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lanning》2019,(2)
本文探讨TLRs信号途径是否为日本血吸虫抗原分子的模式识别受体,参与血吸虫病肝虫卵肉芽肿的炎症病变。采用日本血吸虫抗原分子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ELISA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因子和NF-κB的变化状况。构建日本血吸虫病肝虫卵肉芽肿的小鼠模型,小鼠肝组织中TLR2、TLR4蛋白及mRNA的变化情况分别使用FCM和Real-time PCR检测。经抗原分子刺激后巨噬细胞分泌IL-1β、TNF-α和IL-6显著增高,与PBS组比较差异显著(P<0. 01)。IκB蛋白表达水平在刺激30 min后显著降低。Balb/c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TLR2、TLR4蛋白及其mRNA含量以及IL-1β、TNF-α、IL-6、ALT与AST含量均显著性升高,与未感染组比较变化显著(P<0. 05)。表明TLRs信号途径可能是日本血吸虫抗原分子的模式识别受体,并被其激活;而且TLRs信号途径在血吸虫病肝虫卵肉芽肿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
为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样受体家族3 (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及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NLR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 (Caspase 1)、Toll样受体4(TLR4)和NF-κB的表达。采用Real-Time PCR检测患者血清中NLRP3、人细胞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PYCARD)、Caspase 1、NF-κB mRNA表达。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NLRP3、TLR4和NF-κB含量显著升高,L-Iβ、IL-18、TNF-α和Caspase 1含量显著增高,NLRP3、PYCARD、Caspase 1、NF-κB mRNA含量显著增高。说明检测患者血清中NLRP3/NF-κB信号通路有利于了解患者慢性前列腺炎状态并协助前列腺炎患者的疾病监测。  相似文献   

3.
4.
《Planning》2014,(5)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脂多糖(LPS)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促炎因子分泌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160 nmol/L佛波酯孵育THP-1巨噬细胞24 h后分为对照组、脂多糖组、丹红组和脂多糖+丹红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培养液中促炎因子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NF-κB)、p65和Toll样受体4(TLR4)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丹红注射液明显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释放,下调核因子NF-κB和TLR4的表达。结论丹红注射液抑制脂多糖诱导的炎症反应,可能与其抑制TLR4和NF-κB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27):135-138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iR-221表达的变化及其靶向炎症反应激活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8年10月在本院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56例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同期体检且一般资料匹配的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miR-221、Toll样受体(TLR4)及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神经标志物、炎症因子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患者的血清miR-221表达量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均明显降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含量及TLR4、NF-κB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5);经Pearson检验分析,脑梗死组患者miR-221的表达量与NSE、S100B、TNF-α、IL-1β、ICAM-1、VCAM-1含量及TLR4、NF-κB表达量均呈负相关,与BDNF含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miR-221表达的降低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及神经损伤的加重有关,靶向激活炎症反应是其可能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6)
目的探讨痰热清及其药效成分黄芩苷对小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心梗模型组和痰热清高、中、低剂量组,以及高剂量组痰热清对应的黄芩苷含量100 mg/kg作为药效成分组。分别测定小鼠24 h心肌病理形态学检查、梗塞面积、心肌细胞凋亡数目比例、HMGB1、TLR4、NF-k B的表达活性、IL-6、TNF-α、MDA、caspase-3等指标。结果和心梗模型组相比,痰热清高剂量组与药效成分黄芩苷组均能显著改善心肌病理,降低梗死边缘区的心肌细胞凋亡率和梗死区面积,下调心梗小鼠心肌组织中HMGB1/TLR4/NF-k B信号通路以及IL-6、TNF-α、MDA、caspase-3的表达。结论痰热清与其药效成分黄芩苷具有类似的心脏保护药效,其机制涉及改善HMGB1/TLR4/NF-k B信号通路及下游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及凋亡因子的表达,从而降低小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8):1715-1718
