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2 毫秒
1.
江伟辉  魏恒勇  于云 《材料导报》2007,21(2):134-136,145
以无水三氯化铝和四氯化钛为前驱体,以无水醇为氧供体通过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钛酸铝凝胶.应用TGDTA、xRD和FT-IR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凝胶热处理过程中的相变化以及非水解溶胶-凝胶的反应过程.结果表明:无水乙醇和无水异丙醇作氧供体制备的凝胶可在750℃直接合成钛酸铝,并且用无水乙醇作氧供体合成钛酸铝的效果优于无水异丙醇.反应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异质聚合产物Al-O-Ti,表明钛酸铝凝胶转化过程中发生了非水解反应,这也是低温合成钛酸铝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真空下低价氯化铝生成及其分解热力学简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新的热力学研究方法一"物质吉布斯自由焓函数法"对不同压力下三氧化二铝生成低价一氯化铝及低价一氯化铝分解进行热力学条件的简化计算.研究得出:在100 kPa时,三氧化二铝在有还原剂碳存在下与三氯化铝反应需在2069.75 K以上才能生成低价一氯化铝,而当系统压力在100~10 Pa内时,温度在1294.49~1374.79 K以上就可以生成低价一氯化铝;在压力为105~10 Pa范围,1538.061~1049.311 K以下都可以进行一氯化铝的岐化分解,简化计算与实验事实更接近.  相似文献   

3.
聚醚酮酮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以1,2-二氯乙烷为溶剂,以无水三氯化铝/DMF为复合催化剂体系,在温和条件下,以二苯醚和对苯二甲酰氯为原料合成高分子量聚醚酮酮(PEKK)的方法,该方法制备的PEKK其主要理化性能达到或超过了文献值,经济简便,污染小,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4.
铵光卤石氨法无水氯化镁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宁波  陈白珍  何新快  李义兵 《功能材料》2005,36(7):1097-1099,1106
为制备用于电解炼镁的原料无水氯化镁,用盐湖水氯镁石和氯化铵溶液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合成铵光卤石,铵光卤石在热空气中脱水成低水铵光卤石,低水铵光卤石与氨在一定的温度下脱水为氨合铵光卤石,氨合铵光卤石热分解成无水氯化镁。分析结果表明:制得的无水氯化镁中氧化镁的含量约为0.1%。综合热分析显示:铵光卤石的脱水温度以160℃为宜,氨合铵光卤石的热分解温度>580℃,X射线衍射说明氨合铵光卤石为一混合物,制得的无水氯化镁中无杂相,电镜扫描图表明氨合铵光卤石分散性好,无水氯化镁的颗粒大而均匀。  相似文献   

5.
混凝/絮凝法是水、废水处理和污泥脱水的重要方法之一。对无机-有机杂化复合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及其表征进行了综述,对今后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吕惠民  谷力 《纳米科技》2009,6(1):23-25,71
在450℃反应温度下,利用无水三氯化铝与叠氮化钠在25mL的不锈钢反应釜中直接反应,成功地在硅片衬底上制备了六方单晶氮化铝(h—AlN)纳米线有序阵列。这些纳米线呈长直线状,粗细均匀,直径约为100nm,长度均在几个微米以上。所有纳米线生长方向一致,而且与硅片衬底垂直。经过分析,纳米线由气液固机制生长而成.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六方氮化硼颗粒制备方法及研究现状。介绍了先驱体法、化学气相沉积法、传统高温法、水(溶剂)热法等不同的制备方法,对合成六方氮化硼颗粒的工艺条件对颗粒形成的影响做了深入的综述。经过分析进一步得出高温精制及在焙烧时加入适量的助剂将会提高产物的结晶度和纯度,指出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劣及如何避免合成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展望了各种制备方法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CeO2晶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eO2是一种稀土类研究较为广泛且多用途的功能材料.本实验以六水硝酸铈和聚乙二醇为原料,采用溶胶法制备纳米CeO2晶体.主要研究了反应温度、焙烧温度对粉体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乙二醇溶胶法可制得纳米CeO2.在65℃下溶胶制备的CeO2粉体较均匀,分散性也较好,随着焙烧温度升高,CeO2保持立方晶型不变,粒径增大,结晶更完善.800℃焙烧所得的CeO2晶的形貌趋于球形,直径在20~50nm.  相似文献   

9.
NVP共聚物水凝胶中吸附水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N-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及甲基丙烯酸丁酯为单体,共聚制备了两种水凝胶材料,并采用重量法和热失重法研究了这两种不同组成水凝胶对其吸附水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入疏水性单体甲基丙烯酸丁酯,使水凝胶的交联度加大,改变了水凝胶的结构,水凝胶的吸水性及吸水速率下降,而保水性提高,即脱水速率减慢。  相似文献   

10.
聚醚酮酮/聚醚酮醚酮酮无规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二苯醚,4,4‘-二苯氧基二苯甲酮,对-苯二甲酰氯和间-苯二甲酰氯为单体,在无水三氯化铝存在下,通过低温溶液缩聚合成了一系列聚醚酮酮/聚醚酮醚酮酮无规共聚物。经IR,WAXD,DSC,TG及耐溶剂抗化学腐蚀试验等方法研究表明,共聚物的对数比浓粘度随4,4’-二苯氧基二苯甲酮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共聚物是半结晶性能聚合物,具有比聚醚酮酮更高的玻璃化学转变温度,而其热分解温度和耐溶剂抗化学腐性能则与聚醚  相似文献   

