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临界CO2中分散红对超细涤纶的染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明强  李青 《染整技术》2007,29(10):1-4
用分散红S-2GFL对超细涤纶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染色作了全面的研究,分别考察了温度、时间、压力对织物K/S值和染料上染量的影响,并对各项色牢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分散红S-2GFL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可对超细涤纶实现较好的染色。一定温度下,K/S值随压力、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压力、时间不变,K/S值、染料上染量均先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10℃后则逐渐减小。超细涤纶在110℃、25MPa条件下染色60min即可达到良好的染色效果,各项色牢度均能达到或超过常规水浴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2.
涤纶织物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研究涤纶织物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的上染速率、上染率、表观深度K S值、匀染性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温度、压力的提高 ,涤纶织物的上染速率、上染率及K S值增加 ;当预定型温度在 160℃左右时 ,涤纶织物的K S值、上染率最低 ;织物要得到良好的匀染性 ,二氧化碳流体要有合适的循环速率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CO_2介质染色的分散染料拼色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分散染料三原色(C.I.分散橙30,C.I.分散蓝79和C.I.分散红167)在超临界CO2流体介质中对涤纶染色的拼色性能。结果表明,三只染料在超临界CO2染色中的上染速率与水浴染色基本一致,提升力与水浴染色相似,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在超临界CO2的拼色染色中,该三原色染料对纤维的上染量略小于各染料单独染色时的上染量,染料之间会相互影响,在Kubelka-Munk单常数理论方程中引入纠正因数,可以减小理论K/S值和实测K/S值的偏差。  相似文献   

4.
《印染》2019,(19)
试验采用分散红54在自行研制的中试超临界染色装置上进行超细涤纶衬布的染色,探究了染色时间、染色温度以及染色压力对超细涤纶衬布染色性能的影响,并测定了染色后超细涤纶衬布的K/S值和上染量。结果显示:在温度为120℃、压力为24 MPa、染色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超细涤纶衬布有最大的K/S值和上染量,染色牢度均达到4~5级,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5.
分别采用紫外线辐照、超临界CO2流体及冷冻干燥对兔毛针织物进行预处理,并对处理后的织物进行酸性染料的染色试验。测试了织物K/S值和上染百分率,探讨了不同处理方法对兔毛针织物低温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线辐照、超临界CO2流体及冷冻干燥处理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兔毛纤维的低温染色性能,处理后样品的K/S值和上染百分率均高于未处理样品。XRD测试结果显示,冷冻干燥和超临界CO2处理降低了兔毛纤维的结晶度,有利于染料上染。  相似文献   

6.
涤纶织物的分散染料碱性染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新开发的耐碱性分散染料,分散橙BROB、分散红900、分散红902及分散蓝825的染色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这类染料具有优异的耐强碱稳定性,在pH值12的NaOH体系中,染色性能稳定,K/S值和色光无明显变化;染料的上染率和提升力高,染色牢度优异,适合于涤纶碱性浴染色,为涤纶织物以及涤棉混纺织物前处理与染色同浴的短流程工艺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7.
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法对超细涤纶织物的染色状况分别从时间、温度、压力方面进行了考察研究.优化出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分散红3B对超细涤纶织物的染色工艺:20MPa、110℃染30min,并比较了染色的K/S值.结果表明:超临界状态下染色远比高温高压染色的超细涤纶得色深,且色牢度优于高温高压染色.  相似文献   

8.
杨华  赵曙辉  李兰  侯书雅 《印染》2006,32(12):12-14,17
将β-环糊精应用于分散蓝72的染色中,探讨了β-环糊精用量对锦纶和涤纶织物K/S值、染色不匀率、上染速率、染料提升力等染色性能的影响,并与常规分散剂对比。对于锦纶,β-环糊精的加入降低了K/S值,但匀染效果较好,并且会降低染料的平衡上染量和染料提升力;对于涤纶,β-环糊精的加入对K/S值影响不大,匀染效果不如锦纶显著,对平衡上染量和提升力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铁离子和钙离子对分散红3B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染色过程中,钙离子的存在会导致染色织物的K/S值增加,色泽变艳;铁离子的存在会导致染色织物的K/S值下降,色泽萎暗,其中以二价铁离子对染色性能的影响更为明显;不同金属离子浓度对K/S值和颜色特征值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印染》2015,(23)
采用诺威克隆红FN-2BL活性染料对莲纤维/棉混纺针织物进行染色,探讨了染色温度、元明粉质量浓度和纯碱质量浓度对织物的K/S值和上染率的影响,优化的染色工艺为:纯碱质量浓度15 g/L,元明粉质量浓度35 g/L,染色温度60℃。结果表明,染色莲纤维/棉混纺针织物具有良好的上染率和色牢度。  相似文献   

11.
考察羧基荧光素类酸性染料上染锦纶的最佳工艺条件,探讨荧光素类染料在锦纶织物上的吸附热力学,比较了染色织物的颜色和荧光性能.结果表明,该类染料上染纤维过程属于Langmuir型吸附;染色织物的反射率与K/S值存在较好的负相关性;染色织物荧光强度随织物K/S值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羧基荧光素染色织物在颜色方面完全符合欧洲警示服EN 471标准.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超临界CO2中用分散红54染人造麂皮,考察了温度、压力和时间对染色深度K/S值的影响,进行了牢度测试评定.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压力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染色深度K/S值增大.在超临界CO2流体中,分散红54在22 MPa、100℃,对人造麂皮染色45 min左右,就能达到良好的染色深度(K/S值达到3.007),其耐摩擦牢度优于传统水浴染色0.5级.  相似文献   