目的:通过观察葛花总黄酮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影响,从而探讨葛花总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小鼠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血流10 min,恢复灌流10 min,再次阻断10 min的方法。将小鼠分为7组,阳性药组、葛花总黄酮各剂量组分别连续灌服相应药物7 d,每天1次,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最后1次给药1 h后手术造模,24 h后取脑组织,测小鼠脑组织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结果:小鼠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成功,葛花总黄酮各剂量组可降低小鼠死亡率,降低模型小鼠脑组织中IL-6、TNF-α水平和血清NSE水平,升高脑组织中IL-10水平。结论:葛花总黄酮可改善脑组织炎症反应,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增加神经细胞营养因子保护神经元,减少小鼠脑缺血反复再灌注模型损伤,起到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8):1479-1482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osthole,Ost)预处理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Ost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手术前1 h给予生理盐水(50 mg·kg~(-1),腹腔注射),Ost组缺血前1 h给予Ost(50 mg·kg~(-1),腹腔注射),模型组和Ost组血管夹夹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置于32℃温箱30 min后松开血管夹,4 h后收集各组大鼠心脏和血清。HE染色后观察心脏病理学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P38,p-P38和p-NF-κB;RT-PCR检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心脏表达和分泌;ELISA检测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IL-6、IL-1β和TNF-α的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病理改变,p-P38、p-NF-κB、LDH、CK-MB、CK、IL-6、IL-1β和TNF-α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但P38和NF-κB表达无明显差异。与模型组比较,Ost组病理改变,p-NF-κB、LDH、CK-MB、CK、IL-6、IL-1β和TNF-α表达明显减少(P<0.05),但p-P38表达进一步增加,而P38和NF-κB表达仍无明显变化。结论:Ost预处理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发挥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促进P38信号通路激活相关。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0):5-7
目的:在妊娠期缺氧子代SD大鼠应用脂多糖,以研究TLR4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将20只鼠龄8月妊娠期缺氧雄性子代大鼠分为两组(G2)和(G4),每组10只,分别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等容积)或脂多糖(2.5 mg/kg),将20只妊娠期缺氧空白对照雄性子代大鼠(G1)和(G3)作相应处理,每周2次,连续注射8周。于12月龄后处死大鼠。采用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炎症相关因子IFN-γ、TNF-α、IL-1β的水平,Real time-PCR检测大鼠主动脉组织中NF-κB p65与TLR4m RNA表达。结果:G3和G4组炎症相关因子IFN-γ、TNF-α、IL-1β水平升高(P<0.05),主动脉组织中TLR4、NF-κBp65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并且G4最高(P<0.05)。结论脂多糖可以引起主动脉炎症反应。通过TLR4/NF-κB信号途径的激活,TLR4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丽娟  钟荣梅  吴星恒 《矿产勘查》2011,(3):14-17,F0003
目的观察窒息新生鼠应用心脉隆干预后心肌缺氧缺血损伤NF-κB和TNF-α的变化,探讨心脉隆抗未成熟心肌缺氧缺血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96只新生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32)、窒息组(n=32)、心脉隆干预组(n=32),各组再分3、6、12、24 h 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各8只;建立新生鼠窒息模型,测定新生鼠血清心肌酶(CK-MB)水平并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NF-κB的表达、ELISE法检测心肌TNF-α的表达。结果窒息组血清CK-MB水平、心肌NF-κB和TNF-α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强,以6 h达到高峰(均P〈0.01),且心肌NF-κB和TNF-α表达具有正相关性(r=0.979,P〈0.01);心脉隆干预组与窒息组相比,血清CK-MB水平、心肌NF-κB和TNF-α的表达均显著减弱(均P〈0.01)。结论窒息新生鼠心肌组织NF-κB、TNF-α的表达增加,窒息6 h后NF-κB、TNF-α的表达达高峰;心脉隆可降低心肌NF-κB、TNF-α的表达,减轻未成熟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1)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 (High-mobility group box 1, HMGB1)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支气管肺炎患儿和同期在本院做体检的健康儿童各46例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收集外周血样品。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的方法检测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IL-8、TNF-α、hs-CRP以及HMGB1在试验组和对照组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通过流式分析,检测对照组和试验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oll样受体4 (Toll-like receptor, TLR4)和核转录因子 (Nuclear factor kappa B, NFκB)的表达量。在细胞水平上,用合胞病毒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感染支气管上皮细胞NHBE后,利用Western blot检测HMGB1干扰组和对照组中TLR4、NFκB的表达,以及利用ELISA检测炎性因子的分泌情况。结果 试验组HMGB1、TLR4、NFκB和炎性因子 (IL-6、IL-8、TNF-α、hs-CRP)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细胞水平上发现合胞病毒可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NHBE中HMGB1的表达和分泌,并增加TLR4、NFκB的表达,促进炎性因子的分泌IL-6、IL-8、TNF-α、hs-CRP。用HMGB1 shRNA干扰序列,干扰HMGB1的表达,发现TLR4的表达显著下调,炎性因子分泌减少。结论 HMGB1及其介导的TLR4/NFκB信号通路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支气管肺炎患儿中高表达,特异性干扰HMGB1可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缓解呼吸道合胞病毒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分泌炎性因子。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5,(24):16-19