11.
以铝灰渣和废盐酸为原料,通过酸溶法制备聚合氯化铝,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熟化温度、熟化时间等因素对聚合氯化铝性能的影响,并对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下制备的聚合氯化铝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铝灰渣和废盐酸制备聚合氯化铝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原料配比为m∶V1∶V2=20∶55∶80,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3.5 h,熟化温度为80℃,熟化时间为42 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聚合氯化铝中氧化铝质量分数为8.15%,盐基度为35.6%;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合成的聚合氯化铝中存在聚合态铝和羟基结构。  相似文献   

12.
高铝粉煤灰是制备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良好原料,文章介绍了粉煤灰的基本情况以及对环境的危害,从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以及利用提铝废渣制备硅酸盐水泥和白炭黑两个层次概述了近年来对粉煤灰再利用的现状。重点阐述了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的制备工艺及其特点,两种主要提铝技术路线所产生的废渣用于制备硅酸盐水泥和白炭黑的研究现状,探讨了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无再次污染的工业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3.
铝合金半固态流变成形技术具有短流程、低能耗、低成本等优势,被用于制造车辆零部件和通信设备壳体件。经过近半世纪的发展,铝合金流变成形技术研究重点已由基础问题研究转向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综述了近年来铝合金流变成形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主要围绕流变成形合金设计、半固态浆料制备方法、流变成形工艺与缺陷控制、建模与仿真、工业应用现状5个主题展开。最后,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开发适用于流变成形的新型合金,提高制浆与成形工艺的生产效率和稳定性,缩短新产品研发周期,提升产品综合性能,仍然是当下和未来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4.
AZO@TiO2导电晶须是一种导电性能好、白度高、价格低廉的导电材料。目前共沉淀法制备该材料难以实现锌铝元素掺杂均匀及近中性反应条件。本研究采用金属螯合法,以AlCl3和ZnCl2为原料,以乙酰丙酮为螯合剂,在无水乙醇中溶解得到稳定的金属螯合物前驱体溶液,再通过水解及煅烧在TiO2表面包覆一层AZO导电膜制备AZO@TiO2导电晶须。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了包覆比、掺杂比、乙酰丙酮的配比和煅烧温度对晶须导电性能的影响,并通过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工艺参数。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四探针测试仪、X射线衍射仪(XRD)、能谱分析仪(ED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热重分析仪(TGA)对所制得的导电晶须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以此种方法制得的AZO@TiO2导电晶须表面电阻率最低达到0.318kΩ·cm。  相似文献   

15.
Different samples of rice husk ash (RHA) and sodium silicate were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using FTIR, NFTIR and XRD. The selected sample of RHA was obtained by calcination of untreated rice husk (RH) in a semi-closed system at 650°C. Four novel polyinorganic coagulants were also prepared, namely, poly aluminum chloride silicate, poly hydroxy aluminum sulphate silicate, poly ferric chloride silicate and poly ferric aluminum chloride silicate. Applications were carried out for the removal of some pollutants from ground, sewage and industrial waste waters. It was found that the maximum percentages removal of Fe(2+) and Mn(2+) ions in ground water reached 99 and 97%, respectively, the maximum percentage removal of, Pb(2+) ion in industrial waste water reached 97%. In addition, the maximum percentages removal of COD, BOD and TSS in sewage waste water reached 90, 92, and 93%,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国内外铝合金弹壳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论述了铝合金弹壳的特点和优势,重点介绍了目前铝合金弹壳的制备方法和工艺流程,展望了铝合金弹壳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揭示制约铝合金流变铸造产业化应用的关键因素。方法举证了双层膜是铝合金流变铸造中最具破坏性的缺陷。结果双层膜缺陷主要来源于半固态浆料制备,开发无双层膜缺陷半固态浆料的制备方法和技术是研究和发展流变铸造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结论提出了在半固态浆料成形阶段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流变铸造工艺和模具进一步减少双层膜缺陷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铝 / 钢异种金属搅拌摩擦焊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铝/钢异种金属连接结构在国防领域和国民生产、生活中更加广泛应用的前提,是获得良好的接头综合性能,但铝/钢焊接时易出现裂纹、金属间化合物等,严重影响了焊接接头质量。摩擦焊作为一种低温高效的固相连接方法,在新材料连接、高性能装备制造等领域受到了高度重视。其中,搅拌摩擦焊由于其可焊接头形式丰富而被重点关注。从搅拌摩擦焊的接头形式、工艺参数、力学性能及界面组织4个方面,分别介绍了铝/钢搅拌摩擦焊的研究进展,为其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A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on an aluminum substrate was fabricated by one-step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using the sodium chloride (NaCl) aqueous solution containing fluoroalkylsilane as the electrolyte. The resulting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s showed a static water contact angle of 166° and a tilting angle of about 1°. The morphological feature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EDS), 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zer (EPMA), and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 (FTIR). It shows that the binary micrometer–nanometer-scale rough structures and the low surface energy coating were present on the aluminum surfaces. The resulting surfaces have good properties of anti-adhesion and self-cleaning. The durability of the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s on aluminum substrates was also investigated. This preparation method is advantageous as it does not require acid electrolyte or a separate process to lower the surface energy, uses simple steps, and is environmental friendly and highly efficient.  相似文献   

20.
潘利文 《材料导报》2015,29(15):1-4
由于直接外加增强体液态法制备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存在诸多的问题,而固-液原位反应法制备铝基复合材料具有外加法所没有的一些优点,因此近年来固-液原位反应法引起了广泛关注。重点概述了接触反应法、混合盐反应法、还原反应法、自然浸润法4种固-液原位反应法制备铝基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当前固-液原位反应法遇到的难题,并提出今后固-液原位反应法制备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