13.
超细涤纶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染色原理出发,研究了对超细涤纶纤维的染色工艺,通过测定K/S值和各项染色色牢度与高温高压染色工艺进行了比较;研究比较了不同结构分散染料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中的差异。结果表明:分散蓝79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染超细涤纶织物的合理工艺条件为温度110℃,压力20MPa,时间60min,各项色牢度均达到4级以上;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时,分散染料分子极性越低越有利于上染涤纶;与高温高压染色工艺相比,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工艺染色得色更深,加工流程短,染色温度低,染料可回用,染色后无需水洗,环保特性突出。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天然紫胶红对竹浆织物的媒染工艺,探讨不同染色方法对染色效果的影响,通过改变媒染剂种类、媒染剂用量、媒染温度、媒染液PH值、媒染时间等工艺参数,探讨不同工艺参数对媒染效果的影响,依据染色后K/S值和L、a、b值的检测确定天然紫胶红上染竹浆织物最佳媒染染色工艺。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涤纶染色耗水耗能大、污染严重等问题,利用超临界流体溶胀、传质速率快的特性,对涤纶进行超临界流体无水染色。在压力22 MPa,温度120℃,CO2流量50 g/min,涤纶织物10 g的染色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量的分散红54对涤纶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染料质量分数为5%时,可以得到涤纶织物较大上染量36~38 mg/g;当染料量较大时,染色前期的染料量对上染量基本没有影响;而染料量较小时,染料量对上染量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随着染料量的增加,上染量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6.
以再生涤纶织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用分散红E-FB、分散黄E-3GE、分散蓝ER等3种低温型分散染料分别对常规涤纶与再生涤纶织物进行染色性能研究,通过单因素法考察温度、时间、浴比对分散染料上染两种织物K/S值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低温型分散染料对再生涤纶织物的最优染色工艺。结果表明,再生涤纶染色工艺为:低温型分散染料2%,浴比1∶20,染色温度115℃,保温时间55 min。染色后的再生涤纶织物具有较好的染色深度与耐水洗色牢度。  相似文献   

17.
《印染》2015,(7)
采用活性荧光黄FL和分散荧光黄10GN对65/35涤棉混纺针织物进行染色,探讨了染色温度、纯碱、氯化钠和染料用量对织物K/S值的影响,分析了染色织物的荧光效果,测试了染色织物的牢度。研究结果表明,分散荧光黄10GN/活性荧光黄FL对涤棉织物最佳染色工艺为:分散荧光黄10GN 0.5%(omf),活性荧光黄FL 6%(omf),纯碱10 g/L,氯化钠50 g/L,先使分散荧光黄10GN在高温条件下上染涤纶,再降温至60℃加碱使活性荧光黄FL上染棉,染色涤织物可满足警示服的荧光要求,但非荧光活性染料的加入对染色棉织物的荧光强度影响很大;荧光染色涤棉织物具有较好的耐洗和摩擦牢度。  相似文献   

18.
采用活性荧光黄FL和分散荧光黄10GN对65/35涤棉混纺针织物进行染色,探讨了染色温度、纯碱、氯化钠和染料用量对织物K/S值的影响,分析了染色织物的荧光效果,测试了染色织物的牢度。研究结果表明,分散荧光黄10GN/活性荧光黄FL对涤棉织物最佳染色工艺为:分散荧光黄10GN 0.5%(omf),活性荧光黄FL 6%(omf),纯碱10 g/L,氯化钠50 g/L,先使分散荧光黄10GN在高温条件下上染涤纶,再降温至60℃加碱使活性荧光黄FL上染棉,染色涤织物可满足警示服的荧光要求,但非荧光活性染料的加入对染色棉织物的荧光强度影响很大;荧光染色涤棉织物具有较好的耐洗和摩擦牢度。  相似文献   

19.
八角叶子呈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从八角的茎叶中提取的色素可以作为天然染料对织物进行染色,且可得到良好的上染效果。文章采用预媒染色法,先分别用2%的金属媒染剂明矾、硫酸铜、硫酸亚铁、重铬酸钾、氯化亚锡和氯化锡对羊毛织物和蚕丝织物进行处理,然后再用5%(owf)的茎叶提取物对它们进行染色,并用K/S值、上染百分率和色牢度对染色织物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羊毛织物的K/S值和上染百分率均高于蚕丝织物,该天然染料更适合于羊毛织物的染色。  相似文献   

20.
文中介绍了环保无味载体DM-2308的基本性能,并用于涤纶织物低温染色。探讨了不同温度、时间、p H值和载体用量对染色织物K/S值的影响,比较了低温载体法和高温高压法的染色效果,测试分析了K/S值、染色牢度,并将DM-230应用于生产实践中。结果表明,载体用量为3%,p H值为4.5~6.5,温度110℃、时间60 min,K/S值可以达到130℃高温高压常规染色工艺的91%以上,耐皂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与常规染色工艺基本一致;低温载体DM-2308染色法在涤毛织物大生产低温染色中K/S值大于26,可大幅提升分散染料低温染色的上染率,能够满足涤纶混纺织物低温染色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