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轴承》2016,(9)
耐热钢无油沟宽挡边(≥3 mm)圆柱滚子轴承外圈使用的耐热钢材料黏性大、硬度高,采用复合磨削方法磨削外滚道与挡边时,由于挡边宽,磨削热难以散发,挡边易产生磨削烧伤。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了新的磨削工艺:单独磨削滚道后在切入磨机床上磨削挡边,先横向进给,然后纵向进给,依靠砂轮的自然脱落形成滚道与挡边的过渡圆弧。  相似文献   

2.
何文俊 《轴承》1991,(3):37-37
交叉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外圈滚道均有对称的45°内角度,过去采用单边磨削工艺。改进后的磨削工艺为采用成形砂轮、一次切入式磨削工艺,磨削效率和质量均有提高。文中还介绍了成形砂轮的修整方法及滚道的测量方法。附图4幅。  相似文献   

3.
谢星昊  姚义峰 《轴承》2012,(9):17-18
借鉴V形滚道的成形砂轮磨削法,对某型轴承的直交叉滚道也采用成形砂轮切入磨削,分析选用双金刚笔砂轮修整器的优势,实例说明了双金钢笔修整砂轮的数控程序。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精度轴承滚道传统加工存在加工精度低、效率低、一致性难以保证等问题,采用ELID磨削技术对轴承内圈外滚道进行切入式磨削加工工艺试验研究。在ELID精密镜面磨削机理和单颗磨粒切入切出磨削模型的指导下,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法探究砂轮线速度、电解电流、电解间隙对轴承滚道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法得到最优加工工艺参数组合:砂轮线速度46 m/s、电解电流6 A、电解间隙0. 2 mm,最后在最优加工工艺参数的指导下对轴承内圈外滚道进行ELID切入式磨削加工,获得表面粗糙度R_a为12 nm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5.
马纯  马勇 《轴承》1997,(12):17-23
在采用断续磨削砂轮对轴承套圈滚道进行切入磨削时,砂轮的径向磨损量可用一个函数式来表达。介绍了切入磨削的工作原理及滚道凸度的磨削方法.附图4幅,参考文献5篇。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异形滚针在无心磨床MK1040上采用成形切入磨削的加工方法,重点阐述了MK1040砂轮修整器和上、下料机构的改进方案。实践证明,在无心磨床上采用成形切入磨削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7.
切入磨削加工中,成型砂轮工作表面径向磨损的均匀性是保证加工精度的最为重要的措施之一,根据专利文献提供的方法计算设计高效成型切入磨削的成型砂轮,对轴承套圈的滚道进行加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范成法磨削与切入法磨削的原理不同,形成的加工纹理也不同。常规的粗糙度测量方法不能满足通过范成法磨削形成的轴承外圈滚道表面粗糙度的测量。针对以上问题,采用非接触式仪器CCI,对以前的粗糙度测量过程和方法进行改进,解决了用范成法磨削加工的轴承外圈滚道表面粗糙度的测量问题,提高了粗糙度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9.
A0326-31轴承内圈结构特殊,滚道有一非对称的大凸度,滚道曲率半径为7620mm。终磨时,采用成形砂轮切入磨削方法。文中叙述了磨削原理、砂轮直径的选择、砂轮修整器与磨床砂轮轴线倾斜角的计算方法等,并对非对称凸度量的几种测量方法作了简要介绍。附图7幅。  相似文献   

10.
轴承滚道的加工精度直接影响轴承的制造精度,针对滚道磨削加工过程中精密成形修整问题,介绍了磨削用金刚石滚轮的制造方法、安装过程、修整应用工艺参数及其影响规律,同时对该方法在典型滚道中的应用实例进行了试验研究。使用新研制金刚石滚轮修整的砂轮加工出的套圈,经检测其滚道半径精度为±5μm,圆度误差为5μm,滚道位置精度为±0. 01 mm。结果表明:金刚石滚轮修整法可以用于复杂结构轴承滚道磨削中,尤其适用于多滚道磨削加工的砂轮修整,滚道之间的位置精度和修整效率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The grain depth-of-cut in plunge grinding was analyzed using computer simulation and an analytic model. Two regimes were identified for the depth-of-cut as a function of the infeed. At lower infeeds, there is a unique correlation between grinding grooves and cutting grains, and the depth-of-cut is equal to the infeed. At higher infeeds, the correlation is destroyed, and the depth-of-cut can be much less than the infeed. An analytic model that takes into account only the mean surface position while ignoring the surface profile can describe the latter regime.  相似文献   