目的:研究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机制。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抗体组;正常对照组小鼠腹腔腔内注射等量0.9%Na Cl。模型组腹腔内注射LPS(4 mg/kg)。抗体组在造模前8~10 h,应用小鼠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蛋白2(TLR4/MD2)复合物抗体腹腔内注射50μg。各组均在造模5 h后留取血和肺组织,采用细菌内毒动态浊度法检测血浆LPS的含量,HE染色判定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RT-PCR测定小鼠肺组织TLR4基因表达,Western-blot测定TLR4蛋白表达;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TNF-α的水平。结果: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抗体组小鼠血浆内毒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小鼠肺组织HE染色呈ALI表现;和模型组比较,抗体组TLR4 m RNA、蛋白及TNF-α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急性肺损伤机制可能与LPS和TLR4受体结合介导TNF-α信号途径相关。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5):963-966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β-arrestin1、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组和硫唑嘌呤组。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分别采用TNBS/乙醇联合灌肠的方法制备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14 d,第16天处死大鼠,取结肠标本,分别选择Elisa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中TNF-α、TGF-β1及NF-κB、β-arrestin1、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造模3 d后模型组大鼠体质量降低、精神倦怠、懒动,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及便血,疾病活动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大鼠结肠肠管变粗、肠壁与周围组织粘连,黏膜多处片状充血、水肿。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大鼠结肠组织TGF-β1明显降低(P<0.05),TNF-α及NF-κB、β-arrestin1、Bcl-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雷公藤多苷组与硫唑嘌呤组TGF-β1显著增高(P<0.05),TNF-α及NF-κB、β-arrestin1、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升高TGF-β1,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和NF-κB、β-arrestin1、Bcl-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王缨  张静  李弼民 《矿产勘查》2014,(1):10-14,30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 RA的发病机制及新的治疗途径。方法活动期 RA病例,常规分离 PB-MC,用 NF-κB p65 ASODN进行干预,以 NF-κB p65错义寡核苷酸(MSODN)、甲氨喋呤(MTS)作为阴性和阳性对照,并与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hTNFα)刺激后进行对比;采用 Western blot检测NF-κB p65蛋白表达,RT-PCR检测炎性因子 IL-1β、IL-8、TNF-αmRNA表达,ELISA法检测炎性因子 IL-1β、IL-8、TNF-α水平。结果在正常培养状态下,RA患者PBMC表达NF-κB p65蛋白,并能分泌炎性因子;rhTNFα刺激后RA患者比正常培养状态下PB-MC的NF-κB p65蛋白高表达,分泌炎性因子的量明显上调(均P<0.05);NF-κB p65 ASODN干预和MTS处理后的 RA患者,比非干预组及 MSODN干预后 PBMC的 NF-κB p65蛋白低表达,分泌炎性因子的量明显下调(P<0.05)。结论 RA患者PBMC表达 NF-κB p65蛋白,经 NF-κB p65 ASODN干预和 MTS处理后 RA患者 PBMC的 NF-κBp65蛋白低表达,炎性因子表达减少,NF-κB p65 ASODN有望成为治疗 RA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7):1442-1446
目的:探讨白子菜总黄酮对脑缺血模型大鼠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尼莫地平片,20 mg·kg~(-1))、白子菜总黄酮大、小剂量组(200 g·kg~(-1)、100 g·kg~(-1))。造模大鼠预防性给药14 d,末次给药2 h后,大鼠两侧颈总动脉用微动脉夹夹闭30 min,复制脑缺血模型。取大鼠脑组织,一半脑组织9倍生理盐水组织匀浆,酶免疫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匀浆液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一半脑组织采用体积分数10%福尔马林固定液固定,切片,观察脑组织海马区病理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IL-6、IL-1β、TNF-α、i Nos、NO含量显著提高(P <0. 01);与模型组比较,白子菜总黄酮能降低大鼠脑组织IL-6、IL-1β、TNF-α、i Nos、NO含量(P <0. 01,P <0. 05),显著改善缺血所致脑组织海马区损伤。结论:白子菜总黄酮对脑缺血模型大鼠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5)
