减低(P<0.05);SW480细胞的侵袭能力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TGF-β1基因shRNA重组表达质粒,其能有效抑制结肠癌细胞SW480中TGF-β1基因的表达,并可显著降低细胞的侵袭能力,为结肠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质粒介导的NDRG2 shRNA抑制其在人肿瘤细胞HHCC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含有针对NDRG2的shRNA的质粒 ,抑制NDRG2在HHCC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用PCR方法从人基因组DNA中扩增出 336bp的U6 启动子 ,与 2 9bp的NDRG2靶序列的反向重复序列和pSNAV质粒相连。连接后的pSNAVU6 质粒转染入HHCC细胞 ,检测它们对NDRG2表达的影响。结果 pSNAVU6 重组质粒能抑制NDRG2的表达。结论 针对NDRG2的短的发夹RNA能抑制NDRG2在HHCC细胞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标签的表达PLCε基因shRNA的重组腺病毒质粒Ad-U6-PLCε,为应用基因沉默技术研究膀胱癌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将干扰质粒pGenesil-PLCε及阴性对照质粒pGenesil-NP的表达启动子U6及shRNA序列克隆至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的穿梭质粒pAdTrack,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将重组穿梭质粒经PmeI线性化,转化感受态AdEasier。重组pAdEasy-U6-PLCε质粒经PacI线性化后,转染HEK-293细胞,包装重组腺病毒Ad-U6-PLCε,经大量扩增后测定病毒滴度,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T24细胞内PLCε的表达情况。结果酶切及测序鉴定证实pAdTrack-U6-PLCε及重组pAdEasy-U6-PLCε质粒构建正确,并成功转染至HEK-293细胞,重组腺病毒Ad-U6-PLCε滴度达1.5×1012,经重组腺病毒感染的T24细胞内PLCε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已成功构建针对PLCε基因的shRNA重组腺病毒载体Ad-U6-PLCε,为应用基因沉默技术研究PLCε对膀胱癌发生发展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国产激流式生物反应器培养表达HBsAg的重组CHO细胞。方法分别应用美国NBS公司的Celligen310型生物反应器和国产AP20SC型激流式生物反应器(单个细胞培养袋和4个细胞培养袋)连续灌流培养重组CHO细胞,连续培养35 d,每24 h收获1次,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收获液中HBsAg的滴度。结果 Celligen 310型生物反应器培养重组CHO细胞分泌的HBsAg在2.0μg/ml水平上可持续8 d,至第18天达最高水平(2.16μg/ml),第35天收液中HBsAg含量为1.12μg/ml;国产AP20SC激流式生物反应器单个细胞培养袋培养重组CHO细胞分泌的HBsAg在2.0μg/ml水平上可持续9 d,第18天达最高水平(2.20μg/ml),第35天收液中HBsAg含量为1.08μg/ml,与Celligen 310型生物反应器相比,收液中HBsAg含量在2.0μg/ml水平持续时间无明显差异;国产AP20SC激流式生物反应器4个细胞培养袋培养重组CHO细胞分泌的HBsAg在2.0μg/ml水平上可持续13 d,与该生物反应器单个细胞培养袋相比明显延长,第21天达最高水平(2.14μg/ml),第35天收液中HBsAg含量为1.5μg/ml,明显高于单个细胞培养袋培养的细胞。结论国产AP20SC型激流式生物反应器可代替进口生物反应器对传代细胞进行大规模培养,用于人用疫苗的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