12.
姜晨  李郝林  麦云飞 《中国机械工程》2013,24(22):2992-2996
针对精密外圆切入磨削加工的在线监测需求,提出一种采用声发射信号实现轴类零件材料去除率在线监测的方法。根据声发射信号强度与磨削力之间的联系,建立了声发射信号均方根曲线的预测模型,利用该预测模型研究了砂轮进给阶段和驻留阶段磨削系统时间常数的理论计算方法,推导了声发射信号均方根曲线与工件材料去除率的关系;编写了在线监测软件,利用声发射传感器实现了精密外圆切入磨削的材料去除率预测。实验证明,所建立的声发射信号均方根曲线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基于该模型能够实现磨削系统时间常数在线评估,并实现精密轴类零件材料去除率的实时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外圆切入磨削力模型研究,提出了一种在线监测功率信号的时间常数算法,并利用时间常数对外圆切入磨削砂轮钝化状态进行识别。为提高计算准确性,选取了进给阶段稳定功率信号和驻留阶段功率信号变化率对时间常数进行计算。通过不同磨削工艺参数和不同修整工艺参数实验,验证了利用功率信号的时间常数方法对砂轮钝化监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磨削球轴承沟道用砂轮的修整方法及修整砂轮圆弧所用金刚笔的不同调整方法,对保证和提高球轴承沟道磨削质量和加工效率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无心磨削是一种精密、高效的加工方法,在机械制造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以切入式外圆无心磨削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仿真系统中各功能模块,对系统开发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技术要点进行探讨,并对3DS模型在仿真系统中的读取与重现进行了分析,采用OpenGL技术实现了无心外圆磨削加工过程的仿真系统,提出了根据工件中心高的理论优化值计算托板高度的方法,在时域中对工件真圆度和磨削力进行了仿真,为进一步研究无心磨削的动态特性和提高磨削加工精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用离散化方法将砂轮看作是由一组不同直径的单位厚度薄片组成的,分析了硬质合金刀具螺旋槽缓进给成形磨削的磨削力;基于工件轴向磨削力和力矩建立了一个表征砂轮锐利程度的磨削力比数学模型。通过建立的测力系统测量了螺旋槽缓进给磨削过程中轴向磨削力和力矩,并对其信号进行了分析。在理论和实验的基础上获得了两种磨削参数下的磨削力比。研究结果表明,磨削力比可作为硬质合金刀具螺旋槽缓进给磨削过程的评价参数。  相似文献   

17.
核主泵用流体动压密封环复杂形面超精密磨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采用回转台带动密封环回转和杯形砂轮端面切入磨削来加工核主泵用流体动压密封环复杂形面新方法,其原理为选择适当的砂轮半径、砂轮俯仰角、砂轮侧偏角、砂轮与回转台中心距使磨削接触弧线是密封环波纹面上且以其内、外周边为边界的一条曲线的精确逼近,联动控制回转台转动和砂轮或回转台的同步跟随运动使磨削接触弧线一端点在波纹面外周边上进而通过磨削接触弧线扫掠运动形成高精度波纹面,在砂轮轴线与回转台轴线平行时磨削密封坝面。其实现策略是采用细粒度金刚石杯形砂轮做恒定切削深度微进给切入磨削。其优点是砂轮磨损对磨削精度没有影响,面形精度取决于回转台的回转运动和砂轮或回转台的同步跟随运动精度,能够实现核主泵用流体动压密封环复杂形面的高面形精度、低表面粗糙度加工。  相似文献   

18.
在考虑砂轮磨损和磨削能力变化的情况下,建立了磨削过程中工艺系统弹性变形微分方程式。分析了磨削过程中基本尺寸参数及工件原始形状误差的变化规律。并对磨削过程基本尺寸参数的变化及工件原始形状误差的纠正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带考察了切入进给速度对工件残余形状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双列深沟球轴承内圈沟道的磨削问题,将3MZ1310B全自动球轴承内圈沟磨床进行了改进设计,重新设计了金刚石滚轮修整装置,满足了新产品加工的特殊要求,完成了生产任务。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性能新型麻花钻螺旋面端截形复杂和不可能实现一次性磨削螺旋槽的技术难题,根据圆柱螺旋面成形的基本原理,对工件螺旋面和成形砂轮回转面的接触线及螺旋面端截形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了对麻花钻螺旋面端截形进行分段对应优化求砂轮廓形并多次磨削螺旋槽的方法,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技术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