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临界CO_2萃取过程的数学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超临界CO_2萃取β-胡萝卜素的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考察了压力(10~32MPa)、温度(0~60℃)、空塔气速(0.25~1.00m/s)和颗粒直径(0.0005~0.01m)等各种工艺操作条件对萃取得率和过程经济性的影响,得出了超临界CO_2萃取β-胡萝卜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出了一种研究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的新思路: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优化萃取过程的工艺条件以减小操作条件的探索工作量。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CO_2萃取β-胡萝卜素的实验研究(Ⅰ)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廖传华  周玲  顾海明  黄振仁 《精细化工》2002,19(6):365-366,371
用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对 β 胡萝卜素进行了萃取实验 ,考察了二氧化碳用量 (10~ 35kg/h)、萃取压力 (10~ 5 0MPa)、温度 (2 0~ 5 0℃ )等对萃取得率的影响 ,同时考虑设备投资对萃取过程的影响 ,得出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β 胡萝卜素的最佳工艺条件 :萃取压力 30~ 35MPa ,操作温度 2 0~ 4 0℃ ,CO2 的流量选择为 2 0~ 2 5kg/h。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CO_2萃取β-胡萝卜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超临界CO2技术对β 胡萝卜素进行了萃取试验,考察了CO2用量、萃取压力、温度等对浸膏得率的影响,从而得出了超临界CO2萃取β 胡萝卜素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CO2萃取菊花油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用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对菊花油进行了萃取试验 ,考察了二氧化碳用量 ( 1 0~ 35kg/h)、萃取压力 ( 1 0~ 5 0MPa)、温度 ( 2 0~ 5 0℃ )等对萃取得率的影响 ,同时考虑设备投资对萃取过程的影响 ,得出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菊花油的最佳工艺条件 :萃取压力 30~ 35MPa,操作温度 2 0~ 4 0℃ ,CO2 的流量选择为 2 0~ 2 5kg/h。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CO_2萃取蛋黄油及数学模拟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萃取器为 1.2L的试验装置上 ,在温度为 45℃、压力为 32 .0MPa、原料粒度 (D)为 1.2mm的条件下 ,进行了超临界CO2 萃取蛋黄油的研究 .考察了CO2 的流量和原料粒度对萃取的影响 .建立了超临界CO2 萃取蛋黄油的数学模型 ,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实际萃取过程 .根据模拟结果得到外扩散传质系数和流体流速的 0 .5 48次方成正比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CO_2萃取大豆油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进行了大豆油的萃取实验。在压力为 2 0~ 30MPa、温度为 30 8~ 32 3K的范围内 ,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流体流量和物料预处理方式等条件对出油率的影响。在本文实验范围内 ,大豆油的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 :压力 30MPa ,温度 313K ,物料状态为约 0 .4mm厚的大豆片。流体流量只影响萃取速率 ,而不影响最终的出油率  相似文献   

7.
温度压力对超临界CO2萃取香兰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研究超临界CO2 流体技术从香草兰中萃取芳香组分的工艺条件 ,探索工业条件下萃取压力与温度、分离压力与温度以及萃取时间等因素对芳香组分中香兰素含量的影响 ,确定出从香草兰提取香兰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萃取压力35MPa ,萃取温度 4 5℃ ,分离 (Ⅰ )压力 16MPa ,分离 (Ⅰ )温度 4 0℃ ,分离 (Ⅱ )压力 6MPa ,分离 (Ⅱ )温度 4 0℃ ,萃取时间15 0min。  相似文献   

8.
以乙烯-苯系统为对象,借助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采用单孔进气,研究了常温常压下鼓泡塔反应器内的传质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塔内液体循环速度0.02m·s-1,空塔气速2.1×10-1~6.1×10-1m·s-1、进气孔径0.8~2mm实验条件下,乙烯在苯中的吸收溶解过程主要与温度、压力及气体和液体的性质有关;吸收过程刚开始时,气泡当量直径较大,气泡消失速率较大,吸收过程类似于CO2在水中的吸收过程;气液传质比表面积α随着空塔气速的增大而增大,孔径和空塔气速的影响可以忽略;气液传质系数κL受空塔气速、进气孔径变化的影响很小,其值约为1.372×10-1m·s-1.  相似文献   

