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越 《南方建筑》2018,(2):96-101
数据挖掘技术为实现大数据理念的价值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针对于文字数据的文本挖掘技术是其重要的方向之一。在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研究使用者对所处环境的评价意见,如今网络信息丰富,有众多平台提供用户评价服务,其中不乏使用者对建成环境的评价意见,这部分评价信息数量多、内容丰富,以文本挖掘技术对其进行采集和分析,可以作为传统使用后评价的补充。因此以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和广州大剧院作为实例,应用文本挖掘技术采集和分析使用者在网络平台上发表的对三座剧院的评价意见,验证该方法是否能对使用后评价传统方法做出补充。  相似文献   

2.
杜春兰  鄢雨晴 《园林》2022,(10):79-86
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POE)是一种反馈建成环境的评价方法。为客观把握POE研究的宽度与深度、研究领域的网络结构与前沿动向,基于文献计量法,对CNKI收录的与风景园林学科相关的620篇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结合发文量、作者与机构合作网络、关键词聚类、关键词时间线、关键词突现和具体文献内容,梳理并分析了POE在风景园林中的研究脉络和演化特征,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并对国内风景园林学科POE研究发展作出展望。研究表明,国内风景园林学科领域POE研究可分为理论与方法初探、多维视角探索与实践、内涵扩展与技术创新三个发展阶段,与国内社会发展需求息息相关,并在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承接性与进阶性;研究热点集中在建成环境的多维度评价研究、使用者与物质空间关系、量化评价方法创新三大方面。通过总结当前研究,对未来机构合作、评价体系完善、科学研究方法应用方面进行了展望,以期提升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的规范化,推动风景园林学科POE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9)
使用后评价是促进使用者参与景观设计,实现"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为个案,探讨将使用后评价(POE)引入景观设计教学,通过课程设计,引导学生从使用者角度出发,认识公众参与景观设计的价值与途径,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完成校园景观的更新设计。  相似文献   

