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6 毫秒
1.
目前的扎染教学以素色扎染为主,色彩单一,扎染方法捆扎工作量大,难以适应扎染教学课时少的现状。彩色扎染可以在简单捆扎的基础上,利用色彩的搭配创作出富有韵味的作品。教学改革将彩色扎染替代素色扎染作为教学主要内容,增添了彩色扎染的染色方法及染料与色彩间的关系等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色彩,减少了扎染制作工作量,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扎染工艺特点、艺术审美、新型扎染染色工艺和发展趋势,指出将现代染色技术应用于传统扎染工艺,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扎染作品,对扎染的传承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亚南 《丝绸》2022,(12):178-178
扎染是中国一项古老而又极具魅力的纺织品染色艺术。系列作品将传统扎染技法特点进行创新,结合现代审美进行设计提升。作品融合了捆扎法、折叠扎法、平针缝绞法等多种中国传统扎染技法,纹样、造型和色彩都体现出浓郁的东方韵味。在纹样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表达出“方圆相济”的处世之道。系列设计作品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体现出传统技艺与现代艺术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把扎染运用于T恤衫图案设计,能够流畅地体现出T恤衫的文化价值.研究了扎染纹样的表现方法和扎染图案对T恤衫的装饰形式,并指出了扎染发展的2种新途径,即工艺可复制和结合计算机技术设计扎染图案.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扎染工艺及其艺术特点,阐述了扎染过程中面料的选择、常见的扎结手法及纹样特点,结合扎染作品的艺术风格特点,分析了扎染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为新型扎染作品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杨敏华  司伟 《国外丝绸》2007,22(3):37-38
现代扎染艺术是利用传统扎染工艺与先进染色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现代扎染不断更新扎染工艺的加工程序,增加花色品种及引进先进的设计观念,在现代服装设计应用中表现出民族性、时尚性、个性的特征。扎染的艺术价值在现代成衣设计中体现出高额的附加值,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相似文献   

7.
扎染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手工印染,历史悠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现代扎染也在如今语境下创新出新的扎染艺术语言。现聚焦现代艺术中抽象艺术之父康定斯基的点线面理论对现代扎染带来的影响,以点线面理论为基础,通过案例分析现代扎染艺术中的点线面元素及其表现方式与情感特点。  相似文献   

8.
重点探讨计算机辅助技术与扎染图案设计的结合与运用,借助分形原理,通过Photoshop、Ultra Fractal软件实现图案模拟,包括提取、分形、平面设计,形成种类多样的扎染图案。这有利于提高规模生产效率,设计出更有独创性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从扎染的定义入手,阐明了扎染所具有的色晕、褶皱、作品唯一性的独特魅力;以扎染的褶皱展开论述,探讨了在传统扎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扎染.利用高温定型技术可使扎染服装呈现永久的褶皱,更具空间感与艺术性.  相似文献   

10.
作品名称:丝路-敦煌印象作品说明:以世界文化遗产“敦煌”为主题创作出的敦煌地域服装插画。敦煌之路东起西安,穿过河西走廊.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北的绿洲,越过帕米尔高原。运用对丝路-敦煌的印象元素绘画出繁华的敦煌印象文化。将敦煌富含的文化、艺术在视觉形象上运用现代插画的手法进行创新与表现。  相似文献   

11.
金薇薇 《印染》2023,(4):102-102
设计说明:此系列作品运用扎染工艺结合拼布绣形成的一组颇有构成感的画面,给人一种视觉冲击效果,从而提高人们对扎染艺术的审美。通过对扎染工艺与其他工艺结合的研究,不仅能够使扎染艺术得到发展,而且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这种设计语言可以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2.
重点探讨计算机辅助技术与扎染图案设计的结合与运用,借助分形原理,通过Photoshop、Ultra Fractal软件实现图案模拟,包括提取、分形、平面设计,形成种类多样的扎染图案。这有利于提高规模生产效率,设计出更有独创性的作品。  相似文献   

13.
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有着悠久且灿烂的历史文化.扎染艺术是中国少数人民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实践不断探索与总结出来的,利用装饰语言简洁明了的概括了人们对于美的向往与追求,传达出各地区文化的深厚内涵,彰显出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艺术特色,扎染的特点在材质、肌理、图案、色彩等方面都有体现,将扎染艺术的特点创新运用在现代...  相似文献   

14.
随着传统印染技艺的复兴,扎染文创产品设计方面存在同质化严重、与生活实用脱节、产品形象低端等问题。创新需要继承和突破,文章从传统扎染基础技艺的学习实践出发,探究扎染图案形成原理,借鉴前人的优质扎染作品,探索实用与艺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扎染技艺,为传统扎染工艺复兴与当代扎染文创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扎染作为传统民间手工艺的代表,大致可分为手工扎染及现代扎染,处理后的布料在色彩表现上民族韵味十足,为传承及发扬该门手工艺,探讨现代服装中传统扎染、现代扎染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16.
基于近一年半的创作实践,在对传统白族扎染工艺进行尝试性技术革新的基础上,通过不少于300次的反复实验,有效地将传统扎染的捆绑与绘画技法进行融合,既能保证印染画面图案的清晰生动,同时又赋予作品扎染的晕染艺术意味。重点介绍了此种印染新工艺的制作流程,以现有作品为案例分析各种艺术效果的表现方式与染色的关系和技巧。通过实验,提高印染工艺艺术语言的多样性和表现力,为印染工艺创新人员提供参考,同时激发大众对印染创新的创作激情。  相似文献   

17.
周莹 《纺织学报》2013,34(12):107-0
云南大理白族有着悠久的扎染工艺传统,基于对云南大理周城和喜洲白族扎染的实地调研与文献阅读,本文从白族扎染的文化渊源及发展现状谈起,对其染料、工艺流程等工艺特色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总结出隐藏在白族扎染工艺特色背后的云南大理地区的独特人文环境和民俗等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白族扎染艺术在现代时装设计的创新应用:即在图案、扎法、材料与品种、色彩以及应用形式方面突破传统,为实现传统工艺的时尚再造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Q&A吕品昌     
正Space:您对今年毕业展的整体印象是什么?有没有令您印象深刻的作品?吕品昌:这次雕塑系的毕业作品,不管写实还是材料,还是其他方向,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拓展,并非固守原有的创作方式。而都在寻求拓展。例如本科生孙国城的作品《又有谁在》,使用牛皮、原木等综合材料及蜂蜡的技术方式,作品表现的主题和形式,以及具象的人物造型,体现出了其造型能力,他的方向虽然是写实体系,但并没有完全照搬课堂上泥塑的通常表现方式,而是融合了新的观念和表现方式,使得作品形式新颖有很好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9.
传统染织技术以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江南部分地区以及古丝绸之路周边地带应用为主。于宋以后,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染织技艺因各种原因逐渐没落。而在如今的中国传统染织技术中,目前要数蜡染和扎染的传播范围较广、市场能见度最高。蜡染与扎染技艺虽有传播,但市面上其特色产品却少有。蜡染与扎染的最终呈现皆是以布匹形式,这就体现出了它们与现代设计手段结合的必要性,也利于更好地保留与传承传统技艺。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大理白族扎染工艺图案题材、扎结方法、染色影响因素及染色方法的分析,表明扎染作品不仅风格独特、色彩丰富、艺术价值性高,而且可操作性强,染色过程中对环境污染较小,属于环境友好型染色工艺。基于大理白族扎染工艺的研究,为扎染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