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采用等摩尔硝酸钠硝酸钾作为反应介质,利用熔盐法制备了GdPO4:Eu纳米棒束。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荧光光谱和荧光寿命等测试手段对GdPO4:Eu纳米棒束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样品在250℃开始结晶,450℃结晶完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表明,产物主要由结晶度高的纳米棒组成的宽50~60nm,长600~1200nm的纳米棒束。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的研究结果表明:5D0-7FJ特征发射峰强度和激发光谱的强度随烧结温度的提高而增强,最佳掺杂浓度约为7%。  相似文献   

2.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Si(111)衬底上制备Ga2O3/BN薄膜,在氨气中退火合成了大量的一维GaN纳米棒.用X射线衍射(XRD)、选区电子衍射(SAED)、傅立叶红外透射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光致发光谱(PL)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元素成分、形貌特征和光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GaN纳米棒为六方纤锌矿结构的单晶相,其直径在150 nm~400 nm左右,长度可达几十微米.室温下光致发光谱的测试发现了较强的372nm处的强紫外发光峰和420nm处的蓝色发光峰.  相似文献   

3.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Si(111)衬底上制备Ga2O3/BN薄膜,在氨气中退火合成了大量的一维GaN纳米棒.用X射线衍射(XRD)、选区电子衍射(SAED)、傅立叶红外透射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光致发光谱(PL)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元素成分、形貌特征和光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GaN纳米棒为六方纤锌矿结构的单晶相,其直径在150 nm~400 nm左右,长度可达几十微米.室温下光致发光谱的测试发现了较强的372nm处的强紫外发光峰和420nm处的蓝色发光峰.  相似文献   

4.
利用稀土金属Tb作为催化剂,通过氨化磁控溅射在Si(111)衬底上的Ga203/Tb薄膜制备出GaN纳米棒.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红外吸收谱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样品为六方结构的GaN.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样品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样品为单晶结构的纳米棒,直径为80~200 nm,长度达几十微米.最后简单地讨论了GaN纳米棒的生长机制.  相似文献   

5.
利用稀土金属Tb作为催化剂,通过氨化磁控溅射在Si(111)衬底上的Ga2O3/Tb薄膜制备出GaN纳米棒。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红外吸收谱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样品为六方结构的GaN。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样品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样品为单晶结构的纳米棒,直径为80~200nm,长度达几十微米。最后简单地讨论了GaN纳米棒的生长机制。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铈掺杂氧化锌微球。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荧光光谱仪和气敏测试系统对样品的显微组织、形貌、发光和气敏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铈掺杂氧化锌微球具有纤锌矿结构,由无数直径为70 nm的氧化锌棒组成。铈掺杂引起微球中棒状氧化锌由疏松排列向紧密排列结构演变。与纯氧化锌微球相比,铈掺杂氧化锌微球的紫外发光峰出现明显的红移,蓝色发光得到加强。在320℃测试条件下,铈掺杂氧化锌微球对乙醇气体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显著高于纯氧化锌微球。6%Ce掺杂的氧化锌微球具有最高的灵敏度(约30),其对于50×10~(-6)的乙醇气体的响应和恢复时间分别为2s和16s。  相似文献   

7.
用十二烷基硫醇做表面活性剂,用水热法在180℃,12 h条件下制备了ZnS纳米线.实验发现硫醇可以诱导ZnS纳米粒子沿着一维方向生长.所得产物ZnS纳米线为六方纤锌矿结构,直径为50 nm~100 nm,长度10 μm~20 μm.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荧光发射光谱(PL)和紫外漫反射光谱(UV)等手段对所得纳米线进行了表征,并初步探讨了硫醇在限制ZnS纳米晶一维方向生长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以[Zn(OH)_4]~(2-)为前驱体溶液,利用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的共同作用来控制纳米晶的生长,化学液相法合成了纳米ZnO 单晶.借助于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仪等手段表征和探讨了氧化锌纳米晶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和谱学特征.并讨论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物配比等因素对产物形态的影响以及水溶性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的添加对无机粒子的成核和晶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产物物相为球形结构的颗粒状纳米氧化锌,直径约为50 nm,粒径分布均匀,样品在200~300 nm可见光区域内有强的紫外吸收峰.  相似文献   

9.
以CuCl2作为铜源,SbCl3作为锑源,L-胱氨酸作硫源和模板剂,采用生物分子辅助溶剂热法在200℃下反应12h,合成了Cu3SbS3纳米棒状结构。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的物相、结构形貌的影响,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等仪器对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产物Cu3SbS3为典型的立方结构,纳米棒的长度为数微米,直径为100~150nm,并探讨了生物分子辅助溶剂热法合成Cu3SbS3纳米棒可能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0.
采用均匀沉淀法于80°C下水热2h合成棒状掺银酒石酸锌,以此为前驱体通过直接热分解制备不同含银量的多孔载银氧化锌微米棒。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对所得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进一步研究多孔载银氧化锌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银的掺入提高了多孔氧化锌的光催化效率。掺杂量为3%(摩尔分数)的多孔氧化锌微棒的光催化效率最高,在120min内可使80%的甲基橙降解,且在太阳光下显示良好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ZnO纳米片状晶体的生长及其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温碳热还原反应工艺.以氧化锌和碳粉为主要原料,在N2/H2O气氛中制备成功ZnO纳米片状晶体.所制薄片直径在100nm.厚度约50nm.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做镜(FES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做镜(HETEM)、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拉曼(RAMAN)光谱等测试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为ZnO,呈单一六角晶系纤锌矿结构,在相同的反应时间内,提高反应温度可使纳米片生长为六角塔状晶体,证填ZnO纳米片是六角平板状结构。  相似文献   