4.
以POE(使用后评价)为理论基础,借助其综合化和多元化的方法对内蒙古西部地区中学的校园空间环境进行使用后评价研究,提出较为全面的中学校园空间环境评价模型。通过分析得到详细、综合的评价结果,据此结合相关理论得出中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烟 《南方建筑》2019,(1):82-87
为拓展建筑使用后评价(POE)方法的研究思路,弥补过去人工分析文本评价信息在效率方面的局限,通过对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最新研究成果的介绍,指出其可为建筑POE 提供的技术支持。利用现有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对小学儿童的自由报告式环境评价性文本进行建筑POE 案例研究。结合案例,指出词性分词、关键词词云、情感分析及评论观点抽取等技术在建筑POE 应用中的研究方式与步骤,并初步探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建筑POE 中的局限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基于使用后评价POE(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研究方法,观察广场使用者的各类活动,采访广场的使用者以及发放调查问卷等,然后对调查所获的信息和数据做分析、整理,得到POE评价分析结论,从而了解了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的使用状况,为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改善服务设施、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依据,也为其它类似场所的设计、管理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空间与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公园中,使用者与环境的关系、使用者与使用者关系是城市公园设计的重点。常规的设计过程中使用者是不直接参与设计程序过程的,而使用后评价(POE)让使用者的参与到设计过程中去的重要一环。文章以梅溪公园为例,通过实例分析来了解使用后评价(POE)的概念以及具体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8.
温故而知新--使用后评价(POE)方法简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通过对建筑是否需要进行监督以及如何创新和发展的讨论,引入西方成熟的评价技本--使用后评价(POE),并对它的概念、历史、目的、评价方法和基本操作模式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同时还分析了使用后评价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其目的是希望引起公众对科学的建筑评价体系的重视和研究,促进建筑发展走向健康之路.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使用后评价(POE)的基本含义、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基本理论框架,认为在我国住宅理论研究中应重视使用后评价(POE)研究。结合实例,分析了某居住单元平面满意度评价的研究过程,最后,提出了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场空间又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中大量建成广场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变化及增长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改进是提升公共环境质量、使用程度的关键。使用后评价(POE)是系统描述和评价建成环境的实证性研究方法,本文以青岛五四广场为对象,运用POE中的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五四广场进行建成后环境使用分析。主要通过对广场的空间、植被、基础设施、人的活动方式等进行观察后的记录及分析得出一个相对理性的结果,然后对部分不足之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烟 《华中建筑》2020,38(1):42-46
在针对使用主体为儿童的建筑(如小学、儿童医院等)POE研究中,由于儿童的特殊性,传统建筑POE方法在面向儿童时存在较严重的局限。为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拓宽建筑POE的研究视野,通过介绍儿童绘画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尝试从跨学科领域中探寻适用于儿童的新POE方法。结合儿童心理画及建筑POE的研究特点,阐明建筑POE研究中如何利用儿童心理画,指出儿童画中可获取的主要POE信息,提出建筑POE研究中解读儿童画的主要途径、分析方法及一般操作流程,并以小学校园及小学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初步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POE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POE),主要是关注建成环境中建筑使用者的需求、建筑的设计成败和建成后建筑的性能。它能为设计者在同类建筑项目设计中提供科学的参考.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设计的综合效益和质量。但国内引入POE后并不能很好地运转.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评价方法的研究。通过探讨国内外的相关理论.总结出适合国情的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使用后评价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及其对我国的意义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文章在分析“使用后评价(PosfOcoupancyEvalusTion,简称POE)”思想和方法特征及其对建筑设计影响的基础上,指出这种强调调查研究、注重实证的科学设计思想和研究方法对我国建筑设计的重要意义。作者认为应尽快将POE引入我国建筑设计过程之中,以期提高设计质量,增加我国建筑设计的国际竞争力,迎接WTO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了城市广场及使用后评价(POE)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基于POE的调查研究方法,对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的玉林广场进行调研,收集整理其使用者的规律及行为习惯,并对其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文章通过实例分析并了解了使用后评价研究的具体过程,发现除建筑领域外,使用后评价对城市广场的设计有着重要意义,并期望对其他相似中小城市中的城市广场设计提出思路。  相似文献   

15.
《门窗》2017,(12)
文章在介绍使用后评价(POE)在国外和国内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引入了建筑性能评价(BPE)的概念,对BPE的体系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分析了BPE的发展建议。其目的是尽快将BPE融入建筑设计之中,形成完整健全的建筑设计体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沧州市滨河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使用后评价(POE)的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的调研形式,对公园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调查,并对搜集来的相关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形成调查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造策略与建议,并为此类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与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是对人造环境的规划设计进行评价的有效方法,它以环境投入使用后的各方面性能为评价对象,以环境当中的使用者为主要评价主体,采集评价主体对环境各性能的意见以及使用者与环境的互动状态,从而评估环境的规划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与统计学、社会学等学科结合,形成了一套适应当时技术能力的评价方法并长期使用,这套方法有其优势但不免存在一些缺陷。进入大数据时代,科技的进步为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机遇,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评价方法的缺陷,并提供新的评价思路。文章分为两部分,首先总结传统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方法,总结其优缺点;其次,讨论大数据的相关技术如何为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带来更新,从采集、分析和管理三个方面来着重研究。  相似文献   

18.
应用使用状况评价(POE)的基本方法对成都城市公园的典型案例--沙河三洞古桥公园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该公园使用者的使用状况记录及与使用者的访谈进行分析评价,得出该公园的POE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19.
将使用状况评价模式(POE)应用于桂林最具典型性的案例——瓦窑堡小游园中进行使用后评价分析,通过对该绿地小游园的分析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改进对策,为今后类似三角地带的街头绿地小游园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20.
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的重要环节是研究公众实际使用后的评价反馈.随着数据环境的逐渐形成、网络用户评价服务的逐步完善,网络点评数据成为获取使用者对建成环境评价意见的重要手段.文章以青岛纺织谷文化创意产业园为案例,以网络点评数据为数据源,利用文本挖掘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使用者的评价侧重点与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