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宝钢二号高炉炉体框架的加固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宝钢二号高炉大修时采用了炉体整体提升的方法,炉体框架在高炉大修时要承受整体提升50000kN的荷载作用,远远超过其现有的承载能力,必须对原框架进行加固处理。仅为满足承受50000kN荷载作用时,框架很容易加固,但在大修过程中由于运输荷载的大小和作用位置的变化,使得炉体框架的局部构件的内力发生变化,又由于高炉框架上连接的附属结构众多,因而使得加固工作变得复杂。本文根据高炉大修时的具体工艺,将高炉大修时的荷载作用情况分为4个工况进行计算,得到结构的加固方案。对加固后的炉体框架进行了内力计算,并按现行的相关规范(规程)进行了强度、稳定和变形验算。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云南省磷肥基地黄磷烧结车间大型工业厂房多层框架结构的计算机设计为例,对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设计中经常遇到的难题,如异形布置框架的计算及输入,框架中超短杆件的处理,缺柱框架及双肢柱的计算,风荷载及吊车荷载的计算,柱间支撑及屋盖结构的简化输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解决的合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明仁  周云麟 《建筑技术》1994,21(10):590-591
钢管混凝土是本世纪中兴起的组合结构,其应用范围正不断扩大,本文介绍鞍钢某大型高炉炉体框架柱在冬期负温条件下施工的步骤,技术要点及技术经济分析等。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现行规范中结构内力计算方法与框架柱验算计算长度法的不足,为简化设计和提高精度,提出了框架结构内力计算和框架柱极限承载力验算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预应力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性能及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应力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体系可以改善居住空间的质量 ,节约人类资源。本文在现有大量异形柱的研究成果与有关钢筋混凝土非线性力学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针对该框架特点 ,对框架作适当的单元划分 ,提出了简化计算模型。通过大量的计算分析 ,对预应力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性能进行了探讨 ,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现有的宝钢二号高炉炉体框架在本次大修期间要承受 5 0 0 0 0kN荷载作用 ,远远超过了其承载能力 ,必须进行加固处理。根据大修时的施工情况进行了高炉炉体框架加固设计 ,采用相应的荷载组合 ,计算了加固后框架的内力 ,并按现行规范 (规程 )进行了验算。  相似文献   

7.
单个结构单元的非线性分析说明,在异型柱框架中添加了人字形支撑后,结构的抗扭刚度和抗扭承载力有显著提高,延性也有所提高。通过对异型柱框架结构和矩形柱结构进行地震作用下的对比分析,说明异型柱框架的抗扭性能要远低于等惯性矩的矩形框架结构,添加斜支撑对提高异型柱框架抗震性能有显著作用。本文采用有限元程序Ansys和SAP,对异型柱框架结构和异型柱加斜支撑结构进行了空间受力分析,并建议在刚心与质心不一致的异型柱框架结构中,适当使用斜支撑结构以便提高结构抗扭性能。  相似文献   

8.
新型钢筋混凝土延性框架的非线性全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实际受力特性,本文提出了容许框架柱下端出现塑性铰的新型延性框架结构.在进行非线性全过程分析时,根据试验所得柱铰的M-θ曲线,提出了多分量杆单元模型,并考虑了剪切变形和刚性域的影响以及N-△效应的作用.试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计算结果表明,计算与试验曲线符合较好.与普通框架的对比计算证实,新型延性框架具有良好的延性和抗震性能.本文还给出了延性框架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工程概况国家重点工程——马钢2500m3高炉,炉体高103m,荷载2500t。高炉炉体框架往选用钢结构难以承受如此大的荷载,选用钢筋混凝土将造成严重的“胖技”现象。由于钢管混凝土柱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承载力高、节约材料、施工简便等特出优点,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设计  相似文献   