12.
采用金属型铸造A380和A360压铸铝合金,研究了这两种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分析了Al-Si-Cu系合金的腐蚀机理。采用全浸试验方法测试腐蚀速率,腐蚀后试样用光学显微镜和带有能谱仪的扫描电镜观察试样表面腐蚀产物和腐蚀基体,结合电化学极化曲线分析腐蚀机理。结果表明,A360腐蚀速率比A380小,A380和A360在3.5%的NaCl溶液中浸泡都发生点蚀,腐蚀产物呈白色絮状,A380点蚀程度比A360严重,腐蚀形貌和腐蚀机理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温高压反应釜和电化学方法研究Cr含量对管线钢抗CO2腐蚀性能的影响,并运用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腐蚀产物膜形貌及成分.结果表明,管线钢添加少量的Cr元素可使其在CO2腐蚀环境中形成结构致密的富Cr腐蚀产物膜,显著提高其抗CO2腐蚀性能.随Cr含量提高,管线钢平均腐蚀速率下降,抗局部腐蚀能力提高;而且随Cr含量提高,管...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断口分析、金相检验、成份分析、电镜分析和硬度检测等方法对某产品用的滚道分析了产生裂纹的原因.结果表明,滚道回火温度高和回火温度梯度过大都是导致裂纹产生的原因;并在生产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5.
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X射线能谱仪对天然气井油管悬挂器腐蚀失效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对天然气井油管悬挂器用35CrMo钢进行了盐雾试验,结果表明,天然气中的水和CO2是引起腐蚀的主要介质,腐蚀产物主要是FeCO3,高速天然气冲刷和钢中的非金属夹杂加剧了腐蚀的速度. CORROSION FAILURE ANALYSIS OF AN OIL TUBE USED IN NATURAL GAS WELL LIU Shou-ping,ZHOU Shang-qi,WANG Jia-mei,REN Qin Chongqing University A failed oil tube used in natural gas well was examined by optical microscope,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X-ray diffractometer and X-ray spectrometer.Corrosion behavior of 35CrMo steel samples of the oil tube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salt spray tests in the laboratory.The results show that CO2 and H2O are primary factors in the corrosion of oil tube.The corrosion product is FeCO3,non-metallic inclusions in the steel and erosion of natural gas flui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accelerating the corrosion. oil tube; natural gas well; 35CrMo steel; failure analysis; corrosion  相似文献   

16.
机械合金化Ni20Ti50C30粉末发生了爆炸式反应,反应产物中粉末和块状样品共存,经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反应过程中各存在部分熔化。产物组成主要为TiC和Ni-Ti金属间化合物。作者认为球磨过程中球与球的猛烈撞击引发了初始TiC的形成,其巨大的生成热诱发了后续反应。  相似文献   

17.
对Ca含量为2wt%的挤压态X20镁合金在410 ℃固溶处理20 h,采用光学显微镜 (OM)、扫描电镜 (SEM) 结合能谱分析 (EDS)以及透射电镜 (TEM) 对固溶处理前后的组织进行了表征,利用XRD衍射仪考察了固溶处理前后合金的相组成。结果表明,经固溶处理后,合金初始组织中β-Mg17Al12相的数量明显减少,同时析出新相Al2Ca。Al2Ca的形成可归结于残余β-Mg17Al12中高的Ca原子所造成的Mg原子被Ca原子取代,同时Al2Ca相自身高的结构稳定性也是其在Mg-Ca和Al-Ca系竞争析出中胜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固态NaCl和水蒸气协同作用下高纯铁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勇华  王福会 《金属学报》1999,35(3):311-315
研究了高纯铁在500-700℃于水蒸气与NaCl沉积盐协同作用下的腐蚀行为。表明结果:在各实验温度条件下,高纯铁在单纯空气中腐蚀10h后,增重已较为明显,但形成的腐蚀膜均匀致密:表面沉积NaCl盐在存在抑制了高纯铁的腐蚀;与单纯空气相比,氧气和水蒸气的存在可以使高纯铁的腐蚀加剧;除NaCl与水蒸气的协同作用则更显著地加剧了高纯铁腐蚀。用金相、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了腐蚀产物,提出了NaCl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万能试验机、显微维氏硬度计等对调质态G12MnMo7-4钢铸件出现异常组织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其调质工艺做了优化。结果表明,因G12MnMo7-4钢属于低碳合金钢,调质淬火温度较高,致使局部产生过热异常组织;经改进调质工艺(870 ℃保温3 h急冷淬火+580 ℃保温3 h回火)处理后,组织为较细的回火索氏体,且综合性能良好,满足产品技术条件要求。  相似文献   

20.
脉冲电子束抛光改性处理对TC21钛合金表面形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脉冲电子束对TC21钛合金表面进行照射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分析了表面形貌,在轮廓仪上测定了脉冲电子束处理前后试样的表面粗糙度Ra和Ry,利用扫描电镜对脉冲电子束改性处理与未处理试样的横截面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脉冲电子束改性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脉冲电子束可以显著改善TC21钛合金的表面粗糙度,其抛光改性的机理是厚约10 μm表层在脉冲电子束的照射下发生高温瞬时熔凝,使表面变得平整和光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