9.
在Φ600mm×6000mm的中心气升式不锈钢环流反应器内,选用水、氮气、氩气作为实验介质,在连续进料的操作条件下,表观液速UL为0.008m·s-1,表观气速Ug范围是0.02~0.12m·s-1,在体系压力0~2.0MPa的压力条件下进行实验,测量了各个区域的气含率。结果表明环流反应器各个区域的气含率各不相同,但均随空塔气速以及体系压力的增加而增大。相同的工况下,添加正丁醇的体系气含率明显高于纯水体系,对于确定体系的环流反应器,循环液速不会随体系压力和空塔气速增大而一直增大,当体系压力和空塔气速大过某一个值时,循环液速基本不再变化。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技术从紫菜中萃取EPA和DHA ,研究了紫菜粉碎粒度、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和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超临界CO2 流体从紫菜中萃取EPA和DHA的工艺可行 ,最佳的萃取条件为 :紫菜粉碎粒度为 2 0~ 80目 ,萃取温度 3 5℃ ,萃取压力 2 5MPa ,萃取时间 1 .5h。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利用超临界 CO2 萃取技术精制羊毛脂进行了实验研究 ,实验装置为内径 2 5mm、高 1 80 0 mm的填料塔。经实验研究 ,找到了能对羊毛脂进行较好地精制的最佳操作条件 :压力 35MPa、温度 353K。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CO2萃取迷迭香油工艺及其GC—MS分析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超临界CO2 对迷迭香油的萃取工艺 ,结合温度、压力、CO2 流量及时间等因素对迷迭香油萃取率的影响 ,采用四因素 ,三水平的正交设计 ,得出迷迭香油萃取率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 (MPa) 3 0 ;温度 (℃ ) 3 5;CO2 流量 (l/h) 2 0 ;萃取时间 (小时 ) 2 ;并用GC -MS分析了迷迭香油的组成 ,得到了 2 2种成分 ,桉叶油素的含量最高 ,超临界萃取得到的迷迭香油组分“天然”全面。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大蒜油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一套超临界流体萃取实验装置,系统研究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大蒜油的实验工艺,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流体流量以及原料厚度对大蒜油收率的影响,确定了各因素对萃取率指标影响的主次程度依次为:压力、流体流量、原料厚度、温度;确定了实验范围内的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压力25MPa、温度40℃、CO2流量0.3~0.4m3·h-1、大蒜厚度1~0.5mm。  相似文献   

14.
超临界CO_2萃取辣椒油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利用超临界CO2为萃取剂,从辣椒中萃取分离辣椒油的工艺。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辣椒原料颗粒大小以及CO2流量等因素对辣椒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压力22 MPa,CO2流量0.3~0.4 m3/h,颗粒度30~50目,温度315 K。超临界萃取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安全、产品无溶剂残留、提取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超亚临界态CO2萃取除虫菊酯浸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亚临界态CO2 萃取技术 ,从除虫菊花中提取了除虫菊酯浸膏 ,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得优化萃取工艺条件为 :萃取压力 2 0MPa ,萃取温度 2 5℃ ,CO2 气速 10 0HL/h ;研究了在用水作夹带剂的作用下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实验表明夹带剂可以增强萃取效果  相似文献   

16.
超临界CO2萃取烟草中茄尼醇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烟草为原料,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烟草中茄尼醇的过程。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以及夹带剂浓度和流量等因素对茄尼醇质量收率的影响,并得到了萃取茄尼醇的适宜工艺条件:萃取压力25-35MPa,萃取温度35~45℃,CO2流量2.0~3.0L·min^-1,夹带剂85%乙醇,夹带剂流量0.25~0.35mL·min^-1,萃取时间2h。  相似文献   

17.
超临界流体萃取沙棘油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建立了一套萃取实验装置 ,对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沙棘油进行了实验研究。压力 15— 30MPa,温度 30— 5 0℃。分别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颗粒度、物料填充量以及萃取时间等条件对萃取率的影响 ,并就工艺参数对萃取率的影响机理和原因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 :当压力为 2 5MPa、温度为 40℃时可获得较高的萃取率。流量为 0 .2m3 /h时 ,萃取时间为 4— 5h。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证明 :沙棘油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占 12 .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 87.7%。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CO2和微波辅助萃取辽细辛挥发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超临界CO2萃取辽细辛挥发油均匀设计实验和微波诱导萃取的正交实验比较,考察了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得到了最佳萃取工艺. 超临界CO2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16 MPa,温度32oC,CO2流量20 kg/h和时间80 min,得率为3.78%;微波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辐射功率720 W,辐射时间50 s,溶剂用量300 ml,洗涤溶剂用量30 ml,得率为5.46%. 水蒸馏法提取率为1.62%. 结果表明,超临界CO2和水蒸馏法萃取辽细辛挥发油品质最好;微波萃取收率最高,但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19.
超临界CO2萃取生姜特性组分——姜油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超临界CO2 萃取的方法 ,研究了生姜中特性组分姜油萃取过程中工艺条件的影响 ,得到了优化的工艺 :萃取温度 5 0℃ ;萃取压力 14 4MPa ;二级高压萃取釜萃取浸泡时间 2h ;流体取样量约 5mL ;取样过程气体流速 0 3~ 0 9L/min。对所提取的姜油采用紫外光谱和气相色谱连用的分析方法 ,确定了各组分的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20.
枸杞籽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方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国  黄稚  刘学武 《上海化工》2005,30(12):17-19
建立了一套超临界流体萃取枸杞籽油实验流程.以CO2为萃取剂,考察了萃取压力、操作温度、CO2流量及原料颗粒度等因素对枸杞籽油萃取率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萃取工艺条件:压力30MPa,温度313-318K,枸杞籽颗粒40-50目,CO2流量0.3—0.4m^3/h时枸杞籽油萃取率最高,可达1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