10.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异形柱结构因其平面布置的灵活性得到了广泛应用。结合实际工程,对矩形柱框架结构、异形柱框架结构以及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相关计算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其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有吊车作用柱脚铰接门式刚架柱的计算长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吊车厂房中框架柱轴力和截面都呈阶形变化 ,对柱脚铰接的阶形柱的计算长度规范没有规定。通过对柱脚铰接的阶形柱的弹性屈曲分析 ,得到了框架柱平面内、平面外计算长度系数的表达式和计算表格 ,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符合得很好。在此基础上 ,对计算长度系数公式进行了简化 ,结果对于工程设计人员进行框架柱的稳定性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考虑层与层相互支援的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框架稳定计算的传统假定导致梁对柱子的约束在上下柱之间按照柱子的线刚度分配,因此强柱反而得到更多的约束,与实际情况可能不符。本文放弃了传统计算长度系数法的三个理想化假定,提出了考虑层与层相互作用的框架柱计算长度的几乎精确的简单代数方法。对于两层框架,通过求解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得到分配给各柱柱端的转动约束;对于三层框架,通过求解一个一元三次方程得到各柱柱端的转动约束;进而由传统公式计算或从规范附表查得μ值。对于更多层的情况,假设相邻层柱子远端的梁约束在上下柱之间按线刚度分配。可以得到很精确的薄弱层柱子计算长度系数。其它层柱子的计算长度系数则从各柱子计算长度之间存在的关系得到。由于这个模型引入了相邻层柱子远端的梁约束。因此可以考虑远端铰支或固定的情况。获得的结果在所有情况下满足工程要求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指出各国设计规范对钢筋砼框架柱计算长度取值方面存在的问题之后,给出了确定框架各柱单元控制截面二阶弯矩所用的当量长度的确切含义。随后用经过试验验证的非线性分析程序对规则框架算例中各柱单元控制截面的二阶弯矩随各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系列计算。在此基础上,以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标准柱偏心距增大系数的原型公式为基点,求得所选算例中各个柱单元的当量长度随各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其拟合公式,并得出了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 10—89)中的框架柱计算长度取值,在本文所计算的范围内均有不同程度偏大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4.
柱脚固接有吊车厂房门式刚架柱的计算长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渊  童根树 《工业建筑》2004,34(7):67-69
有吊车厂房中框架柱轴力和截面都阶型变化 ,对于柱脚固接的阶型柱 ,规范只给出了顶端铰支或固支时的计算长度系数 ,没能考虑梁对柱的约束作用。通过对柱脚固接阶型的弹性屈曲分析 ,得到了框架柱平面内、平面外计算长度系数的表达式和计算表格 ,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符合较好。在此基础上 ,对计算长度系数公式进行了简化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环球影城项目普遍采用了铰支刚架结构,并利用柱、桁架、柱间连系梁(兼作墙梁)、柱间支撑和屋面支撑构成空间结构体系,以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作用。详细介绍项目中采用的热轧H型钢铰支刚桁架结构的支撑布置原则、特殊问题的处理方法,以及节点、檩条和墙面系统的设计方案等,以期促进H型钢刚架结构在工程中的更好应用。  相似文献   

16.
锚栓预紧力对柱脚抗剪设计的影响分析Ⅰ:铰接柱脚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钢结构设计规范》和《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对钢结构柱脚抗剪都明确规定:柱脚锚栓不宜用于承受柱脚底部的水平剪力,水平剪力可由底板与混凝土基础间的摩擦力或设置抗剪件承受。柱脚设置抗剪件的条件为:μN相似文献   

17.
牛斌 《山西建筑》2014,(18):44-46
介绍了某大型火电厂钢结构主厂房典型抗震铰接节点的设计要点及方法,分析和讨论了此类框排架结构体系中梁柱铰接带中心支撑的框架节点处的内力分配问题,研究了节点板的稳定性设计和抗拉脱承载力验算、端板的计算、螺栓的撬力以及连接节点的抗震设计等内容,并提出了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研究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的耐火性能。基于有限元方法,分析了GB/T 9978(同ISO-834)加热条件下,带有混凝土楼板的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单向螺栓连接框架结构的温度分布、耐火时间和破坏模式,并对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在试验结果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方钢管混凝土柱构件与方钢管混凝土框架柱的耐火极限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与方钢管混凝土框架柱的其他区域相比,方钢管混凝土框架柱节点区的温度相对较低;根据本文建议的框架结构判定准则,当单向螺栓节点连接可靠,随着作用在柱和梁上荷载水平的变化,柱破坏模式和梁破坏模式是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的主要破坏模式;当框架梁上不施加荷载,只对框架柱起到约束作用,其他条件相同时,方钢管混凝土框架柱的耐火极限大于两端铰接柱构件的耐火极限,但小于一端固接一端铰接支撑柱构件的耐火极限。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都将梁柱连接节点处理成理想的刚接或铰接,然而实际工程中的连接节点的受力性能总是介于这两者之间,属于半刚性连接。本文研究半刚性连接的节点转动刚度对门式刚架内力分布和结构位移的影响,并得到了一些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了常见的工业厂房排架因横梁温差变形的静力分析方法,并考虑了基础转动的影响。计算中只用立柱的_三个形常数β、γ及δ,方法简单,易于掌握。本文也对非对称式排架提出了合理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