目的 探究shRNA(short hairpin RNA)干扰NLRP3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新生大鼠心肌损伤和免疫反应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MCAO诱导新生大鼠模型,分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MCAO组)、MCAO+Scramble组和MCAO+sh-NLRP3组,每组10只。采用RT-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NLRP3表达;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Ki67表达,蛋白印迹检测Ki67和PCNA表达;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蛋白印迹检测心肌细胞Caspase-3、-9表达;Elisa检测Mb、CK-MB和cTnⅠ含量及心肌炎标记分子IL-1β、iNOS、IL-6和L-10表达;蛋白印迹实验检测TGF-β1、NF-κB p65和TNF-α表达。结果 sh-NLRP3能抑制模型大鼠NLRP3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P < 0.01),改善心肌坏死,上调心肌组织中Ki67和PCNA表达(P < 0.01),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P < 0.01)和Caspase-3、Caspase-9的蛋白表达(P < 0.01),降低大鼠血清中Mb、cTnⅠ和CK-MB的含量(P < 0.01),降低IL-1β、iNOS、IL-6和增加IL-10含量,同时下调TGF-β1、P-P65/P65和TNF-α的蛋白表达。结论 sh-NLRP3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新生大鼠的心肌损伤和免疫反应起到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TGF-β1/ NF-κB p65/TNF-α炎症通路活化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PPARγ、NF-κB、TNFα-在慢性缺血性肾病大鼠模型中的表达,探讨PPARγ、NFκ-B、TNF-α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慢性缺血性肾病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单侧肾动脉部分结扎建立慢性缺血性肾病动物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6只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MC)和假手术组(sham)2组,每组8只。测大鼠术后第4、8、12周动脉血压(SBP)。术后第12周末测24 h尿蛋白、尿β2微球蛋白(β2-MG),然后处死大鼠取肾脏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分别用免疫组化SP法和RT-PCR法测定肾组织PPARγ、NFκ-B蛋白和PPARγ、NFκ-B、TNF-αmRNA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MC组SBP明显上升,24 h尿蛋白、尿β2-MG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示:与sham组比较,MC组间质有大量炎症细胞侵润,肾小管损伤较明显(均P〈0.05)。免疫组化检查结果示:与sham组比较,MC组PPARγ、NF-κB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RT-PCR结果示:与sham组比较,MC组PPARγ、NF-κB、TNFα-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5)。直线相关性分析表明,MC组大鼠PPARγmRNA表达水平与肾脏病理损害评分及NFκ-B、TNF-αmRNA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976、0.992、0.954,均P〈0.01)。结论慢性缺血使大鼠肾脏PPARγ、NF-κB、TNF-α表达上调,加重肾损害。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30):11-13
目的:探讨NF-κB与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本院病理科诊断为COPD的患者108例(COPD组)及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95例(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血清TNF-α、NF-κB水平。结果: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OPD组体重指数(BMI)较对照组偏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COPD患者TNF-α、NF-κB水平均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直线相关性分析得出,COPD稳定期患者NF-κB与TNF-α存在正相关趋势(r=0.156,P<0.05)。结论: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中NF-κB与TNF-α水平升高,可能与COPD患者全身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1)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去卵巢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 56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对照组、去卵巢组、假手术+罗格列酮组、去卵巢+罗格列酮治疗组,第15周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第16周处死大鼠,ELISA法检测大鼠大脑海马区的TNF-α、IL-6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去卵巢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P<0.01),大脑海马区TNF-α和IL-6的表达明显升高(均P<0.01);与去卵巢组比较,罗格列酮治疗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大脑海马区TNF-α和IL-6的表达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罗格列酮能改善去卵巢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海马TNF-α和IL-6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5,(1)
目的观察血小板因子4(PF4)是否通过核因子κB(NF-κB)上调THP-1单核源性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方法佛玻酯诱导THP-1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分别在NF-κB抑制剂(PDTC)缺乏或存在情况下与溶媒或PF4(100μg/L)孵育一定时间,RT-PCR检测MMP-9 mRNA水平;同时,巨噬细胞与PF4(25~200μg/L)单独或结合Toll样受体4(TLR4)阻断剂(抗体HTA125,anti-TLR4)孵育,ELISA法检测NF-κB含量。结果 PF4较对照组上调巨噬细胞MMP-9 mRNA水平。而NF-κB抑制剂抑制PF4诱导的巨噬细胞MMP-9表达上调。PF4呈浓度依赖性增加巨噬细胞的NF-κB含量,最大效应浓度为100μg/L。TLR4阻断剂逆转PF4诱导的巨噬细胞NF-κB含量增加。结论 PF4可能通过NF-κB上调巨噬细胞MMP-9的表达。TLR4可能是PF4-NF-κB通路中NF-κB的上游信号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